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_第1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_第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_第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_第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共三套)(含答案)2、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和主动性。3、每学期应至少进行一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4、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交往互动过程。5、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学。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来描述学习过程目标。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8、“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10、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和创新性。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组织”作用,包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并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6、数学课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7、《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通过数学学习,力求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9、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10、“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1、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12、学习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13、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1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15、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16、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7、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18、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为1-2题/分。19、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20、了解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21.在第二学段,学生需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22.数学课程标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2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进行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25.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如何用教材教学。2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7.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28.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概念的教学。29.“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0.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的特征,不要求每名学生都掌握各种算法。3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32.教师要成为“教育家”,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33.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动词来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34.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35.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该从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36.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37.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形式不同,《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38.内容标准应该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39.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0.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41、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这些特点有助于确保数学课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4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4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接触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并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44、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和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45、数学教师应该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46、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对于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47、数学学习评价应该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48、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49、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5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5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52、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这有助于确保数学课程的全面性和适应性。53、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非常重要。54、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图形的熟悉、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的位置。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55、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56.在第一学段,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课程以综合应用为主题。57.与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在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在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在表现形式方面有隐有显。58.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59.教材改革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60.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6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62.数据统计活动初步让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6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64.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65.“四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66.社会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自身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67.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6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69.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70.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71.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理论和方法,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72.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73.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学生学习数学应具有现实性、意义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从一、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内容标准”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因此,“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知识体系、学习要求、结构组合和表现形式方面有所改变。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课程结构体现的三大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是数与代数。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95、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以改变现有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96、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9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98、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99、《标准》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100、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2、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多项选择1.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2、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3.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5.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三、是非题1、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2、合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3、数学课程标准将“量与计量”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进行内容结构上的调整。4、经验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则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5、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6、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7、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从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8、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9、数学学习评价应从单纯的考查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0、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1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13、数学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16、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包括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19、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1、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2、新课程标准只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关注获得知识的结果。1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15、指标是内容标准的一部分,而不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17、在应用问题的选材上,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18、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20、新课程从第三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4、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不同程度的表述,如“经历、体验、探索”等,分别针对学习过程目标和学习活动结果目标。5、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实现用教材教的目标。6、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交往互动的过程。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并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8、“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10、评价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