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_第1页
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_第2页
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_第3页
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_第4页
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俄罗斯、美国和日本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建立和改革(一)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俄罗斯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改革集中在2000年4月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计划》和2000年10月通过的《俄罗斯国家教育发展计划》的两个教育大纲上。1、《纲要》提出的教育目2000年出台的《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首先提出教育目的,“纲要主要目的,是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获得发展。”在这个表述中,其表明了教育目的三个要旨:一是强调“教育优先”;二是将“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摆在突出的位置;三是将教育系统视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该《纲要》还进一步将教育目的分解为基于形成个人终身教育和终身自我教育的动机,来实现个人及其创造才能的发展;考虑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来保持并发展俄联邦统一的教育空间等方面。《纲要》还一步分解了其主要目的,包括以下12条教育发展目标:基于形成个人终身教育和终身自我教育的动机,来实现个人及其创造才能的发展;考虑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来保持并发展俄联邦统一的教育空间;支持并发展独联体各参与国教育系统一体化的机制,包括提供国家保障来满足同胞们的教育要求;给公民提供人人都可接受的、免费的初等普通教育(小学)、基础普通教育(初中)、中等(完全)、普通教育(高中)、初等职业教育,以及在竞争(竞技)的基础上接受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后职业教育,其条件限于:在国立和市立教育机构里,在国家教育标准范围内,是首次接受上述各级教育;为公民接受教育这种宪法权利的实现而创设社会经济条件;为落实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政策而进一步建立规范化法律基础及社会、经济、组织、内容诸方面的基础;为了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而提供对教育系统正常运转和平稳发展的法律、社会、经济保障;形成对教育的民主管理、国家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政权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各种社会组织在教育系统的发展方面的相互作用;依照有关教育的法律及其他规范化文件,划清国家政权机关与地方自治机关之间在教育领域的权限,并签定涉及具体协作问题的合同;达到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科技活动上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俄联邦教育系统与外国教育系统、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平等、互利、合乎社会经济目的的合作。2、培养良好的民族、个人主义和利他人2000年《俄联邦国民教育要义》规定教育发展的17条基本目标:保证各代人的历史继承性,保全、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对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态度;培养俄罗斯爱国主义者,培养法制、民主国家的公民,使他们具有在公民社会条件下自觉社会化的能力;尊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具有高尚道德,表现出民族和宗教宽容性,尊重其他民族的语言、传统和文化;形成和睦相处的文明与人际关系;使儿童和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全面而及时的发展,形成他们自我教育的素养,确保其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儿童和青少年能完整地理解周围世界,形成他们的现代科学世界观,发展他们的族际关系文明;形成儿童和青少年及其他类型公民的劳动内驱力、积极的生活立场和职业态度,教给他们基本的从业原则以及在劳动市场中的处事技能;运用现代科学成就来组织教学过程,系统而全面地更新教育,使之反映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和工艺领域中的变化;确保人一生中受教育的连续不断性;做到教育机构的类型和品种的多样化、教育大纲的多样性,以保证教育的个别化,保证针对个性的教学和教育;确保各级各段教育的衔接性;制定实施教育信息化工艺的大纲,发展开放式教育;确保学生学习的流动性;发扬做天才青少年工作的祖国传统,使教学人员也参加科研活动;培养有高度教养的人和有高度技能的专家,使之有能力在社会信息化、新型科学集约化工艺发展的条件下适应岗位和职业流动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抵制负面的社会发展进程;进行生态教育以形成居民珍惜大自然的态度。(二)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1989年美国首次教育高峰会议举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与《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相继颁布,再到2002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生效和2002年《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的编制,美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全国性目标体系逐步构建。1、基于6项主要教育目标共识的目标认同育2000年全国性教育目标。1989年,想做教育总统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弗吉尼亚会同美国50个州的州长召开美国历史上首次教育高峰会议,会议提出“所有孩子都能学习;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包括基础性和挑战性的课程”的理念,总统和州长们一致认为有必要制定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并就在2000年应当实现的6项具体教育目标达成共识,这为美国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国性教育目标体系奠定坚实基础。1991年《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六项教育目标”,再加上1994年《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另外拓展增加的两项教育目标,至此,美国2000年要实现的“八项全国性的教育目标”正式公布确立,其包括:所有儿童只要条件具备就必须上学;高中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美国学生在完成四、八、十二年级时,必须牢固掌握具有挑战性的科目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将达到首位;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脱盲,必须具有能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竞争的必要本领,能行使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美国的教师必须有机会进修,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好21世纪的学生;美国所有学校都将拒绝毒品和暴力,学校不能出现未经授权的武器与酒精,以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学校将提倡伙伴关系,加强家长参与,以促进学生在社会交往、情感生活和知识等方面的提高。2、发展国情咨文在努力完成2000年应当实现的八项全国性教育目标的同时,美国又全力构建新世纪的全国性教育目标。1997年2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国会作国情咨文的演说时指出面向新世纪的三大教育目标:每位8岁儿童必须能入学读书;每位12岁儿童必须懂计算机;每位18岁青年必定能进大学,并且每位成年人能够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2002年1月8日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又提出6项全国性主要目标:消除处境不利学生与其伙伴之间的成绩差距;通过阅读第一来提高识字;扩大灵活性,减少官僚主义;促进获得信息的家长的选择;提高教师质量;为21世纪创设更安全的学校。(三)日本基础教育发展目标针对日本教育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整齐划一和缺乏个性等弊端,日本推出《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和《彩虹计划》,适时改革调整完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1、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队伍2000年3月,日本成立的首相私人咨询机构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提出发表了“教育改革十七项提案”的主张。根据该报告精神,文部省于2001年1月以文部科学大臣的名义发表了《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将2001年确立为教育新生元年,对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作了全面规划。该项计划指出了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有四项:一是培养富于人情味的日本人。该计划指出,教育的基本点在于家庭;强调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要明确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从法律角度规定中小学生每年要有两周的社会服务时间,高中生要有一个月的社会服务时间,以增强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意识;文部省将与其他政府机构共同协商,促进年满18岁以上的青年开展为社会服务的事业。二是因材施教,培养创造性人才。引入适合开发学生个人能力特长的教育机制,文部省拟向国会提交《关于公立学校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定额标准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正案,营造新型的学习空间以适应IT化教学和实施每班20人的小班教学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学习指导,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关于“要提高基础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听得懂”的提案。三是创建新时代的新型学校,修改《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运营的法律》,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不称职、指导能力较低的教师采取调离教学岗位、取消教师资格而作为职员使用的措施,同时对于优秀教师要实行表彰奖励制度,使教师成为教学专家;放宽对入学区域的限制,扩大校长的自主权限范围;公开各地教育委员会委员的选拔、任用条件以及委员会议内容,创建受社会信赖的学校;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发型学校的建设,落实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关于“建立提供多重教育机会的新型学校”的提案。四是将制定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确立21世纪的教育理念,修改并制定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教育基本法》,以推进教育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2、强化社会主体教育能力《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的发展与改革的7个重点战略目标,被称为彩虹计划。其中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六项重点战略目标:一是以通俗易懂的教学,促进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实现主课20人小班上课,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别上课;建立适于多样化个性和能力发展的教育体系(实施《爱好科技、理科行动计划》等);改造教室以便于IT教学和20人上课(构建“新世纪学习空间”);进行全国性学习能力调查。二是通过多样的服务、体育活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促进社会服务、社会体验和读书活动的开展;加强道德教育(编制发放《心灵笔记》、配备“心灵教师”等);促进家庭、社区教育能力的复兴;营造令人愉快而安心的学习环境:促进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实施“活泼校园计划”);充实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学校的俱乐部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援助;采取措施妥善对待问题儿童,使儿童远离有害信息。三是创建使家长和社会信赖学校:通过确立自我评价体系,实行学校评议员制度等,推动学校开放式办学;通过监护人参与和信息公开,增强教育委员会的活力;促进能发挥社区主体作用的新型学校的建立;通过增设学校心理咨询师等,加强心理咨询体制。四是培养作为教学专家的教师,改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新的教师研修制度,加强教师社会体验实习;实行优秀教师的表彰和特别加薪制度;加强对教育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使之离开讲坛);确立与新世纪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基础环境建设,制定《教育振兴基本计划》,适应新时代要求,修改《教育基本法》。二、俄罗斯、美国和日本正在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并制定了改革措施(一)注重共性统一的教育目标上述三国教育目标体系框架的构建,首先表现出强化共性与突出个性自由协调一致的鲜明特征。这种强化共性与突出个性的协调一致,就是指这三国中,原来追求共性统一教育目标的国家,现在更为注重张扬教育目标的个性自由;原来崇尚个性自由教育目标的国家,现在更为强调教育目标的共性统一。其中,俄罗斯、日本属于前者,突出教育发展目标的个性自由。面向新世纪,俄罗斯、日本在教育改革中一改以往教育目标较为注重国家与社会本位,具有偏重意识形态与强调共性统一的特征,注重教育目标的创新与改革。俄罗斯在教育改革中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个人需要,强调个性化,颁布突出“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同样,日本以“双基”教育为基础的能力主义的教育观、以丰富人性为内涵的个性化发展的人才观、培养适应未来“多元文化共生共有型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学力观为改革指导思想,遵循“学校要变好,教育要改革,最终达到学校、家庭、社区的新生”的改革宗旨,提出培养丰富人性和社会性及作为在国际社会生活的日本人的自觉性;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在宽松教育中,谋求切实掌握基础和基本,加强发挥个性教育;建设发挥独创性的特色教育和特色学校。显然,美国属于前者,强化教育发展目标的共性统一。1989年首次教育高峰会议提出“所有孩子都能学习;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包括基础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实际上1990和1991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发现,超过75%的美国人“十分重视”或“高度重视”当时的六项全国性教育目标。而且,这些强调共性统一的教育发展目标,此后陆续经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得以依法确立、拓展与保障,成为社会广泛共识。据美国教育部提供的情况,“全国教育目标”得到公众的支持,因为它们“反映了一种不断成熟的政治共识:美国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对所有学生均适用的教育标准。”(二)教育目标的持续推进需要经费的支撑三国注重教育目标体系框架的宏观性与长远性,努力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蓝图。2000年10月4日,俄联邦政府推出《俄联邦国民教育要义》这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奠基性国家文件,全面构建俄罗斯未来25年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总蓝图与宏伟目标,实施期为2000年至2025年。这一周期长达25年的战略规划目前世界还没有先例,再一次明确昭示俄联邦政府推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雄心壮志,也清楚地显示了十分注重发挥这些教育目标体系的宏观长远导向功能。美国审时度势,正如1989年美国首次教育高峰会议的郑重宣布:“美国队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国家教育工作目标的时机已经到来,这些目标将使我们持久保持国际竞争的能力”。教育目标反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和趋势,反映美国人有由基础教育的自由主义向集中统一靠近建立共同基础的强烈愿望,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支持,这一改革长达10余年。日本也不例外,2001年推出教育新生计划与彩虹计划,2005年中央审议会通过题为《开拓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关于义务教育结构改革的理想状态》,持续推进改革。同时,我们不应忽视构建这种教育目标改革的阻力,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改革的传统惯性,要在短期内转化为人们自觉的教育信念与行动,仍须付出艰辛努力,在这种意义上,采取措施,通过组织、经费、政策与技术支撑,保障推进改革成为构建教育目标的必然。基于此,三国十分注重教育目标的微观近期操作,确保宏观长远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俄联邦政府在《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承诺,在制定2000年至2005年联邦预算时要为实施该《纲要》规定专项资金,采取分期、分批、分项增加拨款的财政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