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动物-瓣鳃纲(水生生物课件)_第1页
底栖动物-瓣鳃纲(水生生物课件)_第2页
底栖动物-瓣鳃纲(水生生物课件)_第3页
底栖动物-瓣鳃纲(水生生物课件)_第4页
底栖动物-瓣鳃纲(水生生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体动物门Lamellibranchia一、主要特征1.双壳类:体侧扁,两侧对称,具两片贝壳。2.无头类:头部退化,无触角、眼、齿舌、颚片等头部器官3.斧足类:身体腹面有侧扁而呈斧状的足。4.瓣鳃类:在外套腔内有瓣状的鳃。5.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心室常被直肠穿过。6.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7.神经系统简单,由脑、足和侧脏三对神经节构成。8.一般雌雄异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淡水蚌类还有钩介幼虫期。一、主要特征COMPANYHISTORYTITLE二、形态构造1、壳顶贝壳背部中央的突出,最早形成的部分。一般略向前倾斜,位置常靠近前端,也有靠近后端的。两侧不等贝壳-壳顶不在中央两侧相等贝壳-壳顶位于中央2、小月面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椭圆形或心形。楯面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面。3、铰合部贝壳背缘常较厚,其内部常有齿和齿槽,当贝壳闭时合适的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铰合齿分主齿,侧齿或拟主齿。主齿强壮呈臼状,位于壳顶下方。侧齿呈狭长形,以壳顶为界分前侧齿和后侧齿。在珠蚌科的种类常不具正式的主齿,仅有拟主齿(不是正式的主齿而是一种关节状的齿)和侧齿。外韧带位于壳顶后面背缘的两壳间。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铰合部中央的韧带槽。4、韧带在铰合部两侧的角质物,具有弹性,连接两壳的背缘,具有开启贝壳的作用。5、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生长线和放射肋有的相互交织成格状,或呈鳞片状和棘状突起。有的表面有色彩和花纹。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闭壳肌痕:1个或前后2个。缩足肌痕和伸足肌痕:靠近闭壳肌痕。贝壳内肌痕贝壳的测量:壳高:由壳顶到腹缘的距离。壳长: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壳宽: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为后端。前后端确定后,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为左壳,右侧者为右壳。8、方位辨别: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壳呈卵形,圆形或长方形,大型,后背部具翼状突出。具前后闭壳肌,有时缺前闭壳肌痕。壳内面呈白色并具珍珠光泽。多数用足丝或壳附着在地面物体上生活。蚶目Arcoida

两壳对称,壳表具放射肋并覆有毛状物的壳皮。铰合部直或弯,具多数齿排成一列。鳃丝状,无水管。前后闭壳肌均发达。海产,大部分种类可食。具较高经济价值。常见有蚶科Arcidae的毛蚶和泥蚶。

壳极坚厚,膨胀。壳面具18-21条放射肋,肋上具显著的颗粒状结节。生活在浅海泥滩中,是主要的养殖种类,已进行人工育苗。一般8-10月份为产卵期,2年达性成熟。泥蚶Tegillarcagranosa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

壳表被有带毛的褐色绒毛状壳皮,放射肋多而密,33-35条,不呈结节状。生活环境同泥蚶,不如泥蚶味美。

贝壳呈楔形,铰合齿退化多成小结栉。韧带细长,位于壳顶后背缘。足细长,柱状。鳃瓣状。多栖于浅海,以足丝附着,为名贵的海珍品。少数生活于淡水。贻贝目Mytiloida常见科属检索表1(2)壳大型,背缘直,占壳之全长。具外套腺………….江珧科Pinnidae………江珧属Atrina2(1)壳中小型,背缘不达壳之全长。无外套腺………………贻贝科Mytilidae3(4)淡水产。壳小,略呈三角形……股蛤属Limnoperna4(3)海产,壳中等大,贝壳呈楔形……贻贝属Mytilus

贻贝属Mytilus壳呈楔形、腹缘直。背缘与腹缘构成30度角,背缘后半部呈弧形。常见贻贝M.edulis:壳薄而短,壳表呈黑褐色,光滑且具光泽;生长纹细密;铰合部具2-5个粒状小齿。以足丝营附着生活。通常生活于低潮线以下2米水域。繁殖力强,每年春秋两个繁殖期,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品种。同时也是一种污损生物。股蛤属Limnoperna

贝壳小、质薄。背缘和后缘连成弧形,以足丝附着生活。常见湖沼股蛤L.lacustris(淡水壳菜):常在淡水湖泊大量繁殖,成群密布于养鱼的竹箔上或附着于工厂的排水管道,阻碍水流、破坏渔业生产。江珧属Atrina

贝壳大型,壳顶尖细,后端宽广,略呈三角形。壳薄而脆,壳面具放射肋。如栉江珧A.pectinata:放射肋10条以上,上有三角形斜向后方的小棘,最后一行变为强壮的锯齿状。绞合部长呈线形,几占整个背缘,无铰合齿,营埋栖生活。江珧肉味鲜美,干制品叫江珧柱,具是较高经济价值。珍珠贝目Ptertioida

贝壳厚,两壳不等,一般右壳较平,左壳较凸。壳背缘直,具有长短不等的耳状突。内面珍珠层也厚,具珍珠光泽。壳表具生长纹、鳞片或放射肋。无前闭壳肌。足细长,足丝发达,固着生活种类退化。常见科属检索1(2)贝壳无内韧带,具壳耳2(1)贝壳形状不规则,壳耳不等大,不具粗的放射肋,珍珠光泽强…………….珍珠贝科Pteriidae………珠母贝属Pinctada3(8)贝壳呈扇形,左壳前后壳耳近相等,一般具粗的放射肋,无珍珠光泽……………扇贝科Pectinidae4(5)贝壳前端具有足丝孔……栉孔扇贝属Chlamys5(4)贝壳前端不具足丝孔6(7)贝壳表面具放射肋…………扇贝属Pecten7(6)贝壳表面无明显的放射肋……日月贝属Amussium8(3)贝壳具内韧带,无壳耳,以左贝壳固着生活…牡蛎科Ostreidae………..牡蛎属Ostrea珠母贝属Pinctada

壳斜四方形,壳顶位于中部靠前端。背缘平直腹缘圆。壳内面珍珠层厚,光泽强,可产珍珠。如马氏珠母贝P.martensii: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片状,薄而脆,极易脱落。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是培养珍珠的优良品种。如合浦珍珠,品质优良,久负盛名。扇贝属Pecten

两壳不等,前后壳耳近相等,无特殊的足丝孔。如嵌条扇贝P.laqueatus:左壳平,右壳突出,放射肋11条。栉孔扇贝属Chlamys

两壳近相等。前耳大,有足丝孔。常见华贵栉孔扇贝C.nobilis:左壳比右壳稍凸,放射肋约23条,肋间沟内具细的放射肋3条。后闭壳肌大,是制干贝的优良品种,海珍品之一。多生于2-4米海深的岩石、礁石及碎石的海底。用足丝附着生活。

日月贝属Amussium

两壳近等大,圆形,具足丝。左壳红色,如太阳;右壳白色,如月亮,故称日月贝。其闭壳肌加工后称带子。通常生活在5-10米的沙质海底。如日本日月贝A.japonica:主要分布在广东沿海。牡蛎属Ostrea

贝壳中、大型,形状不一,左壳面具粗的放射肋,右壳面成鳞片板状,内面白色或略带紫色,绞合部前后缘有的刻纹,卵胎生。

两壳相等。具壳皮,壳表平滑或具放射肋。壳内珍珠层发达。壳顶靠近壳的前方。外韧带位于壳顶的后方。铰合齿位于壳顶的下方。前后闭壳肌发达。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蚌目Unionoida壳表平滑或具壳被,壳内面具强的珍珠光泽。铰合部常具拟主齿或铰合齿退化,侧齿细长。主要产于淡水,幼虫要经过钩介幼虫期。常见的有蚌科的帆蚌属Hyriopsis和冠蚌属Cristaria等。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

壳大型,扁平,壳质坚厚。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帆状后翼,铰合部拟主齿左右各2枚,侧齿左壳2枚,右壳1枚。此蚌是淡水育珠质量最佳者,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但生长速度较慢,且资源缺乏。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

壳大型或巨大型,质较薄,很膨胀。壳顶后背扩张成大型的冠。壳的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逐渐粗大的纵肋。铰合部强大,无拟主齿,前侧齿细弱,后侧齿短粗,左右各一枚。是目前育珠使用最多的一种淡水蚌。育珠的质量仅次于三角帆蚌。但资源丰富,生长迅速,珠大。

壳常左右相等,无珍珠光泽。外韧带位于壳顶后方,内韧带在铰合部具1着带板。铰合齿分主齿和侧齿。有前后闭壳肌。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

Veneroida--常见科、属检索

1(2)铰合部无侧齿,壳狭长呈圆筒形……………竹蛏科Solenidae如缢蛏属Stinonovacula2(1)铰合部有侧齿,壳不呈圆筒形3(4)具角质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三角凹槽中……蛤蜊科Mactridae如蛤蜊属Mactra(四角蛤蜊)4(3)无内韧带5(8)主齿3枚,壳缘无缺刻6(7)前后侧齿发达,而呈锯齿状……蚬科Corbiculidae仅一属蚬属Corbicula(河蚬)7(6)通常仅有前侧齿而无后侧齿………………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文蛤)、青蛤属Cyclina(青蛤)8(5)主齿2枚,壳极大,壳缘有大的缺刻………………砗磲科Tridacnidae常见砗磲属Tridacna河蚬(黄蚬)Corbiculafluminea

壳呈圆三角形,壳表面有粗糙的环肋。两壳均有主齿3枚。左壳前后侧齿各1,右壳各2。栖息于淡水、咸淡水中,特别是江河入海处。全国范围分布,资源极其丰富。可食用和饲用。目前已进行增养殖。文蛤Meretrixmeretrix

壳近三角形,质坚厚,壳面光滑,在壳顶近背缘有许多带锯齿状或波纹状的褐色花纹。生活于潮间带或浅海区的细沙底质表层。沿海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江苏沿海的产量最大。常因水温改变而有移动的习性,通常是分泌胶质或囊状物,使身体浮于水中,然后随水流而移动。青蛤Cyclinasinensia

壳近圆形,壳顶较高尖端向前。壳面生长纹清楚,壳内面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近背缘稀、大。两壳各具主齿3枚。为常见经济种类。多栖息于潮间带有淡水流入的附近水域,埋栖深度约15cm左右。砗磲属Tridacna

贝壳极大,重厚,两壳不能完全闭合。放射肋极粗,壳缘有大的缺刻。铰合部主齿2枚,侧齿1-2枚。闭壳肌极大,1个。产于热带的海洋中。我国西沙有分布。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

壳质坚厚、略呈四角形。壳表具外皮,壳顶白色,近腹缘呈黄褐色。铰合部主齿1分叉,右壳具2个,排成“八”字形,前、后侧齿片状,左壳1、右壳2片。生活于潮间带的中下区及浅海泥滩,产量较大,味美供食用。缢蛏属Stinonovacula

壳长筒形,质薄。主齿左壳3枚,右壳2枚。从壳顶至腹缘中央有一斜沟。穴居泥滩,深20-30cm,是重要养殖贝类,具较大经济价值。

壳小到中型,质薄,两壳多不等。壳内面通常具珍珠光泽,有内、外韧带,具有带板和石灰质的韧带片,铰合齿细弱或无。异韧带亚纲鸭嘴蛤属Laternula

壳薄而近半透明,右壳比左壳大,后方常开口,壳顶有裂缝。匙状槽基部有一斜条状隔片,游离的石灰质片呈“V”字形。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具一定的经济价值,为养殖品种。我国南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