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_第1页
我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_第2页
我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_第3页
我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核电站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27%。通过关键词“降压药物+荟萃分析”“降压药物+系统评价”“降压药物+综合评价”和“降压药物+Meta分析”获取有效文献72篇。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有不少文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来确定某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以此为临床选择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系统总结了近5年来国内针对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以期为今后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借鉴或参考。建议从长期治疗的角度出发,选择疗效显著且经济的药物用于高血压症的治疗。1数据和方法1.1文献发表方式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系统检索中文文献。以“降压药物+成本效果”为关键词搜索文献8篇;以“降压药物+成本效用”为关键词搜索文献1篇;通过关键词“降压药物+成本效益”搜索文献1篇;“降压药物+最小成本”搜索文献2篇。同时以“高血压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进行主题检索,筛选2011-2015年国内针对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得到近5年的52篇学术文献,对其进行全文下载,通读摘要后完成筛选过程,并追查纳入文献后的参考文献,尽可能纳入相关研究,使漏检的可能性降低。筛选后剔除重复发表的相同文献、实际未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的文献,最终获得2011-2015年国内针对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18篇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研究降压药药物经济学的随机临床干预试验;(2)有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3)疗程明确;(4)有明确的成本-效果比。排除标准:(1)非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2)二次文献研究;(3)半随机临床研究;(4)雷同及重复发表的文献。1.3干预及经济效益提取的数据包括文题、第一作者、年份、病例数、随机方法、用药干预、统计学方法、成本计算、效果指标、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果比、敏感性分析及不良反应等。对18篇文献从基本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及敏感度分析3个方面进行研究。1.4统计分析对能够进行合并分析的文献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对不能进行合并分析的数据进行描述。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2结果2.1样本数量及数量18篇研究文献分布于2011-2015年的数量依次为2篇(11%)、8篇(44%)、3篇(17%)、3篇(17%)、2篇(11%)。由于在文献筛选期剔除了样本数量过小(小于30例)的文献,18篇文献中样本病例数最多680例,最少70例。文献所运用的统计学方法分别为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2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的分析2.2.1最佳干预方案的确定和定量的计算如表2所示,18篇文献中有12篇(67%)是关于单用降压药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疗程最长为8w,最短为2w,其中10篇(83%)的疗程为8w。从效果指标的选择上看,18篇研究文献均以血压水平是否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效果指标评价单一。而在《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11版)》中明确指出:为了提高不同干预措施之间的可比性,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应该尽可能采用终点指标(FinalEndpoints),如心肌梗塞、中风、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Morbidity)以及疾病导致的死亡或死亡率(Mortality)。在实际的Meta分析研究中,可以通过对同一课题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并解释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异质性。因此,为增加临床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避免单一研究可能导致的偏倚,建议通过进行Meta分析获得临床疗效数据。12篇单用降压药的文献中有6篇(50%)对各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做了统计学分析,但只是列出各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进行任何定量分析,这会使研究者不仅需要考虑成本产出结果,还要额外考虑不良反应这一不确定因素,直接增加了决策难度。另外,所选文献中有1篇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了详细探讨。从单用降压药的最佳选择中可以看出,最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为:国产缬沙坦(缬克)、国产苯那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氯沙坦。2.2.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8篇文献中有6篇(33%)是关于联合降压药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疗程最长的12w,最短的4w,平均都是8w。其中4篇(70%)涉及到不良反应的研究。从6篇文献联合降压药的最佳选择一栏中可以看出,他们所做的研究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联合药物分别为:缬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非洛地平+福辛普利钠,详细数据如表3所示。2.3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益和敏感性分析2.3.1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12篇单用降压药文献中,5篇(42%)分别计算了C/E(成本/效果)和△C/△E;有5篇(42%)仅计算了C/E;其余2篇(17%)没有涉及到成本-效果比的计算。其中7篇(58%)进行了敏感度的分析,分析方法均采用单因素敏感度分析,药品成本是所有进行敏感度分析的研究都用到的评估参数,其分析结论都为结果对变化的参数不敏感。具体数据见表4。2.3.2研究文献的敏感度分析6篇联合降压药文献中,5篇(83%)分别计算了C/E和△C/△E;有1篇(16%)仅计算了C/E。6篇研究文献除1篇(16%)没有进行敏感度分析外,其余5篇(83%)均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如表5所示。3讨论3.1联合用药的证据质量以上已有文献的研究中,缬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非洛地平+福辛普利钠等联合用药的治疗性价比较高,但证据质量较低,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证据等。笔者并未得出最佳成本-效果比的降压药,原因在于各文献研究方法不统一:同种降压药不同生产厂家、服用剂量及价格等的多样性;药物疗程长短不一;总成本计算方法不同,有的仅计算直接药物成本,有的附加检查成本。3.2cdua的应用绝大多数的文献研究方法集中在成本效果分析(CEA),而对成本效用分析(CUA)及成本效益分析(CBA)使用极少,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CUA作为一种将卫生成本与生命质量紧密结合的分析方法,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CBA更是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应当由CEA逐步向其他分析方法过渡。3.3效果指标的选择与计算国内针对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均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的方法,且研究时限较短,均未超过半年,因此无法获得长期的效果指标。目前,国内针对降压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通常选择临床疗效指标以及相应的临床理化生物学指标作为效果指标,而能在不同诊疗项目之间进行直接比较的健康效果指标较少,从而造成了虽然在同一研究内的不同分组之间可以分析其相对成本-效果,但不同研究之间很难有可比性。因此,为了能全面持续的对药物进行经济学综合评价,应该把生命年(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