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_第1页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_第2页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_第3页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_第4页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二节–鼻出血、异物伤害的急救处理溺水多发生于夏秋季,常因水灌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而死亡。溺水急救刻不容缓,现场复苏最为重要。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评估心跳呼吸停止意识清楚倒水意识不清通畅呼吸道心肺复苏对窒息的抢救,不可轻易放弃,做人工呼吸时要坚持到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半小时为止。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膝顶法是救护者取半跪姿势,将溺水者匍匐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胸部及头部下垂,按压腹背部帮助溺水者将进入体内的水排出。肩顶法:就是抱起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走动或跳动以促进排水。抱腹法:急救者从溺水者背后双手抱住腰腹部,使溺水者背部朝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溺水者,以利倒水。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弧可引起电击伤,20毫安以上电流可致房颤及死亡。220到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同时麻痹。电击伤14电击伤轻度电击伤:仅出现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恢复后多没有遗留症状。严重电击伤:可出现电休克、房颤和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击伤的损伤主要为烧伤。电击伤14电击伤-症状脱离电源不能延误抢救,不能轻易放弃抢救。可配合针刺或指压人中、中冲等穴位。局部治疗同一般烧伤。通风处,并心肺复苏就地急救电击伤14电击伤-处理因摔伤,跌伤等意外伤害导致骨头断裂,即为骨折。因学前儿童的骨骼含有机物多,骨骼柔韧性大,所以较多见的是青枝骨折,也就是说骨折折而不断,表现为剧烈疼痛,骨折肢体不能正常活动。骨折15骨折首先应注意观察受伤的部位,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走幼儿,如不能站立行走,应固定骨折部位,立即送医院救治。一般来说,儿童骨折无移位者恢复较快,长骨两端松质骨连接快。骨折15骨折幼儿关节韧带松,如果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造成脱臼。以肩关节、肘关节脱节为最常见表现,表现为功能丧失,局部疼痛。不要活动受伤部位,迅速送往医院,切不可贸然实行复位。脱臼01脱臼日照性皮炎常发生于颜面及颈部等暴露部分,大多数仅有局部皮肤发黑、脱屑的现象,无明显痛苦,不需治疗。部分对紫外线较为敏感者,照射部位可出现红肿,水泡,伴有明显的疼痛,然后会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多在面颊部出现黑色晒斑。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皮肤经反复照射,对日光的适应性可逐渐提高。治疗上主要是涂消炎软膏,有疱疹者涂龙胆紫,防止感染。对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户外活动时可配备遮阳伞或防晒膏。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中暑是指由于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可见高热、皮肤干燥、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中暑03中暑脱离热源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补充电解质。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湿的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口服含盐饮料,注意补充电解质,不要大量饮水。中暑03中暑-处理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是高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见超高温,41℃以上、无汗、神志恍惚、头痛、眩晕、甚至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达50%,需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中暑03中暑-热射病重在预防: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避免学前儿童在高温环境中逗留,注意补充淡盐水。中暑03中暑-预防防止细菌感染处理:先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再用冷袋冷敷,消毒处理,如果家里有抗生素软膏,应涂上一层,并送医院处理。注意平时不要把指甲剪的太秃,否则会造成指甲缝破裂出血。指甲外伤04指甲外伤分清种类。不要惊慌,应采取安慰的态度,耐心询问情况,一边对症处理。处理:可用手指刺激咽喉使药物被呕吐出来,然后再抓紧时间送医院进行观察抢救。药物误服或超量05药物误服或超量第四章第二节–动物伤害的急救处理毒液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神经毒,能使延髓中枢和肌肉迅速瘫痪,第二类是血液毒,能使血液,血液凝集,引起出血和凝血,还可使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丧失,如不及时抢救,二者均可造成死亡。毒蛇咬伤01毒蛇咬伤处理原则:尽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减少局部损害。毒蛇咬伤01毒蛇咬伤挤出毒液: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将毒液挤出,注意口腔粘膜破溃者不能口吸。绑扎伤肢:在伤口近心端5到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软布条等绑扎,以防毒液,随血液循环而流向全身,但每隔15到20分钟要放松1到2分钟。冲洗: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将伤口浅处的毒液冲走。继续吸出毒液:用消毒刀片切开呈十字型,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方法吸出伤口内毒液,若用口吸,每吸一次后,用清水或1比15000过锰酸钾溶液漱口。毒蛇咬伤01毒蛇咬伤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到7℃冷水中3到4个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内服和外敷解毒蛇药。速送医院进一步救治。冲洗:立即用20%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伤口,并用手挤压伤口周围将血挤出。狗猫咬伤02狗猫咬伤消毒:用75%的酒精、双氧水或1%的新洁灭

溶液对伤口进行必要的清创冲洗,然后

再用碘酒消毒。送医:伤口上覆盖干净的纱布,尽快送医院

诊治,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发生,

根据病情注射抗菌素或破伤风抗毒素

血清。对于被流浪狗、疯狗或高度怀疑狂犬病的狗咬伤后必须注射免疫球蛋白来进行对抗。狗猫咬伤02狗猫咬伤注意:狂犬病毒在人体内潜伏时间较长,

一旦引发狂犬病,后果极其严重。蜜蜂或黄蜂蜇伤,主要是尾刺刺入皮内,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疼痛,多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若被成群蜂蜇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死亡,有时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病人则已出现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性休克。蜂蜇伤03蜂蜇伤蜜蜂蛰伤用弱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如30%的氨水,2%到3%的氢氧化钠,肥皂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黄蜂蛰伤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或0.1%的稀盐酸中和。同时用针挑破或纱布擦拭取出蜂刺,局部症状较重者,可以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外敷大青叶加薄荷叶。全身症状较重者,速到医院就诊。蜂蜇伤03蜂蜇伤海蜇又称水母,种类约有300余种,其中只有少数水母能够引起皮肤损伤,但是海蜇的毒性和杀伤性很大。当水母触及人体皮肤时,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毒液,毒液内含有蛋白质、肽类、组胺、5-羟色胺及致痛剂等物质,轻者引起局部水母皮炎,典型的皮疹是红斑丘疹或风团样损害,呈鞭刑状排列,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大疱,同时,皮肤局部有痒麻刺痛或灼热感。重者引发全身反应,或因呼吸困难、休克而危及生命。海蜇蜇伤04海蜇蜇伤1.离开海水,赶紧上岸2.检查疼痛部位和蜇伤面积,是否有红肿和伤痕。海蜇蜇伤04海蜇蜇伤急救措施:1.用毛巾、衣服或者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

触手或毒液。2.用海水、肥皂水、明矾冲洗伤口,局部皮肤

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消炎止痒,

瘙痒剧烈时可服用抗过敏药物。海蜇蜇伤04海蜇蜇伤注意:不要用淡水冲洗,不要反复擦拭伤口,

简单处理后,将伤者就近送到医院。预后:一般经1~2周痊愈。对毒素敏感或蛰伤面积较大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血压下降,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蝎蜇伤后,局部可见大片红肿、剧痛,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舌和肌肉强直,儿童被蜇伤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毒蜘蛛咬伤后,局部苍白发红或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全身症状。处理原则同毒蛇咬伤,伤后立即在近心端包扎、冷敷、封闭疗法,口服或局部外敷药物,同时冲洗伤口,吸吮排毒,全身症状明显者医院就诊。其他毒虫蜇伤05其他毒虫蜇伤第四章第二节–溺水、电击伤和骨折的急救处理溺水多发生于夏秋季,常因水灌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而死亡。溺水急救刻不容缓,现场复苏最为重要。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评估心跳呼吸停止意识清楚倒水意识不清通畅呼吸道心肺复苏对窒息的抢救,不可轻易放弃,做人工呼吸时要坚持到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半小时为止。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膝顶法是救护者取半跪姿势,将溺水者匍匐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胸部及头部下垂,按压腹背部帮助溺水者将进入体内的水排出。肩顶法:就是抱起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走动或跳动以促进排水。抱腹法:急救者从溺水者背后双手抱住腰腹部,使溺水者背部朝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溺水者,以利倒水。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弧可引起电击伤,20毫安以上电流可致房颤及死亡。220到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同时麻痹。电击伤14电击伤轻度电击伤:仅出现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恢复后多没有遗留症状。严重电击伤:可出现电休克、房颤和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击伤的损伤主要为烧伤。电击伤14电击伤-症状脱离电源不能延误抢救,不能轻易放弃抢救。可配合针刺或指压人中、中冲等穴位。局部治疗同一般烧伤。通风处,并心肺复苏就地急救电击伤14电击伤-处理因摔伤,跌伤等意外伤害导致骨头断裂,即为骨折。因学前儿童的骨骼含有机物多,骨骼柔韧性大,所以较多见的是青枝骨折,也就是说骨折折而不断,表现为剧烈疼痛,骨折肢体不能正常活动。骨折15骨折首先应注意观察受伤的部位,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走幼儿,如不能站立行走,应固定骨折部位,立即送医院救治。一般来说,儿童骨折无移位者恢复较快,长骨两端松质骨连接快。骨折15骨折幼儿关节韧带松,如果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造成脱臼。以肩关节、肘关节脱节为最常见表现,表现为功能丧失,局部疼痛。不要活动受伤部位,迅速送往医院,切不可贸然实行复位。脱臼01脱臼日照性皮炎常发生于颜面及颈部等暴露部分,大多数仅有局部皮肤发黑、脱屑的现象,无明显痛苦,不需治疗。部分对紫外线较为敏感者,照射部位可出现红肿,水泡,伴有明显的疼痛,然后会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多在面颊部出现黑色晒斑。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皮肤经反复照射,对日光的适应性可逐渐提高。治疗上主要是涂消炎软膏,有疱疹者涂龙胆紫,防止感染。对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户外活动时可配备遮阳伞或防晒膏。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中暑是指由于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可见高热、皮肤干燥、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中暑03中暑脱离热源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补充电解质。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湿的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口服含盐饮料,注意补充电解质,不要大量饮水。中暑03中暑-处理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是高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见超高温,41℃以上、无汗、神志恍惚、头痛、眩晕、甚至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达50%,需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中暑03中暑-热射病重在预防: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避免学前儿童在高温环境中逗留,注意补充淡盐水。中暑03中暑-预防防止细菌感染处理:先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再用冷袋冷敷,消毒处理,如果家里有抗生素软膏,应涂上一层,并送医院处理。注意平时不要把指甲剪的太秃,否则会造成指甲缝破裂出血。指甲外伤04指甲外伤分清种类。不要惊慌,应采取安慰的态度,耐心询问情况,一边对症处理。处理:可用手指刺激咽喉使药物被呕吐出来,然后再抓紧时间送医院进行观察抢救。药物误服或超量05药物误服或超量第四章第二节–烧烫伤、冻伤的急救处理外伤分为闭合性外伤和开放性外伤。外伤闭合性外伤

(钝力造成,无皮肤或体表黏膜破裂)挫伤扭伤轻者:伤湿止痛膏

胸腹部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到医院观察诊断。安定情绪、固定部位、冷湿布外敷

注意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和骨折,应立即到医院诊疗。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可洗澡,胡乱按摩,需送医院治疗。01外伤-闭合性外伤开放性外伤

(锐器或火器造成,有皮肤或体表黏膜破裂)割伤刺伤浅的伤口:冲洗(温开水/生理盐水)→消毒碘伏或75%的酒精)→包扎

(对较小的伤口直接外用创可贴)

较深伤口:止血→清创术→缝合修补。刀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

否则伤口难愈合。一般伤口:消毒→用灭菌过的针或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

深的伤口:+抗生素治疗。

不洁物刺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01外伤外伤-开放性外伤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这样可以帮助排除细菌和尘垢。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应首先采取止血方法。

伤口处理应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应该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外伤-开放性外伤01外伤出血外出血出血皮下出血——外出血——皮肤没有破损,只是皮下软组织形成血肿瘀斑。皮肤破损,血液从伤口中流出。出血速度血色处理动脉出血快,出血量大鲜红节律性喷射状,可危及生命静脉出血慢暗红需要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多是渗出暗红多能自动凝固02出血适用于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损伤的出血。出血-加压包扎法由数层消毒纱布干净毛巾或布块等盖窗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扎紧将受伤部位抬高,这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02出血适用于中等以上动脉损伤的出血。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由手指将出血,动脉压向骨骼而止血,此法较难持久,只能用作应急措施,需在短时间内改成其他止血方法。02出血出血-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四肢中等动脉损伤,一般止血方法无效时,常用的止血带为橡皮管。用止血带扎在伤口上方阻止血液流出使用。注意事项:1.捆扎前应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上毛巾,以免损伤皮肤。2.松紧度要适宜,以摸不到远端的脉搏为宜。3.每隔15到3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4.松解时,要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出血-止带血法02出血烧烫伤

(烧伤和烫伤)I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无水泡,有灼痛感,一般3到5天自愈,不留瘢痕。浅II度烫伤:伤及真皮浅层,创面肿胀发红,有水泡,感觉剧烈的疼痛,两周可愈合,遗留色素斑。深II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水泡较小,创面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疼痛比较迟钝,3到4周痊愈,留有瘢痕。III度烫伤:伤及皮肤全层,可累及肌肉、骨骼,皮肤坏死,创面蜡白或焦红,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皮肤痛觉消失,在肉芽组织生长后留下瘢痕。烧烫伤03烧烫伤-分级除去热源,冷却处理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热源现场。冷却处理:肢体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患处15到30分钟,直到疼痛消失为止。去除衣物:剪开,勿撕扯。烧烫伤03烧烫伤-一般处理方法分级处理I度烧烫伤:局部涂烫伤药膏。浅II度烧烫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不易吸收,可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低位放出水疱液,或者用注射空针抽出水泡液,然后再涂抹烫伤药膏。深2度和3度烧烫伤:冷却处理后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尽量不弄破和挤压水泡,迅速送医院处理。烧烫伤易并发感染,宜加用抗生素,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烧烫伤03烧烫伤-分级处理冻伤常见于北方地区,好发于指、趾、鼻尖、耳廓、脸颊,容易在同一部位复发。皮肤表面呈红斑(一度冻伤)→皮肤出现水泡(二度冻伤)→皮肤从苍白变紫而黑(三度冻伤)。冻伤-分级冻伤03处理:首先迅速复温,将伤处浸泡在37到42度左右的清洁温水中,冻伤的肢体宜稍抬高,以消退水肿。第一二度冻伤予保暖包扎,三度冻伤宜由医疗单位进行消毒包扎,预防感染和创面处理。冻伤发生后治疗比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暴露部位宜涂油膏,减少散热,并戴口罩,手套,耳罩等。冻伤03冻伤-处理和预防第四章第二节–脱臼、日光性皮炎、中暑、指甲外伤、药物误服或超量的急救处理溺水多发生于夏秋季,常因水灌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而死亡。溺水急救刻不容缓,现场复苏最为重要。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评估心跳呼吸停止意识清楚倒水意识不清通畅呼吸道心肺复苏对窒息的抢救,不可轻易放弃,做人工呼吸时要坚持到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半小时为止。溺水和窒息13溺水和窒息膝顶法是救护者取半跪姿势,将溺水者匍匐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胸部及头部下垂,按压腹背部帮助溺水者将进入体内的水排出。肩顶法:就是抱起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走动或跳动以促进排水。抱腹法:急救者从溺水者背后双手抱住腰腹部,使溺水者背部朝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溺水者,以利倒水。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弧可引起电击伤,20毫安以上电流可致房颤及死亡。220到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同时麻痹。电击伤14电击伤轻度电击伤:仅出现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恢复后多没有遗留症状。严重电击伤:可出现电休克、房颤和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击伤的损伤主要为烧伤。电击伤14电击伤-症状脱离电源不能延误抢救,不能轻易放弃抢救。可配合针刺或指压人中、中冲等穴位。局部治疗同一般烧伤。通风处,并心肺复苏就地急救电击伤14电击伤-处理因摔伤,跌伤等意外伤害导致骨头断裂,即为骨折。因学前儿童的骨骼含有机物多,骨骼柔韧性大,所以较多见的是青枝骨折,也就是说骨折折而不断,表现为剧烈疼痛,骨折肢体不能正常活动。骨折15骨折首先应注意观察受伤的部位,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走幼儿,如不能站立行走,应固定骨折部位,立即送医院救治。一般来说,儿童骨折无移位者恢复较快,长骨两端松质骨连接快。骨折15骨折幼儿关节韧带松,如果用力过猛,则可能造成关节面脱离原来的位置,造成脱臼。以肩关节、肘关节脱节为最常见表现,表现为功能丧失,局部疼痛。不要活动受伤部位,迅速送往医院,切不可贸然实行复位。脱臼01脱臼日照性皮炎常发生于颜面及颈部等暴露部分,大多数仅有局部皮肤发黑、脱屑的现象,无明显痛苦,不需治疗。部分对紫外线较为敏感者,照射部位可出现红肿,水泡,伴有明显的疼痛,然后会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多在面颊部出现黑色晒斑。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皮肤经反复照射,对日光的适应性可逐渐提高。治疗上主要是涂消炎软膏,有疱疹者涂龙胆紫,防止感染。对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应注意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户外活动时可配备遮阳伞或防晒膏。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02日照性皮炎(日光性皮炎)中暑是指由于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可见高热、皮肤干燥、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中暑03中暑脱离热源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补充电解质。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湿的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口服含盐饮料,注意补充电解质,不要大量饮水。中暑03中暑-处理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是高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见超高温,41℃以上、无汗、神志恍惚、头痛、眩晕、甚至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达50%,需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中暑03中暑-热射病重在预防:在室内保持自然通风,避免学前儿童在高温环境中逗留,注意补充淡盐水。中暑03中暑-预防防止细菌感染处理:先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再用冷袋冷敷,消毒处理,如果家里有抗生素软膏,应涂上一层,并送医院处理。注意平时不要把指甲剪的太秃,否则会造成指甲缝破裂出血。指甲外伤04指甲外伤分清种类。不要惊慌,应采取安慰的态度,耐心询问情况,一边对症处理。处理:可用手指刺激咽喉使药物被呕吐出来,然后再抓紧时间送医院进行观察抢救。药物误服或超量05药物误服或超量第四章第二节–外伤与出血的急救方法外伤分为闭合性外伤和开放性外伤。外伤闭合性外伤

(钝力造成,无皮肤或体表黏膜破裂)挫伤扭伤轻者:伤湿止痛膏

胸腹部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到医院观察诊断。安定情绪、固定部位、冷湿布外敷

注意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和骨折,应立即到医院诊疗。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可洗澡,胡乱按摩,需送医院治疗。01外伤-闭合性外伤开放性外伤

(锐器或火器造成,有皮肤或体表黏膜破裂)割伤刺伤浅的伤口:冲洗(温开水/生理盐水)→消毒碘伏或75%的酒精)→

包扎(对较小的伤口直接外用创可贴)

较深伤口:止血→清创术→缝合修补。

刀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否则伤口难愈合。一般伤口:消毒→用灭菌过的针或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

深的伤口:+抗生素治疗。

不洁物刺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01外伤外伤-开放性外伤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这样可以帮助排除细菌和尘垢。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应首先采取止血方法。伤口处理应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应该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出血外出血出血皮下出血——外出血——皮肤没有破损,只是皮下软组织形成血肿瘀斑。皮肤破损,血液从伤口中流出。出血速度血色处理动脉出血快,出血量大鲜红节律性喷射状,可危及生命静脉出血慢暗红需要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多是渗出暗红多能自动凝固02出血适用于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损伤的出血。出血-加压包扎法由数层消毒纱布干净毛巾或布块等盖窗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扎紧将受伤部位抬高,这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02出血适用于中等以上动脉损伤的出血。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由手指将出血,动脉压向骨骼而止血,此法较难持久,只能用作应急措施,需在短时间内改成其他止血方法。02出血出血-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四肢中等动脉损伤,一般止血方法无效时,常用的止血带为橡皮管。用止血带扎在伤口上方阻止血液流出使用。注意事项:1.捆扎前应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上毛巾,以免损

伤皮肤。2.松紧度要适宜,以摸不到远端的脉搏为宜。3.每隔15到3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4.松解时,要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出血-止带血法02出血烧烫伤

(烧伤和烫伤)I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无水泡,有灼痛感,一般3到5天自愈,不留瘢痕。浅II度烫伤:伤及真皮浅层,创面肿胀发红,有水泡,

感觉剧烈的疼痛,两周可愈合,遗留色素斑。深II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水泡较小,创面浅红白

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疼痛比较迟

钝,3到4周痊愈,留有瘢痕。III度烫伤:伤及皮肤全层,可累及肌肉、骨骼,皮肤坏死,创面蜡白或焦红

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皮肤痛觉消失,在肉芽组织生长后留下瘢痕。烧烫伤03烧烫伤-分级除去热源,冷却处理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热源现场。冷却处理:肢体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患处15到30分钟,直到疼痛消失为止。去除衣物:剪开,勿撕扯。烧烫伤03烧烫伤-一般处理方法分级处理I度烧烫伤:局部涂烫伤药膏。浅II度烧烫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不易吸收,可用消毒针

将水泡刺破,低位放出水疱液,或者用注射空针抽出水泡液,然

后再涂抹烫伤药膏。深2度和3度烧烫伤:冷却处理后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尽量不弄破

和挤压水泡,迅速送医院处理。烧烫伤易并发感染,宜加用抗生素,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烧烫伤03烧烫伤-分级处理冻伤常见于北方地区,好发于指、趾、鼻尖、耳廓、脸颊,容易在同一部位复发。皮肤表面呈红斑(一度冻伤)→皮肤出现水泡(二度冻伤)→皮肤从苍白变紫而黑(三度冻伤)。冻伤-分级冻伤03首先迅速复温,将伤处浸泡在37到42度左右的清洁温水中,冻伤的肢体宜稍抬高,以消退水肿。第一二度冻伤予保暖包扎,三度冻伤宜由医疗单位进行消毒包扎,预防感染和创面处理。冻伤发生后治疗比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暴露部位宜涂油膏,减少散热,并戴口罩,手套,耳罩等。冻伤03冻伤-处理和预防第四章第二节–心肺复苏操作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维持儿童生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为心脏停搏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提供人工的心肺功能支持,这种方法称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在专业急救到来之前,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要争分夺秒,不要轻易放弃。包括儿童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051.心肺复苏术(CPR)1.现场环境评估,记录时间。2.判断意识状况:轻拍双肩,轻唤双耳,不要过分摇晃患儿头部和身体。心肺复苏术052.心肺复苏术-步骤-评估3.一旦确定心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摆正体位,解开衣物,暴露前胸,患儿平躺在坚硬固定的平面上,后背不能依靠软的物品。胸外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即胸骨中下1/3处。心肺复苏术053.心肺复苏术-步骤-胸外按压年龄施压部位频率深度1岁以内单指或食指中指120次/分2cm8岁以下单手掌根100-120次/分2.5-4cm成人双手交叉掌根按压100-120次/分5-6cm心肺复苏术053.心肺复苏术-步骤-胸外按压注意事项:1.掌压时,施力部位是掌根部。(双手重叠操作时,一手掌根紧贴按压点五指伸直叉开另一手重叠,并紧扣其上,轻拉使手指上翘,

确保掌根施力,按压时手指或掌根不离开患者胸

部。)2.双臂伸直,不可弯曲,髋部为轴,垂直下压。(同时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变化。胸外心脏按压,是

通过外力挤压辅助心脏泵血,促使心脏排出血液

输送到全身缺氧的组织器官,只有快速、用力、

持续的心脏按压才能达到心脏复苏的目的。)快速、用力、持续心肺复苏术053.心肺复苏术-步骤-胸外按压儿童进行15次胸外按压,成人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人工呼吸2次。即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儿童为15:2,成人的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均为30:2。心肺复苏术054.心肺复苏术-步骤-人工呼吸1.开放气道

b.推举下颌法伤者取仰卧位,使头歪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血块、呕吐物,用仰头抬颌法使气道打开,施救者用一手小鱼际轻压患儿前额,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下颌与地面垂直,可使舌根抬起不阻塞气道,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损伤颈椎。若有颈椎损伤者不可应用此法,需用推举下颌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抬起下颌,拇指推开口腔,这种方法可避免颈部后仰。开放气道后,要持续保持该姿势。心肺复苏术054.心肺复苏术-步骤-人工呼吸a.仰头抬颌法2.人工呼吸:捏住鼻孔,吸气后,口唇完全包患者口唇,

吹气持续1秒,吹完松开口唇和鼻孔,间

隔2-3秒重复一次。牙关紧闭者可吹鼻孔。注意:新生儿和小婴儿可同时含住口鼻,小婴儿肺部娇

嫩,胸壁较薄,但吹气不可太用力。心肺复苏术054.心肺复苏术-步骤-人工呼吸儿童15次胸外按压后完成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成人30次胸外按压后完成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重复操作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患儿心跳和呼吸。评估方法同前。如果心跳呼吸未恢复,继续重复操作,直到120专业救护人员抵达。心肺复苏术055.心肺复苏术-步骤-5个循环心跳、呼吸恢复,面色、口唇、甲床颜色转红润,或恢复自主意识。心肺复苏术056.心肺复苏术-步骤-复苏成功标准1.避免灯光昏暗、地面湿滑的环境,极端气候

减少外出。3.教育儿童远离热源、远离危险的电源电器,

插座最好带有安全盖。4.不使用易拉动或滑动的桌布。2.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心肺复苏术05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5.塑料玩具要符合卫生标准,无毒,便于消毒。7.药箱和工具箱应收拾好锁好。6.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家具教具摆放要考虑到儿

童的活动区域,避免擦伤碰伤,注意热水器

饮水机调至适当温度。第四章第二节–心肺复苏术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维持儿童生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为心脏停搏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提供人工的心肺功能支持,这种方法称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在专业急救到来之前,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要争分夺秒,不要轻易放弃。包括儿童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051.心肺复苏术(CPR)1.现场环境评估,记录时间。2.判断意识状况:轻拍双肩,轻唤双耳,不要过分摇晃患儿头部和身体。心肺复苏术052.心肺复苏术-步骤-评估3.一旦确定心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摆正体位,解开衣物,暴露前胸,患儿平躺在坚硬固定的平面上,后背不能依靠软的物品。胸外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即胸骨中下1/3处。心肺复苏术053.心肺复苏术-步骤-胸外按压年龄施压部位频率深度1岁以内单指或食指中指120次/分2cm8岁以下单手掌根100-120次/分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