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榕南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现在已成功地把人造天体送到火星上漫步,我国也已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并着手实施登月计划.下列有关人造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运转速度越大,周期越大B.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载人空间站中,宇航员仍受重力的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D.若地球没有自转,地球将没有同步卫星

参考答案:D2.刘翔在2006年洛桑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若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7m/s、12秒88到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8m/s,则可求出:A.他全程的位移为110mB.他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7m/sC.他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m/sD.他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54m/s参考答案:AD3.(单选)2013年9月5日,在常州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小将张雁全和曹缘称霸男子双人10m跳台,并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九连冠.在运动员正在进行10m跳台比赛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入水前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D.入水前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参考答案:CA、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不能忽略,故A错误;B、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不能忽略,故B错误;C、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可知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长,故C正确;D、跳台比赛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位移比为1:3,故D错误。4.(单选)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是(

)A.m、kg、s

B.kg、N、h

C.m、J、h

D.W、kg、s参考答案:A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故选A。5.(单选)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总等于零B.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不管两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3s后速度由向东的8m/s变为向东的5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

。参考答案:1,向西7.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为V0=__________m/s(g=10m/s2),到达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__________m/s.参考答案:0.50;

0.71或8.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参考答案:9.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的有些认识是错误的。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下图是这个理想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图乙是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几乎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由此得到推论:图丙中,在没有摩擦等阻碍时,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设计这个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

,这个理想实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

的结论是错误的。参考答案: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实验中,得到以下二个实验图线a、b,描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是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线是

;图线

也可以描述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关系.参考答案:11.两个长度相等、倾角都是α的斜面,一个是光滑的,另一个是粗糙的,物体从粗糙斜面顶端静止匀加速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从光滑斜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的4倍。那么,物体在光滑斜面和粗糙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之比为

,物体滑到底端的速度之比为

。参考答案:1:16,1:4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参考答案:3.

3.

1.05.【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以及x1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x2=6cm,x3=15cm﹣6cm=9cm,根据x3﹣x2=x2﹣x1,解得:x1=3cm.故答案为:3.(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其中△x=3cm,T=0.1s,带入解得:a=3m/s2.故答案为3.(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故答案为:1.05.13.半径为和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分别在小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是圆柱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

;aA∶aB∶aC

=

。参考答案: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下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小婷同学画得不对。(1分)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反射角。15.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1)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加速运动?(2)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减速运动?(3)物体的速度方向是否改变?(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何时改变的?t=4s时的加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物体在0﹣2s内做加速运动;(2)物体在6s﹣8s时间内做减速运动;(3)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在6s末发生改变,t=4s时的加速度是0【详解】(1)在0﹣2s内速度均匀增大,做加速运动;(2)在6s﹣8s速度不断减小,做减速运动;(3)三段时间内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不变;(4)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0﹣2s的加速度方向和6s﹣8s加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方向在6s末发生变化了,t=4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设物体由抛出点A运动到斜面上的B点的位移是,所用时间为,则由“分解位移法”可得,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又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可得竖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则,所以Q点的速度17.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今用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时间后撤去,求:(1)物体在前6s运动的位移(2)物体从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参考答案:18.如图的砂袋用轻绳悬于O点,开始时砂袋处于静止状态,此后用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砂袋后均未穿出。第一次弹丸的速度为v0,水平向右打入砂袋后,砂袋向右摆动,轻绳与竖直方向所成的最大夹角为θ(θ<90°),当砂袋第一次返回图示位置时,第二粒弹丸以另一速度v又水平向右打入砂袋,使砂袋向右摆动且轻绳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仍为θ。若弹丸质量均为m,砂袋质量为4m,弹丸和砂袋形状大小及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求:两粒弹丸的水平速度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弹丸击中砂袋瞬间,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设碰后弹丸和砂袋的共同速度为v1,细绳长为L,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4m)v1

--------------------------------------------------砂袋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设第二粒弹丸击中砂袋后弹丸和砂袋的共同速度为v2同理有:

mv0-(m+4m)v1=(m+5m)v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