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文学王玉超明清文学王玉超1明代文学概述…………第一章《三国演义》……第二章《水浒传》……第三章明前期诗文……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第八讲汤显祖……第九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十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发展……第十一章“三言”、“二拍”与话本小说……第十二章晚明诗文……明代文学概述…………2清代文学……概述……第一章清代诗、词、散文……第二章《长生殿》与《桃花扇》……第三章传奇志怪小说与《聊斋志异》……第四章《儒林外史》与讽刺小说……第五章公案侠义小说的发展演变……近代文学……概述……第一章龚自珍与晚清前期诗文词……第二章黄遵宪、梁启超与晚清后期的诗文词……清代文学……3概述社会状况明代(1368—1644)共历16帝,有国277年。以嘉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概述社会状况4明前期:加强专制主义,设立锦衣卫,屡兴文字狱,并重用宦官。重视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活动频繁。明前期:5明后期:赋税徭役加重。严嵩、魏忠贤等先后乱政,遭到东林党人抨击。商品流通活跃。完备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弘治、正德间: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反对程朱理学。明后期:6明代文学前期:明初到成化末年衰微冷落戏曲、小说成就较高。明初政治手段残酷。继承程朱理学的“文道合一”说,代表官方态度的道统文学观。明代文学前期:明初到成化末年7中期:弘治到隆庆(1488—1572)恢复生机文网松弛社会经济形态变化,思想意识形态变化。中期:弘治到隆庆(1488—1572)8两个文学集团:“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为首,政治地位不高,地域性文学集团。“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多科第得志,政治地位较高,活动中心在京师,影响遍布全国。提出“复古”,恢复到宋以前“儒”道。两个文学集团:9嘉靖、隆庆时期:以唐顺之、王慎中为首的“唐宋派”;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明清文学ppt课件10俗文学兴盛和雅、俗传统混融。小说在嘉靖时期开始广泛刊刻流传,戏曲作家也陆续增多。唐寅在科举失败以后的诗歌创作,力求“俗趣”。《西游记》也是完成于明代中期。俗文学兴盛和雅、俗传统混融。11后期:万历到明末(1573—1644)明代文学进入高潮,随后又遭到严重挫折。明代后期文学特点,理论上的自觉性。李贽的“童心说”具有先导意义。后期:万历到明末(1573—1644)12袁宏道为中心的“公安派”:继承徐渭的方向,强调性情之真。继公安派而起的“竟陵派”:幽僻孤峭;压抑和郁暗的心理表现,缺乏生气。
袁宏道为中心的“公安派”:继承徐渭的方向,强调性情之真。13晚明散文——“小品”通常篇幅不长;结构松散随意;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晚明散文——“小品”14通俗文学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戏剧如汤显祖的《牡丹亭》
通俗文学15第一章《三国演义》第一章《三国演义》16一、《三国演义》的开创之功讲史的渊源与兴起:
讲经,后流行于市井。《李陵变文》、《王昭君变文》、《韩擒虎变文》、《张义潮变文》等。科举考试一、《三国演义》的开创之功讲史的渊源与兴起:171、概要《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1、概要18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依史:陈寿《三国志》;民间三国故事;宋元舞台表演;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出现《全相三国志平话》;说书人长期取材,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19版本: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120回本。版本:20《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21刻画人物形象近200个。诸葛亮:“贤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刘备: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刻画人物形象近200个。22《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先河。《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如官渡之战、赤壁232、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府祁县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主要作品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小秦王词话》《十七史演义》。2、罗贯中24《录鬼簿续编》: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录鬼簿续编》:25《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看到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看到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263、《三国演义》梗概
东汉灵帝,十常侍专权;刘、关、张结义,镇压黄巾军;灵帝死,何进立少帝。宦官杀何进,袁绍灭宦官。董卓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曹操谋刺董卓,矫诏讨董卓。关、张入联军,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曹操追击,中伏兵败。诸侯各怀异心,联军分散,彼此攻伐。
3、《三国演义》梗概27董卓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曹操击破黄巾军,占兖州。曹操打徐州(徐州刺史陶谦部下杀死曹嵩)。刘备救援陶谦,陶谦死,刘备领徐州牧。吕布谋夺兖州,被曹操打败,投奔刘备,屯驻小沛。李傕、郭汜自相残杀,长安大乱。曹操迎献帝,移驾许都,自封为大将军。
董卓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28曹操命刘备讨袁术,吕布夺徐州。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吕布请刘备还屯小沛。孙坚得传国玉玺;孙策以之为质,向袁术借兵,称霸江东。袁术攻刘备,辕门射戟。张飞抢吕布马匹,吕布围攻小沛。刘备投曹操,举豫州牧。袁术淮南称帝,攻徐州。吕布用陈登之谋败袁军;刘备亦派关羽截击。曹操会合孙策、刘备、吕布,大破袁术,攻占寿春。曹操约刘备攻吕布,吕布被杀。曹操命刘备讨袁术,吕布夺徐州。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吕布请刘备29曹操带刘备见献帝。献帝密赐衣带诏与国舅董承。(玉带诏)煮酒论英雄,刘备重占徐州。家奴告密,董承被抄斩。曹操征徐州,刘备败投袁绍。关羽被困暂归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重聚。孙权继位,张昭、周瑜辅佐。周瑜荐鲁肃,鲁肃为孙权定鼎足江东之计。曹操带刘备见献帝。献帝密赐衣带诏与国舅董承。(玉带诏)煮酒论30袁绍攻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许攸之谋,夜袭乌巢。刘备荆州依刘表,屯驻新野。徐庶军师,败曹仁,夺樊城。荐诸葛亮,三顾茅庐。曹操南征,刘表病死,次子嗣位降曹。刘备携民出走江陵。赵云单骑救阿斗,张飞长坂桥吓退曹军,刘备退至江夏。鲁肃探虚实,诸葛亮往江东,共拒曹操。袁绍攻曹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许攸之谋,夜袭乌巢。31赤壁之战:孙权接檄文;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庞统连环计;黄盖苦肉计;借东风;败走华容道。明清文学ppt课件32孙、刘争荆州,三气周瑜,周瑜箭疮崩裂而亡。曹操疑马腾,召入京。马腾欲趁机杀曹操,谋泄被杀。子马超闻讯,与韩遂起兵、屡胜曹兵。曹操用反间计;马超、韩遂自相火并,借机打败马超。张鲁欲取西川,益州牧刘璋派张松说曹操取汉中。张松受曹操侮慢。转见刘备,奉献西川地图,劝刘备取之。孙、刘争荆州,三气周瑜,周瑜箭疮崩裂而亡。33刘璋请刘备相助。刘备、庞统入川,刘璋亲迎。刘备屯驻葭萌关。向刘璋索取兵、粮,刘璋疑虑敷衍。刘备怒,夺涪城,进兵稚城。庞统落凤坡中箭,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与张飞入蜀增援。刘璋向张鲁借兵,张鲁遣马超攻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马超归顺,进逼成都,刘璋降,刘备领益州牧。孙权遣诸葛瑾索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挟制鲁肃,安全返回。曹操兵伐汉中,张鲁兵败。刘备恐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给东吴,请孙权起兵袭合肥,牵制曹操。孙权与曹操大将张辽交战。曹操亲率大军救合肥。孙权部将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不折一人一骑。孙权求和,曹操班师,不久封为魏王,立子曹丕为世子。刘璋请刘备相助。刘备、庞统入川,刘璋亲迎。刘备屯驻葭萌关。向34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渊、张郃守东川,张郃接连被张飞、黄忠打败,丢失天荡山。刘备乘势夺汉中。曹操闻报亲征,屯兵南郑,黄忠用法正之谋,斩夏侯渊。曹操报仇,战败受伤,放弃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取襄阳,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庞德救樊城。庞德抬棺与关羽决战。箭射关羽左臂(华佗刮骨疗毒)。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俘。曹操欲避关羽,司马懿建议使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孙权用吕蒙、陆逊之计,麻痹关羽,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曹操病死。曹丕继位,献帝禅让,改国号为魏。刘备受群臣之请,自称帝。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渊、张郃守东川,张郃接连被张飞、黄忠打败,丢35刘备为报仇伐吴。张飞鞭挞部下范疆、张达,二人刺死张飞投吴。刘备连胜吴军。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许,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陆逊坚守不战,蜀军兵疲,火烧连营,大获全胜。刘备败走白帝城,临终托孤。曹丕闻刘备亡,攻蜀;诸葛亮阻其兵马,遣邓芝使东吴,与吴联盟。蛮王孟获犯境。七擒孟获。蜀汉后方安定。曹丕死,子曹睿即位。诸葛亮上《出师表》,北伐,败魏驸马夏侯茂,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维。司马懿领兵拒蜀,消灭孟达,直取街亭。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丢失街亭。诸葛亮撤兵,到西城监运粮草。司马懿到城下。空城计吓退魏兵,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等。刘备为报仇伐吴。张飞鞭挞部下范疆、张达,二人刺死张飞投吴。刘36吴将陆逊大破魏军,请蜀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大败曹真。孙权称帝,诸葛亮约吴伐魏,三出祁山,连败魏军。后主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张飞之子张苞死,诸葛亮悲痛成疾退兵。诸葛亮数次北伐,屡败魏军,却始终未成大功。六出祁山,司马懿固守营寨,诸葛亮日夜操劳,病死五丈原。临终请将依计退兵,吓退司马懿追兵。曹睿死,太子芳即位。司马懿杀曹爽,大权归司马氏。吴将陆逊大破魏军,请蜀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37姜维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等斗智斗勇。宦官黄皓弄权,姜维屯田汉中避祸,蜀汉衰微。司马昭命钟会、邓艾攻蜀,邓艾偷度阴平,刘禅降。姜维诈降钟会,鼓动钟会叛魏。事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杀。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位,逼魏主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吴主孙皓暴虐荒淫,晋武帝司马炎伐吴,孙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归于统一。姜维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等斗智斗勇。宦官黄皓弄权,姜维屯田汉384、艺术成就:浅近文言,雅俗共赏;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结构宏伟,百年事件和众多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4、艺术成就:39(1)人物形象:四百多人,主要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典型;共性;个性。描写人物,善于抓基本特征,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曹操奸诈;张飞心直口快,天真、莽撞;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单骑救幼主。)
刻画人物方法:把人物放在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矛盾冲突中塑造。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性格。(诸葛亮:居清幽;童古淡;友高超;弟旷逸;题咏俊妙。(1)人物形象:40(2)描写战争:
大小战争四十多次。以人物为中心,写战争的各个方面,如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2)描写战争:41(3)结构宏伟壮阔、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各回独立,全书完整。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5)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3)结构宏伟壮阔、严密精巧42人物性格与《三国志》的差距:诸葛亮:《三国演义》夸大,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半人半神形象。明清文学ppt课件43刘备:陈寿的评价: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折而不挠,终不为下”。《三国演义》“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刘备:44关羽:历史上“万人之敌”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诸葛亮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三国演义》“义”的化身。跟随刘备,不避艰险。投降曹操,心系刘备。关羽:45曹操:陈寿评:“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三国演义》夸大残忍、奸诈一面。曹操:46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三国演义》借其抬高诸葛亮。周瑜:47鲁肃:历史上,“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初见孙权,提出鼎足江东。曹操征荆州,唯鲁肃主张抗曹,劝召周瑜。《三国演义》中,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鲁肃:48处理史实与虚构的方法:(1)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鞭打督邮;周瑜赤壁之战。(2)巧妙生发、合理演化:吕布戏貂婵。(3)添枝加叶:三顾茅庐。(4)驰骋想象,凭空虚构:温酒斩华雄、舌战群儒。处理史实与虚构的方法:495、《三国演义》基本主题正统说、忠义说、兴亡说、统一说、分合说、人才说、悲剧说、军事说、拥刘反曹说。5、《三国演义》基本主题正统说、忠义说、兴亡说、统一说、分合50一、“尊刘抑曹”主题的形成及内涵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蜀;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南宋朱熹《通鉴纲目》:蜀。“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一、“尊刘抑曹”主题的形成及内涵516、其他历史演义小说《隋炀帝艳史》
明代齐东野人,凡四十回。写隋炀帝奢靡生活,参考唐宋笔记,“根据《大业杂记》、《隋遗录》、《海山记》、《开河记》、《迷楼记》诸书,很少虚构。”
谋夺太子之位,调戏父妃,害死父皇。搜罗美女,开运河,游江南。
6、其他历史演义小说52《隋史遗文》
袁于令,明末生员,入清后入仕。罢官后退隐苏州。
《隋史遗文》53从隋文帝平陈始,至大唐统一止。展现了隋末动乱的历史,揭露了隋炀帝的罪恶。《隋史遗文》是《隋唐演义》母本;小说描写的不少人物和事件,大都可以在隋、唐正史中找到依据。明清文学ppt课件54
《隋唐演义》褚人获,字稼轩。著作有《坚瓠集》、《读史随笔》、《退佳琐录》、《续蟹集》、《宋贤群辅录》等。交游广泛,与尤侗、洪升、顾贞观、毛宗岗等清初著名作家过从甚密。《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隋唐演义》55叙事从隋主伐陈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乱”前后唐代官庭故事。叙事从隋主伐陈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56《说唐全传》清代长篇小说。亦名《说唐》。后与《说唐后传》合刻,改名《说唐前传》。著者不详。以瓦岗寨为中心,着力塑造一群起义英雄形象。李世民是歌颂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说唐全传》57《英烈传》明历史小说《英烈传》、《续英烈传》合集。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此书为嘉靖时武定候郭勋所撰,旨在为其祖郭英冒功。《英烈传》中郭英一箭射死陈友谅,明太祖赞一箭胜百万甲兵,封武定侯。《英烈传》58《西汉通俗演义》主旨:仁者必胜、霸者必亡。两部分:刘邦与项羽的矛盾;刘邦与韩信的矛盾。刘邦:仁义、不喜杀伐,广揽英雄;突出刘邦寡恩、无情。项羽:恃力失德(鸿门宴。人性四端:恻隐、辞让、是非、羞恶)。《西汉通俗演义》59《南北史演义》汉晋以降,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统一中原,合并南北。唐朝李延寿撰南北史各一编,宋、齐、梁、陈属南史,魏、齐、周、隋属北史。《南北史演义》60《新列国志》明中期余劭鱼编平话《列国志传》,冯梦龙改编《新列国志》;清乾隆蔡元放改编《东周列国志》。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兴衰更替为主线,孙武演阵杀美姬,孙庞斗志,公孙衍合纵、张仪连横,荆轲刺秦王。《新列国志》61《东周列国志》西周末年宣王起,到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包括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历史。情节、人物汲取《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幽王残暴无道;平王东迁;诸侯争霸;七雄并峙。《东周列国志》62《梼杌闲评》又名《明珠缘》,明末揭露宦官魏忠贤的小说。刊刻年代在清康熙、雍正年。融讲史、言情为一体,有关魏忠贤进宫后弄权的描写,都可从史料得到印证,补正史之阙。具有时效性、新闻性。称为“时事小说”。《梼杌闲评》63《樵史通俗演义》
清初讲史小说。叙明末天启、崇祯及弘光朝时事。天启私通乳母客氏。太监魏忠贤勾结客氏,侮弄幼主,把持朝政。《樵史通俗演义》64第二章《水浒传》第二章《水浒传》65一、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1、施耐庵:元末明初,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一、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1、施耐66生平:有关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颇多矛盾。聪明好学,事亲至孝。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三年,弃官回乡。参加张士诚起义抗元。生平:672、内容梗概宋哲宗时,东京高俅,入端王府;徽宗时,殿帅府太尉。整治教头王进;史家村,史进寻王进。途经渭州,结识鲁达,救金氏父女,三拳结果郑屠。五台山——大相国寺。2、内容梗概68林冲:入白虎堂,发配沧州。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夜投梁山泊。杨志:东京投靠无门,卖宝刀,充军大名府。梁中书送生辰冈,至青州龙山。刘唐:劫生辰冈。林冲:入白虎堂,发配沧州。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夜投梁山泊69晁盖投梁山。林冲杀王伦。宋江:报信晁盖。杀阎婆惜,朱仝、雷横捉拿宋江,躲柴进庄上。武松:景阳岗打虎,发配孟州,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渐鸳鸯楼。二龙山投奔鲁智深。晁盖投梁山。林冲杀王伦。70孙二娘:十字坡。宋江投奔花荣,清风寨正知寨刘高捉宋江,清风山头领燕顺、王英等人救宋江、花荣,投奔晁盖。宋父家书,宋江刺配江州。得戴宗、李逵照顾。酒醉浔阳楼题反诗。上梁山。
孙二娘:十字坡。71李逵:接母上山。杨雄、石秀、时迁,三打祝家庄。高廉妻舅殷天锡夺占柴家花园,李逵大闹高唐州。李逵:接母上山。72呼延灼攻打梁山泊。晁盖攻打曾头市。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报晁盖遇难之仇,请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刺配沙门岛。家仆燕青与卢俊义投奔梁山。路上碰到石秀、杨林。呼延灼攻打梁山泊。73石秀劫法场,宋江发兵攻打北京。攻打曾头市,攻破东平、东昌二府。会聚忠义堂,“替天行道”,招安”。东京遇李师师,讨招安诏书,李逵放火,城内大乱。李逵荆门镇坐堂。石秀劫法场,宋江发兵攻打北京。74殿前太尉陈善保前往招安,失败。童贯攻打梁山泊。接受招安,受诏破辽。平定河北田虎。平定淮西王庆。征讨江南方腊。阵亡72条好汉。回军途中,鲁智深六和寺坐化,武松出家。林冲瘫痪,杨雄、时迁、杨志病死,燕青离去。到了苏州,李俊、童威、童猛又离去。回京驻扎陈桥驿时,只剩下20余名头领。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奸臣用水银害卢俊义,毒死宋江和李逵。殿前太尉陈善保前往招安,失败。753、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置身历史环境,扣紧人物身分、经历和遭遇刻画性格。林冲:安于现实。鲁达:好打不平的性格。杨志:“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3、艺术成就76对招安的不同态度:社会底层;封建文人;官军。对招安的不同态度:77用行动、语言显示性格特征:“劫法场石秀跳楼”、林冲打高衙内、宋江吟反诗。用行动、语言显示性格特征:784、小说取材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史•徽宗本纪》《宋史•张叔夜传》《十朝纲要》、《九朝编年备要》、《三朝北盟会编》。4、小说取材79宋代说书伎艺;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石头孙立》;南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最早写水浒故事:《大宋宣和遗事》;元代杂剧。宋代说书伎艺;805、评价: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5、评价:81对于思想倾向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忠义思想。如李贽。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写给强盗看的书,如左懋第。1950年,歌颂农民起义。对于思想倾向不同看法:826、作品主题①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官府,劫富济贫,除暴安良。③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招安”,思想上的局限性——浓厚“忠君”思想。6、作品主题837、形象主体的人格精神勇力过人,义气冲天,刚毅不屈。形象主体分为三个系列:一、宋江为核心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形象;二、吴用、公孙胜为代表的术士谋臣,依附性;三、李逵、武松为代表的勇士系列,叛逆精神。7、形象主体的人格精神84
其他英雄传奇小说《水浒后传》:叙述《水浒传》幸存的三十余位梁山好汉和部分英雄后代的命运。由于奸臣迫害,他们揭竿再起,或重举义旗,杀官造反;或远赴海外,创立基业。当金军南侵,国家危亡之际,他们又舍身忘死,奋勇抗金,表现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其他英雄传85《水浒后传》作者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人,约生于明万历后期,卒于清康熙初年。
明亡后他不愿做官,靠卖卜为生,并与顾炎武、归庄等组织惊隐诗社。写作年代当在顺治、康熙之交。明清文学ppt课件86《荡寇志》作者俞万春,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清浙江山阴人。出身于地方官吏家庭,青壮年时代,追随其父在广东任所,亲身参与对人民反抗的镇压行动。《荡寇志》87《杨家府演义》秦淮墨客为纪振伦,字春华,生平不祥。《杨家府演义》88
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家的故事。塑造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一批女性英雄群像。渗透浓重忠君思想。孟良、焦赞草莽英雄写得各有个性。传奇色彩很浓。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89《说岳全传》
清代小说。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南宋末民间说话艺人。故事性强,突出岳飞和他的部将。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说岳全传》90《说岳全传》交代因果,岳飞前世为佛顶大鹏,秦桧为虬龙。《说岳全传》充满了传奇色彩。岳飞单枪闯敌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牛皋将金兀术骑于胯下大笑而死等情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感染力。《说岳全传》交代因果,岳飞前世为佛顶大鹏,秦桧为虬龙。91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宋精忠传》、《岳武穆王精忠传》、《岳鄂武穆王精忠传》、《精忠传》)。明代小说。题熊大木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92《万花楼演义》
《狄青初传》嘉庆李雨堂作,为‘杨家将’故事续书。主要叙述狄青、包公和杨宗保、杨文广等北宋名人抗西夏、惩奸佞的故事,以狄青为主。
《万花楼演义》93第三章
明前期诗文洪武至成化年间:
一方面,君权神圣化、绝对化的政治,情感自然消亡。一方面,儒学独尊,确立宋学独尊地位。第三章
明前期诗文洪武至成化年间:94洪武年间宋濂、刘基:道统文学。宋濂:朱元璋称他“开国文臣之首”,倡天道、事功、文章三位一体,理学“文道合一”。自觉配合朱元璋“独尊宋儒”的文化政策。洪武年间95宋濂的文学创作:
前期:逃避世乱、歌颂隐逸;后期:庙堂典册、元勋巨卿的碑铭传状。宏丽典则。“台阁体”文学奠基人。尊台阁、贬山林。雍容静穆。宋濂的文学创作:96元末明初,吴中文学兴盛。“北郭十才子”:高启和其诗友王行、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徐贲、张羽。高启:赵翼称“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主张:1、把师古与师心结合起来;2、强调有感而发。元末明初,吴中文学兴盛。97成化、弘治年间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是从台阁体到闽派、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李东阳:意识到台阁体流弊,提出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成化、弘治年间98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中期阶段:弘治到隆庆;明朝转向腐败衰落。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趋向。感伤派诗人的颓伤情绪、享乐心态、嘲风弄月。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中期阶段:弘治到隆庆;明朝转99前七子:反对宋儒宋诗,崇唐诗,倡复古;针对台阁体、茶陵派的萎弱文学。文学复古两个方面:隔断同宋代理学倡理贬情的文学观的联系;恢复情与理、意与象、诗与乐完美统一。前七子:反对宋儒宋诗,崇唐诗,倡复古;针对台阁体、茶陵派的100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戏曲由杂剧和传奇组成。明初杂剧:单调。《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
“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戏曲由杂剧和传奇组成。101明代中叶的杂剧:深刻的思想、战斗精神。与诗文领域反复古主义思潮呼应。明末杂剧:不乏警世之作。南曲杂剧:称意而写,短小精悍。但过度文人化、案头化,不重群众性与舞台性。明代中叶的杂剧:深刻的思想、战斗精神。与诗文领域反复古主义思102明初宫廷派剧作家核心人物:朱权、朱有燉。创作类型: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明初宫廷派剧作家103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庞大的体制、完整有序的结构、生动丰富的人物。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104“传奇”最早指唐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将元杂剧称“传奇”,部分杂剧带有浓郁传奇色彩。宋元南戏: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等基础上发展起来,在音乐和表演上带有较大随意性。不讲究格律,宫调组织不严密。元末明初“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后,有《琵琶记》南戏规格化,宫调系统化。“传奇”最早指唐文言小说,105明传奇体制特点:1、 各本分“出”,分上下两本。2、 首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大概。3、 可以借宫犯调,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唱。4、 角色丰富。明传奇体制特点:106第七章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1、明后期传奇概述万历至崇祯,传奇繁荣。吴江派:沈璟从声腔发展上看,昆腔传奇典雅,文学品位较高。第七章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107高濂《玉簪记》题材源于《古今女史》。《玉簪记》将潘必正与陈妙常的恋爱故事作为全剧主体情节。高濂《玉簪记》108孙仁孺《东郭记》所作《东郭记》、《醉乡记》,合称《白雪楼二种曲》。《东郭记》撷取《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事,再汇之以淳于髡、陈仲子等人事迹衍化而成。《醉乡记》写乌有生和毛颖才情过人,却在醉乡之中屡遭磨难。孙仁孺《东郭记》109周朝俊《红梅记》《红梅记》由两条爱情线索交织而成。一条线叙裴舜卿与卢昭容的婚恋关系;另一条线写李慧娘与裴舜卿的生死之爱。周朝俊《红梅记》1101、沈璟与吴江派明代中后期,戏曲繁荣。1、沈璟与吴江派111沈璟:字伯英,号宁菴、词隐,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兵部、礼部、吏部诸司主事、员外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三十七岁病辞官回乡。传奇十七种,全称《属玉堂传奇》(部分已佚),现存有《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桃符记》、《义侠记》、《坠钗记》、《博笑记》等。多袭用前人题材、思想陈腐,封建说教成份较浓,不善刻画人物形象,成就不高。注重舞台演出,关目曲折,情节新奇取胜,“场上之曲”。沈璟:字伯英,号宁菴、词隐,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兵1122、玉茗堂风格汤显祖:“至情派”“临川派”、“玉茗堂派”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之事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文采。2、玉茗堂风格113第八讲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几乎同时;《玉茗堂四梦》。第八讲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几乎同时;114生平和思想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读书世家,十四岁诸生,二十一岁中举。拒绝张居正延揽,会试落选,万历十一年中进士。生平和思想115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日重。嘉靖皇帝喜好炼丹。党争不断,北有俺答,南有倭寇,社会矛盾激化。性格耿介,早年热心政治,思想上与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李三才等东林党人相近,来往密切。明清文学ppt课件116早年受正统儒家思想教育,也受过神仙佛老思想影响。少年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反对程朱理学。南京任职,认识禅僧柴柏大师,结为挚友。又读李贽《焚书》。辞官后,曾与李贽相会。崇尚人性真情,反对虚伪残忍的程朱理学,张扬个性自由。传奇:《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早年受正统儒家思想教育,也受过神仙佛老思想影响。少年师从泰州117“至情”论文学描写人性、反映人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活力的“真情”,个性解放。发扬作家的个性和创造性。浪漫色彩,想象力,文章尚奇。“至情”论118《牡丹亭》: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119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三是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120第九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一、《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338二、《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372三、《西游记》与中国神话文化……388四、从《西游记》看当时文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418五、《西游记》的主导思想……426六、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439七、《西游记》的英雄主题……463八、《封神演义》及明清神魔小说……483九、道教与明清神魔小说……513十、近代神魔小说……521第九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一、《西游记》百年研究:回121神魔小说渊源:
《山海经》,开启想象世界。
战国《汲冢琐语》,主要讲卜筮之灵验、梦境之显效,预言吉凶。(借神演史,借史演神)魏晋南北朝,《列异传》、《搜神记》、《幽明录》鬼怪故事。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集神性、兽性、人性于一身。神魔小说渊源:122一、《西游记》百年研究玄奘西行取经:《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纪实性作品。版本:最早明金陵世德堂本,陈元之序。一、《西游记》百年研究玄奘西行取经:《大唐西域记123
第一个时期,代表学者及论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胡适《西游记考证》;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有关部分;陈寅恪、袁珂、汪浚等学者也作了一定论述。作者、版本、人物、情节、主题、艺术等方面。第一个时期,代表学者及论著:124第二阶段:1954年张天翼发表《“西游记”札记》一文,首次把《西游记》中的神魔斗争与现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斗争联系起来,并提出孙悟空大闹天宫象征农民起义以及孙悟空后来成为投降派的观点。第二阶段:125二
论争热点有四:
126一是作者之争:《西游记》明刊本不题撰人;清初汪象旭《西游证道书》为丘处机;后据明天启《淮安府志》及小说中的淮安方言推断作者为吴承恩。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一是作者之争:127
二是祖本之争:1、杨本说。首倡者为鲁迅,赞同者有陈新、赵伯英,持不同意见者有胡适、郑振铎、小川环树、黄永年、陈澉、吴圣昔等。2、永乐本(平话本)说。首倡者为郑振铎,赞同者有杜德桥、胡光舟、邢治平、曹炳建、苏兴等,持不同意见者有吴圣昔。3、朱本说。首倡者为长泽规矩也,赞同者有柳存仁、陈君谋、朱德慈,持不同意见者有胡适、孙楷第、杜德桥、黄永年、李时人、吴圣昔。二是祖本之争:128三是孙悟空原型之争:鲁迅:《古岳渎经》无支祁;张锦池《论孙悟空的血统问题》道教“听经猿”。胡适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哈奴曼;赵国华《论孙司空神猴形象的来历》源于《六度集经》中《国王本生》小猕猴。三是孙悟空原型之争:129四是主题之争:宗教性主题说、哲理性主题说、社会性主题。宗教性主题:佛法无边、道教修炼之术。哲理性主题:心性修炼说、人生哲理说、赎罪。社会性主题:主题矛盾说、主题转化说、主题统一说、讽喻现实、歌颂斗争。四是主题之争:130三
百年成果评述:文献研究:包括对《西游记》作者、版本、源流的考证。三131《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的本事来源、《西游记》与印度文学、民间文学、敦煌文学的关系;考察《西游记》中诸多名物、事件的出处。《西游记》续书、改编、译介。《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132四突破性成果:第一,《西游记》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1、《西游记》论文汇集、论文索引、著作提要。2、《西游记研究史》的编撰。四133
第二,《西游记》叙事学研究。叙事方式、话语、结构、意图上的诸多手法与技巧。第三,《西游记》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研究。第四,《西游记》跨文化比较研究。第二,《西游记》叙事学研究。叙事方式、话语、结构、意134二、《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二、《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135(一)表层意义: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表层意义:就取经过程而言。取经者的出身、经历、遭遇和结果。
仙界——凡间——回归仙界。(一)表层意义: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136也是人格修炼过程,表现两个方面:一为苦志弘毅,一为去念正心。宗教倡导苦行。八十一难设置。也是人格修炼过程,表现两个方面:137(二)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二)两大母题:138
汉文化:宗法制的家庭和家族,只承认血缘族类,不承认个人的独立价值。向往个性自由意识在中国古代一直持否定态度。明代中后期,李贽“童心说”重视,人们对个性自由精神有所转变。汉文化:宗法制的家庭和家族,只承认血缘族类,不承认139
第二母题: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
随孙悟空头上紧箍咒的出现,他的自由意志受到极大限制,第一母题退到从属地位。(夸父追日、浮士德)第二母题体现了个性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如来让玄奘西天取经因为“那南赡部州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以普救众生为目的。第二母题: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140孙悟空:玉帝:“乃天地精华所生”。揭示自然存在。
不知父母尊严和权力。佛祖之手代表权力,五行代表秩序。有精神的提升和畏惧,不会道德失范。
孙悟空:141三、《西游记》与中国神话文化
神话形态、神魔观、神话想象、哲理意蕴《西游记》标志中国神话文化的划时代转型。三、《西游记》与中国神话文化142一以“心”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论。唐代禅宗六祖慧能从“即心是佛”的角度契合天人合一观;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以“致良知”阐释和实践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古训。元、明全真教主张“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把《孝经》、《心经》和《道德经》作为其徒众的讽诵经典。一143二《西游记》代表神话文化的一次划时代转型。创世神话、自然力神话、百物神话。受心学、禅宗、内丹宗教思想的启发,作品加强对诸神个性及其内在生命力的发掘。《西游记》借用《易经》、道论和术数之学解释天地生成,形成一种没有创世主的创世说。
所谓“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在其交合推移中引导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二《西游记》代表神话文化的一次划时代转型。144三神魔观念神与魔界限不是绝对的、静止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145四“新神话”术数是以天象地脉、周易八卦、阴阳五行为基本元素而进行逻辑的数理推衍的宇宙运行模式,使小说有着灵气、仙气和玄学气。神秘数字——浓郁的文化隐喻。四146花果山顶上仙石以神秘的数字与天地相感相通,它以周天度数的三丈六尺五寸高度,感应着天;以二十四节气数的二丈四尺周长,感应着地。个性神已经取代创世神了。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手掌方圆不满一尺。花果山顶上仙石以神秘的数字与天地相感相通,它以周147
四、从《西游记》看当时文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
《西游记》作为文人有意识地整理创作的作品,无疑可以鉴见当时社会生活状况。对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忧虑。四、从《西游记》看当时文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148一、三教合一——无意中的解构《西游记》宣扬儒道释三教合一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想通过孙悟空来展示自己的文化选择趋向。孙悟空求长生(道教),学成后又暗合儒家积极入世文化,自封“齐天大圣”,终被佛祖制于两界山下。从表面看来,作者提供一个完满的文化选择趋向。一、三教合一——无意中的解构149二、“自明本心”戴着镣铐的舞蹈
紧箍咒又叫“定心真言”,象征外在束缚对人性的制约。
在紧箍咒的处理上,作者既爱又恨。他既要藉此来降住不伏管的“心猿”,又怀疑它存在的合理性。二、“自明本心”戴着镣铐的舞蹈150六、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
一、《西游记》主题的各种陈说
六、成长与救赎—《西游记》主题新解一、《西游记》151(一)宗教主题说
首先,西天取经是佛经,从大唐三藏取经历史事件演化出来的。其次,涉及的道教思想很多,因此从道教着眼去研究。如《西游真诠》和《西游原旨》,认为《西游记》敷演的是“金丹大道”。(一)宗教主题说152(二)游戏主题说
此说起源稍晚。叶昼伪托《李卓吾批评西游记》。胡适:提出游戏说,《西游记考证》“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寓庄于谐,颇有深意。(二)游戏主题说153(三)政治主题说
主题是歌颂反抗、光明和正义。多出于当代。“现实社会矛盾的抽象化和幻想化”。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体现着苦难深重的人民企图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征服自然,掌握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三)政治主题说154(四)哲理主题说
起源早。张书绅《新说西游记》“人生斯世,各有正业,是即各有所取之经,各有一条西天之路。”王齐洲:强调“修心”的同时,突破了王阳明心学的框框,表现一种注重现实、肯定人欲的思想,并注意到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四)哲理主题说155《封神演义》及明清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作者:陈仲琳(或许仲琳、道士陆西星)。内容依托商灭周兴历史,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文王姬昌封列国诸侯结束。《封神演义》及明清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156【故事梗概】
仙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洞府:海外仙士、方外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三界:玉皇大帝、商纣、女娲。
祭祀、轩辕坟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故事梗概】157昆仑山仙道犯红尘之厄;阐、截、人道三教共签押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昆仑山仙道犯红尘之厄;158东西南北“四游”:《东游记》,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讲述八仙出身修行。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滨、韩湘子、曹国舅。赴王母蟠桃会,乘兴横渡东海,各显神通。东西南北“四游”:159铁拐李,前身李玄。“戝”的化身。
汉钟离,汉朝大将,与吐蕃战,铁拐李助吐蕃打败钟离。“贵”的化身。蓝采和,赤脚大仙降生,穿着破衣烂衫,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贫”的化身。张果是,混沌以来白蝙蝠所化,隐于山中,与宛邱、铁拐李诸仙论道。“老”的化身。铁拐李,前身李玄。“戝”的化身。160
何仙姑,梦神人教食云母粉,遇铁拐李、蓝采和、授以仙诀,遂能飞行。“女”的化身。吕洞滨,号纯阳子,东华真人后身,汉钟离十试之。“男”的化身。韩湘子,韩愈之侄,遇汉钟离、吕洞滨,“少”的化身。曹国舅,宋太后之弟,名友。尽散家资,隐迹山林。“富”的化身。作者:余象斗。何仙姑,梦神人教食云母粉,遇铁拐李、蓝采和、授以仙161《南游记》,一名《华光天王南游志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作者余象斗。西方如来弟子妙吉祥,本为火之精。华光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北游记》,一名《北游记玄帝出身传》,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传》。作者余象斗。玉帝贪恋人间琼花宝树,投胎、转世,被封真武大将军。杨致和《西游记传》合称“四游记”。《南游记》,一名《华光天王南游志传》、《五显灵官大帝162其他作品:如《南海观音全传》、《三宝太监西洋记》、《牛郎织女传》;《铁树记》、《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咒枣记》等,都属仿作。
《达摩出身传灯传》、《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吕祖全传》、《希夷梦》(陈抟老祖)、《醉菩提全传》、《济颠大师全传》(《济公全传》)其他作品:163第十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发展一、《金瓶梅》的思想与成就………………535二、《醒世姻缘传》研究……589三、才子佳人小说……………657四、《林兰香》研究…………664五、《歧路灯》的教育思想…677六、《红楼梦》研究…………711第十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发展一、《金瓶梅》的思想与成164世情小说:又称人情小说,世情书。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追溯到魏晋以前,后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
明清两代世情小说:情爱婚姻、家庭纠纷、社会生活、讥刺儒林、官场、青楼。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世情小说:165一、《金瓶梅》的思想与成就
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兰陵笑笑生。版本有二:一是万历四十五年(1617)东吴弄珠客作序的《金瓶梅词话》;另一是天启年间刻的《原本金瓶梅》。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市侩势力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北宋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上自朝廷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地痞、流氓、帮闲构成的鬼蜮世界。一、《金瓶梅》的思想与成就成书约166
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率先以市井人物、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
书名:妾名;即“金”代表金钱,“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167西门庆中国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商人典型。他是地痞、恶霸、官僚、淫棍,精明的商人。?“个性觉醒”,和人文主义思想结合,是善;若和纵欲思想结合,是恶。西门庆168一、资本积累与“作事机深诡谲”“清河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资本暴增,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发家致富:首先原始资本的积累。“放官吏债”;“把揽说事过钱”。一、资本积累与“作事机深诡谲”169二、成功的法宝:个人的精明和不正当的竞争
勾结官府:西门庆贩盐。
争取垄断、打击同行:蒋竹山。打通关节、逃税漏税、假托名义。以钱生钱:套购滞销货。二、成功的法宝:个人的精明和不正当的竞争170三、悲剧原因:金钱,美色三、悲剧原因:171
潘金莲
“潘金莲”热。潘金莲172李瓶儿:
得名。
大名府梁中书纳为妾。李逵在翠云楼杀梁中书老小,李瓶儿往东京投亲。花子虚娶亲。东京政治变故,李瓶儿招赘蒋竹山。李瓶儿:173性格分析:李瓶儿对花子虚与蒋竹山狠毒绝情;但在西门庆家温和娴雅。李瓶儿生子官哥儿。李瓶儿死后,一贯视人死为蝇落的西门庆竟在房里离地跳得有三尺高,大放声号哭。性格分析:174庞春梅:美艳,潘金莲贴身丫环。前八十五回丫头,后十五回主子。高傲、艳情、负义、贪欲、残忍。庞春梅:175《金瓶梅》思想内容
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假托宋朝旧事,展现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相。一、全书描写了富商、官僚、恶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二、描写西门庆及其妻妾家庭活动,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金瓶梅》思想内容176三、《金瓶梅》缺陷:一是浓厚天道循环宿命论思想;二是庸俗低级的描写;三作者缺乏文学家应有的良知感与责任心。三、《金瓶梅》缺陷:177艺术成就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一、创作题材: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现实性、时代性。艺术成就178二、创作主旨: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极写世情之恶、生活之丑。三、人物塑造: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叙事重心从组织安排故事转向描写人物;注重人物性格多方面、多层次、揭示内心世界。二、创作主旨: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179四、叙事结构: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围绕西门庆一家的盛衰,辐射到整个社会。五、语言艺术: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遵循口语化、俚俗化。市井气息,个性化语言。四、叙事结构: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围绕西门180文学价值描写市井人物的小说,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第一部细致描述人物生活、对话及家庭琐事的小说。文学价值181二、《醒世姻缘传》《金瓶梅》向《红楼梦》过渡作者:西周生笔触伸向社会、家庭生活。
涉世之广:十七世纪中国经济史、政治腐败、民生苦痛、宗教生活二、《醒世姻缘传》《金瓶梅》向《红楼梦》过渡182《醒世姻缘传》出现一批妒女、悍妇,对父权秩序进行猛烈冲击。《醒世姻缘传》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两世姻缘的世情小说。
两个独立结构:前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晁源射杀仙狐,宠妾虐妻。二十三回后为今世姻缘。狄希陈;狄妻薛素姐;狄妾童寄姐;妾婢珍珠。《醒世姻缘传》出现一批妒女、悍妇,对父权秩序进行183一、书名:“爱畏”小说书名,晚于作者的“东岭学道人”后加。
原名《恶姻缘》。核心:婚姻现象。一、书名:“爱畏”184
有缺陷婚姻:“悍妇”和“懦夫”
区别于因果报应的古典小说有缺陷婚姻:“悍妇”和“懦夫”185二、后期书名启示:道德说教小说道德观建立在儒家的“君臣父子”封建伦理道德基础上。前面加“醒世”二字,对因果报应大肆渲染,起“劝善”的道德说教和教化作用。二、后期书名启示:道德说教186
《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
父系:以男性利益为立足点、以女性为附庸的跛足文明。
儒家文化为这种超稳态结构提供了道德指向。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家庭秩序的稳定为内核。《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父系:187父权秩序的倾覆表现在“妒妇”把传统婚姻颠倒过来。但奴视女性的时代,妒只是一种不得已可怜的反映。父权秩序的倾覆表现在“妒妇”把传统婚姻颠倒过来。188作者女性观及女性形象主体意识作者女性观:与作家心态、处境、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女性观有密切关系。作者女性观及女性形象主体意识作者女性观:189女性形象主体意识
明,新经济因素出现,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较大不同。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形象主体意识190三、才子佳人小说一、偏向人情的才子佳人小说:明清之际,描写青年男女婚恋。继承唐传奇描写恋爱婚姻的传统,摒弃神、灵、鬼、怪、奇,接受《金瓶梅》表现内容日常生活化的影响三个特征:一对郎才女貌的主人公;一段或权贵压迫、或小人捣乱的曲折过程;以及一个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大团圆结局。三、才子佳人小说191《玉娇梨》:作者:天花藏主人。太常正卿白太玄女儿红玉、白太玄外甥女卢梦梨,红玉寄居其舅家曾名无娇,合为“玉娇梨”。贫寒书生苏友白。权贵以势压人,小人拨乱其间,才子金榜题名,佳人洞房花烛。
明显特征:男女双方对婚姻的正视和主动。《玉娇梨》:192《宛如约》、《定情人》:全称《新刻才美巧相逢宛如约》、《新镌批评绣像秘本定情人》。
情节几乎都是:寻访——钟情——波折——团聚。波折原因:权贵求亲不成,挟私报复。结局二女共事一夫。《定情人》突出的是关于“情”的阐释和描写。关于婚姻的讨论,把“门楣荣耀”、才子寻求绝色排除在外。《宛如约》、《定情人》:193《平山冷艳》:写燕白颔与山黛、平如衡与冷绛雪两对才子佳人的婚恋故事,又称“四才子书”。未写出鲜明的个性。小说的长处在于情节构思。《平山冷艳》:194《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写御史公子铁中玉,和兵部侍郎水冰心的婚恋故事。铁中玉: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作者希望塑造出没有性格缺陷的、完全理想化的人物。《好逑传》:195二、偏向世态的市井型作品:
着力描写世态人情两种情况:其一,才子佳人为框架,兼叙婚恋之外情节,表现世态。其二,虽有婚恋故事,但主人公身份地位、小说所宣扬主题,与才子佳人小说较大区别。二、偏向世态的市井型作品:196《快心编》:讲述凌驾山和李丽娟、石琼和裘翠翘、柳俊和兰英的婚恋故事。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相比,有几个不同:首先,男主人并不是习见的“才子”。石琼大有江湖好汉风范。柳俊戏子出身,有“射箭有百步穿杨之技,骑马有挟山超海之能”。其次,虽有才子佳人遇合描写,但主人公辗转流离,很多事件与婚恋无涉,呈现种种世态。《快心编》:197《金云翘传》:以明代草寇徐海和宠妾王翠翘事迹为基础,与史实出入很大。
《二度梅全传》:更多描述朝廷中忠奸两党的抗争,以及忠臣子弟们如何在颠沛流离之后东山再起。情节比较曲折,巧合太多,荒诞描写不少自清朝中期以后,演化出艳情小说、狭邪小说,《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青楼梦》、《九尾龟》等。《金云翘传》:以明代草寇徐海和宠妾王翠翘事迹为基础,与198四、《林兰香》研究
“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约成书于道光年间。以明朝洪熙元年(1425)至嘉靖八年(152的,历经八朝百余年的朝政盛衰为历史背景,以燕梦卿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歌颂了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的思想观点,同时客观控诉了封建礼教,暴露了一夫多妻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四、《林兰香》研究“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199《林兰香》故事梗概:世居兰田进士御史燕玉,膝下一女二男,女名梦卿,自幼受泅国公耿再成支孙耿朗之聘。正当备办婚礼之际,燕玉蒙冤获罪,拟边远充军。其女梦卿上疏:“乞将身没为官奴,以代父远窜之罪”。准。耿朗另娶林尚书之女林云屏为妻,又纳财主任自立之女任香儿为妾。梦卿甘为侧室,仍嫁耿朗。五妻中梦卿年岁最小,德工貌最佳。侍女春婉德貌言工俱全,被耿朗纳为六娘。《林兰香》故事梗概:200
思想内容:歌颂妇女才德。思想内容:201婚姻悲剧有三: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这是导致她婚姻悲剧的前提。二、一夫多妻。三、聪明才智,“女子无才便是德”,燕梦卿才华高人一筹,引起众妻妾妒忌。
婚姻悲剧有三:202
首先,告示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是禁锢妇女才华的桎酷。其次,对佛、老进行了诋毁和批驳。此外,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制造冤狱、索贿受贿等腐败阴暗现象。
203特色:1、夹叙夹议。把叙述、描写、对话、议论熔为一体,形成言情和说理的密切结合。有直接议论,借人物之口议论,借叙述议论,借描写议论。2、烘云托月法塑造人物。他们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语言行为不同,有主次、美丑之分。采用以叶衬花、以花衬花法,即反衬和顺衬相结合。特色:2043、伏笔悬念。4、语言文字洗练。3、伏笔悬念。205五、《歧路灯》的教育思想《歧路灯》思想价值及局限:分歧较大。“教育子女”五、《歧路灯》的教育思想《歧路灯》思想价值及局限:206
谭绍闻,“极有根柢人家”,家教严密齐备。严父死后,结交匪类,吃喝漂赌,经父执劝诫,族人提携,良心未尽,改志换骨,重又成为正人。
207
填补古典小说题材上的空白。
揭示青少年失足堕落的一般规律。填补古典小说题材上的空白。208
失足堕落原因:一、家教不当。家教严厉,与表兄王隆吉不同,母亲溺爱和娇惯。失足堕落原因:209二、延师非人谭孝移端方正直,侯冠玉、惠养民。二、延师非人210三、交友不慎:
结交“匪类”
盛希侨,“兔儿丝”夏逢若。三、交友不慎:211四、自身不坚
内因,缺少磨炼,生性懦弱,意志不坚,年幼无知。四、自身不坚212
展示封建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笔触扩及到封建社会的许多角落。
官场腐败、民间薄俗、儒林丑态、市井恶习。展示封建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笔触扩及到封建社会的213
士林:正直知识分子:程篙淑、娄潜斋;酸丁侯冠玉、腐儒惠养民。士林:214反映开封城市的社会生活:城市经济、商业繁荣、雇工制度、高利贷资本、城郊菜农、昆曲和地方戏曲、街坊胡同、民俗民风,士农工商、星相占卜、巫师庸医等三教九流。反映开封城市的社会生活:215
艺术成就:
分歧:或褒或贬。褒:推到古典小说峰巅;贬:平庸之作。作者:李绿园。科举走入仕林的知识分子,进学,中举,任知县,标准的文人士大夫;生活磨炼和宦海阅历,看透社会使小说表现高尚的审美趣味。
艺术成就:216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现实主义人物典型塑造上。虽然有思想局限,但形象塑造基本成功。谭绍闻、盛希侨和王隆吉,转变人物,夏逢若最成功的流氓无赖的典型。艺术成就:217其次,白描手法。没有浓墨重彩,没有人物背景、服饰、外貌、内心的细笔描绘。其次,白描手法。218第三,圆如转环的情节结构。以家庭为中心,扩及当时社会。第三,圆如转环的情节结构。219
最后,简炼精当的文学语言。
书卷气,注意语言的推敲和锤炼,吸收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购销的简单合同范本
- 全新财务人员劳动合同
- 大楼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后八轮自卸车租赁合同范本
-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4.3《长江》听课评课记录
- 股东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搅拌站矿粉购销简易合同
-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 合同书样本范文电子版
- 药用植物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技术
-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保安服务项目信息反馈沟通机制
- 《团队介绍模板》课件
-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
-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方法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
- 虫洞书简全套8本
- 2023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题普法宣传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下册口算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