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4登岳阳楼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4登岳阳楼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4登岳阳楼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4登岳阳楼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4登岳阳楼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1.教学目标①走进诗歌,把握本首律诗的内在逻辑、情感脉络②进一步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的方法,把握本诗雄浑悲壮的意境,经由对其个人孤苦境遇的努力还原,感受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③经由对杜甫五律名篇《登岳阳楼》获得对沉郁顿挫之诗歌风格的审美认同,并以此引导学生关注一类诗歌:“登临诗”。授课学生为高二的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感觉仍旧很“隔”,自小背诵了许多却没有真正亲近过,鉴赏能力停留在初级的感知阶段,对进入诗歌情境的方法和途径知之甚少。鉴于此,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先入境,再入情,最终对如何“沉郁”如何“顿挫”产生初步的但较为真实的审美感知。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情感。经由对颔联的深入剖析,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坼”和“浮”意象选择等)难点:经由对杜甫的五律名篇的细化解读,整体感知其独有的诗歌风格追求(“沉郁顿挫”)。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第一学时(总课时安排为1课时)导入新课活动1【讲授】导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唐子西文录》评价:李太白情深而词显,杜子美涵蓄而深远

引导关注:“词显”和“涵蓄”,经由杜甫《登岳阳楼》与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比较阅读,唤醒学生对“李杜”诗歌代入感强弱的比照。明确:读杜甫,“入境”是第一要义。活动2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个人读,集体读),将领悟与诵读结合随机请学生个人诵读,并给予配乐的帮助,尝试经由“听”去体悟不同的读法体现的不同理解(重读的字词)活动3【讲授】入题教师提问:标题“登楼”的古今异义?教师启发:在辛弃疾和孟浩然等人的诗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山》明确:登楼,表面上只是动作,实则暗藏“追溯既往”的深长意味,品析探究首联的情感活动1:关于首联的情感,有清仇兆鳌认为:初登之喜今人傅庚生认为:沉郁之感由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要求:A.自己品读,口诵心悟B.小组合作,品析探究C.能够理性分析自己的理解,做出情感判断,然后有感情的诵读首联。)教师补充:(搭桥,辅助理解)苏轼对杜甫评价: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明确:引导学生入境,虚实交错今昔对照1200年前的隆冬杜甫因滞留岳阳而登楼,而非今人普通的赏玩名胜活动2.经由与学生的反复探讨,明确首联情感:表面上是“与今日胜景相逢的喜悦”沉郁其下的是“历经无数生之战役溃败后的深沉落寞”活动3.为全课最后环节“审美认同”埋下伏笔自首联,情感即是郁结的,但因其沉郁,情感产生特殊的张力:明确:“蓄势”,为颔联写景酝酿气氛。4.1.3.探究颔联的意境(意象炼字)活动1置身诗境捕捉意象教师提问:置身诗境,思考意境经由哪些意象或者表现力极佳的字眼传达?明确:显性意象--吴楚日月隐性意象--洞庭湖明确:入境需要整体构图活动2教师提问:表现力极佳的字眼?探究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明确:坼教师提示:换词法构词法类比法明确:换词,“坼”比“分”“划”都有气势,为什么?明确:说文解字,从土从斥,来自自然界的雄奇伟力,而非人力明确:类比《红楼梦》中“晴雯撕扇”入境: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开,天崩地解的意味活动3浮教师引导,唤醒诗文积淀对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合作探究:有人认为此句“于事理未当”“不可眼见”?有人认为“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明确:于情理得当可以“心见”诗人郭沫若《天狗》也有过“吞没万物”的豪壮气势入境:洞庭湖水仿佛包容且控制天地万物。故刘须溪评其“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活动4由字入句整体入境整体入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表层画面之下的“潜在画面”大唐四分五裂②大唐时局动荡入境:雄浑—悲壮(沉郁之情)活动5反复诵读配乐入境活动6方法指引小结“缘景明情”的一般方法:①连缀意象整体构图②一字之妙关键体悟③精准想象至此,方能成就“景”与“情”之间深刻的链接和互动“缘景明情”的一般方法,进入颈联情境。

活动1合作探究颈联诗境,注意:①关键意象?②一字之妙?③如何合理精准想象?明确:“有”“无”“孤舟”活动2师生共同回忆从前学过的相关诗文,线索词为“作客”“孤舟”:诗文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文2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诗文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文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入境:悲伤孤寂活动3综合颔联和颈联,整体入境教师补充诗评家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师生共同回忆从前学过的相关诗文,线索词为“小与大”“开与合”:诗文1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诗文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明确:悲壮孤寂之情在“阔狭顿异”中落于实处明确:杜甫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的无缝对接4.1.5尾联的入境:活动1经由杜甫自觉的“回扣”,体会其“谋篇的曲折”教师提问:“关山北”和“凭轩”同置一处的效果?明确:形成巨大的“空间空白”结合首联,体会“昔闻”和“今上”所造成的“时间空白”活动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多处的“回扣”明确:“有无”与“今”的暗扣尾联的“凭轩”与首联的“今上”形成回扣尾联的“凭轩”与“登岳阳楼”形成的遥远的回扣明确:此即为“谋篇的曲折”活动3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其情感的多维与厚重明确:亲友失联之痛,年老孤独之苦,国运衰微之忧,报国无门之愁教师补充和辅助: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鲁迅)明确:沉郁于“忧国忧民”之下的是对人世间具体悲剧的感知力活动4综述一口诵心悟:读得面无表情,必然因为理解未到位读出情感(首联:落寞颔联:悲壮颈联:孤寂尾联:痛感)读出对意象的理解(吴楚乾坤洞庭湖孤舟)读出关键的一字之妙(今昔坼浮有无)4.1.6综述二经由入境与明情后,获得对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审美认同明确:入境—明情—审美认同:沉郁顿挫明确:“沉郁”,情感的多维与厚重“顿挫”:谋篇之曲折,境界之开合

教师补充:引入《白雨斋词话》:此所以子美横绝古今,无与为敌也。4.1.7作业:比较赏析《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54页

尝试用缘景明情的一般方法,概括登临诗的常见特征与入境方式登岳阳楼杜甫诗境缘景明情:①调动有关诗人的知识储备,为入境热身。②自由朗读,个别朗读,集体诵读,口诵心悟,完成对诗歌深度解读。③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梳理有关诗歌情感的内在逻辑及曲折回扣,并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反思:①经由同题诗作进入李杜的“代入感”之比照,让学生高度关注进入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