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_第1页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_第2页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_第3页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_第4页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小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衬托,情由景生,布满着深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以下是我整理的杜甫冬至诗词《小至》译文及赏析,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至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译文】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瞬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马上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似乎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伸展枝条,抽出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家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注释】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其次天⑵五纹:指五颜色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⑶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推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⑷腊:腊月。⑸云物:景物。乡国:家乡。⑹覆:倾,倒。【赏析】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慨时间与人生,感慨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其次天(一说前一天)。《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马上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家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全都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布满着深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季节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终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衬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宠爱生活的不俗表达,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创作背景《小至》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或次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今重庆奉节〕,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千。鉴赏《小至》开篇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句是总起,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瞬又是冬去春来。中间四句是分承,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马上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其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二句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季节特征,别出心裁,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季节变化;“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柳叶“将舒”承一“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给人以梅假设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特征,蕴含着生命的张力,表达出春临大地的蓬勃生气。虽然春天简洁引发乡愁,但诗人的乡愁却是乐观向上的,故诗最终的“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结,奉劝世人干尽杯中酒,享受奇特的生活。全诗立意高远,选材典型,遣字铸辞,精工切贴,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感,“事”、“景”、“感”三者衬托,情由景生,渐次由开端时间逼人的感受演进为春将临的欣慰,过渡得格外自然,布满着深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冲突,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怜悯,内容深刻。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擅长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力量。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书法成就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格外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赏识古而雄壮,留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书画相通”,这是中国艺术史及美学史上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杜甫知画又知书,今人如安旗即有言:“除文学外,杜甫对其他艺术也很留心。例如书法,‘九龄成大字,有作成一囊’,他不但本人从小就开头学习书法,后来在他的《观薛少保书画壁》、《观张旭草书图》、《李潮八分篆歌》诸诗中,我们还可以窥见他对书法的兴趣和修养。”又云:“后人常以‘沉郁顿挫’称杜诗,顿挫者,指诗的章法曲折,意境深远。……这不是和书法的‘一波三折’等笔法相通么?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灵敏,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争论觉察,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遵守的儒家思想有着亲热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抱负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共性化,是杜诗语言的根底。常在杜诗中消灭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一般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天地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哀痛,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谈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大方的风格,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炼字对仗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超群的表达。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很多创,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制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内容深远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