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装饰图案(高职艺术设计类)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饰图案ZHUANGSHITU'AN装饰图案概述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装饰图案变形装饰图案的构图形式装饰图案延伸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ONTENTS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第一章装饰图案概述学习要点及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对装饰图案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提高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掌握装饰图案的设计特点、特征;从整体上了解装饰、装饰图案的区别与联系,对装饰的运用领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寻找装饰图案创意源的习惯。第一章装饰图案概述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引导案例下图分别是装饰图案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设计和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装饰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装饰图案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装饰图案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装饰图案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装饰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

装饰的概念一、从传统观点上讲,装饰是对主题的美化、加工,即乔装、打扮。装饰是在人的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以美观的附属物,可被看作实用的文采样式,诸如装饰纹样、图案。装饰强调了装饰图案的依附性和从属地位,模糊了装饰纹样和装饰物一体化的概念和共生的审美价值。随着装饰设计的自我演变,装饰的美学范畴变得越来越宽泛,被看作广泛的审美活动,即现代主义的观点。1.传统的观点——字面的解释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现代主义的观点装饰是一种具有独特意味的艺术形式,其概念很宽泛。(1)从装饰的应用范围上讲(2)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3)从装饰设计的形式上讲(1)从装饰的应用范围上讲,装饰是实用性的艺术设计种类。如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家具设计、壁画设计、雕塑设计、纺织品设计、器皿设计等都离不开装饰因素的应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装饰是传播信息的艺术手段。例如,信息传播中的广告、包装、标志、插图等都包含装饰因素。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3)从装饰设计的形式上讲,装饰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装饰是遵循对称、均衡、节奏、韵律、调和的形式美规律和法则,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的方式,运用设计的艺术形式,在秩序化审美空间中作为创造艺术的基本结构出现的。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庞薰琹先生认为,图案是设计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方案,其词义接近英文单词“design”的名词概念。从广义上讲,装饰图案涵盖了装饰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实用美术设计等领域,类似于艺术设计。

装饰图案的概念二、1.广义的装饰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从狭义上讲,装饰图案是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以及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其词义与英文单词“pattern”相一致。在数字艺术领域,有人把矢量图形称为图案。2.狭义的装饰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

装饰图案的分类三、

装饰图案的分类包括:1.按空间形态分类2.按性质分类3.按构图形式分类4.按形态分类5.按题材分类6.按艺术风格分类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平面图案包括花布、丝绸、刺绣、地毯、装潢和书籍装帧等的图案。1.按空间形态分类(1)平面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立体图案包括陶瓷、玻璃、家具、钟表和电气用具等器物的造型,还包括染织图案、陶瓷图案、金属图案和建筑图案等。(2)立体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按性质分类(1)基础图案基础图案是以研究图案设计的共性为目的,为学习和掌握装饰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而绘制的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专业图案专业图案以研究图案应用的不同领域的个性为目的,是针对各个专业需要进行的装饰设计,设计时既要符合完整的审美要求,又要符合实用功能和工艺制作要求。专业图案包括染织图案、建筑装饰图案和陶瓷图案等。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单独纹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纹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装饰性。3.按构图形式分类(1)单独纹样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适合纹样适合纹样是指能适合在某一形状中的图案,其中有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适合外轮框的存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3)连续纹样连续纹样是有一个或几个基本单位的纹样向上下、左右连续,或者向四方拓展的图案构成类型。连续纹样包括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4.按形态分类抽象形态构成的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自然形态构成的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5.按题材分类

装饰图案按题材可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图案风景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植物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几何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以风景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中国梦:勤劳·福多》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6.按艺术风格分类

装饰图案按艺术风格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传统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现代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传统图案与现代图案相结合的图案装饰图案涉及花卉、植物、动物、风景、人物、景物、器皿等内容。装饰图案既可以抒发情感,又可以描写故事;既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又可以表现幻想中的内容。装饰图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同一幅画上将不同的时间、空间、场合组合在一起。装饰图案不以光影、体积为主,而是以点、线、面为主要元素进行的平面化表现。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

装饰图案设计的艺术特征四、1.题材多样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人们辛勤耕作的场面在《中国梦:一顿饭忙一年》公益广告设计中的表现装饰图案可通过删繁就简的变化,突出造型整体的节奏感、秩序感、典型性和创造性。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概括、单纯装饰图案在布局上追求秩序的美感,按照形式美法则有规律地组织排列画面。装饰图案不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而是设计者有意识地把事物提炼、概括,使其秩序化,造型更加完整,更具形式美感的表现方式。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3.秩序鲜明装饰图案采用不断变换作者位置的多点透视的平面化处理手法,捕捉剪影似的外轮廓影像来减弱空间感,使事物的造型更加完整、突出。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4.平面化处理装饰图案通常具有吉祥寓意和民俗特点,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例如,人们喜闻乐见的“福寿双全”“连年有余”“百事(柿)大吉”等,这些吉祥寓意图案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5.寓意性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

装饰图案设计的工具选备五、1.草图阶段所需工具草图阶段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铅笔和普通纸张。2.设计制作正稿阶段所需工具设计制作正稿阶段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软橡皮、颜料、笔、纸张及其他工具。(1)软橡皮。(2)颜料。颜料包括水粉颜料、油画颜料和丙烯颜料。水粉颜料色相明确、饱和;油画颜料色相明确、饱和且厚重;丙烯颜料色相明确、饱和且呈半透明状,不容易褪色。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3)笔。设计制作正稿阶段需要使用的笔包括铅笔,叶笔,针管笔,钢笔,软硬适度的大、中、小毛笔,大小排笔(平涂颜料用)等。(4)纸张。铜版纸质地光滑,不吸水;水粉纸质地较粗糙,有肌理效果;皮纹纸质地较细腻,而且吸水;绘图纸(重100克以上,8~4开)和素描纸质地适中而吸色。(5)其他工具。针管可用来脱胶,脱胶方法为:把调好的颜料(也可以是单色颜料)放在一个小格子里,不要太满,1/2或1/3最好,然后放上水,静置12小时左右,用针管把表层的水吸掉,这样颜料中的胶就会被吸掉。其他辅助工具还有牙刷、圆规、食盐、糨糊等。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铜版纸包装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包装纸设计纸张材料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用食盐做出来的装饰图案效果设计者可边临摹边思考,通过临摹练习从优秀作品中吸取有价值的部分,这是一种传承性和连续性的体现。设计者可通过临摹来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装饰造型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体悟造型规律,为专业学习打基础。临摹的缺点是容易模式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

装饰图案设计的学习方法六、1.临摹写生与变化是装饰图案设计与学习的另一个有效途径。设计者可先通过写生收集素材,体现最初想法和创意,再经过归纳,使设计形象更加完整,从而创作出更适合艺术生产的装饰图案。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2.写生与变化在学习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时,设计者不仅要学习图案的布局和处理技巧,还要学习其艺术思维表现方式和情趣,追根溯源,深入地研究、实践,把艺术融入作品中,进行再发现、再创新,使艺术真正能为我所用,成为自身艺术修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要在博览、吸收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开辟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图案的新天地。第一节装饰图案的基本内容3.装饰的继承与创新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引导案例装饰图案的学习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也需要借鉴中西方传统图案的精华。现代许多优秀设计作品都借鉴、运用了传统元素、民间图案。例如,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波兰馆则以民间剪纸图案的造型方式设计。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波兰馆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中国梦,中国喜》宣传招贴《华夏圆梦,天下归心》宣传招贴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一、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装饰艺术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现代复兴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在变化。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1.装饰图案的起源文面、文身和饰物是人类装饰艺术史上的一大转折。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萌发了装饰事物和装饰自身的审美情结,如用树叶、兽皮做衣服,把贝壳、兽骨串起来挂在颈间,把鸟的羽毛摘下来插在头上;有的氏族还喜欢用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符号进行文面、文身装饰,至今一些原始部落还保留着这些装饰习俗。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原始社会时期的装饰图案(1)原始彩陶原始彩陶(彩陶艺术)的诞生是人类装饰图案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原始社会时期的装饰图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S”形的装饰图案形式,如太极图格式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创造出来的。合乎规律性的装饰结构、概括有序的装饰手法、抽象夸张的装饰方式都能够体现出原始装饰的基本风格,它们确立了人类早期抽象纹样的基本图式,因而成为原始艺术特有的审美尺度,对设计者研究装饰图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①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彩陶以几何纹样为主,兼有鱼、鸟、鹿、蛙、羊等动物纹饰,典型的有半坡的人面鱼纹饰。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②马家窑文化彩陶。在仰韶文化彩陶的基础上,马家窑文化彩陶出现了植物纹和舞蹈纹,出现了具有情节性的狩猎、舞蹈的纹饰。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岩画岩画是指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天井岩床或单个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岩画以结构的无序化、随意性为基本特征。原始人类的无序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岩画的形式结构也是无序化的,画面中的人物和动物的动态随意、散漫,每个单体形象都以自己的姿态自由变换,随意而富有流动性,没有一个可控制的、整体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上的随意性,构思上的天真、纯朴,反映了原始人类某种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中国宁夏大麦地晚期年岩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3.青铜器时期的装饰图案青铜器是继原始彩陶之后的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青铜器的纹饰一反彩陶质朴、活泼、愉快的原始风格,走向沉重、神秘、威严、凶猛的超现实的怪异圈,即风格特征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青铜艺术神秘、狰狞(凶恶)的美所凸现的装饰风格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不能用概念表达的原始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青铜器中典型的装饰图案包括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和象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1)饕餮纹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常以左右对称形式的正面形象装饰在器物的腹部,画中兽二目圆睁,嘴巴张开,露出尖利的牙齿,头上有力的双角向上或向下弯着,样子狰狞、恐怖。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它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有的人认为其来源是虎,也有的人认为是牛、羊、鹿等,就它的形象看,似乎有些牛的特征,但是它绝非是世间哪种具体的动物所能够对应的。饕餮纹在商代常作为主体纹饰来装点器物,西周后期逐渐失去纹饰的主体地位,而常出现在器耳或器足上。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饕鬄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夔龙纹夔龙纹的造型与近代的龙相似,但形态更为简练且为独脚。夔龙眼睛圆睁、口大张,多以侧面形态展示。夔龙的形态在不同的运用中有不同的变化。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夔龙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3)凤鸟纹凤鸟纹常以侧面姿态做前视或回首状,由凤鸟两形对称或呈带状形装饰于不同器物。凤鸟形似禽鸟,虽有鸟的特征,但在现实中无处可寻,是幻想的动物,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凤鸟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4)象纹象纹源于自然,体现了原形的基本特征,如庞大的身躯、长长的鼻子、粗壮的四肢等。此外,形内、形外辅加纹饰的处理使象的特征淡化,其形象变得有些神秘,如在前后肢、头部、前胸、颈部、臀部等均有相应的纹饰出现。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象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4.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春秋时期的装饰图案在继承商周青铜器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装饰风格变得更加活跃。装饰图案的表现内容不再是狰狞神秘的怪兽,而是越来越贴近生活,把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场景如宴乐、渔猎、水陆攻战等的图案运用于不同的装饰中。在造型与构图上,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也改变了原来平行、垂直、粗犷的造型方式,而以弧线形、斜线形为主的灵巧结构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构图方式更加自由、活泼。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春秋时期的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春秋战国时期,新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开始流行,人们渴望挣脱宗教的神秘感对生命的束缚,而转向对世间现实生活的肯定。宴乐、渔猎、水陆攻战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饰有效地利用了工艺特点,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装饰艺术的风格。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上的图案最为典型。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5.汉代的装饰图案(1)画像石、画像砖装饰图案画像石和画像砖都是用于建造祠堂、墓室及石阙的建筑材料。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是传统装饰艺术中十分有趣的特例,其表现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从天上到地下,从历史到现实,各种对象、各种事物、各种场景、各种生活,都被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描绘者所关注,其上常描绘有宴会、出巡、狩猎、歌舞、牛耕、放牧等生产劳动的场景。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泗水捞鼎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①黑白单色创作。画像石、画像砖一反春秋战国时期器物的色彩多样,而以纯粹的黑白世界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②

画像石、画像砖的雕刻技法以阴刻线条为主,这种雕刻技法主要受东汉末期盛行的阴阳学说的影响。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瓦当图案瓦当又称瓦头,是屋顶瓦筒末端的下垂部分,是中国古典建筑物中的一种特殊装饰物。瓦当图案的制作工艺与画像砖的制作方法极为相似,多以适合纹样的方式构成,也有相互结合构成的样式。瓦当图案可分为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和动物瓦当。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①云纹瓦当。云纹瓦当呈抽象的卷云纹图样,由四个基本单位以放射、对称形式构成,其基本单位像蘑菇形的云头,中间有一个圆心,不同的云纹瓦当均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②文字瓦当。文字瓦当一般以吉祥的语言进行合理化布局,有一个字、两个字、四个字构成的瓦当。四个字的文字瓦当比较普遍,如“常乐万岁”“延年长久”“长生无极”等。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③动物瓦当。动物瓦当中刻画的动物有日常生活中的动物,也有神话幻想中的动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四神瓦当,这四块瓦当分别由四种动物组成,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吉利汽车新标志——“雀起东方、雄视寰宇”(岳贤德设计)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图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这一时期修建了许多寺庙,开凿了大量石窟,上面装饰有丰富的图案。这一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飞天纹、瑞兽纹、祥禽纹、莲花纹、忍冬纹大量出现在作品中。这一时期的图案纹样主要以飞天纹,以及植物纹样中的莲花纹、忍冬纹为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1)飞天纹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又称天歌神、散花神。飞天纹是在莫高窟壁画上最为常见的图案。飞天纹没有固定的模式,表现极为灵活,有的在飞翔时抽出乐器,有的手托莲花或宝瓶等器物,也有的不持任何器物,身躯婀娜多姿,双手动作多样、柔美,自由自在地飞翔。飞天这一形象多用于边饰,有时也用于佛光的装饰。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伎乐飞天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莲花纹莲花被佛教文化誉为神圣、高洁的供奉物,有平安、吉祥的寓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壁画中出现次数最多。莲花纹常与飞天纹、忍冬纹一起构成均衡、饱满的画面,广泛用作建筑、石窟的边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莲花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3)忍冬纹忍冬纹装饰图案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忍冬纹为三瓣叶或四瓣叶图案,以富有变化的组织形式构成有节奏的图案,常与祥禽、瑞兽、飞天、莲花一起组合构成图案。忍冬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图案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7.隋唐时期的装饰图案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空前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贸易频繁,思想解放,这些使得隋唐时期的装饰图案的总体风格呈现出绚丽、舒展、华丽、富贵、自由、饱满的特征。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的构图形式以散点式、对称式及成双成对的花鸟、动物为主。适合纹样、单独纹样、连续纹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构图形式。在装饰内容方面,除鸟、兽等动物外,植物开始居于主要地位。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宝相花是种幻想的花,它集莲花和大理花的特点于一体,经过艺术化的整理加工、层叠组合,形成了端庄、宏丽,集众花之美的吉祥图案,常用于佛教壁画和雕刻的装饰。“宝相”即佛教的意思,体现了大慈大悲、亲切和善的佛教意义。(1)宝相花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卷草纹又称唐草纹,是唐代的代表性装饰纹样之一,是由多种花组合构成的复合式图案,如将牡丹、莲花、石榴花、葡萄等花果组合在一起,并点缀一些鸟兽或仙女等形象。卷草纹在造型上以柔和的半波断线与切圆组合成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2)卷草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折枝花纹通过写生截取带有花头、枝叶的单枝花卉作为素材,经过平面整理后保持其生动、写实的外形和生长动态,作为单位纹样。折枝花纹在组织形式上有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3)折枝花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团花纹是适合于圆形的图案,分别由不同的花果植物或花果动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团花纹分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装饰范围极其广泛,如凿井图案、佛光图案、织物图案、器皿装饰图案等。(4)团花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8.宋元时期的装饰图案中国自古被誉为瓷都,从六朝时期就进入了瓷器时代。到宋代,陶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陶瓷工艺也达到了艺术的高峰,陶瓷器物上造型端庄、色彩凝重、清秀大方的图案装饰,体现了这一时期高雅、凝重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与人类早期原始彩陶的粗犷激情、后期清代陶瓷的细腻形成了完美的平衡,显示出陶瓷艺术成熟后的坦荡与自信。宋元时期的装饰图案多为单一色相,制作精巧,线条流畅、有力、潇洒,图案造型与构图及装饰内容以牡丹花、莲花为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牡丹纹的花头造型多为侧面,有的接近自然,有的更具装饰性,也有的与莲花组合;与花头造型相同,牡丹纹的叶子也有近似自然或更具装饰性之分。(1)牡丹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宋代的莲花纹既有写实成分,又显示了很强的艺术创造力,它单纯而不单调,凝重之中又透着活泼、随意,还用与花头、叶子、枝、梗相关的水草等刻画出完整、和谐的画面。(2)莲花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9.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明清时期是传统图案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传统工艺品如瓷器、玉器、木雕、漆器等的发展带动了装饰图案的发展,其上的图案样式多种多样,图案色彩、造型趋于成熟。但是,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因直接受商品生产和市场价值的制约而显得过于华丽、丰富、密集,给人过于纤细、繁缛,甚至有些艳俗、做作的感觉。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民间艺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间装饰图案是相对宫廷、官方及上层社会的器物装饰图案而言的,是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上的各类图案,是由各民族的民间设计者自己制作和欣赏的一种艺术。民间装饰图案常与民俗活动相关联,具有祈祥纳福的象征意义,以寓意和联想的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

中国民间装饰图案二、1.2图形符号1.民间装饰图案的种类

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装饰图案包括:剪纸年画刺绣皮影1.2图形符号剪纸是用剪刀、刻刀把纸剪、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其图案造型要求相互连接,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剪纸可通过用剪刀剪和刻刀刻两种方式完成。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把几张剪纸粘贴起来,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刻刀刻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地刻画,刻刀刻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1)剪纸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剪纸1.2图形符号中国的年画主要指木版年画,是由民间艺人以木刻水印形式把某种吉祥内容、戏剧故事作为表现内容,通过创作并雕刻制作而成的民间装饰品。年画上的图案多是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六神图案和民俗风情。年画的形式简单、造型夸张、个性突出。各地的年画品种多样、年画设计者常采用象征、比拟、双关等手法表现民间艺术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吉祥如意的内涵。(2)年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杨柳青年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武强年画——连年有余1.2图形符号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中国民间应用最为广泛的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或“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做,故又名“女红”。刺绣的图案纹样种类繁多,一般多采用喜庆、吉利的象征图案,或是通过谐音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刺绣图案融合了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民间的风情文化,其内容多为“莲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凤凰戏牡丹”“鲤鱼穿莲”“百鸟朝凤”“狮滚绣球”等。(3)刺绣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苏绣牡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喜鹊登梅刺绣作品1.2图形符号皮影戏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统治时期。皮影在当时是为佛教、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度亡灵时会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代表中国装饰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如泥玩具、蓝花印布、蜡染等。民间艺术具有神秘、粗犷、质朴、夸张、简要、概括、诙谐的审美特征,其所蕴涵的艺术精神值得设计者研究和学习。(4)皮影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中国皮影作品民间装饰图案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人们常根据不同的民俗活动,制作相应的图案用以烘托气氛。例如,春节前夕,人们剪贴窗花,迎神祭祖,贴门神驱妖辟邪,以求来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除春节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人们分别又以挂彩灯、放风筝、吃月饼等形式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气氛;而丧礼则有白色的纸花、纸钱、纸扎车马等来烘托悲伤、严肃的气氛。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1.民间装饰图案的特点(1)与民俗活动相关联民间装饰图案大都描绘的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场面,这些内容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如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尊老爱幼等各种生活场景。另外,民间装饰图案还描绘了不同的动物、花鸟、鱼虫,使其寓含吉祥之意,或以此满足某种审美情趣。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内容生活化民间装饰图案与宫廷装饰图案在装饰题材和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它对内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精心组织,具有祈祥纳福的象征意义。例如,庆贺寿辰时,人们常用桃子、蝙蝠作为装饰图案;结婚时,人们常用鸳鸯做装饰图案;欢度新年时,人们则离不开鲤鱼、莲花等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3)具有寓意和联想民间装饰图案常运用不符合自然规律、非现实的景象来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民间装饰图案把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新奇的景象,通过幻想式的画面把人们带入一种超现实的美好境界,如日月同辉、花果同枝等。谐音寓意是民间图案最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利用字的谐音,运用花鸟、鱼虫等图案造型去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得吉祥。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金玉满堂”表示财富多,象征富贵常在;“喜上眉梢”,喜鹊站立在梅枝上叫,象征着喜事已经到眼前。人们常将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与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借助某些花、鸟、鱼、虫等事物间接地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龙凤呈祥图案将男人比作龙,女人比作凤,象征了美满的婚姻;图案中还出现了牡丹花,以象征富贵。三多纹图案由石榴、桃、佛手及相应的枝叶组成,其结构简单,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意义:石榴籽多,寓意多子;桃子寓意长寿;佛手寓意幸福,因此三多纹图案代表的含义为多子、多寿、多福。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金玉满堂剪纸作品喜鹊登梅剪纸作品

外国的装饰图案三、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古希腊是欧洲文明古国之一,其装饰艺术特点表现在器皿的各种图案装饰上。古希腊装饰图案具有自然、天真、淳朴、流动的艺术特点和装饰情趣。古希腊装饰图案的题材多以战争、神话、狩猎、爱情为主,反映了古希腊人崇尚自然的审美心理。希腊瓶画是古代西方艺术的典范。在古希腊装饰图案中,人物解剖造型科学而严谨,且不失合理的夸张和想象;构图饱满,形与形的空间关系排列有序,富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和装饰韵味。1.古希腊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希腊瓶画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酒神狄俄尼索斯狄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据说他是宙斯和凡女的儿子,由于宙斯的妻子赫拉不容,便被送到异乡抚养。狄俄尼索斯成年后返回希腊时,不幸上了海盗的帆船,诸海匪给他钉上镣铐,要将他贩卖为奴,但镣铐突然脱落,在船的桅杆周围还长满葡萄的枝藤,葡萄酒从藤蔓上流了下来。众匪见状十分惊恐,纷纷跳入海中,结果都变成了海豚。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2.古埃及装饰图案古埃及装饰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个闪光点。在现存的墓室艺术中,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震撼力的就是古埃及装饰艺术。古埃及装饰图案大部分描绘的是人物。其中,人物的造型姿态极有特点,它并不依据正常的视觉反应描绘对象,而是从能否给人带来完美的视觉效果来安排各部位的造型。古代埃及人物造型的特征为侧面、正身、侧腿。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画中把人物的头部画成侧面,却从正面描绘躯体的上半部,而四肢又从侧部去描绘。古埃及装饰图案画面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呈现出生动、单调、夸张、有序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古埃及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在古埃及装饰图案中,一些以植物为题材的图案,;一些动物图案也常常以侧面形象作为装饰。此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装饰元素频繁地出现在古埃及艺术设计作品中。古埃及装饰图案中人物、动物、文字的组合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3.日本的装饰图案日本的装饰图案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形态。汉唐以后,日本的装饰艺术受中国艺术的影响很深。日本的工艺家从中国艺术中发现了适合本民族的造型元素“线”,并将它融合于本民族文化精神中,加以装饰化运用。同时,日本还从西方艺术中获得了科学的色彩启示,并开始追求线的装饰性和色彩的朦胧感。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日本传统图案造型简化、夸张、平面感极强,不同的色块构成了个性化的风格。红色、青色是日本装饰图案中最为常见的色彩。此外,日本艺术家常用优美、纤细的抒情线条来寓意象征生命的华美、脆弱与精神的永恒。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日本装饰艺术(1)临摹多幅具有艺术情调的传统装饰图案作品。(2)收集不同时期传统纹样或不同风格的民间图案六幅,如剪纸、刺绣、脸谱、风筝及少数民族图案等。(3)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临摹。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设计任务第二节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案例欣赏原图学生临摹作品ThankYou!谢谢观看!装饰图案ZHUANGSHITU'AN目录ONTENTS第二节装饰图案的色彩与表现第二章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学习要点及目标掌握黑白装饰艺术造型的构成方法。把握造型中的点、线、面在装饰图案中的处理方法。掌握图案设计的色彩搭配规律,体会装饰色彩与纯绘画色彩的区别。掌握装饰色彩技法表现的要领。掌握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灵活地将其应用在装饰图案设计之中。培养和提高审美水平。第二章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引导案例要画出生动的彩色装饰画作品,就需要有协调、统一的黑白稿做基础,再在黑白稿上加颜色。下图所示,漂亮的彩色风景装饰图案是在黑白单色装饰的基础上进行色彩填充而成的。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

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的概念一、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黑白装饰图案主要通过黑白对比效果来表现事物的层次及空间关系,加强画面的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如下图所示。在黑白对比下,依靠黑白疏密关系来增强、丰富画面的中间层次,是装饰造型中重要的表现手段。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俄罗斯艺术家AsariaMarka的素描作品黑白绘画装饰作品

黑白图底关系二、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图底关系是艺术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源自格式塔心理学,其作为直觉理论,长期被应用于美术学、设计学、形态学、建筑学、景观学、规划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在绘画与平面设计中,图底关系主要是考虑图与底的对比与衬托关系。图底关系被广泛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中都存在图底关系。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人们可运用图底关系理论分析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将建筑描述为图,户外空间描述为底,使人更容易理解户外空间在城市中的系统性及建筑实体在塑造户外空间中的作用。在欧洲的许多古典城市中,有着典型、不胜枚举的图底关系案例。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詹巴蒂斯塔·诺利(GiambattistaNolli)于1748年绘制的罗马地图说明了建筑,特别是古典建筑图底关系,对城市设计的图底理论做出了最好的诠释。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罗马地图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标志巧妙地利用了图与底的关系,其主形为牡丹花,副形为一只白鸽,二者相互借用并融为一体,直观、简洁地表达了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自然、诚实、和谐——生活的艺术”的鲜明主题,传达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爱。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标志

利用黑白处理图底关系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白底黑纹(2)黑底白纹(3)图底互换(图底相间)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白底黑纹是指在白色的纸上描绘黑色的图形,一般情况下,白色的面积超过黑色的面积,呈现出以黑色为主的特点。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1)白底黑纹与白底黑纹相反,黑底白纹用黑色处理空间,将图形留出,以黑色为背景,白色为图案,黑色的面积超过白色的面积。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2)黑底白纹图底互换不是固定的黑或白的图底关系,而以相互转换的形式处理,即在同一画面中,图与底的界限不明确,但不管谁为底色,都能表现出可以辨别的形态来。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3)图底互换(图底相间)

黑白灰关系三、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用黑色颜料在白纸上所画的图案实际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并无灰色。灰色是在描绘图案的过程中通过点、线、面的不同的表现手段自然形成的,点、线、面与画面背景结合,给人以灰色的色调感觉。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猫头鹰仿生花瓶是以瓶子与猫头鹰组合而成的装饰图案。画面中,猫头鹰的羽毛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结合了动物的羽毛特点而进行的不同疏密、粗细的线条变化。

点、线、面的个性化表现四、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1.点、线、面的概念点、线、面是装饰图案设计表现的重要元素,图案设计中的点、线、面不再是几何学上的度量单位,而是拥有着各种表情和意义的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门类之中。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这里的点不同于几何的、具有抽象概念的点,而是有形状、有面积的点。点的形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运用不同工具、技法所得到的点的视觉效果各不相同。例如,相对的虚点、粗颗粒的点会使画面留下不规则的缝隙,给人含蓄、内敛的感觉;用圆规、尺子画出来的点则带有机械、严谨的感觉。(1)点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自由随意绘制的点借助尺子绘制的点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线是由点的移动而形成的。线在装饰图案中有很强的概括性,是应用频繁的表现元素。单纯的线可以表现物象的轮廓特征、骨架结构,对图像进行穿插连接,勾勒出一幅幅图案美景。(2)线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通过采用不同的线,设计者用较粗的线勾勒出瓶子的外轮廓,又采用不同粗细的线条勾画出菊花的枝叶、花朵,将其填充在瓶子内部。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帆船图案的外轮廓也是采用线为主要元素勾画出来的。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不同形态的线按照一定规律重复排列可形成不同疏密、不同层次、不同视觉效果的灰面,线的间隔越小,面的感觉就越强;反之,则越弱。线通过疏密渐变的排列可形成面的虚实关系,从而更好地烘托画面的空间层次关系。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中的线有别于平面构成中的有规律的、机械的线,特别是在利用线条表现面时,需要遵循表现对象的结构进行表现,需要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装饰图案中的线可以是随意的、卷曲的、伸展的线,也可以是垂直交叉的线,甚至可以是杂乱无章的线,如下图所示。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点、线的移动变化形成了不同虚实的灰面,也可以直接平涂为实心面,与虚心面形成虚实相生的层次关系,达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视觉效果。例如,祥云装饰图案就是典型的肌理面的表现,如下图所示。(3)面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祥云图案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对称状肌理面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鳞状肌理面(张新宇作)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不规则状肌理面图例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2.点、线、面的综合表现在装饰图案表现中,点、线、面并不是以独立、固定的方式体现的,设计者可以灵活应用点、线、面来丰富画面的肌理效果和层次关系。点、线、面相互交叉、灵活应用,可以增强画面的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和层次关系;黑、白、灰交错,使画面中的图形穿插、呼应,从而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下图所示。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点、线、面综合表现图例(一)点、线、面综合表现图例(二)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绘制八张肌理小样。设计任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注意事项:(1)徒手进行点、线、面的绘制。(2)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案例赏析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引导案例色彩是一切视觉传达媒介引起受众注意、理解、记忆、认同的关键因素。在装饰图案设计中,色彩可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有效地传达产品的品质与性质。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人的情绪,甚至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装饰色彩是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而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的色彩艺术创造。

装饰图案中色彩的运用一、

装饰图案中常运用的色彩包括:1.同类色5.中明度色调2.类似色6.低明度色调3.对比色7.高纯度色调4.高明度色调8.低纯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同类色是在某一色相中入白色或黑色,使画面色彩出现深浅变化而产生的色调。同类色谐调统一,色彩单纯而素雅。在调制同类色时要注意色彩明度的深浅变化,色块的面积、比例要安排得当,切不可出现深浅失衡的状况,否则画面的整体色调就会显得过亮或过暗。如下图所示。1.同类色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同类色装饰图案类似色又称邻近色,是指色环中60°~90°的相接近的色彩。例如,红与橙、橙与黄、蓝与绿、蓝与紫都属于类似色。与同类色相比,类似色的色彩选择、变化稍多,因每个色调都含有相同颜色,故利用这种色调设计的画面协调、明确。很多图案都可以采用邻近色进行设计。如下图所示。2.类似色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类似色装饰图案对比色指色环中与120°~180°相对应的色彩,又称补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都属于对比色。为突出强烈的对比,很多设计者会采用对比色进行装设图案的色彩设计。在应用对比色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并使之协调,两色并置时应该注意色块的面积、强弱及间隔色的处理。如下图所示。3.对比色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红绿对比色装饰图案红绿对比色加间隔色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黄紫对比色装饰图案高明度色调是指整个画面色彩均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在每种色彩中均加入不同程度的白色或浅色(如淡黄、浅绿等),力求使画面的整体色调呈现出明亮、淡雅的效果。如下图所示。4.高明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高明度色调装饰图案中明度色调可保持深色和浅色的均匀配制,并使画面色相保持中等明度的效果。中明度色调的色彩在纯度上变化不大,可配入部分较浅或较暗的色彩,但主体色块仍以中明度色彩为主。设计中常用的土黄、朱红、赭红、湖蓝、草绿等色都属于中明度色调。如下图所示。5.中明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中明度色调装饰图案低明度色调要求所采用的色彩的明度较低,纯度也较低,此类调子一般多选用较深的色彩,如黑、深蓝、深红、深褐及深绿等色来调配。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在低明度的色彩里加入少量的中、高明度的色块,以加强低明度色调的层次,避免暗色聚集而产生沉闷的效果。低明度色调的特点是色泽深沉、稳重、协调。如下图所示。6.低明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低明度色调装饰图案高纯度色调是指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进行设计,尽量保持套色的鲜明度,使画面具有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7.高纯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高纯度色调装饰图案根据低纯度色彩的特点,设计者在设计时可多调用具有灰度的色彩来着色,使画面始终呈现出一种典雅、协调的整体效果。如下图所示。8.低纯度色调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高纯度色调装饰图案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

装饰图案的色彩表现技法二、

装饰图案的色彩表现技法可分为:1.平涂法2.勾线法3.推移法4.水色法5.晕色法6.点绘法7.与彩色铅笔结合的表现方法8.稀释法9.套色法1.平涂法平涂法是指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在调色时应注意使颜料的浓度均匀,若颜料太干会涂不开,而太湿又会涂不匀,影响画面效果。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2.勾线法勾线法是在图案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的表现技法。均匀的线生动流利,具有规律的美;顿挫的线有轻有重、抑扬顿挫、刚劲有力,富有动态感;抖动的线可产生形态自然的起伏、凹凸、粗细、波动的变化(;虚实的线具有虚实变化的特点,描绘时常用干笔着色而产生“飞白”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抖动的线的表现效果“飞白”的表现效果为加强图案轮廓的视觉效果,可采用两条以上的复合线进行表现。这种复合线可以粗细一致,也可以粗细不一,但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复合线的表现效果3.推移法推移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转换进行多层变化的表现技法。利用色彩的推移法,可使图形的色彩富有层次感,而从整体上看又富有变化。如下图所示。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推移法表现效果(孙旭明作)4.水色法水色法是利用颜色能在较多的水分中自行混合的特点将不同的色彩着于已有水分的图形中的表现技法。经过水色法的调和处理,画面可产生色彩自然混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水色法表现效果(杨存存作)5.晕色法晕色法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面上,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间,然后用一支干净的、略带水粉的笔将两色来回涂抹,也可将两色在调色盘里调好后涂到画面中,直至达到所求的画面效果。如下图所示,运用晕色法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具有柔和、变化自然、色彩层次多等优点。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晕色法6.点绘法点绘法是以点为主,用点的疏密、轻重、虚实、大小的处理点缀于画面中,使形体得出虚实、远近晕变的特殊变化效果的表现技法,如下图所示。运用点绘法设计图案时,点的大小应尽量均匀,否则画面的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点绘法画花点绘法的骆驼喷绘画可用于处理点的工具除毛笔、钢笔、鸭嘴笔外,还有纸团、海绵、棉纱、丝瓜瓤等。我们可根据需要设定点的大小、形状,只要能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即可。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点的综合表现用鸭嘴笔、毛笔、海绵等工具画的点的综合表现7.与彩色铅笔结合的表现方法彩色铅笔绘制出的图案具有柔和、含蓄的色彩特征,如下图所示。将设计图案与彩色铅笔结合可以更好地表现我们要表达的画面效果,故这种方法在装饰图案设计中经常被用到。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彩色铅笔表现法8.稀释法稀释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1)将盐或其他材料撒入水分较多的色彩画面之中,可使画面呈现出雪花斑点的效果。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2)调色时直接将盐或其他材料加入颜料中,注意颜料一定要饱和,这样画出的画面效果才能具有地毯式的视觉效果和凹凸的触觉效果。如下图所示,在这幅风景写生中,高大的长颈鹿的身体部分及树干部分就采用了稀释法。9.套色法套色法是绘制图案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它将描绘的图案色彩归纳为一种到几种乃至十几种固定色彩,一种色彩为一套色,几种色彩为几套色,将一套色画完,再画另一套色,直至画完。下面是两种用色的技法: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1)色彩循环应用。色彩循环应用就是将所选择的两个或三个套色进行穿插,重复运用。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在搭配色调时,设计者要尽量控制套色的数量,套色尽量少些;同时,要注意套色间明度、纯度的变化,加强画面的层次变化。(2)采用白色或黑色穿插使用。白色及黑色可以起到调和画面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只运用了黄色、红色、蓝色三种色调进行穿插和重复使用,画面简洁明了;为了调和画面,设计者还应用了白色和黑色作为点缀、描边处理。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装饰色彩的自由创作。设计任务注意事项:(1)灵活使用色彩的表现手法。(2)色彩搭配合理。(3)画面整洁。(4)套色的使用,画面色调不要过多,注意画面的协调感。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案例赏析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二节装饰图案设计方法与规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引导案例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现代设计作品大量应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下图所示,太极图本身体现和综合了和谐的生态原理,是形式美法则的最典型范例。太极图中的黑、白区域形态相同,大小一致,只有黑、白颜色之分。太极图两部分的流畅融合造就了一种完美而独特的平衡结构与秩序。太极沙发(德国设计师Elements)太极书架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与统一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又统一于某种形式之中。人类社会中的事物的变化复杂多样,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变化的统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和谐统一,即人类的发展、变化要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相统一,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圈。变化与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是装饰图案表现的基本法则,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普遍原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一切事物都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事物的变化因素越多,动感越强;统一的因素越多,静感越强。装饰图案的变化与统一手法主要表现在造型、构图、处理手法等方面。装饰图案造型的大小、方圆、粗细、曲直、长短、疏密的变化是在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的。从构图上看,不同的形体、方向、主次、动静等变化因素经过归纳之后,变成了相互呼应、关联的统一体。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该图主要是对女性人体的刻画,人物造型简洁,用不同的疏密线条对背景进行虚实关系的变化处理,把人物衬托出来;人物的主体形象采用简化法、留白处理,而背景采用重色调、密集的处理手法,使人物形象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人物的长发采用有规律的线条进行排列,与背景中规则的木纹线条形成呼应关系,使整个画面在变化中有统一之感。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均衡二、1.对称对称的事物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如人、雪花、蝴蝶、蜻蜓,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某些亭、台、楼、榭等。对称能产生安静、稳定、永恒性的美感,是图案中求得重心稳定的常见结构形式。对称包括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形式。(1)绝对对称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绝对对称是指中轴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各自组成部分的造型、色彩完全相同。绝对对称可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和旋转对称等形式。绝对对称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虎头鞋、虎头帽的图案造型,人们在婚嫁时贴的双喜字等。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左右对称的蝴蝶剪纸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左右对称的莲藕图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旋转对称图例(2)相对对称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相对对称是指在绝对对称结构中有少部分形状或色彩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这种形式的对称不失其对称形式的稳定感,而又显得灵活、自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相对对称的莲藕图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相对对称的龙凤喜字剪纸龙凤喜字剪纸造型就灵活地运用了对称形式,中间的双喜字采用绝对对称的形式,而龙凤采用相对对称的形式设计在双喜字左右两边。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2.均衡均衡又称平衡,是在对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受中轴线和中心的限制,没有对称结构,但有对称式的重心,可使画面整体呈现均衡的状态。均衡是自然、生态的需求,艺术设计领域同样需要均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也要达到视觉平衡的效果。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广告设计”字体创意为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设计者对图中文字的字体、笔画、色彩进行了推敲和设计,若文字整体色调都采用黑色,则会感觉画面左重右轻,因而设计者把两个圆点用红色代替,使画面活了起来,打破了画面不均衡的格局。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采用均衡的方式设计图案的关键是把握好重心,抓住实体动势平衡、色彩平衡、空间平衡等环节,从而创作出生动、优美的图案。例如,在赵茂生编写的《装饰图案》中有一幅龟背竹装饰图案作品,如下图所示。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上,以叶子为主、枝干为辅;在动势平衡上,打破了植物由下向上的生长规律,采用主枝茎由左向右、再转向上的形式;在色彩上,枝茎相互透叠形成的白点与叶子的白色点相呼应,枝茎的线与叶脉线相呼应,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龟背竹装饰图案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三、对比与调和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手段。在产品设计中,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可以丰富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成功的产品设计要在充分观察和研究材料构造变化、对比美的基础上精心进行,从而使图案质感的对比趋于和谐。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紫砂壶的钮部和壶身用以小对大手法制成,形成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壶钮被制作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在对比中取得调和。紫砂壶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又称对照,是指差异性的强调。对比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如新旧对比、黑白对比等。一般来说,性质相反且相似要素较少的事物可呈现对比的效果,如大小对比、冷暖对比、长短对比、曲直对比、疏密对比(如下图所示)等。1.对比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疏密对比图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与对比相反,调和由视觉上的近似要素构成,如图案设计中的线、形、色等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所产生的一致性,使图案具有和谐、宁静的美感。对比事物的差异程度较大,而调和事物的差异程度较小,这是由视觉近似要素产生的效果。对比给人鲜明、刺激、醒目、振奋之感;调和则具有安静、含蓄、协调之美。2.调和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装饰图案设计要做到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保持对比中求调和、调和中求对比,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画面效果。画面构图以直线为主时,设计者可以在局部使用曲线来达到既调和又对比的效果;在使用冷色为主时,可以少量使用暖色来达到调和与对比的效果。例如,丁绍光的许多装饰作品都采用了对比与调和的表现形式,如下图所示。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画面中大量使用蓝色调色彩,只在人物的身体、发饰、裙式等较小面积地使用了暖色调色彩;从疏密上看,植物的叶子采用密集的形式进行刻画,人物则不做具体描绘,画面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使主题形象鲜明、突出。对比与调和图例(丁绍光作)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四、在图案上,节奏是规律的重复,是条理性与反复性产生节奏感。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节奏带有机械美,而韵律是在节奏的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情调,具有音乐美。韵律是把形象和间隔从大小、虚实、明暗、疏密、方向等方面给予规律化的组织排列,它赋予事物一种韵味,改变了节奏的呆板、单调感。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设计者对植物的枝干进行了归纳,将叶子用同种形式、同种方向重复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其分布在富于变化的枝干之间,形成了很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节奏与韵律图例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尺度五、比例与尺度是装饰图案的审美要素。比例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的长、宽、高的关系。任何艺术的造型和构图都应该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器皿造型上的长、宽、高的关系;器物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装饰图案的比例与尺度与纯绘画有不同之处,一种形式是写实表现,需要按照自然的比例关系尺度来描述;另一种形式则不受自然比例限制,可根据画面需要,创造装饰效果很强的画面效果。例如,丁绍光的人物装饰作品大都是遵循人体的比例尺寸进行刻画、描绘的,而背景的设计则是对自然物象的夸张、变形而设计的,如下图所示。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这里的比例主要是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审美需求为依据的。所谓的尺度即相互参照、衡量,它是衡量比例关系的价值与审美的依据,强调形体及局部的大小同它本身的用途相适应的程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程度。人物装饰(丁绍光作)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动感与静感六、动与静是相对的,动感与静感均来自人们的视觉经验。如下图所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飞檐是动静结合的典型代表。飞檐借鉴太极图中心的“S”形结构,使整个建筑有了一种持续发展和新生的状态,既矗立于大地,又好像在升腾;既不是绝对的静止,也不是绝对的涌动,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中国古代建筑的飞檐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我们可采用动感较强或静感较强的不同构成方法进行图案设计。(1)偏向统一的构图为静的状态,偏向变化的构图为动的状态。(2)静感的纹样较严肃,动感的纹样较活泼。(3)在造型方面,直线倾向于静感,曲线倾向于动感。(4)在构图方面,均衡构图倾向于动感,而绝对对称构图倾向于静感。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这两幅装饰作品从构图上讲,绝对对称图形与均衡图形相比可以称为相对静止图形。此外,添加颜色的图案与黑白装饰图案相比属于动态图形。相对静止图例相对运动图例以鞋或瓶子为基本型,综合运用装饰图案变形的基本法则,用点、线、面的装饰元素进行综合设计。设计任务注意事项:(1)构图合理,画面整洁。(2)瓶子造型要敢于变化、创新。(3)遵循装饰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力求画面效果和谐、统一。(4)图与底要有颜色变化,可以黑色做底,也可以白色做底。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案例赏析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ThankYou!谢谢观看!装饰图案ZHUANGSHITU'AN目录ONTENTS第二节装饰图案的色彩与表现第三节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三章装饰图案变形学习要点及目标掌握装饰图案的变形方法。掌握花卉变形的方法和要领。通过花卉变形项目训练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为今后装饰图案的设计积累素材。对装饰图案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人物变形的方法和技巧。掌握风景变形的规律与表现技法,为专业设计表现打基础。第三章装饰图案变形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引导案例装饰图案的变形在设计领域经常被用到。下图所示分别为壳牌石油公司不同时期的标志,通过这两个标志的对比可以看出现代标志与早期标志最大的区别是具有概括性、简化性和时尚性。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壳牌石油公司早期的标志壳牌石油公司现在的标志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设计者将椅子与鸟笼进行了结合和改良,打造出了具有奇特造型的椅子。鸟笼造型椅子设计

装饰图案变形的目的一、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装饰图案变形是通过写生、变形、归纳、加工而进行的装饰艺术处理手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图案变形是将事物从自然形态转为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1)通过变形可使原有描绘对象的特点更典型、更强烈。(2)通过变形可使事物的形象更美,更理想,更具装饰性。(3)通过变形可使图案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

装饰图案变形的方法二、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1.简化法2.添加法3.夸张法4.巧合法10.淡化透视法9.文字法8.寓意法7.求全法5.几何法6.拟人法和拟物法11.透叠法装饰图案变形的方法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1.简化法简化法是指抓住事物最美和最主要的特征,去除烦琐的部分,通过归纳、概括、省略等,使事物更单纯、完整,以加强其整体特征表现的方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用简化法画的菊花设计者对菊花的枝叶进行了简化处理,只保留了几片叶子;对菊花的花瓣也进行了简化处理,画面只有黑、白两色,但是仍然能表现出菊花婀娜多姿的形象。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2.添加法添加法是为了使图案的纹样更加丰富、更加理想而采取的表现技法。添加法需要在简化、提炼、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可根据设计需要在图形的外轮廓中添加装饰纹样,以增加图案联想的装饰情趣和浪漫色彩,突出主体寓意。添加的纹样形式表现为以下几点:(1)添加的纹饰与刻画的自然形态有关。(2)添加的纹饰与刻画对象没有关联。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1)添加的纹饰与刻画的自然形态有关。此类纹饰是通过对自然结构、纹理进行归纳、概括而形成的有条理性的纹饰。用自然纹样添加设计的凤凰羽毛用自然纹样添加法设计的金鱼鳞片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2)添加的纹饰与刻画对象没有关联。这种添加纹饰的处理很常用,且比较随意,设计者可以添加传统纹样,也可以添加传统纹样与自然形态结合的纹样。添加的纹样甚至还可以是与造型没有关联的自然纹理处理,设计者可以将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作为纹饰刻画在另一种造型之中;可以将人造物作为装饰添加的对象;还可以用文字进行添加,如下图所示。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传统纹样与自然纹样结合设计的兔子装饰造型添加法设计的水禽装饰造型文字添加设计的蝴蝶装饰造型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3.夸张法夸张法是强化、突出自然物象中能够引起美感的主要部分和典型事物,使其原有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具有趣味性和独特魅力的装饰性的表现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夸张法设计的仙人球夸张的前提是简化,简化的目的是更好地夸张。夸张可通过直接加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方法使图案更具感染力。设计者将仙人球的刺进行了夸张处理,使其造型独特、生动有趣。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4.巧合法巧合法(共用造型)是指在图案中选用某种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巧妙地组成新的图案形象,以使其更富有艺术魅力的组合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巧合法设计的女人和少女这幅装饰作品构思巧妙,设计者利用巧合法,把女人的形象置于人物面部与头发的交界处,使之有效成为背景人物的装饰图案,自然地表现了正负空间关系,呈现出耐人寻味的画面效果。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5.几何法几何法是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工艺制作、设计要求,把富有变化的物象处理成几何形状,使其更具理性美和逻辑美的方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抽象化的蝴蝶造型蝴蝶的造型经过抽象化处理之后,虽然图案给人有些机械化的感觉,但是仍然能够看出蝴蝶的基本形状。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6.拟人法和拟物法(1)拟人法。拟人法是把动物、植物等形象与人的性格、外貌特征联系起来,使其表现出人的表情、动态和感情的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的吉祥物“绿童”是通过对郑州市市树法桐树树叶的拟人化处理,塑造出的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寓意由一片嫩叶到翠绿挺拔的大树的生长过程,体现郑州市独特而深厚的自然生态与文化底蕴。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吉祥物“绿童”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2)拟物法。拟物法是将自然中原有的物象比喻成另外一个物象,保留二者之间的部分特征的表现方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拟物法图例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7.求全法求全法是指不完全依照素材的本身形态结构,而根据自身的要求和理解刻意添加原本不可见的物象,使图案更加完整和充实的方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求全造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求全造型无论表现何种形象都要使其饱满、生命力旺盛、富有朝气,而不是残缺、病态,其表现内容要积极向上。(2)求全造型所表现的物象应控制在画面之内,不要伸出画面外,保持画面的完整性。(3)求全造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将美好的物象加以集中体现,如在民间装饰图案中,设计者常将荷花、荷叶、莲蓬、藕画和鱼放在同一画面上,如下图所示。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求全法设计的鱼与荷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8.寓意法寓意法是指通过谐音、寓意等方法,赋予原本的自然物象一定的象征性和寓意,使其表现出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吉祥寓意,如“松鹤延年”等。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中国联通的标志利用中国结元素,寓意中国联通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寓意法设计的中国联通标志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9.文字法文字法是指将文字形态特征与自然物象特征相近的部分结合在一起,通过变形、夸张等方式进行设计的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袋鼠标志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10.淡化透视法淡化透视法是指装饰图案的造型不以固定的角度描绘对象,而是以散点透视的形式再现事物的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植物的叶子总是平面展开的,叶面朝向观者的视线;花朵总是呈现着正面和侧面的姿态,百合花等一些筒状、喇叭状的花卉多以侧面为最佳角度表现。淡化透视法设计的百合花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11.透叠法透叠法是面与面相互交错重叠,重叠的形状具有透明性,透过上面的形状可以看到下一层被透叠的部分,从而使形象变得丰富多样、富有秩序感的表现技法。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透叠法图例结合装饰图案变形方法的基本知识进行装饰图案设计的自由创作。设计任务第一节装饰图案变形概述注意事项(1)素材选择要有特点,容易刻画。(2)敢于想象、大胆创新,切勿直接临摹。(3)刻画精细、深入。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案例赏析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一节黑白装饰图案设计第二节花卉变形引导案例花卉变形是题材最广泛、最常见的变形手法。室内设计中的窗帘设计、灯具设计、墙体彩绘设计大多以花卉为题材;书籍中的插图设计、页眉设计常选用花卉题材进行表现;许多民间手工艺爱好者常以花卉为题材进行刺绣、编织、装饰等。第二节花卉变形花卉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花卉为题材的背包设计第二节花卉变形花卉变形设计图例第二节花卉变形

花卉的结构与特征一、在进行花卉变形设计时,要了解花卉的种类、名称、结构特点、生长环境、随季节的变化及生长规律等,认真把握每种花的气质和个性,掌握其外部特征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状态。花卉的花头、花叶和花枝都可以作为花卉变形的题材。花头是体现花卉结构特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花头一般由花蕊、花瓣、花萼、花托等组成。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两部分。雌蕊是种子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位于花的中央部分,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1.花头花头的结构第二节花卉变形根据花头形状的变化,将花卉分为不同类型。(1)杯状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