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下面我给大家精心整理了课程建设情况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1.培养目标:
1.1知识目标: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急救原则和防治措施;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症的概念,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和健康指导;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1.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备诊治能力;能规范运用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日常诊疗工作;具有危急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的能力。
2.教学建议
2.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考核办法:分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60%)和实践技能操作(30%)及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0%)。
其次,分开来说其各科特色:
一个“临床”使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中西医临床结合的特色与优势。内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如:要求学生搜集大量常见病例,从每一病例中抓重点,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外科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时进行,采用分组式,评分制,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妇科主要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的鉴别,教师要精选妇科内容,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儿科病复杂多变,患儿不会表达,不会配合,故注重培养学生的医疗技能、临床经验及医患沟通能力,如主要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法;五官科要求解剖学要扎实,其须借用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辨认其形态和病变,故教课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尽可能结合病房中真实的临床病人与案例;肿瘤学诊易治难,教师要向学生多植入本领域新进展,教授前沿性的诊疗;传染学主要是了解疾病和注重预防,如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急救医学要求学生应变能力要强,教学宜采用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2)教学方法
①课堂多媒体教学法。②研究性教学法: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现实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③自学辅导教学法,向学生布置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启发,而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自学成果,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还有影像观看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指导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手段改革
①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做到演示、板书等相结合。②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如: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其展现教学内容,以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③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提供医学教学方面的常用网址,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以解决问题。④利用网络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答疑和指导。
(4)建设成果
通过课程建设的完美规划与大力实施,将目前医学院校“三段式”模式: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注入新的元素,逐渐实现了医学课程模式多样化,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总之,课程建设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二
我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法律素养、有职业道德、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人才”,学院的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也围绕此目标展开。
教材是体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媒介和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我院确立了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为教材选用的原则,使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获得本课程最前沿的信息,同时,在教材的建设、管理与规划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制定了一系列教材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细则和办法,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
我院根据教育部教高[2021]4号文件和学校有关规定的精神,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教材建设、管理和规划的文件,以确保在教材选用、自编、征订、发行等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把住了教学质量第一关。
二、在教材选用、规划方面实行学院领导下的教研室负责制
教材的选用使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教学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精选教材。
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校教材选用及学院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教材的选用提出建议,经教研室讨论通过;然后由教研室报请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核同意;再由教学秘书编制教材选用与征订计划,并报学校教务处复核与审批。如果征订的教材观点过时、内容陈旧或者错过征订时间,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承担相关责任。
其次,未经学校教务处和学院同意,如果任课教师或者职工直接向学生出售、推销教材、教辅材料、讲义或另收教材费,或者以成绩考核不及格威胁学生,强制向学生发放教材、收取教材费的,学院将根据学校规定报请学校追究其教学事故责任。
再次,各教研室主任与任课教师负责科学规划,结合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建立起专业课的系列配套教材体系,每门课程配套教材优先选用最新版本,以保证我院课程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三、建立教材建设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我院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质量,调动教师著书立说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院对列入校级以上规划的高质量的教材的编著者和发表教材研究论文的给予相应的资助与奖励。
四、重视教材评价工作
各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任课教师对各门课程使用的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建立起教材样书库;同时要求资料室及时给各教研室提供图书信息,加快更新教材步伐,确保高质量的教材尽快地进入了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院近年来使用的教材有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两大类,前者占90以上,从比例来讲是科学的、合理的和适用的。
1、权威性高。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和“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系列为例,这两个系列的教材(特别是前者)均是由国内本领域的权威学者担任主编、知名学者参编而写成的教材,使得该教材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相关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观点,因而使得学生通过使用该教材,基本上能够了解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
2、新颖性强
这些教材基本上是近3年内出版的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还根据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立法变革和司法实践进行了适当的修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最新动态。
3、理论和实务联系紧密
绝大多数教材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理论和实务很好地联系了起来,教材编撰者在系统介绍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实务问题的分析,由于法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学科,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法学理论运用到法律实践中去
总地来讲,我院最近三年选用的教材是比较理想的,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和学生的反映也是不错的,这说明我院关于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是明确的,选用教材的标准是正确的。同时也必须指出的是,有个别课程的教材也存在着诸如内容陈旧,没有及时修订,不能反映法学理论研究、立法变革和司法实践的最新成果;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最新资料,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今后在预订教材时注意选择那些最新的教材。
篇三
外国语学院根据本科课程“十二五”建设规划,以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较好地执行了本科课程“十二五”建设规划,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条件、科教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级阶段教学大纲》和《华北科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精神,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整体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外语专业实际,在充分调研及论证的基础上更新各专业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了若干子模块,通识教育包括政治法律模块(16学分)、语言文学模块(9.5学分)、军事体育模块(4学分)、计算机科学模块(4学分)、社会科学模块(2学分)、特色课程(1.5学分),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合计52学分,占总学分的25.4%。学科基础课程共计78学分,占总学分的38.2%,专业基础必修和选修课程共计21学分,占总学分的10.3%,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程共计9学分,占总学分的4.4%。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两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含教学实验)共计44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7学分+教学实验3学分),占总学分(204学分)的21.6%,符合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的要求。
日语专业课程体系趋向合理,通识必修课43学分(占21.55%)、通识选修课15学分(占7.52%)、学科基础课84.5学分(占42.36%)、专业基础必修课12学分(占6.01%),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选修课15学分(占7.52%),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34学分(入学教育、军训3学分,毕业实习7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0学分,读书修身/学术报告2学分,日本专题研讨1学分,毕业教育1学分,社会实践4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与创新4学分)(占17.04%),共计199.5分。
两个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等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在教学运行中执行情况良好。
二、优化课程设置,精品课程等建设取得新进展
学院各专业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整合,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
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搭建了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四级教学平台:第一级平台为通识基础课平台,也可称工具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素质、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加强工具课程教学,着力打造学生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第二级平台为学科基础课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加强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素质的需要。第三级平台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该平台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实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主,及时把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充实到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从而奠定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第四级平台为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平台。该平台向学生提供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专业研究奠定基础。为了改变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过于偏重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的状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在基础教学阶段,重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打好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在高年级教学阶段,突出核心专业知识的教学,按照英语技能+专业知识的模式,设计和建设课程体系。
日语系开设具有实用型、应用型的课程,包括第二外语(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日语笔译、日语口语、旅游日语、科技日语、商务日语礼仪、经贸日语等,另外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了一门市场营销,能够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果。学院认真实施“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十二五”以来,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见统计表1),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建设9门、校级网络课程3门及2门课程试卷库建设任务。另有在建课程9门。(见统计表2)。
三、全面完成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修订工作
根据各专业2021级人才培养计划,我院共开设课程139门,其中英语系71门(含通识必修课3门,学科基础课26门,专业基础课14门,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16门,通识选修课12门),日语系42门(含学科基础课21门,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9门,通识选修课3门),大学英语教研室26门(含通识必修课19门,通识选修课7门)。
学院按照学校《关于修改装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通知》要求,以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对学院所开设的139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进行了精心修订,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规范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突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优化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及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提出了课堂实践训练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有关要求,对课程简介的内容进行了凝练,并在规范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格式,按要求进行了装订。
四、课程师资队伍进一步强化
(一)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得到提高和优化,骨干人才培养取得成效。学院通过引进及自我培养等方式使专任教师达62人,教授由8名增至12名,副教授达24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8%;学历结构上,博士由1人增加到4人,硕士5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7%。建立了一支职称、学位、学缘结构好、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和大学英语科教研梯队已经形成。在学校“131”人才工程第四批选拔中,我院入选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3人。
(二)学术梯队基本形成
学院各系室重视教师梯队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英语、日语专业及大学英语教师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学术梯队。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学院鼓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取得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经验,取得一定进展。学院有6名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获得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二级)培训师资格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二级)口语考官资格证书、日语二级笔译及日语高级口译等外语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6-8名,并为每位外籍教师配备1名助教,为外籍教师开展工作加强沟通,提供协助,保证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保障。
(五)加强教师学术交流,促进教师全面提高
一是选派教师“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省内外及外籍专家来学院讲学,浓郁学院学术气氛,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十二五”期间,共选派57人次参加学术会议,聘请中外专家14人次来学院做学术报告,并选派了6名教师短期出国考察交流,1名教师出国留学。
五、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外国语学院制定并严格实施《外国语学院课程教材选用原则》,坚持优先选用“普通高等教育类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教材、校级规划教材等。五年来,平均每学年选用规划教材110多部,获奖教材近20部,分别占每学年所选教材80%和15左右%,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203部,(见统计表3),原版教材5部(见统计表4)。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编著和出版精品教材。近五年,外国语学院教师出版教材、辅助教材28部(见统计表5),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立项6项(见统计表6)。
六、不断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断
学院各专业在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基础上,按照学校《关于修改装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通知》要求,以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对学院所开设的139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进行了精心修订,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规范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突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优化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及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提出了课堂实践训练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有关要求,对课程简介的内容进行了凝练,并规范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格式。
同时,学院通过教材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五年来,平均每学年选用规划教材110多部,获奖教材近20部,分别占每学年所选教材80%和15%左右,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203部,原版教材5部。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编著和出版精品教材。近五年,外国语学院教师出版教材、辅助教材28部,自编教材6部,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立项6项。
此外,教师积极利用网络电子等资源进行教学。学院建立了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笔译、大学英语等精品课程学习网站,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语言实验中心购置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及相关的教辅资源等,包括英语专业四、八级86套,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4套,专门用途英语八大板块(实用英语、经贸管理英语、医学英语、社科英语、科技英语、财会英语、饭店英语、旅游英语),五个板块的文化知识素材,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100多套,最新的英语广播材料(BBC、VOA、CNN、MSNBC)、英语原版影视片以及网络音频视频点播资源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提供多种资源。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式、任务型教学启发式、案例式、虚拟式、研究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精讲多练。在部分保留教师讲解的同时,就课程内容和背景知识等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和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如就要学习的内容和背景知识让学生查找各种资料(包括书面资料和音像资料)。
同时,通过广泛使用多媒体和其它多种教学手段,加大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形式,课程体系也改变了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确立了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参与性,教师指导性和教学方式实践性。
大学英语继续推进分级教学,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性。
(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专业积极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包括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在实践体系设计和丰富实践内容方面做了较大改革。一是将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项目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竞赛,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训练,考取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做准备;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头至尾基本不断线,除了全校统一的环节外,本专业新增加了英语听说技能实践课、英语应用文写作技能实践课、英语翻译技能实践课和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例由原来的13.95%提高到19.6%,实践体系占全部教学体系的21.6%,符合“文科类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含教学实验)占总学分应不低于20%”的评估要求。
同时,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根据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外语导游证、口译证、商务英语证、驾驶证等),搞好专业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考核,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适应能力和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方面,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为依据,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使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占总学分20%的标准,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日语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日语专业以强化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建构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环节。为保证实践效果,对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布置、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实施,近届毕业实习效果好,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工作特点,为就业提供了非常好的锻炼计划,实习单位给予我系学生较好的评价。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为保证指导质量,特外聘2名高级职称教师给予指导。学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态度认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此外,通过积极举办日语角、日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张扬个性、提升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搭建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地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日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促进教学评价方法改革
1、考核内容的改革。树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核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把考核内容定位在对学生以往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上,即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减少单个知识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
2、考核形式的改革。外语各门课程根据课程自身特点、性质,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口试、笔试、口试笔试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提交作品、学术论文以及多种方式结合等对学生学习进行考核。
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校内能力考核、社会等级考核等)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
3、考核成绩构成的改革。从只注重终结性测试(summativetest)转移到加强形成性测试(formativetest),形成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的方式。“综合评定”包括平时成绩评定和期末考核成绩评定两部分。平时成绩评定由“classperformance”、“classattendance”和“Assignment”三部分组成。“classperformance”主要包括newsreport,freespeech,participationintheclassactivities等活动中的表现;“classattendance”主要指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Assignment”主要包括平时测验及课外作业等情况。期末考核成绩评定是指课程笔试以及其他考核形式,如口试、撰写课程论文、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的考核。
理论课程综合成绩评定,一般期末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部分必修考查课和通识选修课等的综合成绩评定可以由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组成。
大学英语课程中增加了自主性学习部分,因此,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三部分构成,构成比例为30%、10%和60%。
4、加强对各类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等的考核。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校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撰写学生论文等。学生参加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的,可获得相应学分;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由有关专家鉴定后给予相应的学分。具体规定参见学校《关于给予各类学习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获奖学生相应学分的规定》。
七、加强条件建设,促进课程实践教学
学院积极加强语言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的建设,并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语言实验中心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见附件文件),相继建设了4间网络型语言实验室,使外国语学院网络型语言实验室达到8间,共577座。建设了录音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人力资源类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2024年度年福建省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15篇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 DB51T 3044-2023 四川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规范
- DB51T 2938-2022 彩灯(自贡)布展规范
- 2024至2030年双轮松砂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电动相对密度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滋补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上星板锻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MOOC】信号与系统-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3895号)
- 大学美育(同济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解读
- 足三阴经周康梅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码头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表
- 论诚信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 海船船员考试:船舶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及系统
- 探究影响临床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