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城市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城市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城市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_第4页
城市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间布局专题研究寻源:历史演变——城市空间演化1汉宋清民国1957年1980年1995年2000年2011年寻源:历史演变——城市用地增长21980-2011年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分析2001-2011拓展较快,尤以工业用地增长较多。居住用地拓展分析工业用地拓展分析3

中东南西北占当年用地比例1980年31.44%24.60%6.97%20.65%16.34%100.00%1995年28.38%27.29%7.85%17.74%18.74%100.00%2001年32.37%30.02%6.64%14.10%16.87%100.00%2011年18.17%25.90%18.32%19.21%18.41%100.00%川道用地比例对比1980年到2011年,从各条川道建设用地比重变化趋势看出,30年来经历了先东北后西南的过程。寻源:历史演变——城市用地增长北东南西中4中心城区用地——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5中心城区用地——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m2/人)R居住用地5075.038.940.9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197.59.29.7其中行政办公用地216.21.71.7文化设施用地29.80.20.2教育科研用地637.04.95.1体育用地66.20.50.5医疗卫生用地100.70.80.8社会福利用地6.40.00.1文物古迹用地132.41.01.1宗教用地8.80.10.1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31.04.85.1M工业用地3058.723.424.7W物流仓储用地182.71.41.5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416.010.911.4

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244.29.510.0U公用设施用地197.11.51.6G绿地与广场用地1289.19.910.4其中:公园绿地751.35.86.1H11城市建设用地13047.1100.0105.26上版总规实施评估——概述城市性质西宁的城市性质为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城市规模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96.6k㎡,人均用地96.6㎡/人;中期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3k㎡,人均用地91.2K㎡/人;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8.4k㎡,人均用地98.8㎡/人。布局结构主城区功能组织以南北和东西向两条城市发展轴线为城市骨架,采用带状组团式规划结构,形成“两个中心、八个片区”的布局形式,各中心、片区之间以城市干道、永久性生态绿地为界线,使各片区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西宁现行总体规划为《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6年元月1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2001-2020)7上版总规实施评估——难点与内容评估难点评估内容全范围用地协调度评估四区范围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评估及各类建设用地评估由于上版总规基期年为2000年,规划年为2020年,分别于现状年2011年相差11年、9年,缺少2010年中期规划数据,很难有效地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上版总规中心城区为四区范围,本次中心城区(四区+多巴+鲁沙尔+甘河工业园区)已超出上版总规范围,评估空间范围不一致。本次评估确定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规划的远期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四区范围四区范围外(多巴+鲁沙尔+甘河工业园区)全范围(四区+多巴+鲁沙尔+甘河工业园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20.1平方公里128.3平方公里8上版总规实施评估——中心城区用地协调分析协调度分析类别面积(公顷)比例(%)实施超前1223.67.9%符合规划5564.936.0%调整规划2921.118.9%超出规划2166.414.0%未实施3574.123.1%

合计15450.1100.0%结论城市建设用地实施与规划的吻合度较低。主要由于西部海湖新区、南川工业园、东川经开区以及城中区“大十字”的部分用地性质的调整改变。中心城区协调度分析表中心城区用地协调度分析图(2011)9上版总规实施评估——中心城区用地协调分析协调度分析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2011)超出规划用地主要为四区范围外建设用地,包括多巴、鲁沙尔以及甘河工业园区。实施超前用地主要城北区的生物科技园区以及川道内部分占用上版规划公园绿地的建设用地。调整规划用地海湖新区:中心结构由行政职能转变为文化会展职能;道路路网结构调整;部分居住、文化娱乐用地取代商业用地。南川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及商业设施用地比例降低。中心区: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降低。10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评估2011年末,西宁市建设用地规模108.3平方公里,较2000年增加4554.1公顷,占规划期控制增加建设用地指标80.6%。人均建设用地由2000年78.4平方米,增加到90.4平方米,增加了12平方米/人。2011年末,西宁市人口规模为120万人,较2000年增加40万人,与远期人口规模(130万人)相差10万人。2000、2011、2020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00年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2011年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2020年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用地代码用地名称基期年(2000年)现状年(2011年)规划年(2020年)用地面积(h㎡)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用地面积(h㎡)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用地面积(h㎡)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R居住用地2915.446.536.44648.542.938.83282.127.525.2A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B)1075.217.113.41667.215.413.92022.017.015.6M工业用地1176.818.814.71812.516.715.11564.613.112.0W物流仓储用地232.23.72.9160.41.51.3282.32.42.2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53.77.25.71216.011.210.21783.515.013.7U公用设施用地219.73.52.7133.41.21.1405.83.43.1G绿地与广场用地200.03.22.51189.111.09.92583.821.719.9H11城市建设用地6273.0100.078.410827.1100.090.411924.0100.091.711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评估用地代码用地名称α1(h㎡)α2(h㎡)α3(h㎡)β(%)R居住用地1733.1366.8-1366.4472.5A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92.0946.8354.862.5M工业用地635.7387.8-248.0163.9W物流仓储用地-71.850.1121.9-143.3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762.31329.8567.557.3U公用设施用地-86.3186.1272.4-46.4G绿地与广场用地989.12383.81394.741.5H11城市建设用地4554.15651.01096.980.6指标增量居住用地2011年末,居住用地较2000年增1733.13公顷,增量实施比为472.5%。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11年末,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较2000年增加592.0公顷,增量实施比为62.5%。工业用地2011年末,工业用地较2000年增加635.7公顷,增量实施比为163.9%。绿地与广场用地2011年末,绿地与广场用地用地较2000年增加989.1公顷,增量实施比为41.5%。结论注:1、α1=2011年用地面积-2000年建设用地面积;

2、α2=2020年用地面积-2011年建设用地面积;

3、α3=α2-α1;4、β(增量实施比)=α2/α1城市建设用地各类用地变化情况一览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发展过快,提前9年超额完成规划目标。12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各类建设用地评估2011年末,现状居住用地面积为4648.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2.9%。规划范围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城中村、棚户区,客观上造成了现状居住用地面积和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偏高。结论:东、西城区居住用地发展过快,建筑密度过大。部分居住用地范围已超出2020年规划居住用地13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各类建设用地评估2011年末,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1667.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4%。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内,而其之外公共设施数量则严重不足;城区内大量的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求。结论:新公共服务中心培育缓慢,现状公共服务中心高度拥挤。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各类建设用地评估2011年末,现状工业用地面积为1812.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6.7%。城区内工业用地和其他生活、服务用地呈二元分布的状况,即:城区外围是工业用地,内部是生活、服务用地,“工业围城”的态势比较明显。结论:工业用地发展过快,部分工业用地已超出2020年规划范围。工业用地15上版总规实施评估——各类建设用地评估2011年末,现状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1189.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1.0%。现状公共绿地较集中地分布于西川湟水河两侧和南侧山体上,人口最密集的老城区内公共绿地匮乏。结论:生态隔离绿地的实施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已侵占隔离绿地。绿地与广场用地16上版总规实施评估——总结城市发展方向沿河谷十字方向蔓延的格局没有改变,上版总规中预留的四大隔离绿地被蚕食,中心交通压力过大。山水利用不足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样强调了挖掘山水资源特征和延续历版规划对西宁山水的利用,以期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同时预留了四大块生态绿地,但是规划实施中随着城镇建设被蚕食,现状公共绿地也集中地分布于西川湟水河两侧和南侧山体上,人口最密集的老城区内公共绿地匮乏。城产用地布局矛盾甘河等地工业项目占城市用地较多,但地均产出较低。过境交通穿成的问题没有的得到解决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主要集中在柴达木路、小桥大街、南绕城路和西塔路等主要道路上。过境交通多穿过西宁市区,现行总体规划并未改线处理,今后仍会引起过境交通流入城市的的干扰问题,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中心过于集中西宁的商业集中于城市形态十字交叉点,四个向外延伸方向均没有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心,造成城市交通多过的集中城市中部,疏散城市功能有一点压力。单中心十字结构城市发展单元分析——东川17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西至建国路,东至峡口,北至北山,南至南山35K㎡(其中隔离绿地面积约为0.6K㎡)川道宽度2-4公里,长度10公里,川道内用地较平坦。高速公路以北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交通可达性较高,但与只能通过城中区或鲁沙尔与其他区域联系,西宁商业商务综合中心建成区面积28K㎡,湟中路西侧结构绿带已被居住用地侵蚀。城市建设空间局促,老城改造压力大,高速与城市快速交通的争夺。内部改造更新为主,协调开发区与城市功能的关系,4.0km2.8km10km韵家口至互助西宁火车站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安峡口建国商业中心南山建国路机场青海民族大学NS城市发展单元分析——东川18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32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28K㎡)火车站经济技术开发区韵家口民族大学经济技术开发区韵家口火车站民族大学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北川19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东起五一路,西至大酉山,北临大通县界,南到柴达木路,40K㎡(其中隔离绿地面积约为6.5K㎡)川道宽度2-4公里,长度13公里,川道内用地较平坦。大冲沟(刘家沟)横向阻隔。东侧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刘家沟有泥石流。有火车站(西宁北站)、国道、省道、高速出入口发展青海大学西侧的4000亩用地,主要发展工业,建成区面积17K㎡,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已经在实施过程中。1、园区与大通县矛盾突出。2、交通基础设施分割城市严重。4、文物保护需要协调.不宜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3.0km4.0km13kmWE西宁西站高新技术园区青海大学北山朝阳物流园区小酉山长宁至大通青海大学西侧4000亩大有山村刘家沟柴达木路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北川20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28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28K㎡)青海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朝阳物流园区教育园区朝阳物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隔离绿地大通产业园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南川21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北起南川西路,南到上新庄,东西两侧至山根。50K㎡(其中隔离绿地面积约为3.7K㎡)宽度为2-3Km,长度为21Km,川道内用地较平坦。东西两侧有地质灾害易发区。交通可达性较高,但与只能通过城中区或鲁沙尔与其他区域联系,南部高新技术园区和,旅游服务中心。建成区面积18K㎡,规划实施情况较好,但人气不足。。1、南川和湟中抢地矛盾突出;2、塔尔寺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主要交通流向,不宜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2.0km26km3.0km2.5kmEW南川工业园区塔尔寺上新庄城南新城温泉总寨镇西塔高速南川片区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南川22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36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15K㎡)南部新城南川工业园区南川片区上新庄工业园区隔离绿地南川工业园区南部新城南川片区城市发展单元分析——鲁沙尔塔尔寺23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东至西山公园,南至山根,北至北山公园,东至西塔高速4.0K㎡用地条件差,宽度0.5-1.公里,长度4公里,三面山体。无主要的地质灾害交通可达性较高,东侧为西久高速公路和南川东路,南侧有多鲁公路藏传佛教文化圣地、民族特色产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区面积3.8K㎡,现状可利用地几乎已建设,无更多拓展空间1、山体限制城市发展空间,2、塔尔寺保护不容乐观作为南部旅游组团开发保护3.8km2.3km塔尔寺WE蚂蚁沟水库甘河八瓣莲花产业园城市发展单元分析——鲁沙尔24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4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3.8K㎡)塔尔寺八瓣莲花产业园塔尔寺蚂蚁沟水库25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东起海湖路,西至多巴,北至行政边界,南到山根,54K㎡(其中隔离绿地面积约为7K㎡)宽度为2.5-5.5Km,长度为15Km,川道内用地较平坦。北侧靠近山体部分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交通条件优越,有火车站、国道、省道、高速出入口。海湖新区(文化会展)和西部新城建设。建成区面积21K㎡,主要为湟水路以东地区,主要为高层住宅。1、西钢搬迁;2、川道内隔离绿;3、川道内的文物遗址。川道建设条件好,是现在及未来城市用地拓展的主方向;3.0km2.5km15km李家山镇多巴镇甘河汉东回族乡火烧沟海湖路海湖新区西钢西宁西站小酉山拦隆口镇湟水森林公园SN发展单元分析——西川城市发展单元分析——西川26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33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21K㎡)西钢海湖新区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远翔工贸公司球团厂文化会展中心西部新城双寨物流中心西钢搬迁隔离绿地西宁西站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多巴27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南至青藏铁路,东和北至行政边界,西至国营寺交叉口。56K㎡川道宽度0.5-3.5公里,长度16公里,川道内用地较平坦。无主要的地质灾害,北侧为水源保护地。交通条件优越,有火车站、国道、省道、高速出入口。西宁城市副中心,湟中新行政中心,建成区面积8.5K㎡,主要集中在湟水河以北和高速南直接,其余的多为村庄和农田。1、城市建设差距大,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2、区内基本农田较多川道用地条件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3.8km2.6km3.5km16km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多巴镇区甘河汉东回族乡双寨货站西纳川拦隆口至湟源柴达木路SN城市发展单元分析——多巴28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15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8.5K㎡)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多巴镇区双寨货站湟中县城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双寨货站双寨物流中心城市发展单元分析——甘河29范围8°以下用地面积用地条件生态敏感度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划意图现状实施矛盾结论北至青藏铁路线,南至行政边界,东西两侧至山根48K㎡(其中,东区28K㎡,西区20K㎡)川道宽度0.5-6公里,长度15公里,川道越往南部越宽敞。川道内有大面积挖沙,地质塌陷川道北面为109国道、青藏铁路,内部有准轨铁路专用线和多鲁公路。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国家级工业区。东区12Km²土地已用完,西区已有项目占地17Km²。甘河西区剩余土地约5Km²。1、工业园区用水短缺;2、园区对环境的破坏性大;3、园区用地紧缺。控制园区的规模,防止其不断的扩张,安置周边村庄,减少污染危害1.5km2.0km13km6.0km2.0km15km青海中油青海天泰制钠公司汉东回族乡WE甘河黄鼠湾水库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发展单元分析——甘河30203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划用地面积25K㎡)2011年末现状(现状用地面积13K㎡)塔尔寺塔尔寺甘河工业园东区甘河工业园西区甘河工业园东区甘河工业园西区黄鼠湾水库黄鼠湾水库31用地因子评价定界:规划区内用地评价工程地质坡度农林保护工程地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32用地综合评价综合以上自然地形、工程地质、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控制4个要素对用地条件的影响,对西宁规划区内的城乡用地进行综合评价。西宁平安鲁沙尔多巴定界:规划区内用地评价33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生态组团,双城结构西宁西宁主城区多巴新城生态隔离绿地生态组团:西宁原有大十字空间格局持续蔓延,导致十字中心交通拥堵、功能过密,且建设用地已经并将继续侵蚀和突破原先设定的隔离绿地向外发展。双城结构:以生态组团式发展,破解西宁城区空间蔓延难题,构建设西宁主城区和多巴新城的双心结构。以生态隔离绿地分隔组团,各组团功能相对独立,以快速公交联络。原绿地规划西宁生态环境34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功能复合,产城一体产城一体布局规划图功能复合:各城市组团应具有复合功能,组团内就业与生活就地平衡,对外形成多向关联,工业、商业、住宅开发循环滚动,通过功能的多元复合与适度混合,促进城市活力的提升。产城一体:西宁工业发展迅速,未来仍将规划一定的产业空间承载发展,并以动力单元和配套服务单元共构组团发展核,打造多个增长极。35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低碳模式,公交引导10km5km5km5km5km20km20km20km20kmAB低碳模式:根据“单元城市”理念,将西宁未来城区划分为不同城市单元,并以自然山水和绿地分割。以低碳为导向推行人车分行,慢行交通,以步行尺度规划路网。公交引导:由交通系统被动适应城市拓展需求的强中心蔓延式拓展,向交通系统主动与城市空间拓展协同的多中心跨越式发展转变。通过高标准复合交通网络主动构建多中心体系,促进短出行城市结构形成,坚持公交优先。基于“单元城市”的城区空间发展设想强中心蔓延式多中心跨越式36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多元文化,特色彰显史前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土族文化高原体育文化南凉国文化墓葬文化河湟文化民国文化孔孟文化多元文化:黄河与湟水河两大流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西宁融史前文化、城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是一部包容并蓄的文化繁荣史。特色彰显:文化是城市的凝聚力,空间是文化的载体。西宁应外融生态、内融文化,塑造山水城川的城市意象,彰显城市特色。37宏观战略布局

宏观战略布局生态环境保育重大项目设想构建西宁都市圈,协调统筹平安发展基本农田保护山水资源利用与保育现代高端服务中心总部基地体育养生基地开发区隔离绿地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规划方案——情景要素分析基础设施成本动拆迁成本生态环境保育

重大项目设想

既有发展诉求开发建设成本历史文化保护

方案一模式图生态环境保育既有发展诉求开发建设成本方案二模式图既有发展诉求

生态环境保育既有发展诉求历史文化保护方案三模式图

塔尔寺沈那遗址38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方案一:跨越发展、双心驱动在多巴再造一个西宁、“双十字”结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30平方公里。39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方案一:跨越发展、双心驱动在多巴再造一个西宁、“双十字”结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30平方公里。95平方公里135平方公里40大通湟源平安互助多巴中心西宁中心塔尔寺

方案一:跨越发展、双心驱动在多巴再造一个西宁、“双十字”结构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多巴-海湖18公里123456789101112多巴将承担青藏高原高端现代服务中心、总部基地、研发中心、体育养生基地、生态宜居社区职能。42

方案二:强化主川、多心串珠多心串联珠“鱼骨状”结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22平方公里。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43

方案二:强化主川、多心串珠多心串联珠“鱼骨状”结构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75平方公里127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44大通湟源平安互助多巴新城西宁老城塔尔寺西部新城

方案二:强化主川、多心串珠西进东延“鱼骨状”结构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45快速路主干路快速公交走廊TOD中心慢行交通范围双快系统的构建

TOD发展模式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大十字商业中心海湖文化中心多巴商务研发中心西城行政中心46

方案三:优化西南、三心环山产业搬迁、多巴和塔尔寺三心环状连接。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47

方案三:优化西南、三心环山产业搬迁、多巴和塔尔寺三心环状连接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52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53平方公里48大通湟源平安互助多巴新城西宁老城塔尔寺旅游区

方案三:优化西南、三心环山产业搬迁、多巴和塔尔寺三心环状连接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49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规划结构双十字鱼骨状三心环状发展模式跨越发展、双心驱动强化主川、多心串珠优化西南、三心环山中心布局西宁商业文化,多巴科研行政商业-文化-行政-科研西宁商业-多巴科研-塔尔寺旅游产业布局强化甘河产业园区,适当扩大扩大产业园区面积工业进谷,在主川道两侧川道内布局工业,产城融合重工搬迁,区域布局交通组织过境外绕,双心各成体系依托双快强化东西向主川道交通强化内外绕城和环状交通生态隔离双心之间功能性隔离绿带主川道各组团之间生态隔离绿带三心之间功能性隔离绿带可操作性跨越发展、相对超前循序渐进、满足既有诉求产业搬迁具有一定难度适用时序相对超前适用于近中期发展产业搬迁具有一定难度塑形:西宁组合城区方案布局

方案比较50一、二方案结合形成深化方案

规划形成“双城联动、双十字结构”的空间布局结构。“双城”指湟中新城和西宁主城。“多片”指西宁主城区、西川新城、东川开发区、城南新城区、教育科研产业片区、塔尔寺旅游片区、多巴片区、西纳川片区、高新技术及物流园区和甘河大型产业园区等十个城市片区。512030年规划方案522030年规划方案深化

指标规划建设用地20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1.5平方米。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m2/人)R居住用地627230.87%31.36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10610.37%10.5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2141.05%1.07文化设施用地1930.95%0.96教育科研用地7593.74%3.79体育用地2801.38%1.40医疗卫生用地1540.76%0.77社会福利用地340.17%0.17文物古迹用地4722.33%2.36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5517.63%7.75M工业用地308715.19%15.43W物流仓储用地4832.38%2.41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41916.83%17.09其中:城市道路用地294614.50%14.73U公用设施用地2361.16%1.18G绿地与广场用地316415.57%15.82其中:公园绿地243011.96%12.15H城市建设用地20318100.00%101.5953片区规划

定位: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对外交通枢纽,创意产业区。规模:面积约84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建设海湖新区,完善老城,远期完成西钢搬迁。西宁主城区定位:湟中区行政中心,体育休闲区,职教园区,商贸中心、总部基地。规模: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近期大规模建设新城,远期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多巴片区54片区规划

定位:大学教育园区,生物园区,装备制造园区、城市上山实验区。规模:面积约22平方公里。近期完善三大片区建设,远期优化各项用地及空间布局。定位:产业转型实验区、商贸服务中心、区域性企业总部基地。规模:面积约14平方公里。近期优化各项用地及空间布局。远期搬迁工业至平安。教育科研产业片区东川开发区55片区规划

定位:会议及展览中心,高原特色产业区,低密度居住区。规模:面积约15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发展工业项目,远期远期优化各项用地及空间布局。定位:藏传佛教旅游区。规模:面积约4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争建5A景区,远期实现寺镇共建。城南新区塔尔寺旅游片区56片区规划

定位: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对外交通枢纽,创意产业区。规模:面积约84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建设海湖新区,完善老城,远期完成西钢搬迁。定位:省级行政中心、居住区。规模: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近期预留省级行政中心,远期完善各项城市功能。西宁主城区西川新城片区57片区规划

定位:湟中区行政中心,体育休闲区,职教园区,商贸中心、总部基地。规模: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近期大规模建设新城,远期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定位:高档居住区,生态休闲区。规模:面积约6平方公里。近期大规模建设新城,远期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多巴片区西纳川片区58片区规划

定位:高新技术产业区,物流中心。规模:面积约8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发展物流及高新技术产业,远期着重环境保护。定位:冶金、化工、循环产业园区。规模:面积约24平方公里。近期设置工业门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远期向高新技术升级。多巴高新技术及物流园区甘河产业园区59多中心引领模式由“单心独大”向“多心引领”转变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打造“三心引领、多点辉映”的城市中心体系。“三心引领”:西宁传统商业服务中心西宁文化服务中心多巴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模式

60多中心引领模式功能指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