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教学讲解课件2_第1页
刑法学教学讲解课件2_第2页
刑法学教学讲解课件2_第3页
刑法学教学讲解课件2_第4页
刑法学教学讲解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

教学安排学时:共56学时,14次课,最后一周课随堂考试。考试方式:闭卷。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课堂讨论、上课提问、课堂纪律及其他);考试成绩占70%。《刑法学》共分为四部分总则论犯罪论刑罚论分则论课程介绍上编刑法总论绪言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第四章犯罪与犯罪构成第五章犯罪客体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第七章犯罪主体第八章犯罪的主观方面第九章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上编刑法总论第十章犯罪停止形态第十一章共同犯罪第十二章罪数形态第十三章刑事责任第十四章刑罚概说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十六章刑罚裁量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制度第十八章刑罚执行制度第十九章刑罚消灭制度下编刑法各论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十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二十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二十九章渎职罪第三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刑法总论》的体系结构及其学习逻辑图刑法总论总则论犯罪论刑罚论概念原则效力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含罪数理论)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量刑制度执行制度消灭制度自首

立功

累犯减刑

假释)时效、赦免()()()排除犯罪性行为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结果等)犯罪主体自然人单位人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罪过、目的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聚合犯对向犯犯罪集团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法分论》的体系结构和重点章节《刑法分论》共有11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20章,刑法分论概述,主要阐述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刑法分则的体系和罪状、罪名、法定刑的概念和形式等。

第21章到第30章,这是对我国刑法中10类犯罪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刑法分论》同《刑法总则》不同、《刑法分论》着力于帮助人们对各项具体罪的认识和把握。

第一章刑法概述【引例】

被告人王某(云南省昆明市人)与胡某(越南人,在逃)于2000年2月19日,以到中国做买卖为由,将越南少女阮某(15岁)拐骗至江西省某镇,经被告人刘某(已死亡)联系,将阮卖给该镇农民丁某为妻,被告人与胡某各得赃款1500元。

公诉机关指控称,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并具有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8)项规定的“将妇女卖往境外”之严重情节。一审法院采纳公诉机关的意见,以拐卖妇女罪判处王某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及其辩护人以“是将境外妇女卖到中国而没有将妇女卖往境外”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一章刑法概述

重点问题刑法的概念刑法的任务刑法解释及其分类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的说,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罪--责--刑根据刑法规定范围的大小: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根据刑法适用范围的大小: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根据法规的独立性与否:单一刑法和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一)刑法的阶级性质(二)刑法的法律性质三、制定刑法的目的四、刑法的任务(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与安定的政治局面。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一、我国刑法的创制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正式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诞生是我国刑法规范基本具备的标志,我国刑事法治从此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刑法典的完善刑法典全面修订工作自1982年决定研究修改刑法始,至1997年历经15年。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日予以公布,新刑法典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三、刑法典的再完善单行刑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的决定》

八个刑法修正案。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即《刑法》第452条,规定修订后的刑法典施行的日期以及修订后的刑法典与以往单行刑法的关系。

第三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一、刑法的体系

二、刑法解释(一)刑法解释的概念:即对刑法规定含义的阐明。(二)刑法解释的效力

1.正式的刑法解释立法解释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规定含义所作的阐明。

2.非正式的刑法解释学理解释(三)刑法解释的方法

1.文理解释指从刑法条款语义出发阐释刑法规定含义的解释方法。其主要根据是语词的含义、语法、标点及标题。

2.论理解释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刑法产生的原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对刑法规定作逻辑分析,从而阐明其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1)当然解释(2)历史解释(3)扩张解释(4)限制解释介绍内容:姓名、专业等基本情况。对法律的理解。or感兴趣的话题。(时间每人1-2分钟,要求能说出前一个同学的姓名。)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引例】

被告人李某,自1998年2月起,与现役军人赵某之妻文某(李某明知文某之夫为现役军人)通奸。1999年1月以后,文某向赵某提出离婚,并拒绝赵从部队寄给她的钱物。经文某所在单位和赵所在部队派人多次调解,文坚持离婚。赵某遂于1999年10月15日向司法机关提出控诉,称被告人李某犯有破坏军婚罪。法院最后宣告被告人李某无罪。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重点问题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罪行法定原则的含义和要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要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要求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的概述一、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指导和制约刑法适用活动的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的准则。二、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第3条)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4条)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等、行刑上平等。(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5条)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刑法三大基本原则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引例】

2003年1月至8月,被告人李宁为营利,先后与他人预谋,采取张贴广告、登报的方式招聘男青年做“公关人员”,并制定了《公关人员管理制度》。李宁指使他人对公关先生进行管理,并在其经营的“金麒麟”、“廊桥”及“正麒”酒吧内将多名“公关先生”多次介绍给男性顾客,由男性顾客将“公关人员”带至南京市“新富城”大酒店等处从事同性卖淫活动。关于本案,辩护人提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同性之间的性交易是否构成卖淫未作明文规定,而根据有关辞典的解释,卖淫是指“妇女出卖肉体”的行为。因此,组织男性从事同性卖淫活动的,不属于组织“卖淫”,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李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法院认为,卖淫就其常态而言,虽是指女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特定男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但随着立法的变迁,对男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特定女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卖淫。对卖淫作如上界定,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问题: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第二节罪行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要求(一)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法定化(2)实定化(3)明确化“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讨论:通奸是不是犯罪?通奸是一种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我国刑法没有通奸罪,按照刑法第3条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通奸不是犯罪行为,否则,将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三、罪行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第三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等、行刑上平等。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1)做到刑事司法公正。(2)反对特权

李某是某单位的领导,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财物价值8万余元,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有的人认为李某是专家,又有突出的贡献,量刑时应当减轻处罚;也有的人认为李某身为知识分子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目无法纪,影响恶劣,应当从重处罚。你的观点如何?案例讨论

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1)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刑法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3)刑法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三、罪责刑相适应的司法适用(一)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二)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三)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重点问题案例: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适用哪国刑法?根据刑法第7条规定,我国公民即使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但考虑到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实际情况,对法律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可以不予追究。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一、 刑法空间效力概念和原则(一)概念: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二)原则:(1)属地原则(2)属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领水:即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3)刑法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4)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二)“法律特有规定”的含义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刑罚处罚的除外。”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对人的效力

(1)刑法对我国公民的效力。

在我国领域内在我国领域外(2)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

在我国领域内在我国领域外

我国领域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我国领域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不予追究。我国领域以外我国领域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犯罪我国领域以外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一、刑法的生效时间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效。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一是因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而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替代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三、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适用溯及力不适用没有溯及力。

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一)从旧原则,即刑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二)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三)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依照旧法处理。(四)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2.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3.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是什么?4.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总论》的体系结构及其学习逻辑图刑法总论总则论犯罪论刑罚论概念原则效力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犯罪形态(含罪数理论)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量刑制度执行制度消灭制度自首

立功

累犯减刑

假释)时效、赦免()()()排除犯罪性行为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结果等)犯罪主体自然人单位人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罪过、目的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聚合犯对向犯犯罪集团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联系与区别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重点问题第一节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三)犯罪的实质与形式统一概念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二)刑事违法性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条文中所包含的刑法规范。(三)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人违反法律,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社会危害性:(1)对于社会主义的国体、政体和国家安全的危害;(2)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3)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4)对于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危害;(5)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财产权利的危害;(6)对于社会秩序的危害;(7)对于国防利益;(8)对于国家机关行政、司法秩序的危害;(9)对于国家公务活动廉洁性的危害;(10)对于军事的危害。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三、犯罪概念的意义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我国刑法分则大体上通过以下几种规定方式来体现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解决罪与非罪界限的。(1)以情节是否严重、是否恶劣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2)以后果是否严重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3)以是否引起某种结果的严重危险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4)以数额是否较大、是否巨大或者数量是否大、是否较大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5)以是否使用法律规定的犯罪方法作为罪与非罪的界限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6)以行为是否在特定时间内或地点实施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7)以是否具有法律特别规定的犯罪对象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8)以是否“明知”、“故意”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9)以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目的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10)以是否具有首要分子、直接责任人员、领导人等身份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二节犯罪构成一、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二)犯罪构成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2)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从同类案件形形色色的事实中经过抽象、概括出来的带有共性的,对于犯罪性质和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实。(3)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诸要件是由刑法加以规定的,事实特征只有经过法律的选择才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的意义(一)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二)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三)有助于正确裁量刑罚三、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犯罪客体犯罪构成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第五章

犯罪客体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一)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二)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三)有助于正确量刑三、犯罪客体的种类(一)一般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二)同类客体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三)直接客体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2、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

3、物质性犯罪客体和非物质性犯罪客体第二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一、 犯罪对象的概念(一)概念: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二)犯罪对象的基本含义:

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的概述一、 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一)概念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表现。(二)特征

1、客观性

2、具体性

3、多样性

4、法定性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研究犯罪的客观方面,对正确定罪与量刑有着重要意义:(一)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二)区分此罪与彼罪以及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重要界限。(三)认定和分析犯罪主观要件的重要根据。(四)量刑的重要根据。第二节危害行为一、 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者意识,危害社会的行为。(二)特征

1、主体特定性

2、有意性

3、有害性

4、刑事违法性

二、根据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一)欠缺有意性的行为

1、反射动作

2、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3、身体受暴力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4、不可抗力引起的行为(二)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三)欠缺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三、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一)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两类

1、利用行为人自身条件的行为(1)利用自身身体条件:身体和身份(2)利用外力条件

A、利用他人作为

B、利用动物的作为

C、利用物质工具作为

D、利用自然力作为

(二)不作为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特定义务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第三节危害结果一、 危害结果的概念

(一)定义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二)含义

1、危害结果是实际损害或者现实危险状态

2、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

3、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

4、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和多样性

二、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

1、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中明确规定危害结果。

2、以对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3、以发生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

4、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5、以发生特定的严重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界限。

6、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概念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又称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客观方面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二、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应当掌握以下基本特征:(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二)因果关系的相对性(三)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四)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五)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六)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问题(七)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八)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第五节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一、概念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客观条件。二、构成要件的时间、地点、方法构成要件的时间,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发生的特定时间。构成要件的地点,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发生的特定场所。构成要件的方法,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实施危害行为的特定方式。三、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第七章

犯罪主体第一节犯罪主体概述一、犯罪主体的概念和分类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

自然人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主体二、犯罪主体的意义犯罪主体对定罪和量刑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包括:辨认行为能力控制行为能力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简称完全无责任能力或无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两类:一类是不满14周岁的人;一类是行为时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也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文规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危害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我国刑法中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即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又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有四种:(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3)又聋又哑的人;(4)盲人。第三节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一、刑事责任年龄(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和意义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二)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我国刑法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还有以下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3.刑事责任年龄(周岁)二、精神障碍(一)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1.医学标准

2.心理学标准(二)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三)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1.处于早期或部分缓解期的精神病患者

2.某些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三、生理功能丧失四、生理醉酒醉酒主要包括:生理醉酒病理性醉酒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一)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二)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一)对定罪的意义

1.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2.主体特殊身份具备与否,是某些犯罪案件中区分和认定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3.主体特殊身份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

(二)对量刑的影响

1.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相对较重的刑罚。

2.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

3.在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对某些犯罪如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就要从重处罚。第五节单位犯罪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基本特征:(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二)单位犯罪的存在范围具有法定性。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1.在定罪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一个重要标准。

2.在量刑方面,犯罪主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节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概念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二、犯罪故意的类型(一)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第三节犯罪过失一、犯罪过失的概念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第四节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一、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中的不可抗力具有三个特征:(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3)损害结果是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二、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中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1)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3)损害结果是由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第五节犯罪目的和动机一、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行为人确定某种犯罪目的,是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为指引。第六节认识错误一、法律认识错误(一)假想犯罪(二)假想不犯罪(三)对定罪量刑的误解二、事实认识错误(一)客体错误(二)对象错误(三)行为认识错误(四)因果关系错误(五)对主体身份的认识错误(六)打击错误第九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一节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概述一、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是指自然人直接针对危害现象或加害人实施的,旨在排除或减少某种危害发生的自救行为,如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二)特征

1、正当性

2、善意性

3、私力性

4、有利性

5、损害性二、种类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执行命令行为

4、正当业务行为

5、科学研究和自然探险行为

6、受害人承诺的行为和推定受害人承诺的行为。第二节正当防卫一、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一)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二)成立条件

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4、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5、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二、特别防卫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一)防卫过当的概念和特征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

2.防卫人在主观上对过当行为及造成的结果具有罪过。(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第三节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一)概念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二)成立条件

1、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

2、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3、必须是不损害某种合法权益就无法避免的危险

4、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

5、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

6、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二、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一)避险过当的概念和成立条件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1.必须具备上述紧急避险的前五个条件。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超过必要限度的避险行为,并给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3.行为人在主观上对避险过当行为具有罪过。(二)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三、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

1、目的相同

2、前提相同

3、责任相同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1、危害的来源不同

2、行为的对象不同

3、行为的限制不同

4、行为的限度不同

5、主体的限定不同第十章

犯罪停止形态第一节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犯罪未完成形态,即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中途停止下来,犯罪未进行到终点,行为人未完成犯罪;二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在中途停止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行为人完成了犯罪的情形。第二节犯罪既遂形态一、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既遂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二、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

1、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

2、举动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3、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4.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三、既遂犯的处罚原则第三节犯罪预备形态一、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2.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二、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三、预备犯的处罚原则第四节犯罪未遂形态一、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形态具有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没有得逞。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二、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三、未遂犯的处罚原则1.对未遂犯刑法原则上规定了从宽原则。2.对未遂犯采取得减主义。3.对未遂犯是适用从轻处罚原则还是减轻处罚原则。第五节犯罪中止形态一、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1.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成立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时空性。(2)自动性。(3)彻底性。2.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但尚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出现的犯罪中止形态。除了具备上述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征外,还要求具备“有效性”这一第四个特征。二、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的定性

1.行为人对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的放弃,是发生在犯罪实行未了的过程中,而不是在犯罪行为已经被迫停止的未遂状态下。

2.行为人对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的放弃是自动的而不是被迫的。

3.由于行为人对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自动而彻底的放弃,使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犯罪没有达到既遂状态。三、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

1.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

2.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四、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1.对中止犯采取从宽处罚原则。

2.对中止犯采取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原则。

3.对中止犯采取必减主义。

4.处罚原则的具体适用。

5.注意中止犯与刑法第13条“但书”的关系。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相对于单个人故意犯罪而言的。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同时具备以下主体、客观和主观三个方面的要件:(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两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二、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况

1.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行为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是出于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

3.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二人以上同时或者先后(近乎同时)针对同一个目标实施同一犯罪,但主观上缺乏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的,属于同时犯,不构成共同犯罪。5.二人以上同时实施犯罪但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6.超出共同故意范围之外的实行过限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一、共同犯罪的形式的定义共同犯罪的形式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或者共同犯罪人之间结合的方式。二、共同犯罪的形式的划分(一)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二)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三)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四)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二、各种共同犯罪人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一)主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种类:(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主犯的刑事责任:(1)主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2)主犯的特别刑事责任原则。(二)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1.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2.种类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3.从犯的刑事责任

(1)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2)从犯的特殊刑事责任原则(三)胁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1.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2.特征

(1)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

(2)在主观上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虽不愿意但仍实施了犯罪行为。

(3)行为人是因为受他人胁迫而参加犯罪的。

3.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四)教唆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

1.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

2.条件:(1)对象条件。

(2)客观条件。

(3)主观条件。

3.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1)教唆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原则。

(3)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第十二章

罪数第一节罪数判断标准一、罪数形态研究的任务和意义一罪和数罪形态,又称罪数形态。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一)罪数形态研究有助于准确定罪(二)罪数形态研究是合理适用刑罚的必要前提(三)罪数形态研究与我国刑法中某些重要制度的适用紧密相关(四)罪数形态研究对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罪数判断标准我国刑法理论通行的观点采用了犯罪构成标准说。根据此说主张,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犯罪构成的个数。即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第二节一罪的类型一、实质的一罪(一)想像竞合犯想像竞合犯,也称想象数罪,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二)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了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三)继续犯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后,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发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二、法定的一罪(一)结合犯结合犯,是指基于刑法明文规定的具有独立构成要件且性质各异的数个犯罪(即原罪或被结合之罪)之间的客观联系,并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将其结合成为另一个包含与原罪相对应的且彼此相对独立的数个构成要件的犯罪(即新罪或结合之罪),而行为人以数个性质不同且能单独成罪的危害行为触犯这一新罪名的犯罪形态。(二)惯犯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三、处断的一罪(一)连续犯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二)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三)吸收犯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第三节数罪的类型一、 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二、 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三、 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和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第一节刑事责任的概述一、刑事责任的地位

罪---责---刑二、刑事责任的定义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实施犯罪而承担的法律谴责和刑罚惩罚的义务。三、刑事责任的特征

1、应当性

2、代价性

3、严重性

4、专属性

5、时效性

刑事责任犯罪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五、刑事责任的根据

1、哲学根据

2、法学根据:实质根据法律根据事实根据第二节刑事责任的实现过程一、与刑事责任实现有关的时间(一)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时间(二)可能负刑事责任的时间(三)确定负刑事责任的时间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一)定罪判刑方式(二)定罪免刑方式(三)消灭处理方式(三)特殊处理方式三、刑事责任的终结(一)实际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终结(二)实际没有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终结四、刑事责任的消灭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第一节刑罚的概述一、刑罚的概念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剥夺或者限制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二、刑罚的特征刑罚具有以下特征:

1.刑罚的内容为对受刑者一定权益的限制和剥夺

2.刑罚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

3.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

4.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依据

5.刑罚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

6.刑罚的执行机关是特定的三、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措施的区别

四、刑罚的功能

1、惩罚功能

2、矫正功能

3、安抚功能

4、威慑功能

5、教育功能五、刑罚的目的刑罚目的,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1、特殊预防

2、一般预防

第十五章

刑罚体系和种类一、 刑罚体系的概念刑罚的体系,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二、我国刑罚的体系第一节刑罚的体系驱逐出境第二节主刑一、 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管制的对象2.不予关押3.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4.具有一定期限5.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二、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教育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拘役适用的对象2.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3.拘役刑期较短,幅度窄4.拘役的执行三、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进行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适用对象广泛2.剥夺罪犯自由3.具有一定期限4.进行劳动改造四、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在监狱强制劳动改造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2.实行劳动改造3.不可能孤立地适用五、死刑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死刑核准程序的限制死刑执行制度上的限制第三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