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1.gif)
![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2.gif)
![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3.gif)
![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4.gif)
![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c82474123ff92fd173cc58fa0d1af02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六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一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4说文解字:灋与律1、灋灋氵去廌廌意为“平,无凹凸”之意,引申为“公平”独角神兽,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去触理曲的人驱逐,放逐法——公平、正义、正直5
《说文解字》记载“律”字之含义为:律,均布也。“律”字具有“整齐、统一、一致”之义。2、律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依法治国往届:(待查)介绍苏大的法学传统:法学院照片和东京审判苏大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了宪法,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P166)二、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1、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3、树立和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二、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私宅就是一个城堡,风可进,雨可进,而国王不可进。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独立宣言》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相同:都属于上层建筑;不同: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反之,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6法制与法治法制
是指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常与民主相对称;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一、两组概念对比17法制与法治有法律不一定有法治,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
——江平
一、两组概念对比18人治与法治“人治”与“法治”是两种截然相对的治国方略与理念。
人治:Governmentbymen以个人好恶来管理国家。
法治:Ruleoflaw依照法律之规定来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简而言之,依法治国。一、两组概念对比19若要求由法律来统治,即是说要求由神癨和理智来统治;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因为人类的情欲如同野兽,虽至圣大贤也会让强烈的情感引入歧途。惟法律拥有理智而免除情欲。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两组概念对比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平等、正义、效率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立法、党带头守法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求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内涵
1、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树立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执法者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公平正义:(价值追求)
简述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
1、实体正义:法律本身的内容科学、公平正义。
2、程序公正:执法、司法活动以程序公正保证实体公正。
3、及时高效: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环节的效率。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任务,就是服务大局: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领导立法;保证方向;服务群众。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意识学法: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首要表现,同时也是守法用法的重要前提。(法律知识与法律思维)守法: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守法意识与守法行为)用法:处理涉及法律问题时,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感情用事,勿以道德标准作判断。(法律秩序与合法权益)一、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维护,不仅有赖于法律外在的强制性,还有赖于公民内心认同的法律的自觉性。名人名言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名人名言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培根《论司法》
名人名言
农民工王斌余因父亲腿被砸断急需用钱,便找老板多次讨要工钱,未果。此后他找劳动部门,找法院,都无济于事。最终,走投无路的王斌余又折回包工头家讨薪,被骂成“像条狗”,遭到拳打脚踢。极度绝望和愤怒之下,他连杀4人,重伤1人,后到公安局投案自首。最近,他一审被判死刑。王斌余案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王斌余该不该判处死刑?
王斌余父亲到监狱探望儿子王斌余杀人案:情与法的冲突
许多网民和法律界人士认为,不应当对王斌余处以极刑。一些法律学者认为,如权利保障机制低效,民众对有关权力机构失去信赖,致使弱者在走投无路时,往往采取暴力性、“非理性”的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且其有自首情节,单方面地处以极刑,是否公平?
不应判处死刑:
持相反立场的人则认为,王斌余行为虽有可悲悯之处,但是并不足以免除其死刑。也有人认为,被害人不应当替全社会承受制度性的悲剧。王斌余杀死的并非是欠他工钱的人,而是王斌余的工友和工友的亲属。那些同情王斌余并呼吁免除其死刑的人,是否漠视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应当判处死刑:
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内容:1、权利义务相统一。2、重证据:查清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念斌案)在诉讼程序中是凭借证据来认定相应的事实的,并以此作为适用法律的根据,这就是重证据的根本原因。3、讲程序。程序正义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二、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36一、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了解)(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概念
1.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2.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37(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义务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即隐含的、或默示的权利与义务;2.从内容看,权利意味着自己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包括自主权、要求权、请求权;义务则意味着应权利人的权利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3.从范围看,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法律权利:是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自由。
可以做、可以不做、要求他人做、要求他人不做必须做、必须不做法律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所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39(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权利表征利益,法律义务表征负担;法律权利是主动的,法律义务是被动的。(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02.总量上(或数量)的等值关系(1)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或等额的。(2)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互相包含;权利的范围就是义务的界限,同样,义务的范围就是权利的界限。41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1)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更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2)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行为发生、防止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的约束机制而有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义务的关系(了解)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是有界限的。无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都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之内行使,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你挥动手臂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面前
——约翰·密尔《论自由》44
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黑格尔证据的基本特征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合法。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不能捕风捉影和主观臆断。证据只有与案件有实质联系,才能起证明作用。辛普森杀妻案(查)二、重证据
刑讯逼供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
凡是以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必须依法予以排除;
对于其他未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的证据,必须依法重新收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对因排除非法证据而达不到起诉条件的,将作出不起诉处理或要求侦查机关撤销案件。
(浙江叔侄冤案)二、重证据为什么要讲程序?
两个饿得要死的人分一张饼,但是每个人都担心饼分得不公平,不论是给其中哪一个人切都不放心。怎么分才能让两个人都心服口服呢?
答案就是由一个人切,然后给另外一个人先挑。这样,切的人就会公平地切饼了。所以,程序的设计能很好地保障公平的实现。48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传统国家安全观与全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区别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认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不确定化,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恐怖主义(二)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三)新的国家安全观松花江水污染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尼克松的“和平演变”战略中东地区的“茉莉花革命”转基因食品:孟山都公司54(1)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15-18条对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具体化。(四)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55案例:
中国叛逃官员和军官(查资料)56(2)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国防安全法律主要由《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构成。57(3)经济安全法律制度涉及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条例》等。有关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如《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等。58(4)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59(5)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核心,包括环境保护、灾害防御、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内的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我国已经缔结或者参加了60多个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有关的国际条约。60《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养护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等。61(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国家已经制定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6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内容简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63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部痤疮病因介绍
- 营养与代谢障碍皮肤病病因介绍
- 中考政治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七上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 不孕不育知识普及主题讲座
- (2024)液冷服务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复习 专题04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 【期末必刷15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1 Units 1-5 重点词汇和短语归纳【考点清单】
-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A4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二中学第三次月考化学问卷-A4
- 《谜一样的男人》
- 【教学课件】选必中第一单元单元概览
- 印尼公司法中文版
- 宠物血液生化检验及其意义课件
- 电梯安全员培训范文通用12篇
- 人工智能(全套课件)
- 实训项目二 汽车底盘大修竣工验收
- 主题班会告别假努力-课件
- 2022年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及答案
- 土袋护坡综合施工专题方案
- COSO-内部控制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