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理念:本教学设计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从现实切入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体会古人的政治智慧,以古鉴今。在教学内涵上,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搭建时空框架,重点突出史料实证的训练和提高,并尝试依据历史材料做出一定的历史解释,提高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史料、理解问题。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第一目为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叙述了户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史料丰富。第二目为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第三目是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介绍了国家、宗族、慈善组织三个层面的救济活动,其中史料阅读部分能够典型地体现宗族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本课的三个子目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治理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对于今天我们国家的政治管理和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学情分析:优势:高二学生经过初高中四年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相关训练,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一定基础。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有助于理解本课内容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不断进步,学生能够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历史到现实的发展与进步。劣势:本课涉及内容较多,线索复杂,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设计思路:本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时突出三条主线即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对课本内容重新整合使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户籍制度一目,将后面课时的摊丁入亩纳入本课讲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程设计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整理历史时序,体现时空观念,运用分析材料,重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本课从现实生活导入历史,又从历史中回到现实,学生在古今关联中认识古代政治智慧,形成对当今制度建设的自信心与责任感。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与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的特点、作用与不足,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价值,形成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教学重点1.重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和特点2.难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内容和评价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视频导入【讲授新课】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8-P99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明清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历程如何?自主学习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户籍散乱。4.隋唐(1)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7.明朝(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8.清朝(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合作探究探究一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化史料一秦统一六国后,户籍制度随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而更加严密。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秦汉户籍基本是一年一定,汉代每年八月,乡部啬夫、吏、令史要“案户籍”,民人不论男女老小原则上都要到场接受貌阅,时称“案户比民”。户籍主要登记出入关津的符、赀簿、戍卒家属廪食簿等。汉代的户籍主要是记吏民家口名年,所以在多数场合即称为“名数”“名籍”。从户籍登记的内容上看,秦汉的“八月算人”,实则在户籍的基础上,与赋役征收相关。——摘编自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户籍制度的特点。提示:史料重点介绍秦汉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并指出了与赋税征收的关系。答案:户籍管理日趋严密;户籍管理法律化;登记户口有固定的时间;户籍记录内容比较详细;户籍管理与赋役征收紧密相关。史料二两宋除主户客户之分外,出现了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如茶户、盐户、匠户等,按职业划分,还没有专门的户籍,仍属于一般主户。两宋时期地籍与户籍分离(有鱼鳞图等关于土地的册子),有“两税版籍”“丁口账簿”等作为征税派役的依据。可见宋代户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征税功能日渐式微。元朝将民众按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又在此基础上根据户主职业划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灶户、儒户等。各色人户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同的。——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至元朝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提示:史料前半部分介绍了两宋时户籍制度的状况,后半部分介绍了元朝时期对民族与职业的划分。答案:两宋时期户籍有主户与客户之分;地籍与户籍分离,户籍与赋役日渐脱钩,户籍的征税功能下降;元朝户籍按民族和职业两种标准划分,存在等级之分。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0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状况如何?自主学习1.基层组织(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啬夫、游徼,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2.社会治理(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合作探究探究三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提示:特点: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②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③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作用: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保证了赋役征发,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1-P102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府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状况如何?自主学习(1)政府救济①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②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③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2)优抚政策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②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③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④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2.社会救济(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合作探究探究三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史料一古代涉及宇宙本源、社会制度以及天人关系等方面的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是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天授王权、人承天意”,要保住自己的政权,统治者就要顺天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君主和百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民、爱民是国家制定政策制度的出发点;君民博弈的平衡点则是国安,想要国安就要民安。这三点成为统治者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的思想基础。因此,古代有基于“畏天事神”的自省式社会保障思想,也有基于“畏民保位”为出发点的惠民式社会保障思想。——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提示:史料一介绍了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答案:保障百姓生活是顺应天意、巩固政权的需要;古代保民、爱民思想对君主的影响;只有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安定。史料二传统户籍制度在中国被赋予了身份、财产和福利认证功能。《周礼》规定乡师、族师等官查察男女户口时要求辨明老幼废疾之人,目的是给予优免赋役。汉代经“编户齐民”的灾民可享有赋税减收或免除权。两宋在救灾过程中有专门的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抄札,清代的荒政中有审户的步骤,或者叫“赈籍”。清代荒政也与户籍管理制度牵连。审户是核实灾民户口,登记贫困户,划分等级,以备赈济。审户后发给赈票,作为领赈凭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摘编自刘洪清《古代的户口与荒政》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户籍制度与社会救济之间的关系。提示:史料二介绍了传统户籍与社会救济之间的联系。答案:户籍是政府优免赋役的依据之一;户籍登记的信息与社会救济紧密相关;户籍是确定救济对象的主要依据【课堂小结】朝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优抚政策秦分类登记乡里制度什伍组织鸠杖汉编户齐民常平仓制度隋大索貌阅义仓、社仓唐户籍三年一造百户为里,百里为乡邻保制度养病坊宋主户与客户保甲制度福田院元诸色户计众济院明户帖、黄册里甲制十家牌法养济院清永停编审编制严密的保甲制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户口本、低保救助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这些问题,对于以学习知识为主,还未进入社会课堂的中学生来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这节课成为枯燥的政治学习课,授课过程中我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老师自己的户口页,社区中带红袖标的执勤人员,党员群的微信记录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核心素养的训练中,搭建历史时空框架,并重点突出了史料实证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将家国情怀蕴含于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由于是新教材,在教材内容的运用和讲解上还有待更加精彩的设计。学情分析:优势:高二学生经过初高中四年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相关训练,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一定基础。学生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有助于理解本课内容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不断进步,学生能够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历史到现实的发展与进步。劣势:本课涉及内容较多,线索复杂,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效果分析本课教学以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主,重点突出,并有效解决了难点,且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整体效果较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通过合作探究,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第一目为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叙述了户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史料丰富。第二目为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第三目是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介绍了国家、宗族、慈善组织三个层面的救济活动,其中史料阅读部分能够典型地体现宗族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本课的三个子目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层治理状况,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对于今天我们国家的政治管理和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评测练习1.《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解析:根据所学,编户齐民制度目的在于政府征发赋役,方便管理,故C项正确。2.“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以上这些改革()A.有利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C.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D.有利于加强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解析:由材料“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故排除D项,选C项;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A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是主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因此限制了其生产规模,排除B项。3.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解析:根据题干“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信息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自治”,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皇帝是否掌握乡官的任命权,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并不是社会经济组织,故C项错误。4.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解析:题干材料的含义是国家对地方的管理,除了正常的地方行政机构外,还特别重视借助于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等力量管理地方,故D项符合题意;乡里组织自古有之,A项错误;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乡村管理并未削弱中央集权,反而有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巩固封建统治,故排除B项;由题干可知,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国家维护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故排除C项。5.《墨子·七患》说:“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吉。”这说明()A.墨子有一套完善的社会救济方案B.墨子的设想得以实现C.墨子是社会救济专家D.中国的社会救济思想早已有之解析:题干材料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积极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的思想,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题干无关。6.范仲淹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困的亲友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贤者,他的行为()A.说明他富甲一方B.体现出他良好的人际关系C.证明了政府的重民思想D.契合了宋朝以来社会救济活动的发展趋势解析: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A项结论;范仲淹的行为与人际关系没有联系,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政府因素,C项错误;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