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_第1页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_第2页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_第3页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_第4页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1.王蕾蕾家庭:坚强盲女的创业之家。她是沈阳有名的盲人模特妈妈。作为职业模特的王蕾蕾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几乎丧失视力。但人生有不幸也有幸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为了拥有一个完整的家,王蕾蕾选择牺牲自己仅存的一点微弱视力,毅然生下两个可爱的儿子。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将他们抚养长大,还利用闲暇时间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请人代笔形成文字出版成册。在丈夫的帮助和支持下,她开始创业,利用手机语音功能学着开网店卖化妆品,还受邀到各地演讲,参加东方卫视的《妈妈咪呀》节目,她感人的故事和坚强的笑容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她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策划公司,忙碌中全家人和谐幸福地生活着。2.关键家庭:守护平安的警察之家。他是沈阳公安战线模范的代表,在守护百姓平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尽心尽力照顾着家庭,每当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丈夫屡立战功、取得工作成绩时,她都为丈夫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共同分担生活中的困苦,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就是这样一个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好评的幸福四口之家。3.王义华家庭:心系农民工的服务之家。她是沈阳阿楞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主任、和平区浑河湾地区农民工党支部书记、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家政服务分会主席。她组织成立了农民工爱心基金,帮扶困难农民工家庭;她发起创办了“新市民打工子女托管班”,为农民工子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指导帮助;她连续多年举办春晚和六一晚会,使60多名农民工子女参演辽宁广播电视台少儿春晚、300多名登上沈阳市文化宫表演舞台。她的爱心善举得到了丈夫和两个女儿的大力支持,全家人一起加入到为农民工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奉献。4.齐凤军家庭:家书育人的军人之家。他是大连市旅顺地税局的退休干部。1972年应征入伍的齐凤军,受父亲嘱咐立志要把晚辈带上正路,从此开始以书信建树家风的漫长历程。家书中有“提高生活品味强化素质”“理智规划人生珍惜亲情”的,有“探求生存真知家事杂谈”“为人生适时调频,创个性优势”的,有“让心理健康伴你成长”等等,引导晚辈、家人和族亲珍惜生活、热爱工作、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全家族20余人无违法违纪行为,都是单位或行业骨干,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5.于静家庭:夫妻电焊的工匠之家。她是大连市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唯一一名女电焊高级工人技师。工作27年中刻苦钻研焊接技术,成为公认的“八级大工匠”,改变了电焊世界男性独霸的局面。丈夫杨波是钢结构分公司的电焊工,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使他们的焊接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于静当选全国十九大代表,全家人为之自豪的同时共同制定了新的家庭目标,就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修身齐家、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6.孙宝江家庭:致力公益的爱心之家。他是鞍钢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普通工人、郭明义爱心团队虹桥社区孙宝江分队的队长。22年中组织了千余次的公益活动,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妻子刘艳兵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中,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义务咨询和居民医疗服务。孙宝江夫妇相濡以沫、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的模范事迹在当地有口皆碑。夫妻俩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经常带孩子一起去做公益活动。2016年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立志献身国防事业忠心报效祖国。7.赵正义家庭:照顾病妻的深情之家。他是鞍山市工商银行退休职工。1973年妻子患病,五年后瘫卧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从此赵正义每天早晨4点起床,先把孩子的饭菜做好,送孩子上学后,再给妻子洗漱、穿衣、喂饭;中午回到家再给妻子喂水喂饭、洗衣服、收拾卫生;晚上下班后做饭、喂饭、照看孩子学习……,这样的生活他无怨无悔坚持了45年。2001年,赵正义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带着妻子去旅游。一路上感动了同团的游客,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在天安门上合影留念。他用时间书写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和深情。8.董航家庭:尽职尽孝的忠诚之家。他是抚顺市公安战线的一名警官。董航一心扑在工作上,战斗在一线,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破获大案要案60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在他的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好警嫂和两位全力支持的好父母。妻子将家中大事小情全部承担下来,悉心照顾老人、操持家务,无怨无悔,公婆见人就夸儿媳孝顺。邻居们都树起大拇指,称他们是一个敬业奉献、为国尽忠、和睦幸福的模范家庭。9.徐素兰家庭:言传身教的园丁之家。她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与丈夫一同为乡村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她不仅是一名好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好母亲,是5名子女的好榜样。在她的言传身教带动下,5个子女都先后走进教师行业,扎根乡村教学一线,老大35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是市骨干教师;老二是校长,率先垂范、恪尽职守,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老三是市政府优秀教师、省优秀课教师;老四创新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积极性;老五热爱钻研,在省市课题研究中荣获二等奖,市骨干教师。全家扎根教育一线,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与热血,获得了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百余个,桃李满天下。10.康克敏家庭:护卫铁路的坚守之家。她是本溪市南芬街道甩湾社区居民。2003年,社区组建党员志愿者铁路护路队,夫妻俩一起加入一干就是15年。因为南芬小学位于铁路沿线,学生1000余名,沿线的居民也有近2000人,每天有数百人经过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护路队每天上午6:00-11:00、下午1:00-4:00两个时段分别轮流守护道口,提醒过往行人不要抢行、注意安全。不管刮风下雨、雪天路滑还是身体生病、打针吃药,夫妻俩从未间断护路任务,用坚守诠释了普通百姓的平凡与伟大。11.刘莹利家庭:用爱熔铸的重组之家。她是本溪市中医院内科病房护士长,丈夫是本钢歪头山铁矿工人。2005年,分别经历了丧偶之痛的二人带着各自的女儿重组了家庭。十二年来,夫妻间相互理解包容,视对方子女为己出,正视并勇于面对矛盾和问题。丈夫看到妻子照顾孩子辛苦,主动承担家务,并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与邻里和谐相处,乐于助人,带动大家保持社区环境整洁;家庭注重品行教育,两个女儿互相谦让,从不吵架,学习努力刻苦。一家人用真诚、尊重和信任换来了今天的幸福。12.李秀莲家庭:自办养老院的敬老之家。她是丹东市振安社区福居养老院院长、一名普通的老党员。退休后和老伴自掏腰包在辖区里建起了养老院,收费很低,主要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孤寡残老人,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十年来,她带领全家没有休息天、节假日,只要有时间就到养老院为老人洗澡、理发、喂饭、打理卫生、陪老人聊天,把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甚至有亲生儿女的老人节假日都不舍得回家过节,要留在这个“家里”,他们的真诚付出和爱心服务为当地百姓所称道。13.李志远家庭:三姓家庭的孝顺之家。他是凤城市鸡冠山镇大地村村民。为了照顾好老人,夫妻俩承担了93岁爷爷和双方年近70父母共五位老人的重任。在这个大家庭中,他们在事业上积极进取,生活中同甘共苦,成为兄弟姐妹的好榜样、家族中模范夫妻。婆婆患帕金森病8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无怨无悔精心照料,成了婆婆的“私人医生”和“翻译官”,让这个三姓之家和睦幸福,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他们还热心公益,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妇女儿童,传递着自己的一点光与热。14.闫春凤家庭:照顾原公婆的情义之家。她是黑山县镇安镇井家村村民。十几年前闫春凤痛失独子,儿媳陈宝带着双胞胎女儿改嫁农民李万玉。祸不单行,闫春凤的老伴患上重病,陈宝夫妻悉心照顾直到去世。陈宝和李万玉担心闫春凤没人照料,便带着两个孩子和闫春凤一起生活。十年如一日,陈宝夫妻十分孝敬老人,李万玉也视两个女儿如己出,没有再生育自己的孩子。全家五口有三口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影响使两个女儿成绩优秀,孝顺老人,全家其乐融融,得到了全村及周边乡亲的敬佩和尊重。15.周晓艳家庭:扎根农村的医护之家。她在锦州市常兴店镇河北村开着一家小药房。公公和丈夫都是医生,婆婆是护士,可谓是医护世家。周晓艳开办药房十几年来,始终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经营。丈夫每天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和大量的患者,但总是耐心、细致和热情周到。他去各村义诊,为百名患者做心电图,没有丝毫懈怠;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群众逐一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村民突发急病,夫妻俩买药送医,抢救照顾;非典、汶川地震时全家向红十字会捐款、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16.于素娟家庭——共同致富的热心之家。她是营口盖州市杨运镇鲍屯村党支部书记兼妇女主任。她和丈夫艰苦创业成为果业大户。他们致富不忘乡亲,帮助本村5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在生产生活中,他们每年都赊给农户500多万元的物资,帮助村民解决生产中因资金紧缺无法购买农药、化肥及生活用品等问题。她用自家恒温库,帮村民免费收储水果,亲自到南方跑市场、找销路,帮助村民将水果卖到了全国各地。每年她还组织近百名村民选果、包装、运输、装卸,解决了他们就业难收入少的问题。她全家热心为村民服务,帮助大家解决生产及生活困难,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赢得了全村人的爱戴和好评,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和谐乡村、美丽乡村建设。17.季昌福家庭:红色情结的爱国之家。他是营口市老边区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祖孙三代都是军人,季昌福的父亲从小立志保家卫国,18岁参军入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兄弟六人中,当年符合体检资格的都当了兵。季昌福两个儿子海军和海鹰一个是边防特种兵,曾在佳木斯驻边,一个在武警部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在全国武警大演练中获得了二等功,全家人用代代坚守的红色信念为祖国的国防安全作出了贡献。18.史庆友家庭:绿色无烟的环保之家。他是阜蒙县旧庙镇政府退休职工。史庆友出生在一个吸烟世家,从小就看爷爷叼着大烟袋、父亲吸着“喇叭筒”卷烟。爷爷、父亲相继去世后,作为大哥承担起了引导兄弟走正道的责任。他力劝姐夫和三弟戒烟,使40年、15年烟龄的姐夫和弟弟成功戒除;他全程监督,五个孩子大学毕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却没有一个吸烟。就连侄女对象抽烟,他也不放过,终于使小伙子戒烟。如今整个家族11个家庭28口人都不吸烟,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健康环保和谐。19.孙佳家庭:残疾女孩的自强之家。她是阜新市佳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佳自幼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症,轮椅便成了她的代步工具,坚强的她立志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女性。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只有两只手指头能灵活使用的她以惊人的毅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掌握了电脑使用技能,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工作室,为全国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客户制作微电影,广受好评。与爱人孙志国经过了十年的相识、相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他喜欢孙佳的善良、坚韧,愿用一生守护她。20.李雷家庭:热心公益的关爱之家。她是辽阳北辰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与丈夫相互支持共同创业,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帮助亲人、友善邻里、扶助贫弱。他们找最好的医院全力救治患重病的哥哥,使他得以延长生命;哥哥离世后他们又把孩子接到身边培养教育,上学、找工作、成家样样精心;对女儿要求也很严格,送她学国学、做公益,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毕业生、中国红十字五星级志愿者等多项荣誉;他们发起建立了辽阳爱心企业联盟,设立公益基金帮助弱势群体,数年如一日到敬老院、孤儿院开展公益服务,成为群众夸赞的爱心使者。21.张传仁家庭:服务社区的管事之家。他是辽阳市白塔区爱民社区大学的创建人,他和老伴张彦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管事大叔”和“管事婆婆”。老俩口退休后,一直致力于社区的公益活动,他们既是社区板报员又是居民的服务员。每天早晨4点半“天气预报”会准时书写在板报上,板报栏目“财政要闻”“开心一笑”“健康保健”定期更换;冬天带头扫雪、公厕满了找人联系掏粪,煤气管道出问题找煤气公司修理;谁家有纠纷、争吵、困难,夫妻俩就会第一时间前去排忧解难。在他们的带动下,儿子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儿媳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女儿和女婿也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全家经常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同进步、共和谐,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22.赵文艳家庭——科学教子的榜样之家。她是铁岭市开原市中固镇腰堡村人。她和丈夫王书林是成功培养了两名优秀孩子的“状元父母”,他们科学教子的事迹在当地乃至开原市都被传为佳话。儿子王崇于1999年以开原高中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后于2007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攻读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微软公司工作。女儿王欣于200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孩子小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没钱买笔和纸,母亲赵文艳就用火柴杆、玉米粒摆字教他们识文认字,并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生活上不攀比、学习上比高低,长大后要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夫妻俩凭借双手用采山货、打零工的勤劳所得供孩子们上学读书,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不仅成绩优异,为人也正直善良,成为周边邻居学习称道的榜样之家。23.莫洪波家庭——移风易俗的文明之家。他是铁岭市天德镇雅言村村民。2003年,莫洪波与张晓敏结为夫妻,由于从小受父亲勤俭节约家风的熏陶,所以在谈婚论嫁时莫洪波直接向未婚妻提出不大操大办、节俭办婚礼的想法,得到未婚妻高度认可。他们认为婚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相亲相爱相信相守,俩家亲属一起吃顿饭,办了一个简朴而热闹的婚礼,这个婚礼在当年被传为一段佳话,也让很多年轻人效仿,村民都夸赞莫洪波娶到了一个好媳妇。2016年公公病情加重,在他清醒时就交代儿子儿媳,等他走的时候悄悄火化就好。老人去世后,夫妻俩觉得老人勤俭操劳了一辈子,过世后应当办个隆重而体面的葬礼。母亲听后苦口婆心地做起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在母亲的劝说下,夫妻俩给父亲办理了简单的葬礼,这件事在小小的屯子里又引起了轰动。莫洪波一家婚事丧事简操简办的做法为农村移风易俗、建文明乡风树立了榜样。24.衣井文家庭——以文化人的快乐之家。他是北票市一名公安战线上的退休干部。2002年离岗后开始调配整理家庭档案,撰写工作回忆录。他把自己的人生体会和工作史融汇贯通,写下了10条家训规范教育子女。从1997年春节开始就一直在家里举办“迎春家庭联欢会”,至今已有20年。每逢春节的家庭联合会,子孙三代欢聚一堂,比赛项目有赛诗、赛歌、写春联、即兴讲演,趣味答题、乒乓球赛等,设比赛规则,把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变成比赛奖金,把文化活动引入家庭,使家庭生活增加了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互敬互爱,乐观向上,爱岗敬业。在良好家风的带动下,两个孙子也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小小年纪就扎下了为社会作贡献的根。25.杨丽新家庭——廉洁家风的税务之家。她是朝阳市地方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主任科员。作为一名女税官,凭着敬业尽职、任劳任怨的出色表现,被省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被省地税局评为“全省地税系统优秀女税官”。丈夫李有海在担任基层国税所所长的16年时间里,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纳税人、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夫妻俩人共事在税务战线,坚持清廉本色,洁身自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家庭内部相互监督、互相察看,做到了防微杜渐、自警自励,不取份外物,不收义外财,构筑了一道家庭反腐保廉的坚固防线。在他们的教育下,女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光荣成为一名女税官。26.郝国平家庭——智慧生活的书香之家。他是盘锦市大洼区工商银行职员。他的家庭秉承“孝悌传家根本,诗书济世文章”的祖训,勤奋读书藏书,善于理家,事业、生活双丰收。读书是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晚上休闲的时间全家都在读书,每年用于购买图书的投资达3000元以上。多年来,家庭日积月累藏书10000余册,还收藏了2000余册老版“小人书”。郝国平还把藏书用于服务社区读者,带动了周边群众的读书热情。郝国平同志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创作漫画作品6000余幅,获得各级奖项300余次,出版作品集5本,举办个人画展5次。在书香氛围的熏陶下,妻子在工作岗位上是业务骨干,女儿毕业于重点大学,工作后也成为了单位的骨干力量。27.杜丽梅家庭——捐赠救助的慈善之家。她是盘锦市丽梅爱心团队团长。她的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公益慈善家庭,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把自己的“饭碗”火锅店都捐了出去,无论是救助白血病患儿,还是救助灾区困难群众,她都竭尽全力,因为她内心怀有一颗善良慈爱的心。在她的组织和号召下,这个团队成员发展到3000余人。杜丽梅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特困人群的无私大爱,丈夫宋百昌打心眼里佩服和支持,他把对妻子的爱全部浓缩到支持她的事业中。2013年5月16日,郭明义为盘锦杜丽梅爱心团队授予“郭明义爱心团队盘锦杜丽梅爱心联队”旗帜,标志着盘锦杜丽梅爱心团队与郭明义爱心团队实现了对接。28.张佐财家庭——追回假货的诚信之家。他是葫芦岛市绥中县网户乡马山村村民。夫妻俩经营着一家商店,他们始终奉行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村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