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及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_第1页
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及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_第2页
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及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_第3页
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及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_第4页
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及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智能在投资决策模型中的应用内容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产生无数的信息,如订单、库存、交易帐目、通话记录及客户资料等。这些信息蕴藏了丰富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规律。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管理人员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怎样从业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采取明智的行动,成了企业的一个迫切愿望和现实难点。这就是商业智能的课题。本文就现有的投资决策模型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公司商业智能决策方案。关键词:商业智能;投资决策;模型应用AbstractTheenterprisewillproducelotsofinformationintheproductionandoperation,suchasorder,inventory,tradingaccount,callrecordsandcustomerinformation.Theseinformationrichbusinessideasandmarketrules.Howtoeffectivelyusethesevaluableinformationtoincreaseourunderstandingofthesituation,tohelpmanagersmaketimely,correctjudgmentinbusinessmanagementanddevelopment,thatistosay,howtoextractusefulinformationfromdata,thenaccordingtotheseinformationtoactwisely,becomeanurgentdesireofenterprisesandpracticaldifficulties.Thisisthebusinessintelligenceproject.Thisarticlestudiesthemodelandcharacteristicoftheinvestmentdecisionofexistingresearchcompany,businessintelligencesolutions.Keywords:businessintelligence;investmentdecision-making;modelapplication目录TOC\o"1-3"\h\u一、商业智能概述 3(一)、商业智能定义 3(二)、商业智能在财务中的发展 3(三)、商业智能与投资决策模型 3二现有的投资决策模型及缺点 3(二)、投资决策模型EXCEL 3三XX公司投资决策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3四用商业智能对XX公司投资决策问题解决办法 3(一)、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规划方案 3五总结与展望 3致谢 3一、商业智能概述(一)、商业智能定义(二)、商业智能在财务中的发展(三)、商业智能与投资决策模型二现有的投资决策模型及缺点(一)、投资决策模型的分类复利模式+罗素悖论+贝叶斯定理+凯利优选模式,这些是投资取得成功的数学奥秘。一、复利模型复利是世界第八奇迹——爱因斯坦S=P(1+i)^n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提起复利,几乎每个投资者都很清楚其意义,但是,真正能理解并做到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必须承认,我对复利模型的理解也曾长期存在着误区。过去,我曾经很天真的认为,投资复利获得的方式应该强调整个投资收益的复利,不应该强调个股的复利增长。也就是说,在投资组合中充分运用各种价值投资手段,获取整体的复利增长。可是,这种思维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假设,低估买入、合理抛出,是策略A。假设,低估买入、长期持有,是策略B。如果说,我们在同一个账户中同时采取A、B两种策略,其本质意义和在两个账户各自采取A、B策略没有任何不同。这时,就存在一个相互竞争对比的问题,A、B账户必定有收益能力高低之分。A、B策略同时采用必定不如单独采取A或B策略收益能力强。那么,策略A与策略B从长期看到底谁更容易胜出呢?下面,我们看看查理芒格是如何说的。芒格:“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作决策的地方。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那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你就可以安坐下来啦。那是很好的事情。”芒格:“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从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策略来看,策略A是其长期使用的方法,这种策略来源于格林厄姆。后期,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的投资风格逐渐转变为以成长性投资为主。正如巴菲特所说,芒格使他以最快的速度从大猩猩进化到人。但是,这里很容易有一个误区,就是伟大公司和成长性公司本质是完全不同的。芒格强调,买入伟大公司,坚决不卖出,这种思维的基础就是长期复利。所谓伟大公司就是具有长期高复利,利率高(i值大),持有期限长(n值大)。这就要求,投资者具有极强的预见未来能力,能够从买入那一刻就预见到i、n值很大,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高收益。这和成长投资本质还不完全一样,绝大多数投资者仅仅关心阶段性成长,在乎阶段性i值比较高,忽视i、n值同时很大,甚至n值趋向于无穷大(死了都不卖)。这样的投资者,本质上是一种阶段性获利思维,是以高成长阶段买卖为目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思维。复利模型,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是最终极绝杀手段。只有,你对所投资企业有着极强的自信,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强的预见能力,才能采用这种投资模式。很多盲目的价值投资者,在一些并非什么伟大企业上强行运用复利模型,死了都不卖,结果就真的死的很难看。如果,你真能如芒格那样坚信比亚迪会创造辉煌未来,早期介入、重仓买入、终生持有,你就是最强悍的价值投资者。但是,这样的人注定极少。因为,真的极难。二、罗素悖论把所有集合分为2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P={A∣A∈A}Q={A∣A¢A}(¢:不属于)

问,Q∈(包含于的意思)P还是Q∈Q?

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还有一个通俗的版本,就是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大意: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罗素悖论揭示了一个道理,事物之间是可以互为因果的,我们在给事物下定义,作出规定性的时候,只要无穷探究下去,必然碰到互为因果的问题。而这种互为因果产生的矛盾,会造成不确定性的存在。不确定性,首先在概率论中普遍应用,接着在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信息论、系统论、博弈论中都取得了成功。1931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了一个震撼数学界的定理,这就是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哥德尔定理揭示出,如果一个复杂的逻辑体系中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都可以用逻辑推理加以判定,或者用数学语言讲,这个理论体系是完备的,那么,这个理论体系就不可能是无矛盾的。它证明了,对于那些整体的复杂的逻辑体系的无矛盾性和绝对确定性(完备性)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彻底击碎了人类寻找完备性与无矛盾性的和谐统一,即使在纯粹的逻辑世界里,依然不存在这样的系统。思维与存在关系中,必须引入不确定性,这对客观世界来说是个颠覆性的结论。哲学界,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就是不确定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动力。事物在旧的稳定结构渐渐破坏->不确定性增大->旧的结构破坏、结构不稳定->新的稳定结构形成,这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中,发展演变,推动向前。证券市场,对不确定性的体现,主要在几个层面。第一、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系统一样要遵循罗素、哥德尔揭示的内在规律,存在着不确定性,造成系统波动规律是必然存在的。牛熊交替,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市场整体也会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推动向前。定投指数基金策略,能够有理论上的确定性基础也是基于此。第二、个股的不确定性股票的供求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体,按照罗素悖论,体现在供求结果的价格上就必定出现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个股与投资者形成的系统必然存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形成波动。由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自反馈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股价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波浪式推动向前。因此,长期投资持股策略,从本质上就具备了成立的确定性基础。第三、利用市场、个股的波动市场、个股的波动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可以被利用的,可是这种策略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确定的波动获利策略,即使你成功N次,第N+1也有可能让你失败。因为,这是罗素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性决定的,任谁也无法躲开。巴菲特,在康菲石油也失败了!证券市场,本质上是永远逼空的。优秀企业,本质上是长期发展,不断向前的。其实,这个世界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会曲折向前。所有的不确定性,最终,都会汇聚成这一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做的,仅仅是找到更好的确定性向前的目标,并坚守他。三、贝叶斯定理贝叶斯(1702-1763)ThomasBayes,英国数学家。1702年出生于伦敦,做过神甫。1742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63年4月7日逝世。贝叶斯在数学方面主要研究概率论。他首先将归纳推理法用于概率论基础理论,并创立了贝叶斯统计理论,对于统计决策函数、统计推断、统计的估算等做出了贡献。贝叶斯定理也称贝叶斯推理,贝叶斯提出计算条件概率的公式用来解决如下一类问题:假设H[,1],H[,2]…互斥且构成一个完全事件,已知它们的概率P(H[,i],i=1,2,…),现观察到某事件A与H[,1],H[,2]…相伴随而出现,且已知条件概率P(A/H[,i]),求P(H[,i]/A)。贝叶斯公式:P(H[,i]/A)=P(H[,i])P(A│H[,i])/[P(H[,1])P(A│H[,1])+P(H[,2])P(A│H[,2])+…]这就是著名的“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决策就是在不完全情报下,对部分未知的状态用主观概率估计,然后用贝叶斯公式对发生概率进行修正,最后再利用期望值和修正概率做出最优决策。假如,你无限次掷骰子,你得到1的概率为六分之一。假如,你掷骰子,上帝告诉你是个奇数。你得到1的概率为三分之一。这就是典型的贝叶斯决策。也就是说,随着后续信息的不断介入,得出修正概率。我们,在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时,是永远无法给出绝对肯定的答案的。不确定性事件,如果不断重复发生,我们可以应用频次分析确定其发生概率。面对只发生一次的事件时,准确确定概率就变得十分困难。一个企业,历史数据可以给我们很多统计结果,但是,历史数据不能完全预测未来。面对充满了变化的未来,我们只能对现实问题进行主观概率分析。因此,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任何投资分析,都是主观概率分析。投资,是典型的贝叶斯分析。栅格理论,就是研究如何客观、理性、完整的构建思维分析模式的理论。正确的投资过程应该这样的:首先,需要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应用栅格构建思维体系。然后,对不同栅格的具体实际情况,采取贝叶斯分析,逐个过滤,得出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概率。最后,运用凯利优选模式,确定投资的下注比例,选择最佳时机投资。这里面的关键是,栅格的构建以及贝叶斯分析主观概率的确定依据。栅格的力量-权值,思考的就是如何界定栅格对企业发展的主观概率确定依据。投资者的常态是:第一、无法构建完整的栅格判定系统,以偏概全;第二、无法客观、理性的评定栅格的力量,造成误判。第三、无法客观、理性的下注。我想,伯克希尔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栅格思维系统完整缜密;第二、对失败的经验教训极为深刻,积累了大批失败案例,对逆向思维有深刻认识;第三、知道如何失败,就更清楚如何避免失败,对企业具备的避免失败的组织机制,能够给予相对客观的贝叶斯分析主观概率评估;第四、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评估未来,并勇于运用凯利优选模式下重注。复利模式+罗素悖论+贝叶斯定理+凯利优选模式,这些是伯克希尔成功的数学奥秘。四、凯利优选模式凯利优选模式是一个公式,它使用概率原理计算出最优的选择。用公式表达为:2P-1=X其含义是:你所押的资金百分比(X)等于2倍的获胜概率减1。

如果你获胜的概率为0.7,那么所押的资金比例应为0.4(即40%)。

如果你获胜的概率为0.9,那么所押的资金比例应为0.8(即80%)。凯利优选模式,是投资获得高收益的至关重要的思维模式。芒格说:“如果你不能将这种初级概率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你的一生就像一个瘸腿的人参加赛跑,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拥有这种数学能力,你就会比别人拥有巨大优势。”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集中投资。巴菲特在1963年所购买美国运通时,将公司资产的40%共计1300万美元投在了这个优秀股票上,占当时运通股的5%。在其后的2年里,运通股票翻了三翻,巴菲特所在的合伙公司赚走了2021万美元的利润。敢于把自己总资金40%押注一只个股,即等于获胜概率达到70%。如果在机遇到来时,不敢下这种决心,则注定无法获得高收益。由于,凯利优选模式的作用效应,今后在仓位布局上,会尽可能选择最有信心的个股,押重仓。我个人认为,在满足行业分散的基本原则后,最好不要超过5只个股,应该在3至5只范围内,这是高收益的基本前提。只有对自己最有信心的目标下重手,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否则,将是自悖论。巴菲特说:“一生中,只要做对12次交易就足够了。”1万本金,一次翻倍,12次翻倍,就是4096万。我过去收益能力没有更高的唯一原因就是没100%押注自己最有信心的筹码。下次机遇到来时,要记得下重注。(二)、投资决策模型EXCEL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保证投资合理,从而不断增加企业价值,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或孰优孰劣的贴现指标一般有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报酬率等。其中内部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该项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但由于内部报酬率的手工计算过程特别复杂,又十分不准确。特别是在投资方案每年的NCF不相等时,又在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内部报酬率就更难以计算了,那么,能否选用一种能把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的财会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呢?利用Excel电子表格将简化大量计算工作,同时又非常准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大家知道,Excel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软件,它不象有的软件,还需要经由软件人员之手,才能产生用户所需要的功能。它的基本功能完全能够直接为财会工作者接受,财会工作者自己就可以做出许多过去需要借助于软件人员编程才能做到的事,这无论如何对财会人员来说是一件幸事。Excel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决不是做几张表格,而是建立各种模型,它真的是可以“机”上谈兵、运筹帷幄,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工具。

内部报酬率是一种长期投资方案在其寿命周期内按复利现值计算的实际报酬率。换句话说,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根据这一贴现率对投资方案的每年现金流入量进行折现,此时,投资成本的现值=投资收益的现值。其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部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否则,应该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内部报酬率超过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方案。

通常,确定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有逐步测试法、年金法、和图解法。这里只以介绍逐步测试法为例,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先预估一个贴现率,并按此贴现率计算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最后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比较,看其净现值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正数,即NPV>0,则表示预估的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应提高贴现率,再进行测算;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负数,即NPV<0,则表示预估的贴现率大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应降低贴现率,再进行测算。经过如此反复测算,直到找到一个可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为止。如果找不到一个恰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则应找出两个相邻的贴现率,使净现值接近于零,且一正一负。

2.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贴现率,用插值法计算出方案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IRR=RL+NPV1÷(NPV1-NPV2)×(RH-RL)

其中:IRR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内部报酬率;

RH是两个相邻贴现率中使方案净现值为负数的较高贴现率;

RL是两个相邻贴现率中使方案净现值为正数的较低贴现率;

NPV1是较低贴现率计算出的方案净现值;

NPV2是较高贴现率计算出的方案净现值;三XX公司投资决策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大华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1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6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2021元;乙方案需投资11000元,另外在第一年垫支营运资金3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有残值收入1000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8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将逐年增加修理费400元,假设所得税率为40%。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内部报酬率,并比较优劣。根据已知资料可编制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如下:[FL)]

[JZ(][HTH]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JZ)][HT9.5SS][JY]单位:元

[BG(][BHDFG1,WK13,K5*2。5,KW]

项目[]0[]1[]2[]3[]4[]5

[BH]甲方案

[BHDW]固定资产投资[]-10000

[BH]营业现金流量[][]3200[]3200[]3200[]3200[]3200

[BH]现金流量合计[]-10000[]3200[]3200[]3200[]3200[]3200

[BH]乙方案

[BH]固定资产投资[]-11000

[BH]营运资金垫支[]-3000

[BH]营业现金流量[][]3800[]3560[]3320[]3080[]2840

[BH]固定资产残值[][][][][][]1000

[BH]营运资金回收[][][][][][]3000

[BH]现金流量合计[]-14000[]3800[]3560[]3320[]3080[]6840[BG)F]

[FL(2K2]由以上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可知,甲方案每年NCF相同,均为3200元,基年的投资额为10000元。最终结果为:

当贴现率为16%时,

[JZ]-PV(16%,5,3,200)-10,000=477.74(元)

当贴现率为19%时,

[JZ]-PV(19%,5,3,200)-10,000=-215.57(元)[FL)]

[TPT1.TIF,+32mm。140mm,BP][TS(][JZ]图1-1贴现率测算[TS)]

[FL(2K2]〓〓从图1-1看出,贴现率在18%和19%之间时,甲方案净现值为一正一负,很显然,能使净现值为零的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在18%和19%之间,因此可用插值法计算出内部报酬率。[FL)]

[TPT2.TIF,+38mm。98mm,BP][TS(][JZ]图1-2插值法[TS)]

[FL(2K2]

〓〓根据IRR=RL+NPV1÷(NPV1-NPV2)×(RH-RL)公式,计算出甲方案的内部报酬率为18.03%。同理

由于乙方案每年的NCF不相等,其内部报酬率试算过程如图1-3,其中图1-3各单元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B9=NPV(B8,D3:D7)=14828.45(元)

C9=NPV(C8,D3:D7)=14432.57(元)

D9=NPV(D8,D3:D7)=14053.26(元)

E9=NPV(E8,D3:D7)=13689.63(元)[FL)]

[TPT3.TIF,+45mm。112.6mm,BP][TS(][JZ]图1-3乙方案净现值测算表[TS)]

[FL(2K2]〓〓从图1-3可以看出乙方案内部报酬率应在13%和14%之间。

根据IRR=RL+NPV1÷(NPV1-NPV2)×(RH-RL)公式,计算出乙方案的内部报酬率为13.15%。[FL)]

[TPT4.TIF,+36mm。113.7mm,BP][TS(][JZ]图1-4插值法[TS)]

[FL(2K2]〓〓由以上计算两个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的过程可知,甲方案的内部报酬率(18.03%)大于乙方案的内部报酬率(13.15%),说明甲方案效益比乙方案好。因此,该公司应选择甲方案进行投资。

可以看出,Excel提供的计算工具可以方便地用于投资决策分析之中,很快地对各种方案作出计算分析,并判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利用Excel电子表格在财务管理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四用商业智能对XX公司投资决策问题解决办法(一)、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规划方案

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应以支持经营决策为主要目的,故BI-DSS应支持:◆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分析决策支持;◆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决策支持;◆经营决策,其中包括产品决策、销售决策与财务决策等。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决策支持

为了支持外部环境调查分析,BI-DSS系统中应提供以下一些主要因素的检索机制:§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尤其是金融、财务、税收、外贸进出口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行情及产量、价格等;产品市场分析;主要原、燃、材料供应情况及价格等等。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决策支持

BI-DSS应支持:产品分析、市场分析、资金利润分析、盈亏分析等。市场分析决策模块包括市场开拓决策、销售策略决策等。◆市场分析模块应提供:§市场面分布分析§市场产品竞争分析§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程度分析§开辟新市场分析为此,BI-DSS应提供市场潜力模型,以便支持管理者考虑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占领未实现市场,开辟未开发市场◆销售决策支持BI-DSS应包括:§预测模型(可用于销售量预测、价格预测等)§市场潜力模型§价格模型这些模型作为销售决策的支持工具,可用于正确选择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和重点市场,制定开拓、占领和扩大市场的方针;战备和策略,正确地制定产品的价格政策和促销策略等,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产品决策模块该模块将能提供:§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产品销售增长率或产品所处寿命周期位置分析§产品市场容量分析§产品获利能力分析§产品市场占有率分析§产品生产能力及适应性分析§产品技术能力分析§产品销售能力分析§企业生产方向决策:产品寿命周期评价、产品获利评价、产品销售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评价,以及临界收益评价等;§产品发展战略决策包括:品种单一化发展战略、品种多样化发展战略、产品多样化发展战略、产品独特化发展战略、经营多样化战略等的决策支持,并提供产品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不同的评价产品方法,从不同角度,支持对产品给予较为合理的评价,实现产品决策支持功能。财务决策模块财务决策模块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生产过程中资金如何使用和管理的决策应建立:§投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投资决策模型提供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利润率、固定资金利润率、全部资金利润率)分析:§应提供资金利润分析模型。应采用可视性好的坐标图等工具,支持资金利润率的动态分析。§提供盈亏分析,应提供盈亏分析模型。其中,为了有效地支持盈亏分析,在这一模型中应采用多种盈亏平衡点计算方法,使管理都能够从不同侧面了解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客户关系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能通过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客户概况分析(Profiling)包括客户的层次、风险、爱好、习惯等;§客户忠诚度分析(Persistency)指客户对某个产品或商业机构的忠实程度、持久性、变动情况等;§客户利润分析(Profitability)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的边缘利润、总利润额、净利润等;§客户性能分析(Performance)指不同客户所消费的产品按种类、渠道、销售地点等指标划分的销售额;§客户未来分析(Prospecting)包括客户数量、类别等情况的未来发展趋势、争取客户的手段等;§客户产品分析(Product)包括产品设计、关联性、供应链等;§客户促销分析(Promotion)包括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的管理。领导级决策支持该模块应该能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需求,根据决策问题的性质利用决策模型库和知识库提供相应的经营决策功能,包括:§企业外部环境研究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确定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制定年度及年度以上的经营计划§目标、方针的分解与考核等决策系统并能以图表,复杂、自定义报表等多种方式提供直观、形象的辅助决策信息。

(二)、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规划方案特点

综合、集成、分布、快速、智能化的的商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将以定量分析辅助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与以定性分析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BI-DSS系统实现了对数据、模型、知识、交互四个部件的系统集成。◆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以数据仓库和OLAP相结合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新形式,BI-DSS将OLAP的多维数据分析与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组织正好形成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将数据仓库、OLAP、数据开采、模型库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更高级形式的决策支持系统。BI-DSS集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将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发挥各自的辅助决策优势,实现更有效的辅助决策。◆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中的CRM采用了商业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智能代理等技术来实现企业级用户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现有的数据资源,捕获信息、分析信息、沟通信息,发现许多过去缺乏认识或未被认识的数据关系,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更好的商业决策;并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数据挖掘工具集。◆商业智能综合决策支持系统BI-DSS从多种异构的数据源中抽取数据,能与各种数据仓库产品与解决方案兼容,包括:Microsoft,IBM,Oracle,Sybase等。实现数据库系统无关性;并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ETL工具。◆BI-DSS实现了交互性用户界面。系统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发现的知识,并以不同形式表示,用高层次语言和图形界面表示数据采掘要求和结果。◆BI-DSS实现了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为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现知识,系统将数据库、知识库、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工具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并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DSS(决策支持系统)和分析型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BI-DSS具有集成性、开放性、扩展性、技术先进性,能很好的解决商业智能及决策支持等功能的需要。五总结与展望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力争成为市场的支配者,而不是追随者。商业智能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得到最精确、最及时的信息,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企业的决策者们可以据此分析顾客的消费趋势,培养忠实顾客,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减少财政支出,挖掘新的商业机会,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商业策略,调整产品结构、分销渠道、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等。商业智能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在“边建设,边应用,边见效”的思想指导下,从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统计报表作为项目的第一阶段目标。从数据分析到数据挖掘,逐步完成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最终得到竞争优势和实实在在的利润。事业常成于坚韧,毁于浮躁。如果企业循着商业智能实施的正确道路走下去,应该会享受到成功的欢愉。致谢在我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得到了导师、指导老师、同学热情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完成论文,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陈秀萍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论文的选题,论文的规划及论文的定稿过程中,陈秀萍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从她那里既获得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对此我将终生难忘。还要感谢赵辉,刘天华等朋友。他们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我撰写论文期间他们为我收集资料、并对我的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对于我顺利完成论文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感谢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支持。

引力波的实验探测给我们的启示摘要:引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广义相对论。在这过程中,科学家们引力波的预言质疑不休、争论不止。而引力波的实验探测无疑证明了一切。引力波的发现,弥补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漏洞,也确定了他的理论的正确。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又一契机,它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变革。“破五”是中国传统迎财神的日子。2016年的这一天,却一个让全世界物理学界沸腾的日子,甚至许多的物理学家为之痛哭流涕——被预言已经百年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引力是什么?在今天人们所知道的物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作用为最弱。四种相互作用按作用强度比例顺序是:强相互作用(1),电磁相互作用(10),弱相互作用(10),引力相互作用(10)。因此,在研究基本粒子的运动时,引力一般略去不计。但在天文学领域内,由于涉及的对象的质量极其巨大,引力就成为不仅支配着天体的运动,而且往往是天体的结构和演化的决定因素。引力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力”,而是一种属性。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基于此,他结识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简单的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地球的质量产生的引力足够把地球上的东西全部抓牢。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突破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否定了瞬时超距作用,从根本上动摇了建立在这些旧观念基础上的牛顿引力理论。经过十年的探索后,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近代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归咎于时空的弯曲。这种弯曲是由物质造成的,物质的质量越大,所形成的扭曲也就越严重。但是这种弯曲,对于人类来说根本感知不到,一是因为人类伴随这种弯曲一起弯曲了,而是由于这种弯曲太微小。大质量物体发生的扭曲引起了震动,而这种震动,就是引力波。科学家们通过探测这种时空震荡,来证实引力波的存在。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次LIGO这一发现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弥补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漏洞,验证了已故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预言。探测的仪器叫做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是LIGO。LIGO的“两条腿”都有4千米长,最近的一次升级就花去了几十亿美元。LIGO的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是利用光速不变,在同样的直线路程里测试耗时,而通过时间的偏差(尽最大可能排除误差,也是耗资巨大的原因)来判定空间确实存在震动。这样的实验设置基于爱因斯坦的假设:光速不变,是因为以光的视角看,它沿途经过的空间发生了折叠伸缩。可能的引力波探测源包括致密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许多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为证明引力波的存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泰勒和赫尔斯由于第一次得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到目前为止,类似的双中子星系统已经发现了近十个,但是双黑洞系统却是首次。在实验方面,第一个对直接探测引力波作伟大尝试的人是韦伯。虽然他的共振棒探测器最后没能找到引力波,但是韦伯开创了引力波实验科学的先河,为如今的硕果打下了基础。因为在地面上很容易受到干扰,所以物理学家们也在向太空进军。欧洲的空间引力波项目eLISA(演化激光干涉空间天线)。eLISA将由三个相同的探测器构成为一个边长为五百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同样使用激光干涉法来探测引力波。此项目已经欧洲空间局通过批准,正式立项,目前处于设计阶段,计划于2034年发射运行。作为先导项目,两颗测试卫星已经于2015年12月3日发射成功,目前正在调试之中。中国的科研人员,在积极参与目前的国际合作之外之外,也在筹建自己的引力波探测项目。引力波的实验探测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这些探测极其不易,宇宙中发生爆炸性的大事件时产生的引力波,才相对容易探测到,例如黑洞合并、星系合并、超新星爆炸等。100年前,爱因斯坦在预言引力波存在时就曾说:“这些数值是如此微小,她们不会对任何的东西产生显著的作用,没人能够去测量它们。”蔡一夫给出解释:“时间发生得越早,距离越远,越会在宇宙中传播期间被红移。红移指的是由于宇宙本身的膨胀将所有的波动的波长拉直拉平,这样其波动性就难以被探测到。例如,这次LIGO探测到的引力波,是13亿年以前两个大约3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振幅之小,是在原子核尺寸的千分之一的尺度。能探测到真的是非常不容易,LIGO实验组的科学家们也是在几十年里经历多次挫折,不断调整方案,改进仪器,才最终探测到的。”所以它的成功探测也标志着在这个领域人类的技术进步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它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不止在科学情感上,更在于能够打开人类的一个新的世界——每个人都对它满怀期待。如果电磁波探测是人类的眼睛,那么人类又多了一双聆听外界的耳朵。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说:“在《星际穿越》和《三体》中,都不约而同地将引力波选为了未来科技发达的人类的通讯手段,这也许只能是美好的幻想,但对于天文研究而言,引力波的确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吹进来的第一缕清风,就带来了一个重大的信息:极重的恒星级双黑洞系统存在并可以在足够短的时间(10亿年)内并合。这是让我们始料未及的。谁能知道在将来的更多的探测中,LIGO和一众引力波探测器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引力波有两个非常重要而且比较独特的性质。第一:不需要任何的物质存在于引力波源周围。这时就不会有电磁辐射产生。第二:引力波能够几乎不受阻挡的穿过行进途中的天体。比如,来自于遥远恒星的光会被星际介质所遮挡,引力波能够不受阻碍的穿过。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两个特征允许引力波携带有更多的之前从未被观测过的天文现象信息,而每一个电磁波谱的打开,都会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现。天文学家们同样期望引力波也是如此。而引力波本身的性质也可能对基础物理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引力波蕴含的,很可能是宇宙诞生的画面。我们从小都被告知一个最著名的猜想——宇宙是在一场爆炸中诞生的。这意味着,在时空的开始,宇宙又一次最为剧烈的震动。引力波就能让我们还原这个震动——它是否存在?有多大规模?不仅如此,引力波还能传递信息——我们看不到的宇宙空间在发生什么?据科学家解释,这次的引力波就是在遥远的距离上巨大的黑洞变化引起的。而这一结果也证明了黑洞真实存在——至少是广义相对论预测的由纯净、真空、扭曲时空组成的完美圆形物体。并且,引力波传递的信息可以让科学家更精确地估计宇宙膨胀的速度。总而言之,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面熟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引力波的发现类似当年的发现X光一样,是一种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引力波的观察,去观察遥远的宇宙的现象。发现暗物质、时空穿梭等等才是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没有引力波,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些科幻世界才有的事情的。“既然引力波是存在的,基于引力波的科研思路可信性就大大提高了。就好像走一条未知的路,走到半路,有人怀疑不对,结果证实是对的,那么就可以加快步伐了。”苏萌说。世界各国都加大了探测研究引力波的力度,我国也紧跟探索引力波的步伐。“天琴计划”参与者、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教授介绍,“天琴计划”是我国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方案,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该计划预期执行期为2016~2035年,分四阶段实施。项目还将挖山洞,建观测站以及建设综合研究大楼。预计拟投三亿启动。天琴计划预期执行期为2016-2035年,分四阶段实施:(1)2016-2020年:完成月球/深空卫星激光测距、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所需关键技术研发。主要研发成果包括:新一代月球激光测距反射器、月球激光测距台站、高精度加速度计、无拖曳控制(包含微推进器)、高精度星载激光干涉仪、星间激光测距技术等;(2)2021-2025年:完成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工程样机,并成功发射下一代重力卫星和空间等效原理实验卫星。主要研发成果包含:超静卫星平台、高精度大型激光陀螺仪以及进一步提高加速度计、无拖曳控制、高精度星载激光干涉仪、星间激光测距等技术;(3)2026-2030年:完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完成卫星载荷工程样机;(4)2031-2035年:进行卫星系统整机联调测试、系统组装,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李淼介绍,“天琴计划”的出发点是切实根据我国的技术能力实际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提出我国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方案。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每颗卫星内部都包含一个或两个极其小心悬浮起来的检验质量。卫星上将安装推力可以精细调节的微牛级推进器,实时调节卫星的运动姿态,使得检验质量始终保持与周围的保护容器互不接触的状态。这样检验质量将只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而来自太阳风或太阳光压等细微的非引力扰动将被卫星外壳屏蔽掉。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距技术将被用来记录由引力波引起的、不同卫星上检验质量之间的细微距离变化,从而获得有关引力波的信息。“天琴”的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样的选择能够避免测到引力波信号却无法确定引力波源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也于2016年2月16日公布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的“空间太极计划”。按照这一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发射由位于等边三角形顶端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用激光干涉方法进行中低频波段引力波的直接探测。主要科学目标是观测双黑洞并合和极大质量比天体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辐射,以及其他的宇宙引力波辐射过程。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院士表示,“我国目前的技术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通过良好的国际合作得到一定的弥补。”胡文瑞说,“空间太极计划”是一个中欧合作的国际合作计划,目前有两个方案:方案一是参加欧洲空间局的eLISA双边合作计划;方案二是发射一组中国的引力波探测卫星组,与2035年左右发射的eLISA卫星组同时遨游太空,进行低频引力波探测。据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被列入中科院制订的空间2050年规划。2008年由中科院发起,中科院多个研究所及院外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参与。引力波的发现是感人至深的,它印证了一位物理学大师的睿智伟大,为年富力强的物理学家们增添了信心和安慰。在理性上,引力波的发现更是激动人心的,人类的历史将会改写,一切都是未知,未知也许会更加美好。参考文献:[1].柏格曼著,周奇、郝苹译:《相对论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61。(P.G.Bergmann,IntroductiontotheTheoryofRelativity,Butterworths,London,1958.)[2].温伯格著,邹振隆译:《引力和宇宙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S.Weinberg,GravitationandCosmology,JohnWileyandSons,NewYork,1972.)[3].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J·韦伯著,陈凤至,张大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