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_第1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_第2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_第3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1、“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在艺术上善用拟人或对比手法,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2、奥林波斯神系: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波斯神系的生活则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即父权制时期的生活和家庭关系。在这一组神话中,希腊诸神按父权制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其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成为“奥林波斯神系”3、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主要有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忒修斯的故事等。4、《伊利昂纪》:意为“伊利昂的故事”,因为希腊人把特洛伊城又叫做伊利昂。全诗24卷,15693行。这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希腊联军中最勇猛的主将是阿喀琉斯。全诗在特洛伊人为赫克托耳举行葬礼中结束。5、《奥德修纪》史诗以古希腊英雄人物奥德修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伊利昂城攻下之后在海上艰苦飘流十年返回故乡,以及他回乡后如何复仇的故事。6、《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的内容丰富,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努力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格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被视为古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第二章—第六章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作者:教会僧吕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2、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义文学)兴盛地:法国。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主要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作者:封建主、骑士骑士抒情诗内容: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中心主题: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破晓歌”最为有名。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分为三个系统: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改写。著名的作品:《亚历山大传奇》骑士叙事诗《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作品:《特里斯丹和依瑟》拜占庭系统:法国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英雄史诗(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前期英雄史诗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冰岛:《埃达》《萨迦》中心主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期英雄史诗法国:最有代表性作品《罗兰之歌》(爱国主义的主题);(中世纪中期)西班牙:《希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英雄史诗特点(1)民族遭难、民族英雄拯救民族,脱离苦难。(2)风格庄严、激越。4、谣曲:以描写生活的悲剧或历史题材为主,不少作品塑造下层人民喜爱的英雄,具有平民意识。最有名的:英国“罗宾汉谣曲”.5、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主要特征: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主要创作手法:讽刺主要体裁: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城市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寓言讽刺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中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长篇故事诗代表作:《玫瑰传奇》:(法国)整部作品运用象征、梦幻手法。上部:宣扬骑士“典雅的爱情”的贵族文学作品。下部:反映了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封建贵族特权,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6、莎士比亚的喜剧主要表达的则是人文主义的正面理想,歌颂美好、忠贞的爱情、赞美纯洁、忠诚的友谊,送养人性中的仁爱无私精神和机智勇敢的品行,尤其是热烈地赞美女性的仁善、美丽、聪明和智慧。剧中理想主义色彩极浓,表现出作家对前途充满乐观精神。“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莎士比亚的喜剧常常情节繁复交织,但主线鲜明,其他线索与剧作的主要情节线索相辅相成,每条线索即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紧密。7、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广大劳动人们的痛苦,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遭受到的罪恶势力的破坏与摧残。在艺术上,随着剧作批判力量的明显增强,基调沉郁、悲怆、愤激的。剧作对现实的反映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也更具有震撼观众和读者心弦的力量。莎士比亚悲剧也采用了多条情节线索并进的结构,一出戏中包含多个繁复交错的故事,从而构成了一个广阔丰富的世界。此外,他的悲剧之中已经掺杂进喜剧的成分,具有悲喜交织,突出悲剧色彩的艺术效果。8、阿巴贡的形象:剧中主人公阿巴贡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剧作家对他所代表的资产者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剧作集中表现了阿巴贡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吝啬,全部情节是围绕这他的吝啬展开。阿巴贡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敛财方式和活动特点,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9、《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10、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但是,浮士德在赌赛中取胜,以及灵魂的得救,主要是由于他的不懈奋斗的精神。而这也是天主在“天堂里的序幕”里所预见到的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11、耶拿派: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12、拜伦式英雄:《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等。在这些诗篇中,诗人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13、《欧那尼》的决战:剧本《欧那尼》以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主要叙述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为父报仇,反对国王的故事,表现了反对封建暴君的进步主题,反映出七月革命前夕人民高涨的反封建情绪。在艺术上,剧本完全打破了“三一律”的限制,地点随意变换,大量采用奇情剧的手法,充满浪漫的奇异构想。围绕它的上演引起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阵营之间的一场决战。它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彻底战胜了古典主义。14、《悲惨世界》:雨果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贯穿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在《悲惨世界》中,作者同情关注劳动人民的苦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反动,歌颂共和主义者的英勇斗争,反映了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而他企图以仁爱感化、开办慈善事业解决社会矛盾的设想则是其人道主义局限性表现。《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小柯塞特。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1、宪章派文学:1837年至1848年爆发了为实现《人民宪章》而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工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在运动中出现的文学被称为“宪章派文学”。主要成就: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2、多余人:多余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弱点是脱离人民群众。3、自然派: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学史上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派别,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3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4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钠。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以“我”对往事的追忆为主线,展示了“我”生于富裕家庭却精神空虚的庸俗生活。福克纳:“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4、《喧哗与骚动》: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没落。小说创造了复合意识流方法,使运用意识流手法去发掘人物的内心生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5、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6、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7、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8、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东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亡灵书》(《死者之书》):古埃及人所特有的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对付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这些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题名为《亡灵书》。书中汇入了大量的宗教性诗文,是古代埃及文学的汇编。故事是古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2、《吠陀》:1《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其中,前两部文学成就最高。《梨俱吠陀》:主要是祭祀时用来朗读的颂神诗,尽管带有浓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情绪。诗集中收入了一些劳动歌谣和民间情歌。3、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汇编。是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完成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4、《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5、《路得记》是希伯来文学中最早出现的独立成篇的小说作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希伯来人从“巴比伦之囚”的困厄中被释放出来,被耶路撒冷城和新圣殿都已重新竣工。当时领导希伯来人是以斯拉赫尼西米,他们二人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了维护血统和宗教信仰的“纯洁”,反对与外族通婚。作者(无名氏)则反对这个这个政策,他以“士师时代”的生活为题材,通过摩押女子路得两次同希伯来人结婚,结果家庭美满,左邻右舍无不称赞的动人故事,借古讽今,来宣扬民族间的友好、团结、互助,批判了狭隘的民族排他主义,表现一种和平主题。6、《以斯帖记》的爱国主题。《以斯帖记》通篇宣扬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希伯来人借用他们在波斯时代的传说故事,来加强、激励当时在叙利亚王安条克残酷统治压迫下的希伯来人矢志忠于本民族,英勇斗争,以增强胜利的信心。这是一篇没有宗教意味的小说,表达了作者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斗争,争取胜利。小说女主人公以斯贴崇高爱国激情和机智沉着的品格,受到希伯来人的敬仰。7、《雅歌》的爱情主题《雅歌》又称“歌中之歌”,是一组热情奔放的抒情歌集,约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主要内容是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全诗共分8章,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相遇、相爱和想从的过程,表达了牧羊女舒拉密对自由、真挚爱情的热情向往与追求,洋溢着少女炽烈的感情。她不慕钱财地位,只希望找一位如意郎君。她不希望依从父母之命,也不需要媒妁之言,她追求的是在劳动和生活中建立起的自然萌发的爱情。8、《沙恭达罗》:是古代印度戏剧的最高峰,也是世界戏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现实生活和神话世界为背景,描写了净修女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之间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9、豆扇陀的形象:国王豆扇陀是个矛盾的形象。他有二重性,即是个喜新压旧、玩弄女性、始乱终弃的国王,又是个对沙恭达罗有真挚爱情的情种。实际上,作者对他既有美化又有讽喻,是通过歌颂与揭露相结合而塑造的一个形象。他爱沙恭达罗,不过是寻欢作乐,逢场作戏。是“厌恶了枣子的人想得到罗望子”,所以一旦他的欲望得到满足,就把山盟海誓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至于他被写到见到戒指不忘情于沙恭达罗,思念甚深,则明显有作者把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理想,寄托到现实中国王豆扇陀身上的痕迹。这种矛盾是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的,读者虽然被豆扇陀的挚情所感,而实际上这样的封建君主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二章中古文学1、《万叶集》:《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和歌总集,全书共20卷,收入诗歌4500余首。《万叶集》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汉字,全部诗歌都是借用汉字即“万叶假名”纪录下来,故称“万叶集”。诗集的作者比较广泛,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代表性的作家有山上忆良。《万叶集》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日本奴隶社会末期以至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生活,内容充实,感情朴直,是日本诗歌的奠基石。2、“物语文学”物语即虚构的文学作品。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个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3、俳句:1俳句初时称俳谐,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形体。2它强调集中表现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和感受,因此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松尾芭蕉被称为“俳圣”。4、柔巴依:“柔巴依”意为四行诗,是一种波斯传统的诗体,第一、二、四行押韵。内容主要严肃地探讨了自然、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抨击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谴责了权贵和上层宗教人士。5、“悬诗”“悬诗”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阿拉伯人每年要举行赛诗会,获胜的诗将用金水抄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人们将之称为“悬诗”。6、《古兰经》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是《古兰经》。它包含有信仰,礼仪,风俗习惯,教法教规与教义原则是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它实际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穆斯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阿拉伯人思想的一面旗帜。7、《源氏物语》:紫式部因《源氏物语》而享誉世界,《源氏物语》因出自女性之手,成为日本平安时期,乃至整个日本女性文学史上的抗鼎之作。紫式部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里表白使《源氏物语》成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并成就了日本专门研究《源氏物语》的“源学“的形成。2《源氏物语》是一部浩繁的作品,成书于11世纪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8、辛伯达形象:表现出的永不满足的顽强进取精神,如饥似渴地探索新知的思想,体现了中古阿拉伯帝国时代新兴商人创业的本质特征,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辛伯达在不断积累物质财物的过程中,也积极探索新知识、探求新世界,开发新航路,这些精神面貌正是阿拉伯帝国上升时期的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9、《果园》是萨迪结束流浪生涯而带给乡亲的赠礼,包括10章160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分述治国、行善、慈念、谦虚,知名,知足,教育,感恩和祈祷之道,内容广泛,大至治国安邦的方略和道德修养的规范,小至待人接物的礼节和生活起居的经验。10、《蔷薇园》是一部散文集,全书共分八卷,没有一贯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正文共写了277个小节,大多是每小节一个故事,彼此独立成篇,互不关联。全书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危言耸听的辞藻,只是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与以事喻理的教谕中,使人深受启发,能感受到诗人对人民的挚爱,以及积极的探索精神。第三章近代文学1、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印度近代与甘地齐名的巨人之一,也是印度文学史上与迦梨陀娑齐名的两颗巨星之一。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泰戈尔的诗歌和小说主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制度双重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描写了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充满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为人民所喜爱。他一生辛勤的劳动给印度文学和世界文学宝库增加了可贵的遗产。2、日本文学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双壁:德永直的代表作《没有太阳的街》、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小林多喜二的《为党生活者》:开创了日本文学史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英雄人物的光辉范例。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新感觉派的特点:1对传统文学表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2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诞生的象征。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播种人》: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的形成。3、朝鲜文学李箕永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得创始人之一:长篇小说《故乡》4、印度文学安纳德:长篇小说《苦力》、《两叶一芽》表现了农民的觉醒与反抗。短篇小说《村庄三部曲》班纳吉: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母亲》。5、阿拉伯文学:旅美派“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其代表作是散文《先知》。埃及现代派“埃及现代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阿拉伯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被誉为阿拉伯地区现代文学的典范。6、普列姆昌德印度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印度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有印度“小说之王”的赞誉。第五章当代文学1、索因卡:尼日利亚的著名剧作家,诗人和小说家,用英语写作。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索因卡的文学活动涉及多种体裁,除戏剧创作外,还有诗歌、文学评论,以及长篇小说代表作《解释者》(1965,中译名《痴心与浊水》2、戈迪默南非著名的白人女作家,用英语写作。她出生在南非,生活在南非。50年代以来,她先后发表了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种族隔离下的南非社会是她作品的主要背景。戈迪默以一个人道主义者的眼光,揭露南非种族隔离的不公正行为,表达了南方人民要求自由、平等与和平的愿望。因此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