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一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6)春秋日月几番景,山石草木总关情。阳光和煦,崔颢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呈现其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瑟瑟江面,李白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描摹澄澈变幻的江上美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tuì(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2)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shǒu(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bùkědāng(锐不可当)。(4)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yǎnhuāliáoluàn(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幸福是保持一种对社会的正面心态的前提,这种心态会使得人们对时间和金钱慷慨。B.“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广州市广大青少年的双肩更加轻盈,进一步回归了青少年的本真。C.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殚精竭虑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D.钱学森率领的最早一批中国航天人,从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五院白手起家。【解析】“殚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含褒义,用在此处褒贬失当。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为了避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学校专门发布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把“不再”改为“再次”)B.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把“发扬”改为“发展”)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在“对人生”前加上“抒发了”)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观。(“‘阳光体育活动’”与“广泛开展”互换位置)【解析】搭配不当,应把“改观”改为“提高”。5.班级组织“重温经典之《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1)本次活动要进行读书心得汇报,请你帮助主持人拟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20字)(2分)示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星耀中国,经典永流传!《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巨著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相信大家读了之后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经典,说出自己的心声。(2)为了更好地开展交流活动,请你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仿照示例,拟写一个读书会交流专题(研究或讨论的题目),并设计一个相关的问题。(要求:不能重复示例,内容明确,专题和问题都不超过20字)(2分)【示例】专题:关于长征问题:长征有什么历史价值?专题:示例:长征精神的内涵问题:示例:当代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3)下列选项是有关《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的对联,请根据对联中的关键词,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对联与人物相符。(2分)人物对联徐特立①C朱德②AA.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B.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C.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解析】A.描写的是朱德参加、组织南昌起义,在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会师,整编部队,推动革命,震慑敌人。B.描写的是张学良在东北易帜,通电全国,加入国民政府,捍卫国土的完整,发动西安事变,停止内战,共同抵御外敌入侵。C.描写的是徐特立五十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进步,年逾花甲仍心系教育,主持苏区扫盲工作,进行教育试验,赢得苏区人民的尊重。(4)老师让大家为自己喜欢的人物点赞,请你从原著中任选一位作为点赞的对象(除徐特立和朱德外),并说明理由。(4分)我为示例:周恩来点赞,因为示例:周恩来为了保住苏维埃共和国,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广州公社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活动,最终“闯破封锁”,到达苏区。我从他身上汲取到的是面对困难从不低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2)沿溯阻绝(逆流而上)(3)属引凄异(延长)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①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②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有删改)【注释】①白岳:白岳峰。②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虽兜笼不能容(即使)(2)路绝矣(断绝)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10.请简要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以及他笔下的黄山有着怎样的特点。(3分)游览顺序:先游览白岳峰,黄山汤泉,然后是慈光寺,接着是云巢,最后是文殊院。黄山特点:仄险。【参考译文】【乙】癸卯年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温泉沐浴。泉水甜美而清凉,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即使兜笼也容不下。您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本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作‘海马’,可以雇用。”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都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我这个)瘦弱的老人又成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到了尽头,只能踩着木梯子向上攀爬。只见众多的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山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材料一1+1=?这是个数学问题,也可能成为哲学或文学问题。不同的语境下,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正在太空中组装建造的中国空间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1=1。系统的各部分各自独立,组成系统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自系统科学的这一思想,在中国空间站的设计中再次得到宏观表达。中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创者、“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先生将此复杂精密的过程言简意赅地概括为“1+1=1”,并将其明确为突破、掌握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标志之一。但由于种种技术和非技术障碍,国际空间站还有更多“1+1”不等于“1”的时候。例如,由于推进剂补给统一使用俄罗斯的推进系统,欧洲ATV飞船不得不单独配置不同于自身推进系统的补加贮箱装载俄方使用的燃料,才能实现推进剂补给;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舱段的热控系统采用乙二醇作为回路工质,美国舱段则采用水,两者间的流体回路无法连通。与之相比,“1+1=1”的思想贯穿于我国空间站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技术到管理都绝不会允许出现国际空间站上述系统不兼容的问题。中国空间站在采用新技术多维度实现“1+1=1”的基础上加强系统集成,独创性地一体化设计出整站三舱,三舱以“1+1+1=1”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组合体核心”。等式右侧的“1”是一个完整系统,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能及系统冗余配置,所有的系统设计被分配至左侧的三个“1”实现,而这三个“1”又分别是独立的飞行器。这四个“1”,是同步设计出来的。(摘编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材料二2022年10月31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15时37分,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舱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迎来最后一个舱段。接下来,梦天实验舱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并进行转位操作。届时,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同一平面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从而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即将全面“竣工”。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成,建成后整体呈T字构型。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再到T字构型,这几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凝结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的心血。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日,有删改)材料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多国媒体就此发表文章,热议中国空间站这次浪漫的“太空之吻”。俄罗斯各大主流媒体密集报道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的消息。“一大群摄影爱好者、太空发烧友和观众在毗邻的海滩上观看了这次发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说,“许多人挥舞着中国国旗,穿着印有‘中国’字样的衣服,反映出强烈的国家自豪感。”路透社报道说,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的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是中国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报道说,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如果它在未来几年退役,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的国际需求也会增加。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至少1000项科学实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涉及中国研究人员,也包括其他国家研究人员的项目。美国《时代》杂志网站刊文说,天宫空间站是开放的。《印度时报》报道说,中国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在轨载人飞行,天宫空间站很可能成为中国太空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象征。(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日,有删改)1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D)(3分)A.天宫空间站从技术到管理都绝不允许出现国际空间站系统不兼容的问题。B.天宫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再到T字构型,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C.材料二中引用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的现场图片,这样图文结合,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D.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是为了取代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解析】根据材料三“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的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是中国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报道说,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如果它在未来几年退役,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的国际需求也会增加”可知,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并非“为了取代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的国际空间站”。12.天宫空间站的建成,有哪些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作答。(3分)示例: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国家自豪感和中国太空国际影响力。1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等式“1+1+1=1”中的“1”分别指什么,并说说这个等式的含义。(4分)等式左侧的三个“1”分别指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式右侧的“1”指天宫空间站。含义:等式右侧的“1”是一个完整系统,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能及系统冗余配置,所有的系统设计被分配至左侧的三个“1”实现,而这三个“1”又分别是独立的飞行器。这就是中国空间站采用新技术独创性地一体化设计出来的一站三舱。(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舞动的醒狮林延军①村庄的气息,从“咚咚咚”的鼓声里开始。②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黝黑的额头写满皱纹,像是田畴里的庄稼。田里耕作的带头小哥,还来不及放好农具,便直奔村里宗祠旁的一间小屋,屋内灯光微弱,带头小哥举起鼓槌开始敲打,“咚咚咚”的鼓声在村庄的上空回荡。一阵熟稔地拾掇,有人敲锣打鼓,有人头顶着狮头,有人弯腰当狮尾,带头小哥与几名青年小伙摇身一变成为“狮子班”,他们脚踩着土地,双手举起狮头,在人群里舞动起来。③“狮子”时而抬头扭脖,时而腾挪翻越,时而眨眼踢腿,刹那间,“狮子”又向前奔跑,像是听到谁的呼唤,踢腿,抬头,突然间又摆头晃脑。此时,鼓声从轻快转为缓慢,紧跟着又从慢转为快。④一会儿狮子“高兴”了,一会儿狮子“生气”了,一会儿狮子“悲伤”了……从步伐到动作,从表情到性格,舞狮人在“狮子”的世界里,靠默契和心灵相通等配合,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刻,狮子像生长在村庄的精灵,为百姓带来欢乐、祥瑞,驱除邪祟。⑤正月的日子,“狮子班”便串村走巷,挨家挨户,为村民舞狮,寓意庆贺一年的收成,祈祷风调雨顺。他们在村庄穿行,变成村庄乐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又像田畴里的庄稼,星星点点,在南方这片贫瘠的红土地上跳跃起来。⑥每次舞狮前,都会有一段击鼓演奏。“咚咚”的声音从低到高,变化多端,似乎在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又似乎要把“狮子”唤醒。随后,醒狮闻鼓起舞,或睁眼,或洗须,或舔身,或抖毛。渐渐地,鼓声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狂风暴雨,排山倒海。小孩儿坐在大人的肩膀上,看得如痴如醉。⑦忽然,握鼓槌者用尽力气,擂出浑厚的鼓声,“狮子”又弯了一下头,似沉思,似受惊,尾巴随之摇摆起来。鼓声、镲声和鞭炮声回荡在房舍、村庄和草木之间,地面不时扬起一阵土灰,围观的老老少少如追星,久久不忍离去……⑧舞狮,源于宫廷狮子舞,盛行于民间。⑨相传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此时出现一只神兽,神兽所到之处,瘟疫便很快没有了,后来百姓为了纪念神兽,称神兽为“年兽”。家家户户用竹篾、纸等材料制作“年兽”,配合锣鼓,并将一张桌子放置在家门口,准备好年兽喜欢吃的青菜,等待年兽采食。由于年兽经常为老百姓带来祥瑞和喜气,且与狮子的样貌相似,故年兽被称为“瑞狮”。⑩明代时,瑞狮出现在广东的一些村庄,百姓为祈愿丰年,风调雨顺,把愿景寄托在瑞狮的身上。在广东,因粤语“瑞”与“睡”读音相同,老百姓比较忌讳,后又将“瑞狮”改称“醒狮”。村民用醒狮的威严驱赶邪祟,祈盼来年事事顺心。⑪记忆中的童年,许多小伙伴都有“功夫梦”“狮子班梦”。一听到鼓声响起,小伙伴们就像着了魔,拔腿就跑,直奔村中央的那片空旷地。“舞狮子啦!快!”成为我们奔走相告的口头禅。但每次看完舞狮表演,伙伴们都意犹未尽,回家又找来棍子到处敲,模仿击鼓。⑫是的,醒狮一动,沉寂的村庄就被唤醒。它们威严,它们凶猛,它们祥瑞,它们从乡野走进城市,又从城市走出国门。醒狮要将舞蹈、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从世界的东方撒向全世界。在一呼一吸之间,醒狮登上异乡的舞台,在华丽转身之间,在万千景象之中,醒狮一跃登上非遗的榜单,万物景仰。⑬醒狮,是有生命的,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它舞动的走向,又像一条辽阔的河流,支流所到之处,连着根脉,滋长乡愁。(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4.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醒狮表演的过程。(4分)15.文中第⑤段画线处描写醒狮表演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他们在村庄穿行,变成村庄乐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又像田畴里的庄稼,星星点点,在南方这片贫瘠的红土地上跳跃起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舞狮的队伍比作“音符”和“田畴里的庄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狮子班”为村民舞狮,在村庄穿行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舞狮这种民俗活动的喜爱及怀念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