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护理学院_第1页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_第2页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_第3页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_第4页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技能教案课程名称基础护理技能Ⅰ年级2018级专业层次护理本科授课题目(章、节)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1.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学习目标:1、能正确描述生命体征测量的目的、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2、能正确描述生命体征的测量部位、方法、各种正常值。3、能正确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4、能与患者有效沟通,关心爱护患者,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实验用物:治疗车上层:(1)治疗盘内:消毒过的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酒精、纱布(2)治疗盘外:有秒针的表、医嘱单、记录单、笔、弯盘、手消毒液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明确实验目的、操作重点和要求5min血压测量学生示范5min生命体征操作示范30min要点复述、疑难解答5min分组练习、教师指导40min学生回示,教师总结20min学生在反馈基础上继续练习30min基本内容教学设计与方法生命体征的测量一、课堂导入患者,蔡一琳,女,19岁,淋雨后于昨日出现寒战、头痛,自测体温39.7℃,脉搏110次/分钟,继而咳嗽,咳少量白色痰液,在附近诊所治疗,症状无好转;今日咳少量铁锈色痰,自测体温40.5℃,伴气促(呼吸28次/分钟)、胸痛。患者在家人陪伴下经门诊入院,入院4天,病人病情稳定,护士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1、根据您所掌握的知识,您从案例中发现什么问题?2、如何为该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哪些内容?3、如何对该患者进行护理?二、理论知识(一)生命体征测量目的(1)测量记录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判断生命体征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3)协助诊断,为治疗、康复提供依据。(二)生命体征测量前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病人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内,病人无进行剧烈运动、进食、洗澡、灌肠,无情绪激动、吸烟等。★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必要时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用物准备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表,如为昏迷病人测量呼吸备棉签。(三)体温的测量(1)体温计种类:口表、腋表、肛表、电子体温计、红外线测温计、耳温计(2)三种体温测量方法★:类型部位时间口温舌下热窝3min腋温腋窝处,紧贴皮肤10min肛温插入肛门3~4cm3min(3)体温计检测记录:(4)体温计整理消毒★:先浸泡于消毒液中,5min后取出,甩表至35℃以下,再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中浸泡30min后取出,清洗擦干后放于清洁盒内备用。(5)体温测量注意事项★※①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量体温时,要有专人守护,防止意外。②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应推迟30min测量。③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吸困难等患者,禁测口温。④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出汗较多者,因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测腋温。⑤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死患者,禁用直肠测温。⑥婴幼儿测肛温可取仰卧位,护士一手将肛表插入肛门并固定肛表(婴儿1.25cm,幼儿2.5cm),用另一手将双臀轻轻捏拢并固定。⑦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重测体温。⑧如患者不慎咬破水银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玻璃碎屑,然后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粗纤维食物,以加速汞的排出。(四)脉搏的测量(1)测量部位:桡动脉处(2)测量方法(绌脉★):若发现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计时1min。以分数式记录:心率/脉率。(3)脉搏测量注意事项★①不可采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②除桡动脉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③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时,应选择健侧肢体。(五)呼吸的测量(1)测量体位、测量方法:仰卧位,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以一起一伏为1次呼吸。(2)呼吸测量注意事项★:①呼吸的速率会受意识控制,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应使其精神放松,保持自然呼吸状态。②呼吸微弱或危重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测量1min。③呼吸不规律的患者或婴儿应测量1min。(六)血压的测量(1)血压计的种类: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无液血压计(2)测量血压的部位★:肱动脉、腘动脉(3)测量血压的手法★※①驱尽袖带内空气,将袖带平整的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容纳一手指为宜,下缘距离肘窝2~3cm。②打开水银槽开关,戴上听诊器,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以一手稍加固定。③关闭输气球阀门,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以每秒4mmHg速度缓慢放气,同时听肱动脉搏动,视线与汞柱的弯月面同一水平。④在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4)血压测量注意事项★※①测血压前应检查血压计玻璃管有无裂损,水银有无漏出,加压气球、橡胶管有无老化漏气,听诊器是否完好,以确保测量准确。②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③如果衣袖过紧或穿衣太多时,应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④偏瘫、一侧肢体外伤或手术者,应测量健侧。⑤若动脉搏动音听不清或异常时,应分析排除外界因素,需重复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汞柱降至零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动脉搏动音的消失处为舒张压。当变音与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对危重患者应记录两个读数,即:收缩压/变音/消失音mmHg。三、操作步骤用物:见用物准备准备操作者: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戴口罩、备齐用物环境:整洁、安静病人: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义并配合,取合适体位。腋下:擦干汗液→体温计置于腋窝处→曲肘过胸夹紧10分钟测体温→取表→甩至35℃以下口腔:嘱病人张口→将口表斜放于舌下→闭口测3分钟肛门:病人取合适体位→润表→插入肛门4-6cm测3分钟过程测脉搏──→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桡动脉上──→计时30秒钟测呼吸──→测脉搏完毕─→眼的视线转移到─→病人胸腹部─→观察胸腹部起伏30秒钟开血压计→缠袖带→戴听诊器测血压置听诊器于肱动脉处→开水银槽→打气→第一声为收缩压↑放气→听肱动脉搏动声─→松袖带↓声音消失为舒张压─→关水银槽─→关血压计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休息整理清理用物并消毒通过案例导入,提问学生生命体征的目的和各种指标的意义及正常值等,并结合临床实际,引出本次课的主题——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提问:为什么要评估患者测量前的运动、情绪、吸烟、进食等情况?复习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提问:通过体温计实物展示,引导同学观察口表、腋表和肛表的区别,并通过红外线测温仪、电子体温计等的展示,让同学们了解测量体温的不同方法。让同学们思考不同测温方式结果间的一致性。引导同学的科研思维和评判性思维意识。*示范操作,不同体温的测量方法,对要点进行讲解*提问: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测温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强调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要注意防止汞泄露,并强调出现汞泄露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强调不同患者可以选用不同的部位进行脉搏的测量,如意识丧失者、上肢手术者等*提问:血压测量的四定是什么?为什么?*示教完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抽学生回示,并针对问题逐一纠正、答疑*根据学生回示后教师的反馈意见,学生分组继续练习*强调课后练习要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练习后,由两名同学在练习室进行操作回示,其余同学进行互动纠错。教师重申了本次课的学习重难点。并从学生上课的气氛、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给予了总结,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目标是否达到。从本次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难点在于血压测量时放气速度不能很好地控制,并且有部分同学听不清血压,这主要与练习室人数较多,环境较嘈杂有关。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下去通过查找资料,解答以下问题:①测量血压时病人是否需要脱袖子?②如何解决血压计和听诊器交叉感染的问题?③血压计位置与血压测量数值有无关系等。2、课后及时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着重在重点及难点)、注意事项,同时总结实验操作情况,反思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情况及分析1、与临床实践的结合:(1)在操作过程中同时向大家展示临床上用到的电子血压计、耳温枪等的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