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的自我维护_第1页
教师心理的自我维护_第2页
教师心理的自我维护_第3页
教师心理的自我维护_第4页
教师心理的自我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郇红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来实现的,很大程度上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更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理想人格,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而有动力的学习气氛,教师和学生人格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学生对教师、对教师所教课程以及学校的态度;教师在进行知觉、整理和储存信息方面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效能,而且会有效改变、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同时,心理健康的教师易于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贴近人性的精神层面与学生讲话,从而引导和影响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1、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全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2、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事业的成功心理健康有利于教师婚恋生活的幸福心理健康有利于教师子女的成长心理健康有利于教师顺利渡过人生的各个阶段

3、教师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曾经有一个寓言中,“国王把最代表荣誉的花戴到了教师的胸前”,因为没有教师的教诲,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等优秀人才。可见,教师对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其他社会工作者,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有积极意义,它不但可以增强国家的教育竞争力,而且对改善整个社会的风貌及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1、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主要原因:

教师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能力接收正面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自我调适意识较强。职业稳定,收入不断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因此教师心理比较年轻。专业不同的教师心理上得以互补。2、教师心理健康有不够理想的一面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调查研究发现:

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调查一:在美国,1998年,美国教育协会(NEA)对5150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有37.5%的教师有严重的焦虑和精神紧张现象,还发现,约有30%的教师想改行从事其它行业,同时有40%的教师会提前退休和提前离职.另有37.5%的人对个人的健康、睡眠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0%的教师在情绪和社会方面感到不适应;20%的教师需要特别帮助,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另有30%的教师感到极度不快,并不易与人相处。

调查二: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SCL-90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53%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以够成“心理疾病”。案例一、

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要求,重庆市一名字叫丁婷的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她,并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将来连当坐台小姐都没资格.”12时29分左右,丁婷从该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过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被告人汪宗惠范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案例二、

2000年10月20日,云南玉溪市北城镇下井小学四年级一班数学教师潘光礼因不满学生何卫被打后骂其“潘狗”,遂提出四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打1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打100棍子;第三是吃下10只活苍蝇;第四是吃树上的绿虫子。何卫怕老师下手重,选了第一项,表示愿让同学打。全体学生迫于无奈,边打边哭,打了20余下时何卫忍受不了,哭泣求饶。潘觉得还是不解气,又强迫何卫生吞苍蝇,何吞下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了呕吐,潘认为分量不足,又令何卫吃下吐出的苍蝇,后在全体学生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诸如上述案例,频频出现在圣洁的校园之中,看似表现出的是师德缺失和个性泯灭,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危机。所以,教师的心理问题急需关注!教师问题心理产生的原因

教师各种心理问题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外部原因:(1)社会高期望与多角色负荷(2)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偏低(3)学校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内部原因:(1)先天因素(2)缺乏不良情绪应对策略教师心理问题的内涵所谓教师心理问题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教师心理成长问题,指教师整个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发展良好,但伴随着成长的需要,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的目标,达到更高境界;教师心理成长问题一例江西省抚州市特级教师--徐惠琳也曾书生意气,凌晨锻炼颂读,夜晚笔耕不辍,寒暑易节而习惯不移。(刚参加工作)环顾四周,麻将桌桌声喧哗,闲人簇簇语嘈杂。鄙人“迂腐”之意气逐渐风化腐蚀,严谨的习惯渐次飘然远去,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书橱蒙灰钢笔生锈。以简单低趣的生活聊以自慰。一颗原本不甘平庸的心终于庸碌下去,满腔躁动的心潮渐趋风平浪静,满腹雄心壮志也随之偃旗息鼓。(工作两年后)一切教学工作熟悉之后,繁复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出现的职业倦怠。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前途、人生价值,找准了方向奋起直追。(消沉半年后)

2、教师心理缺陷问题,指教师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于外界接触及交流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但其认识能力还是正常的,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有比较迫切的需求;案例:胡老师是一所重点中学的物理教师,女,班主任33岁。在一次全市公开课结束后,号啕大哭,感觉近乎崩溃,同事劝说,道理都明白,但情绪还是很糟糕。自诉,自己工作以来一直不太开心,觉得压抑,前段时间为了准备公开课,精神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失眠状况严重,例假以停三个月,到医院检查,无器质性问题。对自己目前的精神状况自己也很担心。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一、认知问题1、教师的认知

认知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认知方面存在的偏差不利于有效教学,尤其是教师在社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时,容易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向甚至失误,不仅会给教学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会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甚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具备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健全的认知功能,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般情况下,职业适应良好教师的基本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分配注意力。2、教师认知问题的类型(1)观察力偏低

观察力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认知品质。教育教学情景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案例Ⅰ:李老师教学多年、经验丰富。一次实验课上,有个学生不小心弄坏了一件教学仪器,想隐瞒过去。课后,当李老师和这个学生一块收拾实验仪器时感觉他的手在轻微颤抖,学生的行为表现传达给老师一个秘密:他的心在发慌。仔细观察,该生神色古怪,眼光游移不定,不敢直视。经再三询问,学生才说出真相,原来发抖正是由于弄坏教学仪器内疚所致。

案例Ⅱ:

黄老师班上丢了学生订报的钱,班内同学情绪激动,嘈嚷声一片,誓要揪出小偷严惩.黄老师冷静处理,在班会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话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表情,突然捕捉到一个反常表情,一名女同学回避了她扫视的目光,从学生闪烁的眼神中老师看出了她的惶恐不安,并且可以肯定刚才所讲的话对她有所触动。班会后,老师将学生秘密约到办公室,一番倾谈后,该生承认错误。并感谢老师给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2、想象力欠缺

教师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离不开想象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想象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有效控制,把学生引入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中去。第二、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现状,预测其能力。

案例:有个地理教师出了一道题:如果在北京上午十点乘车出发,每小时走60公里,什么时间到达阿根廷?很多学生以北京昼夜时间为准考虑问题。结果老师大发雷霆,批评学生思维不灵活,没能把题做对。分析:其实主要责任在这位教师为什么不考虑学生具体表象的局限性呢?而且两种答案其实都对。3、思维方面的问题

现代教学中,教师自身的问题是造成学生智力发展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常见的思维问题(1)思维方式过分单一;面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各种方式要及时交替。这就要求教师训练自己具备以一种思维类型为主,兼有各种类型的混合型思维。(2)思维方式的非对象化;教育思维方式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成人思维部分,用在备课,思考理解课本内容时。二是儿童思维部分,用在讲课时。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思维活动的学生化。讲课过程中思维跳跃性太大,影响了学生的接受过程。4、注意方面的问题

有较强的注意力尤其是善于分配注意力是对教师的一项职业要求。教学实践表明,善于分配注意力的教师,一般都善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注意方面经常有以下问题(1)注意的稳定性差;表现为:备课或批改作业时易受无关刺激干扰,注意涣散;上课无精打采,对学生没耐心等。(2)注意的分配性、转移性弱;表现为:只注意讲课顾及不到学生的听课反馈;实验课只注意自己讲解忘了操作或只注意自己操作忘了讲解、指导学生等。(3)注意的范围狭窄;表现为:看不到坐在眼皮底下的学生举手发问,听不到迟到学生在门外喊报告,注意不到自己的板书错误等。

3、教师认知过程训练调适法

1)感知觉训练。教师可以将自己教学活动录制下来,反复观看分析,注意教学细节,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2)想象训练。如上课前,教师回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失败,或以往学生学习该内容时遇到的问题,以此确定本次课的教学方法;或根据教学计划,在头脑中将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心里演练,特别要反复想象教学动作技能、言语表达等,从而学会利用事先的内心想象提高自身预见和调节行为的心理技巧。3)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学录像,对自己的口语从逻辑性、生动性、音调、节奏、用词及语气等方面进行分析训练;此外,还可通过动作技能模拟训练(边做某动作边讲解)来训练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转换的流畅性。4)注意力训练。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反应;一边进行外部实验操作,一边进行内心反思活动。二、情绪问题1、教师的情绪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能成为良好的教师。教师情绪对教学过程、课堂气氛、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及学生心理健康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情绪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教学过程为中介的.教师情绪状态是否健康稳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情绪良好时更容易整和、回忆信息;积极心境会加速有关材料的加工,促进思维的流向,使人不费力气地回忆起许多材料,从而简化信息输出的复杂性。因此,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教师迅速准确的提取教育信息,并加以归类和整合,传递给学生。相反,如果教师在低沉、郁闷的不良心境下授课,则思路阻塞,思维迟缓,无创造性可言,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本来准备得很好的教学内容,都讲不好。2)教师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情感、心灵碰撞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喜怒哀乐总是感染着学生,不同的情绪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如果教师表达的是积极的增力情绪,则学生会满怀信心,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投入学习。这种情感的共鸣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也心情舒畅,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学水平。相反,如果教师上课垂头丧气,有气无力,把消极的减力情绪带入课堂,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必将造成学生心情紧张,注意力分散,思维抑制,反过来使教师心情更坏。从而在教师和学生心理上都造成情绪障碍。付全新(2001)曾对1861名高中生进行“教师的情绪对你的学习是否产生影响”和“若有影响,请简述产生何种影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2%的学生认为“影响相当大”;44%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4%的学生认为“基本不影响”。产生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当看到教师表情麻木或明显烦躁不安时,心中顿感紧张,惶恐不安,怕老师发脾气,怕老师提问,担心自己可能回答错,遭到教师的训斥,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中。当看到教师满面笑容、和颜悦色来到教室时,顿感轻松兴奋,学习积极性提高。3)情绪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师对自身的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控,就会产生情绪困扰而影响心理健康。一些不良情绪困扰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都有着影响。不良情绪是身心健康的大敌。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关于“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类疾病中,由于心理因素、身心失调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占50%-80%。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学者在1987年调查245例癌症住院病人,并以232例结核病人作对照。发现癌症病人中67%病前有负性情绪长期困扰,而对照组为16%,两者差异显著。日本学者对大量在职人员的调查发现,经常生气、发怒、攻击型很强的人以及非常压抑的人,其身体抗癌免疫力下降。4)教师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如果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给学生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自信的情绪表现,那么学生也会变得自信、乐观、宽容、平和。相反,如果教师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喜怒无常,这样容易使学生变得自卑、消极。

世界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该把个人的不快与隐私都留在戏剧门外,因为在剧院里,他整个人是属于艺术的。我们认为,教师也应当这样,来到学校,他整个人就是属于学生,属于整个教育事业。因此,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沉着冷静,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迁怒于学生。

2、教师情绪问题的类型及调试方法1)自卑自卑是个体在同他人进行比较后,感到自己某方面或几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沮丧、精神不振等心理不平衡状态,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长期处于自卑情绪困扰下,很容易形成自卑型人格缺陷。自卑的心理形成既与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关,如从小处于压抑的环境,遭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歧视;也与当事人的某种心理创伤有关,如在竞争中失败,在大庭广众下蒙羞等;同时也与自己不太注意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如胆小、怯懦、过分利己、优柔寡断等有关;还与当事人的身体缺陷有关。案例:青年教师田某,身高1米6,因为身高原因,30岁还未找到对象。有一段时间经常在同事面前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同事多都鼓励他,但都无济于事。后来情况越来越糟,本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他现在只要有学生在课堂上小声说话,就大发脾气,并且让学生滚出教师,因为他老觉得学生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短处。

案例:江苏盐城市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问题,感到非常窘迫和自卑,认为自己很没用,不配做教师,后来几天,一直处于内疚自责中,整日昏昏沉沉,心情低落,最后几乎不敢出门见人,且时有自杀想法。分析:在该案例中,这个男教师对“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有不正确的认识和信念,并且把它扩大化和消极化,由此产生极度自卑且没有得到及时缓解和克服,从而导致了自杀的结果。所以,遇到类似情况矫治的关键是改变自卑者本人不正确的认知、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心态。方法:1、改善认知法

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这个男教师不合理的、错误的认识,即:“连学生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真丢脸”,“在学生面前,我必须什么都会,否则不配为人师”而言的,改善的重点就是让他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使其建立积极而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这一方法实施的原理是现代情绪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根源于个体的信念、评价与解释。”基于这一认识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艾利斯在美国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

ABC理论的要点是:情绪(C)不是有某一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的。即人们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体验不是源于所发生的事件,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不合理的看法。

例如:一男青年和女友恋爱三年被女友甩了(A)心情郁闷,几近世界末日,寻死觅活(C)女友是世界上最好的姑娘,失去她自己就再也找不到幸福了(B)一般我们都认为是A导致了C,但合理情绪理论认为是B导致了C,诱发事件A只因起不良情绪反应的间接原因。要帮助这个年轻人的话,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改变对失恋(A)这件事的(B)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