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课件_第1页
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课件_第2页
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课件_第3页
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课件_第4页
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均相反应动力学均相与预混合反应动力学表达式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反应活化能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反应级数复杂反应的速率表达式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反应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区内的反应物(或产物)消耗(生成)的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1、反应速率可以用采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速率。当用反应物表示时应取负号;用产物表示时取正号。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2、反应量可以用物质量(摩尔数)来表示,也可用物质的质量或分压等单位表示。注意反应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区内的反应物(或产物)消耗(生3、在表示反应速率时要表明参照组分。对于反应各组分的速率关系式为:4、对于不同的反应系统反应区的取法常不一致。注意对于均相反应,反应区指反应混合物在反应器中所占据的体积。对于气-固相催化反应,反应区可以指催化剂的体积、催化剂堆积体积或重量。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对于气-液非均相反应,反应区可以指液相体积或反应器体积。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3、在表示反应速率时要表明参照组分。对于反应注意对于均相反应5、反应速率的单位取决于反应量、反应区和反应时间的单位。6、几种不同的反应速率——表观反应速率、催化剂颗粒表观反应速率(颗粒动力学速率)、床层动力学速率、本征反应速率和外扩散控制。7、本征动力学中常用的速率表达方式是:若为等容间歇反应系统则有:化学反应速率的工程表示5、反应速率的单位取决于反应量、反应区和反应时间的单位。化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方程式称为反应动力学表达式或称动力学方程。即:大量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浓度和温度可以进行变量分离,即动力学方程可写成:2.2.1反应动力学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关系的方程式称为2.2.2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反应活化能上式为Arrhenius公式的积分式,它是由Arrhenius公式的微分式积分而得。2.2.2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反应活化能上式为ArrheniArrhenius公式积分式中E为反应活化能,因次为J/mol。k0为指前因子或频率因子,是无因次常数。k0和E是宏观系数,只能由实验测定。注意1、从微观上讲反应活化能就是反应物分子激发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2、以lnk对1/T标绘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E/R。因此若活化能E的值大,则斜率大;活化能E的值小,则斜率小。Arrhenius公式积分式中E为反应活化3、活化能与反应热无直接的关系,表示使反应分子达到活化态所需的能量。4、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越大。5、对于一给定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在低温时比高温时更敏感。例如:(a)现有某反应活化能为100kJ/mol,试估算(1)温度由300K上升10K,(2)温度由400K上升10K速率常数各增大几倍?

(b)若活化能为150kJ/mol,再比较300K和400K各增加10K时,速率常数增大几倍?3、活化能与反应热无直接的关系,表示使反应分子达到活化态所需返回返回2.2.4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反应级数

浓度效应的三种形式:幂函数、双曲线和级数型。(1)幂函数形式,如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上式中α,β,γ,ω分别称为反应组分的级数,它们之和为反应的总级数。2.2.4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反应级数浓度效应的三种形1、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有时亦可以是负数,但总反应级数在数值上很少可以达到3,更不可能大于3。反应级数的高低反映了反应速率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2、反应级数表示了各组分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它不等于各组分的计量系数,也不等于反应的分子数。它通常由实验测定。只有基元反应各组分的级数才等于反应的计量系数。动力学参数a、b和k的物理意义1、反应级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有时亦可以是负数,但总反应级数在(2)双曲型动力学方程H2+Br2

2HBr实验得知

此反应系由以下几个基元反应组成:如:氢气与溴反应生成溴化氢(2)双曲型动力学方程H2+Br22HBr实验得知H2和Br2反应生成溴化氢反应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

反应历程(机理)化学计量式仅表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间的量的变化关系,与实际反应历程(反应机理无关)。实验得知H2和Br2反应生成溴化氢反应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反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只有基元反应才能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直接写出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即反应式的计量系数为反应速率式中各浓度项的指数。但是大多数反应一般都要经历若干基元反应才能最终完成,这个过程就是该反应的机理。如果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则称该反应为基元反应,反之为非基元反应。基元反应--计量方程与实际反应历程一致;非基元反应—与实际反应历程不一致的。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只有基元反应才能按照质量作用定律直接写出反基本假设:基本假设: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ppt课件本章本章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复杂化学反应体系中同时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常见的复杂反应体系有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串联反应。1、典型可逆反应为A的消耗速率为A的生成速率为因此,A的净反应速率为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表达式复杂化学反应体系中同时发生多个化学反2、典型的平行反应为因此,A的反应速率为B的反应速率为C的反应速率为2、典型的平行反应为因此,A的反应速率为3、典型的串联反应为因此,A的反应速率为B的反应速率为C的反应速率为更为复杂的反应主要还是上述三者的不同组合。3、典型的串联反应为因此,A的反应速率为2.3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本节讨论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理论方程。气固相催化过程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2.3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本节讨论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气固相催化反应基本特征: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活化能和加速反应速率。对可逆反应,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同时加速正、逆反应。具有选择性,催化剂可以在复杂的反应系统,有选择地加速某些反应。气固相催化反应基本特征: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不同的产品。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ppt课件第2章-化学反应动力学ppt课件A+BC+D化学吸附示意图气固相催化过程A+BC+D化学吸附示意图气固相催化过程多相系统,反应在催化剂的活性表面上进行,通常反应步骤包括七步:(1)反应物从气流主体扩散到催化剂的外表面(外扩散过程)(2)反应物从催化剂外表面向催化剂的微孔内扩散进去(内扩散过程)(3)反应物在催化剂的表面被吸附(吸附过程)(4)吸附的反应物转化成反应的生成物(表面反应过程)(5)反应生成物从催化剂表面上脱附下来(脱附过程)(6)脱附下来的生成物分子从微孔内向外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处(内扩散过程)(7)生成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主流气流中被带走(外扩散过程)多相系统,反应在催化剂的活性表面上进行,通常反应步骤包括七步

在多孔催化剂上进行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由反应物在位于催化剂内表面的活性位上的化学吸附、活化吸附态组分进行化学反应和产物的脱附三个连串步骤组成,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基础是化学吸附。在多孔催化剂上进行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由反应物在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讨论化学吸附理论和吸附模型。一、化学吸附设气体A在催化剂内表面上被吸附。化学吸附是一个可逆过程,可表示为:

ra是吸附速率,rd是脱附速率,吸附净速率为

r=ra-rdka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讨论化学吸附理论和吸附模型。ka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1.影响吸附速率的因素

1)单位表面上的气体分子碰撞数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和表面的碰撞次数越多,被吸附的可能越大。由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次数Z为:故碰撞次数与分压成正比。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1.影响吸附速率的因素2)吸附活化能E

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E,只有能量超过E的分子才有可能被吸附,这部分分子占总分子数的分率为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3)表面覆盖度表示已被A覆盖的活性位分率;

气体A与表面碰撞,其中和空位的碰撞机率为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有式中为吸附比例常数。2)吸附活化能E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3)表面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

1.理想吸附层模型理想吸附层模型是Langmuir提出来的,具有下列基本要点:

1)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脱附活化能相同

催化剂表面每个活性位的吸附活化能和脱附活化能均不随表面覆盖度而变化,则有吸附速率常数脱附速率常数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吸附速率常数脱附速率常数2)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且相互间没有作用

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所以碰撞机率只与空位率有关。吸附态分子相互没有作用,因而脱附机率只与覆盖度有关。3)吸附和脱附建立动态平衡

当吸附和脱附达到动态平衡时有:

按照理想吸附层模型,净吸附速率为

上式称为Langmuir吸附(模型)速率方程,为吸附速率常数和脱附速率常数。2)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且相互间没有作用

吸附是单分子层吸理想吸附层模型化学吸附理论真实吸附层模型ka理想吸附层模型化学吸附理论真实吸附层模型ka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

上式即为单分子A被吸附时的Langmuri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是指,b是吸附平衡常数;为组分A的吸附平衡分压。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分子同时被吸附,则有相应的等温方程。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1)A和B同时被吸附对于A:

对于B:联立上两式可得:1)A和B同时被吸附对于A:

对于B:联立上两式可得2)n个组分同时被吸附2)n个组分同时被吸附理想解离吸附等温方程理想解离吸附等温方程实际催化剂表面的不均匀性造成:

1)吸附活化能和脱附活化能随表面覆盖度的改变而改变

2)不同表面覆盖度时吸附能力不同关于Ea,Ed与表面覆盖度的关系,有不同的假设。应用最广的是由焦姆金(тёмкин,Temkin)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对于中等覆盖度的不均匀表面,在吸附过程中,随表面覆盖度的增加,吸附活化能线性增加,脱附活化能线性下降,即:真实吸附模型实际催化剂表面的不均匀性造成:

1)吸附活化能和脱附活化能随将吸附和脱附活化能代入净吸附速率的表达式中:当表面覆盖度中等时,的变化对ra的影响要比

小得多,同理,的变化对rd的影响要比小得多

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和是常数。将吸附和脱附活化能代入净吸附速率的表达式中:当表面覆盖度中等吸附达到平衡时,r=0,则:

此式即为单组分不均匀表面吸附等温方程,又称焦姆金吸附等温方程。焦姆金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达到平衡时,r=0,则:此式即为单组分不均匀表面弗罗德里希吸附模型基本假设:对于不均匀表面,吸附和脱附活化能与表面覆盖度呈指数关系。模型方程为:弗罗德里希吸附模型基本假设:对于不均匀表面,吸附和脱附活化能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催化反应是由三个串联步骤组成:(1)在活性位的化学吸附;(2)吸附态组分进行反应;(3)产物脱附。催化反应速率是这三个步骤的总速率。如果这三步中某一步的阻滞作用,即阻力远远大于其他两步的阻力,则可忽略其他两步的阻力,认为它们均已达到平衡。催化反应的阻力等于这个步骤的阻力。催化反应速率等于这一步骤的速率,这一步骤也称之为速度控制步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当A的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当A的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2章-化学反应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