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第八章体育课教学课件_第1页
学校体育学第八章体育课教学课件_第2页
学校体育学第八章体育课教学课件_第3页
学校体育学第八章体育课教学课件_第4页
学校体育学第八章体育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体育学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体育学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1绪言《学校体育学》是国家教委于1997年2月25日正式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体厅[1997)1号)中,规定的必修课中9门主干课程之一。绪言2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高等院校体育系(科)教学计划中,规定了以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理论课程。60年代初借鉴苏联的《体育理论》,编写出版了我国自己的《体育理论》教材。1983年与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以参考书和专著的形式出版了两个版本的《学校体育学》,被部分体育专业院、系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高等院校体育系(科)教学计划中,规定3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多数人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的具体设想与建议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执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4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井于1993年4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

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51994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o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讨论稿)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审议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于同年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本书是根据新的“指导纲要”要求,组织编写的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第二代教材。1994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o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6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7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是: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是: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8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9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4篇16章。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论。主要阐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和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阐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堂教学和学校体育教学文件等有关内容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4篇16章。10第三篇,学校课外体育。主要阐述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校内课外运动竞赛等有关问题第四篇,学校体育管理。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体制、内容与方法和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特点、职责和条件,以及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价等有关内容。第三篇,学校课外体育。主要阐述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校11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在加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反映学校体育,特别是乡镇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成果与新动向,以及有关新的学术观点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确保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2第二,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眼于学生自学与实际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要与讨论、辅导、见习、参观、自学和作业相结合;要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第三,要严密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自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教学计划和检查,严格教学常规,改革考试方法,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估。第二,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着13第四,要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制作与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五,教师不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与相关的学术活动,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相关的学术活动。第四,要不断改革、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制作与采用直观教14第六,教师要认真编制有关教学文件、参考资料和作业指导手册。建立完善的听课、教研、辅导和座谈会等制度。第七,要注意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第八,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而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要确立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第六,教师要认真编制有关教学文件、参考资料和作业指导手15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

第八章体育课教学第二篇学校体育教学

第八章体育课教学16

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一、体育课的类型体育课的类型指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所划分课的种类。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

(一)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课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一类课型。亦称为体育健康教育课。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17其作用: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和国防的意识,激励学生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身的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活动。其作用: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18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体育概念与地位作用;体育卫生要求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校体育卫生法规;体育教材内容体系与运动知识、竞赛规则简介;健康的概念、卫生保健措施和国防常识教育等。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体育19体育理论课又可分为讲授课和考查课两种类型。

1.讲授课。讲授课是体育理论课的主要形式,是指按照体育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体育、健康和国防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型。

2考核课。考核课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的一种课型。它一般安排在期中或期终进行。考核的方式有抽查个人或小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体育理论课又可分为讲授课和考查课两种类型。20(二)实践课体育实践课指根据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活动练习的课。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动作、技能与方法,发展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二)实践课21新授课。新授课指以学习新教材内容为主的课型。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活动动作的概念与表象,初步掌握身体活动动作的要领与方法。在进行新授课教学时,应注意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使学生明确学习新教材内容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并扼要阐明新内容与旧内容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新内容学习的兴粳和积极性。新授课。新授课指以学习新教材内容为主的课型。22(2)教师应正确地运用讲解与示范,采用辅助、诱导、帮助、保护等教法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新教材内容过程中,迅速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与表象,明确完成新动作要领与方法,使学生更快领会和掌握新动作。(3)教师应根据新教材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教法、教学步骤,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2)教师应正确地运用讲解与示范,采用辅助、诱导、帮助、保护23(4)帮助学生掌握所学新动作的基本环节.注意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加强辅导,使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新动作。(5)新授课中,教师应安排与调节好课的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精讲多练,使学生既能学习和掌握好动作技能,又能使机体活动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4)帮助学生掌握所学新动作的基本环节.注意纠正学生中普遍存242复习课。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复习课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教材内容,而是在原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地热练、巩固、提高动作质量,形成正确、牢固的动力定型。2复习课。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25在具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在复习课中,根据学生对已学教材所掌捏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并考虑如何采用有效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些基本要求。(2)教师应帮助学生改进、巩固和提高动作的质量,应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注意区别对待,根据学生能力和水平不同提出具体的要求。(3)为了改进、巩固和提高动作质量,发展学生体能,增强体质。在复习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和强度,合理地增大这类课的生理负荷。在具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263综合课。综合课是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合理搭配的一种课型。即学生在课中既要学习新内容,又要复习已学过的内容。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2)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新旧教材内容。(3)根据新旧教材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练习,井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安排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3综合课。综合课是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合理搭配的一种课型。即学274考核课。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阶段或学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一种课型。即给于学生某一种教材内容或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智能、技能与体能3方面的评价。4考核课。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阶段或学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一种课28在组织考核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考核课前应使学生明确考核的日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端正学生对考核的认识态度.使学生在身心上能做好充分准备。(2)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是根据考核项目的需要而定。除安排测验项目内容外,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轻快的练习内容。在组织考核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29其意义是:一是可使未轮到考核的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活动状态参加考核;二是可使考核完的学生得到放松、调节紧张与疲劳。(3)考核课应加强安全措施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4)认真做好考核的准备、组织和记录工作,如准备测试表格、秒表、皮尺及场地等。除上述儿种课型外,在一些中学的高年级中也开设了如专选课、健身健美课、保健体育课等,这些课型正处于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大面积推广。其意义是:30二、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一)课的结构的概念与意义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即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模式的框架。课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条件4方面的因素。二、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31课的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是指一节课中教与学的各项活动的合理安排。教的活动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辅导、分析、纠正错误、评价及调动队伍等。学的活动包括学生的听视、自学、自练、自测、白评、互相观察、互相帮助及合理休息等。课的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是指32各个部分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是指课的各部分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及所占时间的比例等。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顺序与时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提高机能能力,增强体质。课的结构可分为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各个部分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是指33课的基础结构一般是指组成课的各个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课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材性质、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课的基础结构一般是指34(二)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1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丁作的状态,即机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阶段在课结构中称为准备部分;二是机体工作能力从相对的较低水平逐步地提高到较高水平,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的阶段,这阶段在课结构中称为基本部分;机体工作能力经长时间较剧烈的身体活动和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后逐渐下降,称为机体工作能力下降阶段.即课的结束阶段。(二)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352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体育课及各部分的教法、内容的安排有直接的关系,其实在体育课之前,学生的心理已经发生变化,通常称为运动前状态或课前状态。

3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体育课的结构在很大程度还取决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如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等。此外,在具体确定体育课的结构肘,应认真考虑课的类型结构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身心特点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关系。2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体育课及各部分36(三)课的结构

1、课的基本结构。根据上述确定课结构的理沦依据与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将体育实践教课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个阶段。(三)课的结构37准备部分。课准备部分的基本目标是: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学生精神和注意力,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组织全体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活动,使各栅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人工作状态,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适宜的身体状态去参加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准备部分。38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教学常规活动是指每节课开始时所需进行的一些基本活动,主要包括全班整队、检查人数、宣布教学目标与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队形练习等。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39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通常有各种走、跑、跳、投练习、各种徒手操或持轻器械练习、传统项目基本动作、游戏、舞蹈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主要有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基本功以及掌握该项教材内容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练习等。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通常有各种走、40准备部分的组织教法;练习方式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可以行进间练习。队形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以提寓学生学习的兴趣。准备部分的时间大约为l0min,一般应根据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准备部分的组织教法;41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的目标:学习、复习、考核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教材,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基本部分。42基本部分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和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所选用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内容,以及根据学习主教材的需要而选定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等。基本部分的组织教法:组织形式一般可采用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的形式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课教学目标的主要部分。关键在于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基本部分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和结合本地43在组织和抓好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通常应将新的、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内容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阶段,使学生具有饱满的精力去完成较复杂较难的学习任务。应根据课的目标和主要教材内容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和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如在进行难度大或强度大的练习前应做一些相应的专门性准备练习和辅助性练习。在组织和抓好基本部分的教学时,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44根据课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设计和安排好练习密度、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采用相应、有效的组织教法措施,调控练习的次数、强度与休息时间,使之合理地交替进行,使基本部分的练习的密度、生理与心理负荷达到适宜的程度。④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和身体练习的需要,选定全班、分组或个人的形式进练习,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多,场地器材少的情况.一般多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进行。基本部分的时间的安排取决干教材内容的性质、负荷和学生特点等,按45min的课为例,一般约占30min。根据课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45结束部分。结束部分的目标:这阶段主要是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体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对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小结,布臀课外作业的任务.预告下次课的内容等。结束部分的内容: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的性质和运动负荷大小的情况,选用一些动作结构简单、节奏缓和、轻快的身体练习,如活动性游戏、徒手操、舞蹈、慢跑等。小结本课的教学情况,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布置课外橱炼作业.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和收拾器材等。结束部分。46结束部分的一般采用全班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整理放松活动。然后集中全班小结。结束部分的时间一般为5$min左右。体育实践课几个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互相衔接,紧密联系、和谐构成课的整体。结束部分的一般采用全班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整理放松活472.课的微观结构。课的微观结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的顺序与时间等的设计与安排.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生理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

课的准备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宣布课任务与要求,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队列练习、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一般性准备练习,专门性准备练习游戏以及讲解示范和队伍调动等,教师要在仅7~9min内完成各项活动。2.课的微观结构。课的微观结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的48基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有:教师讲解示范、专门性练习、新旧教材内容、教和学的步骤、正误对比、教学比赛、游戏、身体体能练习、学生练习与休息、队伍调动等。在教学实践中,除注意各项目前后顺序及联系安排外,更应注意各项的分组练习次数与时间的分配,如对新教材急行跳远教学(表8—2)。基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有:49结束部分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队伍调动、全身放松练习、呼吸练习、游戏、舞蹈以及总结和布置作业等。在这部分应对每次活动都作出具体安排(表8—3)。课的微观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主要环节,所以教师应根据实情,认真地设计、安排、组织好各环节的教学,以保证课的顺利进行,提高课的教学质量。结束部分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50第二节体育课组织

体育课的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是否严谨、合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概念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合理措施与手段。体育课主要在室外或操场上进行的,学生须参加各种身体活动来实现第二节体育课组织

体育课的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51二、体育课组织的内容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课。因此,在组织教学工作内容和要求上也就有所不同。

1.体育理论课组织工作的内容。主要有课堂常规、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问、讨论、板书、演示挂图模具、组织学生朗读、课堂测验和练习以及布置作业等。

2.体育实践课组织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队列、体操队形,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组织学生练习和锻炼身体、安排保护、帮助和休息、队伍调换、场地0S材的布置以及体育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等。二、体育课组织的内容52三、体育理论课的组织一般理论课的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

2.复习提高、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3.讲授新内容。要求做到:第一,注意保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做到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轻重有别。第二,遵循教学的认识过程的基本程序。第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三、体育理论课的组织534新课讲完后,要及时进行新内容的巩固,常用的方法有:

(1)概括重述。

(2)边总结边提问。

(3)提问解答。

(4)简短测验。

5,布置作业。4新课讲完后,要及时进行新内容的巩固,常用的方法有:54四、体育实践课的组织

1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部分。(1)课前常规。课前教师应按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学生课前应以饱满精力、高涨的情绪,做好上课的准备;穿着好运动服装;提前到达教学场地.并协助教师布置场地器材。基本要求,认真制定课时计划;熟悉示范动作要领和教学程序;提前到达教学场地布置与检查场地器材;了解课前学生的身体、思想及学习情绪等情况。四、体育实践课的组织55(2)课中常规。课钤响后,学生准时在教师指定的教学地点集合,体育干部整队检查人数,报告教师上课、请假、见习生的人数。学生服装要整齐,并符合上课的要求;要服从教师的统一指挥,遵守纪律,友谊协作:爱护体育器材,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听取上课报告后,检查出勤情况,检查学生服装;宣布课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安置见习生;加强课中安全卫生教育与措施.做好准备活动、教学的讲解和示范练习的帮助与保护、整理活动等;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了解课中学生思想动态,调控教学过程及生理心理负荷;及时纠正错误和改进教学,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布置课外作业。(2)课中常规。课钤响后,学生准时在教师指定的教学地点集合,56(3)课后常规。师生应及时收拾好教具铅材。教师应继续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课的反馈信息,做好课后小结与分析;了解学生课外作业情况,给予指导、辅导。学生应按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认真复习练习,以达到巩固课中学习的内容,保证身体得到合珲活动。(3)课后常规。师生应及时收拾好教具铅材。教师应继续了解和掌572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做好教学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和实现教学目标的物质保证。其作用: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率;有利于队伍调动,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增加学生练习次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便于教师指导。2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做好教学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58进行场地器材的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2)布置的场地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的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乾换时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进行场地器材的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59

3.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课中合理地安排和调动各种练习队形,不仅能严密教学组织,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统一指挥.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能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良好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在课中合理安排与调动学生队伍的基本要求应是:第一,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力求科学、合理。笫二,对学生练习队形设计与安排时,一是运用的队形应简单易行,使学生背光、背风、背沙、背干扰,便于观察示范及教具演示,听清楚讲解,有利于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帮助和保护,并符合卫生与安全的基本要求;3.队伍、队形安排与调动。课中合理地安排和调动各种练习队形60二是队形应有利教师的讲示、观察、帮助、保护、指导和监控,队形变换要多样化,有利于教学顺序的安排。笫三,在调动学生队伍时,一是善用口令,提高指挥能力和调控能力;二是根据课的实际情况,合理调动学生队伍,有组织地安排与变换队伍位置与方向,注意缩短教学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明确调动队伍的作用,积极配合课中的各项活动队伍调动.做到步调一致。二是队形应有利教师的讲示、观察、帮助、保护、指导和监控,队形61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环境而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易行、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效果的组织保证。4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62(1)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

①自然班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以自然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课。其优点:形式固定.组织方便,学生相互了解。缺点是学生之间或男女性别的差异、体质健康差异难以区别对待;不便于对好、差生的两边照顾。(1)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63②合班分组教学形式。即将同年级几个班重新编班分组,由若干体育教师分别进行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按性别分组、按体质健康水平分组.按体育基础水平分组,按专项能力爱好分组等。其优点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调控生理负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镄炼的自觉性、积极性:缺点是给课程安排增加难度.教师人数少,场地器材不足的学校难以进行。此外,棍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可以实行临时分组进行教学。②合班分组教学形式。即将同年级几个班重新编班分组,由若干体育64课内教学组织形式。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全班教学、班内分组教学。①全班教学是指全班同学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同时或依次地完成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优点是便于统一调动指挥,全面照顾学生,有较高的练习密度;缺点是不利于区别对待、个别辅导。一般是在场地器材条件充足情况下使用,这种教学形式一般用于队列、广播操、准备活动、诱导练习、武术、舞蹈、游泳、发展身体体能练习等。课内教学组织形式。65②班内分组教学。它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两种形式。分组轮换一般可采用下面几种形式: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两组一次不等时轮换: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先合(分)组,后分(合)组:②班内分组教学。它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66应注意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在班人数少、场地器材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第二,分组轮换教学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习新内容的小组,兼顾复习内容的小组。如果都是复习内容,应重点照顾教材难度较大或带有危险性的内容,如铅球、铁饼、单双杠等。第三,在安排内容顺序和生理负荷时要先用顾体弱组,基础水平差组和女生组。第四,重视体育骨干的培养和发挥他们作用,协助做好教学组织和队伍调动工作。井要求全体学生守纪律,服从指挥,以便迅速有序地进行轮换。应注意处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67第三节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一)概念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救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表8—4)。第三节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一、体育实践课的密度68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课的密度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认真备课,周密设计。

2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

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

4加强学生思想、纪律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69(三)体育课密度测定与评价方法

1测定的准备工作。

2.测定工作的具体操作3.测定数据统计整理

(1)课综合密度的统计整理。课结束后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按项填入课的综合密度统计表上(表8—6),井对课综合密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合理、不合理使用时间的情况;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课总时间比例: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间的比例等。(三)体育课密度测定与评价方法70(2)练习密度的测定与计算。测定练习密度是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止,记下学生实际练习(身体活动)的时间,逐一填写在体育课练习密度登记表上(表8—7),然后作详细的分析。(2)练习密度的测定与计算。测定练习密度是从上课开始到下课为71

①练习时间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和双杠:从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算练习时间,如用跑步、正步出入队列,也算练习时间。跑:从强备姿势(各种起跑姿势)开始,到终点缓冲过程算练习时间。投掷:从开始姿势到投出器材后,身体恢复正常姿势为练习时间.出入队同”跑”教材。武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各种静止用力的动作均算练习的时间。采用循环练习法时,原则上整个练习过程都算练习时间,除非是中断或停顿。①练习时间72②指导时间。凡是教师有目的地练习: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以及个别指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巩固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时间均为指导时间。一般是从开始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一直到结束均计为指导时间。

③观察与帮助保护。凡是学生用于进行自学、互相观察、分析讨论、互相帮助保护的时间为自学、观察与帮助保护时间。②指导时间。凡是教师有目的地练习:讲解、示范、演示、分析,以73④组织措施时间。凡是课中整队、调动队伍、交换场地、搬运、安装、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都为组织措施时间,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跑步或其他放松练习方式调动队伍、收回器材等可计为练习时间。

⑤休息时间。凡是练习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休息,或一个人练习后等待下一次练习,即一次练习后直到下次练习开始均为休息时间。

⑥不合理的时间。凡是课中的时间,消耗在教学和教学辅助无关的方面均为浪费时间,即不合理的运用时间。④组织措施时间。凡是课中整队、调动队伍、交换场地、搬运74(3)课密度统计与制图①统计时先把各项活动的时间相加.如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运用时间共500s。②将一节课的时间分化成秒,即45x60=2700(s)。③计算某项所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即某项所用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例。如:④根据上述计算的比例数,再计算该项比例数在100分圆形图中所占的度数(图8—5):(3)课密度统计与制图75⑤根据度数用量角仪制图。教师指导占185%;学生做练习占32%:组织措施占16%;观察与帮助占lO5%;休息占20%;不合理占3%。在实践中.除百分圆形图外,也可制成百分直条图、多边形图等。⑤根据度数用量角仪制图。教师指导占185%;学生做练习占376综合密度测定结果的分析:课中各项活动所占时间的比例是否适当,不合理运用时间的原因。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是多少,比例是否合适。③总结的意见和提出合理改进建议。在分析课的密度时.应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设备图8—5体育课密度统计图及气候条件等来进行。例如,新授课,教师指导的比例就相对要大些,而复习课练习的时间就要相对多些。离开上述具体条件,就不可能对课的密度作出正确的分析。综合密度测定结果的分析:77二、体育实践课的负荷体育实践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它们是评价课的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1.概念与意义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它反映了练习过程中学生机体的生理功能一系列变化。二、体育实践课的负荷78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每次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合理安排,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大中小强度的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快结束时,应逐渐降低生理负荷,促使学生机体较快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安排79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时,应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的生理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

(2)根据课型和组织教学形式的要求安排生理负荷。

(3)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忙质、结构、难易程度、练习强度及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安排生理负荷。

(4)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要依照负荷强度大小.适当地安排间歇时间,使练习与休息交替进行,结合有效的卫生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时,应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80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控 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的认真备课,周密地设计安排课的生理负荷,而且还应懂得观察和分析课中学生生理负荷的变化的情况,及时地采用合理措施进行调控,使课的生理负荷达到预定的要求合理调控课的生理负荷可采用下列方法: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控 81(2)改变练习的顺序利组合,安排合)q间歇、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3)改变练习内容的性质,如将原来的30m慢跑(加速跑)改为30m加速跑(慢跑)。

(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即改变练习的密度,练习中不同的间歇时间产生不同的练习密度。(2)改变练习的顺序利组合,安排合)q间歇、练习与休82(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以调节生理负荷,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834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评价方法目前测定与评价生理负荷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1)学生自我感觉。

(2)观察法。生理测定法。在具体测定操作中应注意以下要求:4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与评价方法845.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1)每次课的平均心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增进学生身心健康,(2)心率曲线变化趋势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3)课中练习前后心宰的变化范围大小,以及休息间歇是否合理?(4)课后心率恢复情况如何,学生反馈的信息如何?(5)分析生理负荷上去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与方法。5.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评价。85(二)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1.心理负荷的概念。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是指在课中学生心理上所承受各种刺激量与强度的程度。体育课上学生不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

2.体育课心理负荷的安排。

(二)体育课的心理负荷86经研究表明体育课中学生的心理恬动变化趋势一般表现为:注意的高峰一般出现在课的15rain处(45min一次课);情绪的高峰一般分别出现在课的4—18rain处和36~40min处;意志的高峰一般出现在课中20~30min处,它与机体生理活动变化规律所出现的工作状态相一致。经研究表明体育课中学生的心理恬动变化趋势一般表现为:87具体操作时应注意如下要求:

(1)应根据心理负荷变化的趋势安排教学内容,如在学生注意和情绪的高峰期安排学习各种知识、方法与动作技能。

(2)使学生的情绪保持适宜的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