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_第1页
北京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_第2页
北京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_第3页
北京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_第4页
北京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二一年八月ꢀꢀ目录ꢀ0

通则.........................................................................................................11

基坑工程.................................................................................................62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73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254

脚手架工程...........................................................................................375

拆除工程...............................................................................................456

暗挖工程(含竖井)

..........................................................................537

钢结构安装工程

..................................................................................668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81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通则1ꢀꢀ目录ꢀ0

通则.........................................................................................................31

总则...................................................................................................32

程序...................................................................................................33

纪律...................................................................................................44

符合性论证

......................................................................................520ꢀ

通则1

总则ꢀ1.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以下简称《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以下简称《通知》)、《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建法〔2019〕11

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北京市危大工程专家管理办法》(京建发〔2019〕396号)(下称专家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制订本细则。1.2《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下称论证细则)适用于参与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活动的专家及相关单位。1.3

专家应本着“安全第一、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地进行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工作。1.4专项论证原则上不包括“经过施工图审查”的设计内容。1.5

涉军、涉密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专项施工方案论证除不上传平台外,与正常的论证要求相同。2

程序ꢀ2.1

成立专家组。论证组织单位从北京市住建委网上办事大厅登录“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聘请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包括施工安全专家,施工安全专家数量应少于本专业专家,论证会现场推举一名专家为组长,负责组织专项方案论证及方案实施情况跟踪工作。2.2方案预审。专家应于会前从北京市住建委网上办事大厅登录“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平台”预审方案,为论证会做好准备。2.3

论证会及论证报告。论证会可采用现场会议或远程视频会议方式,专家按确认的论证时间、地点聚齐后(或视频会到齐后),由组长主持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通过听取汇报、质询和讨论,专家组独立编写和签署专家论证报告。采用现场会议论证的,专家在论证报告上手工签名,采用远程视频会议论证的,专家在论证报告上可采用电子网络签名。2.4

宣读并提交论证报告、接受专家咨询费。组长向与会各方宣读论证报告,并将报告(组长保留一份)提交给组织单位,按规定标准接受专家咨询费。32.5

对于论证结论为“修改后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按专家组意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并将其上传至危大工程管理平台,专家组长审核修改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上传审核意见,审核通过后,论证工作结束。2.6

专项施工方案的跟踪。按照《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要求进行论证项目的跟踪。论证组织单位在论证会上将跟踪费交给专家组组长。论证流程图:召开论证会并形成论证报告宣

并提

论证报告、接

专家

询费成立专家组方案预审方案实施情况跟踪3

纪律ꢀ3.1

专家在应诺参加某项目论证活动后,应按约定时间准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更改承诺。若遇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履行承诺,应在约定论证时间前

24小时通知组织单位,并经确认后方可不参加论证活动。3.2

专家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本单位(同一法人单位)的论证活动,发现论证项目为本单位项目时,应主动回避。3.3

专家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照本论证细则及相关技术标准,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地进行论证,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干预,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名,承担个人责任。3.4专家在论证过程中应当做到:3.4.1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有权坚持个人意见并写入论证报告;3.4.2不得在未填写论证意见的空白论证报告和文件上签名;3.4.3不得中途退出论证;3.4.4在论证过程中,应服从有关部门的监督;3.4.5专家组对论证结论和修改意见负责,专家对个人坚持的意见负责;3.4.6专家意见不统一时由组长确定论证结论;3.4.7参加涉军、涉密工程论证时应按照保密工程要求保守秘密。43.5

专家应按规定的标准接受参加论证活动的劳务报酬,不得接受超出论证合理报酬之外的任何现金、有价证券、礼品等。3.6

专家有义务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举报或反映论证过程中所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或不正当现象。3.7

专家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积极参加相关规范规则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3.8专家对论证结论负责。专家未认真履行论证职责将受到如下处理:3.8.1未审出专项施工方案中重大缺陷导致工程事故的,取消专家资格;3.8.2未审出专项施工方案中重大缺陷造成工程事故重大隐患的,暂停论证资格

6个月;3.8.3无故缺席论证会的,给予告诫,告诫累计超满三次的,暂停论证资格

6个月。4

符合性论证ꢀ4.1专项施工方案装订成册,签章齐全(包括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和编制单位盖章、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4.2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完整。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专项设计概述;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5)施工计划(部署);6)施工工艺技术;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8)施工保证措施;9)监测方案;10)验收要求;11)应急预案;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4.3专家论证专项方案时,首先应进行符合性论证,对于不符合

4.1条、4.2条规定的,按论证结论为“不通过”处理;符合性论证通过后,按照相关专业要求进行技术性论证。5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基坑工程6ꢀꢀ目录ꢀ1

基坑工程

................................................................................................81.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81.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

.....................................................................111.3

关键节点

.....................................................................................1671ꢀ

基坑工程ꢀ1.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基坑支护设计概述;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5)施工计划(部署);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8)施工保证措施;9)监测方案;10)验收要求;11)应急预案;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1.1.1编制依据1.1.1.1相关图纸资料: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文件、地下水控制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管线图、施工降水方案专家评审报告等。1.1.1.2

相关技术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DB11/1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1.1.1.3相关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93号令)、《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

24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

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建法〔2019〕11

号)、《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4〕3号)等。1.1.2工程概况1.1.2.1工程所在位置、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情况。1.1.2.2工程规模:基坑周长、面积、开挖深度、基坑设计使用年限等。1.1.2.3工程周边环境条件1)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与基坑工程的位置关系;2)邻近建(构)筑物的工程重要性、层数、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桩基础或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平面布置、桩长等设计参数、建设及竣工时间、结构完好情况及使用状况;83)邻近道路的重要性、道路特征、使用情况;4)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的重要性、规格、埋置深度、使用情况;5)环境平面图应标注与工程之间的平面关系及尺寸;条件复杂时,还应画剖面图并标注剖切线及剖面号;剖面图应标注邻近建(构)筑物的埋深、地下管线的用途、材质、管径尺寸、埋深等;6)临近河、湖、管渠、水坝等位置,应查阅历史资料,明确汛期水位高度,并分析对基坑可能产生的影响;7)相邻区域内正在施工或使用的基坑工程状况。1.1.2.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与工程有关的地层描述,包括名称、厚度、状态、性质等;2)含水层的类型,含水层的厚度及顶、底板标高,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补给与排泄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位标高及动态变化;3)地层简单且分布稳定时,可绘制一个概化剖面;对于地层变化较大的场地,宜沿基坑周边绘制地层展开剖面图。1.1.2.5基坑周边使用条件1)周边的用途:道路、料场、临时设施、塔吊位置等;2)地面超载设计限值。1.1.3基坑支护设计概述1.1.3.1基坑支护设计1)基坑支护剖面设计图及其平面布置图;2)基坑支护剖面设计参数表和主要工程量统计表;3)基坑正常使用期限。1.1.3.2基坑地下水控制设计1)施工降水。包括降水依据(专家论证报告),降水类型,降水井、疏干井设计参数和数量,降水井及排水系统布置等;2)帷幕隔水。类型、平面布置、隔水范围、设计参数、施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等。1.1.3.3基坑土方开挖设计1)土方开挖方式及布置;2)土方开挖与加撑的关系;93)土方开挖与马道留置。1.1.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1.1.4.1分析基坑坍塌事故的后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1.1.4.2按照基坑工程关键工序,识别风险因素,并明确应对措施。1.1.5施工计划(部署)1.1.5.1

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含临水、临电及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现场要求等)及说明。1.1.5.2施工进度计划。1.1.5.3劳动力计划。1.1.5.4机械设备计划。1.1.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1.6.1支护结构施工工艺,如护坡桩施工、锚杆施工、桩间土支护、土钉墙、连续墙、内支撑等。施工工艺内容包括:项目简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要点、质量标准及施工中应注意事项。1.1.6.2地下水控制施工工艺,如降水井施工、搅拌桩施工、旋喷桩施工等。施工工艺内容同1.1.6.1。1.1.6.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土方分层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的配合、马道设置,等等。1.1.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包括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等。1.1.8施工保证措施1.1.8.1组织保障措施。1.1.8.2安全保证措施。1.1.8.3质量技术保证措施。1.1.8.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8.5环境保护措施。1.1.8.6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1.1.9监测方案1.1.9.1监测内容:监测项目原则上以设计文件要求为准,但不应少于标准中的“应测”项。1.1.9.2监测实施: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布置与保护、监测方法、监测精度、监测频率、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精度等级。101.1.9.3监测项目报警值和控制值。1.1.9.4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1.1.9.5日常安全巡视与巡视结果记录。1.1.10验收要求1.1.10.1验收要求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成果形式、验收时间、验收人员等。1.1.10.2

基坑工程验收标准:明确基坑开挖至基底且变形相对稳定后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建(构)筑物沉降、周边道路及管线沉降、锚杆(支撑)轴力控制值;明确坡顶(底)排水措施和基坑侧壁完整性判断标准。1.1.11

应急预案1.1.1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应急救援小组组成与职责,包括抢险、安保、后勤、医救、善后、应急救援工作流程及应对措施、联系方式等。1.1.11.2项目参建、周边建构物产权单位各方联系方式、救援医院信息(名称、电话、救援线路)1.1.11.3针对基坑隐患的治理措施。(与1.1.4.2的风险因素有一定的对应关系)1.1.11.4针对基坑坍塌的应急措施及启动条件。1.1.11.5应急物资准备。1.1.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经过有专业资质单位正式施工图设计的基坑工程,本章可略。1.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依据相关规定,专家论证结论为三种,即“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专家组应依据基坑支护形式按下列标准做出论证结论。按规定需要进行专项设计的基坑工程未进行专项设计的,论证结论判定为“不通过”,其余按下列判定标准进行论证。1.2.1放坡开挖工程1.2.1.1放坡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但无地下水控制措施。2)无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情况描述。3)无土方开挖与坡面成形过程描述。114)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1.2.1.2放坡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地下水控制措施不符合相关规定。2)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防护措施不到位。3)土方开挖与坡面要求不匹配。4)基坑坡面无防护措施。5)地表水排水措施不完善。6)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7)监测方案不完善。8)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9)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0)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1)基坑边坡使用及维护要求不明确。12)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1.2.1.3放坡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1.2.2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1.2.2.1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但无地下水控制措施。2)无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情况描述。3)无土方开挖与坡面成形过程描述。4)无土钉墙施作过程描述。5)无锚杆施作过程描述。6)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1.2.2.2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地下水控制措施不符合相关规定。2)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防护措施不到位。3)土方开挖与土坡要求不匹配。124)土钉或锚杆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5)土钉与面板连接不明确或不合理。6)土钉或锚杆注浆工艺不明确或不合理。7)冬施条件下坡面无有效防冻措施。8)地表水排水措施不完善。9)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0)监测方案不完善。11)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2)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3)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4)基坑边坡使用及维护要求不明确。15)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1.2.2.3

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1.2.3桩(墙)+锚杆支护工程1.2.3.1桩(墙)+锚杆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但无地下水控制措施。2)无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情况描述。3)桩(墙)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无防护措施。4)锚杆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产生附加沉降,无防护措施。5)无锚杆张拉锁定过程描述。6)地下水位之下施工锚杆,无防漏水漏砂措施。7)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1.2.3.2

桩(墙)+锚杆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地下水控制措施不符合相关规定。2)桩(墙)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防护措施不到位。3)截水帷幕或施工降水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4)桩(墙)、锚杆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5)地下水位之下施工锚杆,防漏水漏砂措施不完善。136)锚杆注浆工艺不明确或不合理。7)锚杆试验及张拉锁定工序和要求不合理。8)无地表水排水措施。9)无基坑土方开挖要求或要求不合理(含收马道)。10)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1)监测方案不完善。12)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3)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4)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5)基坑边坡使用及维护要求不明确。16)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1.2.3.3桩(墙)+锚杆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1.2.4内支撑工程1.2.4.1内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但无地下水控制措施。2)采用中拉槽方式进行土方开挖的基坑工程,无试验性开挖方案。3)无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步序描述。4)无斜撑腰梁抗剪传力构件施工内容。5)无支撑与腰梁连接施作要求。6)没有规定拆撑条件。7)没有规定换撑条件。8)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1.2.4.2内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地下水控制措施不符合相关规定。2)施工可能导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无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3)采用中拉槽方式进行土方开挖,试验性开挖方案不完善。4)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步序不合理。5)钢支撑活动端无活络头。6)钢支撑与腰梁和冠梁未连接或连接长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147)斜撑腰梁抗剪传力构件的安装方法不明确或不合理。8)拆撑条件不妥。9)利用地下结构作为换撑结构但换撑条件不妥。10)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1)监测方案不完善。12)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3)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4)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5)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1.2.4.3

内支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1.2.5人工挖孔工程1.2.5.1人工挖孔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无混凝土护壁施工图。2)无混凝土护壁施工工序。3)无通风措施。4)无有害气体检测措施。5)无防高空坠落措施。6)开挖范围内有易塌方地层,无防塌方措施。7)孔底扩孔部位无防塌落措施。8)无挖孔及灌注混凝土顺序安排。9)挖孔施工区有地下水但无地下水控制措施。10)无机具、人员组织、进度安排。11)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1.2.5.2人工挖孔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混凝土护壁施工图有缺陷。2)混凝土护壁施工工序不合理。3)通风措施不合理。4)有害气体检测措施不到位。5)防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措施不到位。156)开挖范围内有易塌方地层,防塌方措施不到位。7)孔底扩孔部位防塌落措施不到位。8)挖孔及灌注混凝土顺序安排不合理。9)地下水控制措施不合理。10)机具、人员组织、进度安排不合理。11)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2)监测方案不完善。13)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4)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5)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6)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1.2.5.3人工挖孔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1.3

关键节点ꢀ依据相关规定,当工程施工至关键节点时,负责跟踪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专家应进行现场检查,因此,专家组应当依据表

1.3明挖基坑工程关键节点识别表识别该工程关键节点,并编写入论证报告之中。表

1.3

明挖基坑工程关键节点识别表序号基坑支护形式名称放坡开挖工程关键节点1无。2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

支护结构变形达到预警值。1、开挖至基坑底。2、支护结构变形达到预警值。3桩(墙)+锚杆支护工程3、其他开挖至支护结构受力或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最不利情形。1、中拉槽试挖段开挖至基坑底。2、非中拉槽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坑底。45内支撑工程3、支护结构变形达到预警值。4、其他开挖至支护结构受力或周边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最不利情形。人工挖孔工程第一根人工挖桩挖至孔底。16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7ꢀꢀ目录ꢀ2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92.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192.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

.....................................................................222.3

关键节点

.....................................................................................24182ꢀ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2.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设计;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5)施工计划(部署);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8)施工保证措施;

9)监测方案;10)验收要求;11)应急预案;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2.1.1编制依据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2)参考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3)施工图设计文件;4)安全管理法规文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93

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

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建法〔2019〕11

号)、《北京市危大工程专家管理办法》(京建发〔2019〕396号)等;5)相关模架产品标准及试验检测报告;6)其他: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施工方案、地质勘查报告等。2.1.2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概况;2)危大工程内容及周边结构概况;3)相关结构平面、剖面图;4)施工使用要求。2.1.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设计2.1.3.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1)模架支撑基础设计;2)模架支撑架体设计;3)架体稳定性构造设计;4)模板设计;195)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等。2.1.3.2承重支撑体系的主要设计内容1)支撑体系基础设计;2)支撑架体设计;3)架体稳定性构造设计;4)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等。2.1.3.3爬模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1)预埋锚固或附着支撑设计;2)爬模装置设计;3)动力设备的选择与设计;4)安全防护设计;5)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等。2.1.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1)分析模架坍塌、爬模倾覆或坠落事故的后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2)按照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关键工序,识别风险因素,并明确应对措施。2.1.5施工计划(部署)1)施工平面布置图;2)危大工程施工工序安排和流水段划分;3)施工进度计划;4)材料与设备计划;5)劳动力计划。2.1.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模架安装、拆除工艺流程;2)爬模装置、附着支撑安装、爬升、拆除工艺流程;3)模架安装、使用和拆除中的技术安全要求;4)爬模装置、附着支撑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和拆除中的技术安全要求;5)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2.1.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配备、职责和分20工等。2.1.8施工保证措施1)组织保障措施;2)技术安全保证措施;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1.9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方案(有特殊监测需求时)。主要内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监测项目报警值;日常安全巡视与巡视结果记录。监测点平面布置图。2.1.10验收要求1)模架采用的主要材料、附着支撑和设备的质量标准,进场检验和控制措施;2)模架基础验收内容和标准;3)预埋锚固或附着支撑结构验收内容和标准;4)模架安装拆除技术安全验收内容、标准,验收人员及验收程序等;5)爬模装置、附着支撑安装、爬升、拆除各阶段技术安全验收内容、标准,验收人员及验收程序等。2.1.11

应急预案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名单、职责、联系电话以及施工地点与最近的医院的路线示意图;2)重点防范部位、防范项目的概况;3)施工过程中的隐患;控制措施;施救措施;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2.1.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1)计算书主要包括计算依据、计算参数、计算简图、控制指标及基础承载力计算、水平构件计算、架体稳定性及抗倾覆计算;爬模装置各构部件、附着支撑的承载力验算和动力系统验算;2)模架施工图应符合绘图规范要求,不宜采用示意图;3)模架施工图主要包括:模架布置或爬模机位布置平面图、剖面图;梁板支撑节点详图;爬模工程不同附着部位的附着支撑节点详图及安全防护设计施工图;特殊部位、特殊构造节点详图等。212.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依据相关规定,专家论证结论为三种形式,即“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专家组应依据模架工程类别按下列标准做出论证结论。2.2.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2.2.1.1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支撑架基础存在沉陷、坍塌、滑移风险,无防范措施。2)无支撑架设计施工图。3)无支撑架设计计算书。4)设计、计算内容不全或错误导致无法进行安全性判断。5)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2.2.1.2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支撑架设计施工图不完善,缺关键节点的设计施工图。2)支撑架计算书计算内容有欠缺、计算方法或计算参数取值有误,但不影响对计算结果安全性判断。3)支撑架构造设计有缺陷。4)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时浇筑,架体无针对性的安全构造措施。5)支撑架主要构件检验、验收标准不完善。6)支撑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不完善。7)支撑架预压、监测措施不完善。8)支撑架搭设、拆除以及混凝土浇筑等重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完善。9)支撑架施工可能导致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无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10)支撑架跨越河道施工,无围堰或导流方案,防汛措施不到位。11)支撑架跨越现况交通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12)其他对施工安全有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2.2.1.3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2.2.2

爬模工程222.2.2.1爬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无爬模设计施工图。2)无爬模设计计算书。3)工程存在较大突破标准计算书的工况或计算条件(荷载、单次浇筑高度或爬升高度、附着部位存在薄弱的结构构件等),未复核验算。4)无附着支撑或预埋系统节点设计。5)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2.2.2.2爬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爬模设计计算参数取值不合理,但不影响对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2)爬模设计施工图不完善(如缺少非标层设计、无电气系统图、部分机位布置与结构构件有冲突、个别机位布置间距对规范有突破)。缺少节点设计施工图(如墙体有内缩时,无挂座节点设计等)。3)总体施工部署和设计不完善。(如框-筒结构中,筒体与框架部分的进度协调,筒体竖向与水平结构的协调关系;水平结构滞后施工时,水平结构滞后层数未得到结构工程设计单位的确认等)4)架体上各层平台施工荷载要求不明确或施工控制措施不到位。5)附着支撑设置不合理。6)架体机位间距或竖向悬挑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具体措施及相关验算不完善。7)无塔吊、布料机在架体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无作业层防护、断片处防护或措施不到位。8)对于薄弱结构部位,无爬模架构造措施或结构加强措施。9)未与整个工程综合设置防火、安全、逃生通道。10)拆除方案针对性不强,存在安全隐患。11)油缸选用的额定荷载小于工作荷载的二倍,可通过相应措施进行调整。12)爬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不完善。13)无总承包、专业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职责或职责不明确;14)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5)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6)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7)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232.2.2.3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2.3ꢀ

关键节点ꢀ依据相关规定,当工程施工至关键节点时,负责跟踪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专家应进行现场检查,因此,专家组应当依据表2.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关键节点识别表识别该工程关键节点,并编写入论证报告之中。表2.3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关键节点识别表序号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名称关键节点1、

高度及最小跨度均大于12m的模架搭设完毕后。2、

高宽比大于2.5的模架搭设完毕后。3、有预压要求的模架预压前。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及承重支撑体系11、爬模安装完毕爬升前。2、施工过程中爬模架体调整拆改时(平面结构变化拆除架体、极端气候条件停工采取防护措施、故障设备调换)。2爬模工程24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25ꢀꢀ目录ꢀ3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273.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273.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

.....................................................................293.3

关键节点

.....................................................................................35263ꢀ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3.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辅助起重设备、设施和吊索具的参数;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5)施工计划(部署);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7)安全保证措施;8)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9)监测方案;10)验收要求;11)应急预案;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3.1.1

编制依据3.1.1.1

相关法律法规。3.1.1.2相关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3.1.1.3

相关教科书、工具手册和论文。3.1.1.4

相关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3.1.1.5

相关图纸资料:现场平、立面图;地下设施、管线分布图或资料;起重设备、设施说明书;温度、风力相关气候条件等。3.1.2工程概况3.1.2.1

工程所在位置、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情况等。3.1.2.2

工程规模:起重机械和辅助设施型号、性能;被吊物数量、重量、体积、形状、尺寸、就位位置等。3.1.2.3

工程重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概述。3.1.2.4

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1)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基坑、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2)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的特征、埋置深度等情况;3)邻近建(构)筑物的层数、高度、结构形式;4)道路交通状况,道路和作业面的承载能力;5)平面图应标注待安装设备设施或被吊物与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基坑、高压线路、河道、铁路、航道之间的平面关系及尺寸。条件复杂时,还应附剖面图;6)其他对施工造成相互影响的因素。3.1.3

起重设备、设施和吊索具的参数273.1.3.1辅助起重设备、设施的名称和起重量、起(提)升高度、自重等主要性能参数;3.1.3.2

所用工况的性能参数和要求;3.1.3.3

吊索具的规格和参数。3.1.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3.1.4.1分析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主要风险事故的后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3.1.4.2按照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关键工序,识别风险因素,并明确应对措施。3.1.5

施工计划(部署)3.1.5.1

施工工期:包括计划内的工作内容与相应时间,还包括因气候场地等条件影响,可能导致的工期变化;3.1.5.2

辅助设备及台班;3.1.5.3

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品配置情况;3.1.5.4

运输形式;3.1.5.5

工作前的准备;3.1.5.6

试吊装。3.1.6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3.1.6.1

施工工艺流程图;3.1.6.2

吊装程序与步骤;运输、摆放、拼装、吊运、安装的工艺要求;3.1.6.3

具体操作要求和检查要求;3.1.6.4

相关图表。3.1.7

安全保障措施3.1.7.1组织保障措施;3.1.7.2针对风险源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3.1.7.3相关制度和规定。3.1.8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3.1.8.1

施工管理人员组成;3.1.8.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1.8.3

特种作业人员;3.1.8.4

其他作业人员。3.1.9

监测方案28监测环节、内容、方法和标准。3.1.10

验收要求3.1.10.1

验收环节;3.1.10.2

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和验收人员。3.1.11

应急预案3.1.11.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与职责;3.1.11.2

事故风险评估和伤害类型分析;3.1.11.3

应急响应流程;3.1.11.4

应急处置措施;3.1.11.5应急资源配置。3.1.12

计算书3.1.12.1

起重过程中相关高度、位置、角度、重量、重心、刚度、强度、速度、承载能力等校核;3.1.12.2

辅助起重设备、设施起重能力的校核;3.1.12.3

吊索具、吊耳受力分析与校核;3.1.12.4

缆风绳、地锚、滑车、滚杠、桅杆等受力分析与校核;3.1.12.5

边坡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的计算;3.1.12.6

相关结构的承载能力校核。3.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依据相关规定,专家论证结论为三种形式,即“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专家组应依据论证内容要求按下列标准做出论证结论。3.2.1起重机械安装及拆卸工程3.2.1.1本工程含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式起重机(架桥机)、桥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卸。3.2.1.2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起重机械安装工程,无起重机械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书。2)未说明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现场空中及地下情况。3)吊装及拆卸使用的吊、索、卡具无受力分析计算及明确结论。4)安装及拆卸选用的辅助起重机站位点的承载能力无计算书。295)安装及拆卸过程中采取的辅助技术措施(如自制吊耳、卷扬机、滑车、地锚、缆风绳、临时支撑等)无受力分析和计算校核。6)无安装及拆卸过程的平、立面图。7)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的起重能力无计算校核。8)无试吊装过程描述。9)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3.2.1.3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编制依据缺少重要项。2)起重机械安装工程相关计算不完善。3)安装及拆卸使用的辅助起重机站位点相关的计算校核不完善。4)吊装及拆卸使用的吊、索、卡具计算不完善。5)安装及拆卸选用的辅助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起升高度计算不完善。6)安装及拆卸过程中采取的辅助技术措施(如自制吊耳、卷扬机、滑车、地锚、缆风绳、临时支撑等)计算不完善。7)安装工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部位,没有说明拧紧力矩或拧紧力矩不满足安全要求。8)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起重能力计算不完善。9)使用屋面吊拆除塔式起重机,屋面吊起重能力校核不完善。10)未规定信号指挥方式。11)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12)无总装图;无被吊物一览表;吊装各步骤所使用的的起重设备、站位位置、起重能力、吊索具、起吊位置和就位位置的幅度、负载率和起升高度等关键起重参数没有说明。13)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不合理。14)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5)监测方案不完善。16)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7)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8)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9)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303.2.1.4专项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3.2.2采用汽车式起重机或起重机械进行的起重吊装与拆卸工程3.2.2.1

本工程含桥梁吊装与拆卸、盾构机吊装与拆卸、钢筋笼吊装工程、轨排吊装工程、装配式建筑吊装工程。3.2.2.2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未明确吊点的设置。2)吊耳无强度计算。3)安装及拆卸使用的起重机站位点的承载能力无计算校核。4)吊装及拆卸使用的吊、索、卡具无受力分析计算及明确结论。5)无安装及拆卸过程的平、立面图。6)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的起重能力无计算校核。7)无试吊装过程描述。8)无对翻身过程的描述(如盾构机的刀盘翻身,钢筋笼的树立)。9)多机联合起重无对起重机械之间配合协调措施的描述。10)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3.2.2.3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编制依据缺少重要项。2)吊耳计算不完善。3)安装及拆卸使用的辅助起重机站位点相关的计算校核不完善。4)吊装及拆卸使用的吊、索、卡具计算不完善。5)安装及拆卸选用的辅助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起升高度计算不完善。6)安装及拆卸过程中采取的辅助技术措施(如自制吊耳、卷扬机、滑车、地锚、缆风绳、临时支撑等)计算不完善。7)安装工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部位,没有说明拧紧力矩或拧紧力矩不满足安全要求。8)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起重能力计算不完善。9)未规定信号指挥方式。10)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11)无被吊物一览表;吊装各步骤所使用的的起重设备、站位位置、起重能力、吊索具、31起吊位置和就位位置的幅度、负载率和起升高度等关键起重参数没有说明。12)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不合理。13)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4)监测方案不完善。15)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6)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7)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8)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3.2.2.4专项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3.2.3采用传统施工工艺进行的起重吊装与拆卸工程3.2.3.1

本工程指使用简易或自制自重设备设施进行的起重工程,如发电机组、冷水机组等大型设备进入地下室的吊装工程。3.2.3.2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施工中采用的金属结构、吊耳、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缆索、拉索、桅杆、滑车、卷扬机、绞磨、专用吊具、滑排、滚杠、地牛、千斤顶等起重设备设施,无相应节点详图和计算书。2)与建(构)筑物连接部位无相应说明和计算校核。3)未说明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现场空中及地下情况。4)无对被安装设备的外形尺寸、重量、重心、吊点的说明。5)安装及拆卸使用的起重机站位点的承载能力无计算校核。6)无安装及拆卸过程的平、立面图。7)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的起重能力无计算校核。8)需要进行被吊物翻身的,无对翻身过程的描述。9)多机联合起重无对起重机械之间配合协调措施的描述。10)无试吊装过程描述。11)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3.2.3.3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编制依据缺少重要项。2)自制起重设备设施的起重零部件受力分析和计算不完善。323)汽车式起重机或流动式起重机站位点相关的计算校核不完善。4)选用的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起升高度计算不完善。5)多机联合起重(如双机抬吊)的起重能力、履带起重机帯载行走起重能力计算不完善。6)描述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现场空中及地下情况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符。7)安装工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部位,没有说明拧紧力矩或拧紧力矩不满足安全要求。8)安装及拆卸过程中辅助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周边障碍物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或者平、立面图所标尺寸与实际不符。9)未规定信号指挥方式。10)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11)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不合理。12)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3)监测方案不完善。14)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5)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6)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7)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3.2.3.4专项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3.2.4架桥机架梁工程3.2.4.1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吊耳无强度计算。2)架桥机站位点的承载能力无计算校核。3)使用的吊、索、卡具无受力计算依据及选择结果。4)自制吊具无计算书。5)架桥机过孔无受力分析和计算。6)未说明架桥机横移的工序和技术措施。7)未说明加设边梁时前支架的支撑节点详图。8)无架梁过程各步骤的平、立面图。9)无施工工艺流程。10)无试吊装过程描述。3311)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12)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3.2.4.2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编制依据缺少重要项。2)吊点选择错误。3)吊耳强度、自制吊具计算不完善。4)架桥机站位点的承载能力计算校核不完善。5)使用的吊、索、卡具或自制吊具计算不完善。6)架桥机横移的工序和技术措施不合理。7)加设边梁时前支架的支撑节点详图不合理。8)架梁过程各步骤的平、立面图所标尺寸与实际不符。9)架桥机过孔受力分析和计算不完善。10)架桥机任何部位与周边障碍物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11)无被吊物一览表。12)未规定信号指挥方式。13)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14)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不合理。15)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6)监测方案不完善。17)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8)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9)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20)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3.2.4.3专项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3.2.5群塔作业3.2.5.1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未采取群塔防撞措施。2)未说明所有塔机的尺寸参数。3)需要多次改变高度的群塔作业没有说明每次改变高度后的位置关系。4)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343.2.5.2专项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修改后通过”。1)编制依据缺少重要项。2)群塔防撞措施不足。3)非工作状态下塔机之间的安全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4)所有塔机的尺寸参数不全或错误。5)需要多次改变高度的群塔作业,改变高度后的位置关系表述不清晰或错误。6)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到位。7)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8)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不合理。9)无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10)监测方案不完善。11)危大工程验收标准不正确、不完整。12)风险因素辨识、风险等级评估及应对措施不正确、不完善。13)应急预案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4)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3.2.5.3专项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3.3

关键节点ꢀ依据相关规定,当工程施工至关键节点时,负责跟踪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专家应进行现场检查,因此,专家组应当依据表3.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关键节点识别表识别该工程关键节点,并编写入论证报告之中。表3.3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关键节点识别表序号吊装与拆卸工程名称关键节点1、利用自制桅杆拆除塔式起重机。2、外挂式塔机或升降机支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3、履带式起重机带载行走。4、双机抬吊。1起重机械安装及拆卸工程5、地锚与缆风绳的设置。6、起重设备站位处的承载能力。1、吊耳的设置和焊接。采用汽车式起重机或起重机械进行的起重吊装与拆卸工程2、被吊物翻身过程的稳定性。3、履带式起重机带载行走。4、双机抬吊。2355、临时稳固措施的设置。6、起重设备站位处的承载能力。1、自制起重设备设施的设置。2、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1、过孔。采用传统施工工艺的设备安装工程345架桥机架梁工程群塔作业2、支腿的稳固。1、安全距离的设置。2、。36北京市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细则(2021版)脚手架工程37ꢀꢀ目录ꢀ4

脚手架工程

..........................................................................................394.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394.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

.....................................................................414.3

关键节点

.....................................................................................44384ꢀ

脚手架工程ꢀ4.1

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脚手架工程设计;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5)施工计划(部署);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8)施工保证措施;9)监测方案;10)验收要求;11)应急预案;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4.1.1编制依据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2)参考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3)施工图设计文件;4)安全管理法规文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93

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

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建法〔2019〕11

号)、《北京市危大工程专家管理办法》(京建发〔2019〕396号)等;5)相关脚手架产品标准及试验检测报告;6)其他: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施工方案、地质勘查报告等。4.1.2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概况;2)危大工程内容及周边结构概况;3)相关结构平面、剖面图;4)施工使用要求。4.1.3脚手架工程设计脚手架的设计内容因体系而不同,以下为可能包括的设计内容:1)脚手架基础、挑梁、卸荷、预埋锚固或附着支撑设计;2)脚手架架体设计;3)连墙件设计;4)安全防护设计;395)工具式脚手架的安全装置(如防倾覆、防坠落、安全锁等)设计;6)动力设备的选择与设计;7)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等。4.1.4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措施1)分析脚手架坍塌事故的后果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2)按照脚手架工程关键工序,识别风险因素,并明确应对措施。4.1.5施工计划(部署)1)危大工程施工工序安排;2)施工进度计划;3)材料与设备计划;4)劳动力计划。4.1.6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脚手架安装、拆除工艺流程;2)脚手架安装、使用和拆除中的技术安全要求;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4.1.7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配备、职责和分工等。4.1.8施工保证措施1)组织保障措施;2)技术安全保证措施;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1.9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方案(有特殊监测需求时)。主要内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监测项目报警值;日常安全巡视与巡视结果记录。监测点平面布置图。4.1.10验收要求1)脚手架采用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标准,进场检验和控制措施;2)脚手架基础、预埋锚固或附着支撑结构验收内容和标准;3)脚手架安装拆除各阶段技术安全验收内容、标准,验收人员及验收程序等。404.1.11

应急预案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名单、职责、联系电话以及施工地点与最近的医院的路线示意图;2)重点防范部位、防范项目的概况;3)施工过程中的隐患;控制措施;施救措施;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4.1.12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1)计算书主要包括计算依据、计算参数、计算简图、控制指标及脚手架各构件、基础、附着支撑的承载力验算;索具吊具及动力设备的计算;2)脚手架施工图应符合绘图规范要求,不宜采用示意图;3)脚手架施工图主要包括:脚手架布置平面图、立面图;典型剖面图;基础、挑梁、卸荷、预埋锚固、附着支撑等节点详图;连墙件、剪刀撑等构造节点详图。4.2

论证结论判定标准ꢀ依据相关规定,专家论证结论为三种形式,即“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专家组应依据模架工程类别按下列标准做出论证结论。4.2.1落地式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2.1.1

落地式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不通过”。1)无落地式及悬挑式脚手架设计施工图。2)无落地式及悬挑式脚手架设计计算书。3)无施工荷载控制措施,无架体在使用过程中拆改及拆除稳定的措施。4)其他直接涉及施工安全但又不能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措施的情形。4.2.1.2落地式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修改后通过。”1)脚手架计算书缺项、计算方法或计算参数错误,但不影响对计算结果安全性判断。2)脚手架设计施工图不完善。3)对脚手架搭设的基础(或建筑结构)有明确的承载力要求,但无可操作性。4)脚手架在卸料平台、预留门洞、外用电梯、塔吊附臂等处的稳定措施不完善。5)对脚手架架体的杆件间距、主节点、剪刀撑、斜撑、连墙件、卸荷等要求不具体。6)悬挑式脚手架在阴阳角、阳台等结构特殊部位的节点设计不完善。417)异型脚手架整体稳固措施不具体、无可操作性。8)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大于

3

时无整体稳固性措施或架体顶部有悬挑(上大下小型)无整体稳固性措施。9)监测、危大工程验收标准、应急预案、施工保证措施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10)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4.2.1.3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4.2.2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工程4.2.2.1

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不通过”。1)无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设计施工图。2)无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设计计算书。3)无搭设和拆除的施工顺序设计及安全防护措施。4.2.2.2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修改后通过。”1)索网网格钢丝绳端头固定处结构强度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张拉要求。2)索网网格钢丝绳端头与结构固定处钢丝绳无保护措施或卡扣设置不合理。3)吊挂平台操作架吊挂点做法不具体。4)计算书内容欠缺,但不影响对计算结果安全性判断。5)搭设、拆除等重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完善。6)监测、危大工程验收标准、应急预案、施工保证措施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7)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4.2.2.3

吊挂平台操作架及索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4.2.3吊篮工程4.2.3.1吊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不通过”。1)无吊篮工程设计施工图。2)无吊篮型号、构件规格、材质、连接螺栓、焊缝及连接板的设计。3)无吊篮工程设计计算书。4.2.3.2吊篮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评定为:“修改后通过。”421)吊篮悬挂机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无法保证稳定性。2)悬挂吊篮的支架支撑点处结构的承载力小于所选吊篮各工况的荷载最大值。安全大绳固定方式不明确。3)吊篮构件的规格、材料类型不能满足施工要求。4)载荷试验不具体。5)危大工程验收标准、应急预案、施工保证措施不完善或针对性不强。6)其他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但能够在论证会现场提出明确具体改进措施的情形。4.2.3.3吊篮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出现“不通过”和“修改后通过”情形的,可判定为:“通过”。4.2.4附着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4.2.4.1

附着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不通过”。1)无设计施工图。2)无设计计算书。3)缺少防倾覆、防坠落或同步升降控制装置。。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