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概况课件_第1页
博物馆的概况课件_第2页
博物馆的概况课件_第3页
博物馆的概况课件_第4页
博物馆的概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博物馆展示设计第一节博物馆的概况一、定义博物馆是一个神奇的宝库,保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最早的博物馆起源于皇族和贵族们的私人艺术收藏。比如:北京的故宫、圆明园、巴黎的卢浮宫等。最初它们不对一般观众开放,是古董收藏所和陈列室。

根据1974年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第十届大会通过的章程,博物馆的定义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

故宫

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二、产生博物馆现象起源于人类的收藏活动。这种收藏活动既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也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希腊、罗马、埃及和中国等文明古国。早期保存文物和自然标本的机构主要有缪斯神庙,缪斯(muses)是希腊神话中主管艺术、文学、史学等九位女神的总称。希腊各地的缪斯神庙经常得到奴隶主贵族名门的捐赠,这使之成为古希腊主要的保存机构。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约产生于公元前300年的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在亚历山大的利亚城建立了一所研究大学,命名为博物馆(museum),附设缪斯神庙、演讲厅,并有植物园,动物园,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建筑体系上:它是亚历山大宫的一部分,最早就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一般认为是1683年诞生的英国牛津大学的阿斯莫林博物馆。欧洲中世纪,贵族私人收藏成为时尚,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家庭和贵族的收藏室。。其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为1793年卢浮宫作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拿破仑三世期间,卢浮宫藏品重新经营,奠定了卢浮宫的规模;1793年7月27日,革命政府特别布置了几间陈列室展示皇宫的艺术品,并首次对公众开放。卢浮宫的这一举动,成为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世纪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对物种分类的研究进一步发展,随之出现了各种自然、地志、人文类的专题性博物馆,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大英博物馆。

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口处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三、发展与演变博物馆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制度与体制构建的重大事件,是人类文明发展步入理性化阶段的重要标志,它属于广义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需求,博物馆随着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博物馆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概念也发生着改变。现代博物馆不再只是拥有永久性的展览厅,还举办各种类型和主题的短期展览。特别展示与临时展览,并为参观者提供的短暂休息,餐饮、欣赏音乐或演讲等各种空间。它由最初储存,展示展品的场所逐渐过渡为具有欣赏、教育、休闲、购物、娱乐等各种功能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建筑。博物馆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功能和结构日益庞杂,拥有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并向产业化演变着。故宫博物馆的饰品四、趋势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至今方兴未艾。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观众人数也相应增长。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科技博物馆及其观众的数量最为迅猛。

2、博物馆的类型日渐增多,范围也日渐扩大,类型发展呈专业化、多样化趋向。

3、博物馆重视对观众、展品的研究。现代博物馆中,观众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展品是重要的被保护对象。人性化设计不仅针对人,而且还应该针对物。

4、博物馆的娱乐性逐渐增强.。“寓教于乐”已成为当今博物馆的主要方针,许多博物馆成为公众流连忘返的乐园,是假日休憩消遣的主要场所之一。

5、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交流中心。许多博物馆通过馆与馆的展品交流,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使许多观众在自己的国家即可了解外来文化异地风情,增进相互了解。中国的苏州园林、陕西兵马俑等著名文化遗产已以许多形式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展示。许多国家的一些企业、学校、研究所、国家机关等,也运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博物馆语言”作为与公众交流的手段。

6、新科技带来新面貌。新的技术给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建筑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博物馆的外观,呈现着人类的智慧与设计师的奇思妙想,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美的享受。东北师大自然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兵马俑展厅掠夺的中国玉器世博会中国馆德国馆中国馆寓意“东方之冠”五、中国博物馆的概况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且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文化古迹。迄今,馆藏在全国文化系统思维历史文物攻击600余万件。已经查明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有10000多处。古建筑、石窟寺庙也多达万余处。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址到万里长城,从安阳殷墟到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从敦煌莫高窟到应县木塔,苏州园林…….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于人民的勤劳智慧。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等多方面客观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