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_第1页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_第2页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_第3页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_第4页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四川农业大学分校区01专业学科领导关怀本科专业师资成绩三大校区迁雅争议目录030502040607学生组织科技成果历史沿革川农文化校园人物目录0901108010基本信息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31年成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金秋十月,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迄今,学校已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他们已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百余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炼出“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孕育出“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专业学科专业学科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图书200余万册。学校现设18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74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4个部省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创新团队。师资成绩师资成绩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0余人,硕士、博士导师约5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出高级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教学研究成绩显著,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科学研究成果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共取得了50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约40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与国外20多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领导关怀领导关怀同志1991年和2002年两次到校视察,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1年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高度评价“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和2007年温家宝同志先后两次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川农大的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现四川农大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懈奋斗。三大校区雅安校区都江堰校区成都校区三大校区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概况: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本部校区与雅安市区共生,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雅安市区。雅安校区由濆江分隔老校区和新校区,学校的所有机关职能部门均设置在雅安校区,是学校的“政治”中心。雅安校区设有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10个二级学院,即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政治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等。雅安校区环境优美,老校区有上百棵历史悠久的法国梧桐树,号称“百万大道”,新校区有一里长的“桂花大道”以及安静优雅的“老板山读书公园”和富有特色的“农牧场”。雅安校区拥有四川乃至全国先进的动物疾病检测仪器、动物疾病研究控制室、动物医院。交通指南:雅安市西门汽车站→四川农业大学客车→2路/1路雅安市旅游汽车站→四川农业大学客车→4路/9路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600余亩。其前身是198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从雅安迁到温江。2005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西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学校决定以水稻研究所为基础,集中学校最具优势的学科,将位于都江堰市的小麦研究所、位于雅安校本部的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迁至温江,建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的灾后重建规划,学校将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温江实施异地重建。2010年7月,学校撤销成都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正式启用。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位于世界旅游文化城市都江堰,占地面积16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四川省林业学校,2001年4月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设立都江堰分校,2009年11月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2012年2月原小麦研究所地块整体置入都江堰校区)。校区现有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旅学院3个学院。成都火车北站-四川农业大学成灌快铁(都江堰站)→6路/19路成灌快铁(离堆公园站)→18路/19路茶店子客运中心站-四川农业大学客车→换乘1路/19路到四川农业大学站。四川农业大学现任领导为: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德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四川农业大学本科专业(2013年3月教育部审核批复)

迁雅争议迁雅争议五十年代,当局或出于发展边远地区考虑,把川大农学院迁往川藏交界区的雅安独立建院,无疑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困难。但老一辈川农人克服困难,在雅安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地域局限矛盾越发显著,川农管理层也少有突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瓶颈凸显,开始有人提出要搬回成都,以获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该校先前在成都市建有水稻研究所,1989年左右曾经提出合并同在温江的温江农业学校(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不果,2005年在水稻研究所的基础上征地600余亩新建了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学校科研势力已经开始向成都转移,未来本科教育会否将全部从雅安迁往成都,还待学校领导认真考量。学校已将部分学院迁移成都校区。2010年十月是成都校区的开园之日。首批搬入成都校区的学院有农学院和风景园林学院,2011年上半年,经济管理学院和农学院2010届学生迁往成都校区。2011年下半年,资源环境学院也入住成都校区。2012年8月29日下午在成都校区召开的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会上,后管处处长袁朝富介绍了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情况,1.5万平方米的林学楼,2万平方米的动科楼、460多套的教师电梯公寓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2014年8月底能竣工交付使用。下一批入驻成都校区的预计会是林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2015年3月1日,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正式入驻成都校区。学生组织学生官方组织:特色学生组织:雅安本部校区都江堰校区成都温江校区其他单位010302040506学生组织学生官方组织: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正门校学生会: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习学术部、学生权益部、自律部、文娱部、外联部、体育部九大部门,品牌活动包括:新生达人秀、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吉尼斯大会、校“3V3”篮球赛、寝室文化艺术节、学风知识竞赛。承担学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相关工作,协助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开展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校团委学生委员会:设办公室、组织部、实践部、培训中心、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等部门,协助校团委开展团内常规工作,负责“挑战杯”、社会实践、“五四”评优、青春大讲堂等具体事宜。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设办公室、活动部、监察部等部门,由校团委派出负责管理、协调各学生社团开展工作,定期开展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学校共有包括在全国优秀社团评比中获奖的学生爱心站、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协会、学生农业经济研讨协会、学生英语协会、学生争鸣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校大学生艺术团:包括管乐分团、演唱分团、舞蹈分团、戏剧分团、民乐分团、电声乐分团、室内乐组等分团,协助校团委负责学校迎新晚会、教师节晚会、五四表彰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的相关工作,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比赛。校学生辩论队:开展校级辩论赛、新生辩论赛、校模拟联合国大会、争鸣论坛等活动。特色学生组织:川农大搬牛协会:四川农业大学校区内有铜制耕牛雕塑--拓荒牛,又被称为“川农牛”。该校同学自发组织成立搬牛协会,常在夜里移动川农牛的位置,一方面为了处理和改善校园内不文明的搬牛现象,将川农牛摆放位置合理化;另一方面让川农牛能在学校每一个角落进行展示,以彰显川农大“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由此形成了四川农业大学的“搬牛传统”。雅安本部校区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都江堰校区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成都温江校区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单位图书馆络中心(副处级)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学实习农场(副处级)川农文化川农文化校训: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校风: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百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学校教学、科研、国外引智、毕业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体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七五”共获奖82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69项(次);“八五”共获奖8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58项(次);“九五”共获奖6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8项(次);“十五”共获奖55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2项(次)。78年以来,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项,获奖441项(次),国家和部省级奖励351项(次)。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部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6项(次)、二等奖71项(次)、三等奖152项(次)。经过32年努力,四川农业大学“育种攻关课题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等作物的创新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使四川省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平均产量比攻关课题开始前的1979年分别增产了98%、82%和55%。2008年-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与国内著名农业机械制造商山东临沂莒南奎田犁耙厂联合研制新型四行、五行多功能谷物播种机并申请专利,专利所有人为四川农业大学官方所有,制造商为山东临沂莒南奎田犁耙厂。四川农业大学在改造研制此新型机械的同时,将新型谷物播种机免费发送到成都、雅安、都江堰等各市、县区进行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并筹备申请国家级新型农业机械推广项目。校园人物领军人物国家杰青知名校友知名企业家行政官员12345校园人物领军人物周开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许为钢国家级高级技术人才,小麦育种专家任正隆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雷新根美国康乃尔大学终身教授,世界动物营养研究领军者龙漫远芝加哥大学教授,遗传方面的世界级领军人物杨凤著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邱祥聘家禽遗传育种学,中国家禽研究协会创始人田大成南京大学教授,世界生物研究界领军人物,对破解生物多样性起源有杰出贡献林硕UCLA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孟江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洪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田世平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博士后卢宝荣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任种质资源专家(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永胜洛克菲勒大学、康乃尔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科学家,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仕贵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杰青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兽医界的权威知名校友曾宪根荷兰国家动物科学与保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夏玉先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基因中心主任、英国BATH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世熔赫尔辛基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李莉康奈尔大学教授,植物、土壤与营养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杨明耀剑桥大学教授周荣家武汉大学赵昌平四川大学蒋彦四川大学李廷佑浙江大学余广海西南大学英国皇家会员肖尊安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企业家陈育新华西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刚世界第三大维生素公司安迪苏亚太区技术经理(兼任南京大学教授)鱼鳞成都大地公司老总刘永钢ADISSEO公司周悦方正集团西南区总经理郭黔龙龙威房产集团龙波,成都市新都区普兰克猪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技师(在全国第一家给猪注册了商标,并创建了猪业合作社,拥有商标猪23万多头,产值逾千万)行政官员李登菊中共四川省第八届、九届、十届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肖光成四川省第八届、九届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原省委办公厅主任,凉山州委书记于伟四川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原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书记蒋先继原四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四川省劳动厅厅长,四川省人事厅厅长李柏云-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冬生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书记,原四川省林业厅厅长侯晓春中共四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