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6地球表面的板块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6地球表面的板块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6地球表面的板块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6地球表面的板块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6地球表面的板块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3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基础巩固探究创新基础巩固探究创新1.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证明了(

)A.大陆漂移说B.海底扩张说C.地质力学学说D.板块构造学说基础巩固一、选择题A[解析]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证明了过去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印证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1.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证明了()2.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学说”观点的是(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D.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C2.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学说”观点的是()C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31-K-1,以下哪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图31-K-1A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4.图31-K-2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A.大陆漂移学说B.地球是一个球体C.海底扩张学说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图31-K-2C4.图31-K-2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km范围5.2017·贵港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B.红海C.海沟D.大西洋[解析]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海沟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大洋中脊等。所以因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海沟。C5.2017·贵港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6.2017·临沂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B.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C.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D.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图31-K-3C6.2017·临沂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解析]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向运动,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减小。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喜马拉雅山会不断增高。由于澳大利亚地处印度洋板块内部,整体相对稳定,所以很少发生地震。[解析]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向运动,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减7.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有(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D.印度洋板块A7.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8.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在板块内部B.处在板块交界处C.位于印度洋中心D.位于亚洲内陆B8.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B9.关于图31-K-4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B.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C.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D.该发现促进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图31-K-4C9.关于图31-K-4描述不正确的是()图31-K-4C[解析]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相对应,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解析]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10.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岛礁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证明海陆在变迁B.福建、台湾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地震C.板块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同时在板块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D.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C10.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11.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B.大陆内部C.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D.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D11.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D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带C.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可能发生地震D.板块都是静止不动的B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B[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带;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地震;板块都是运动的。[解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二、填空题13.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___________”:洋底是从洋中脊向外扩展而成的。那里热的________物质不断上涌出来,冲出洋底,冷凝固结后变成新的洋壳铺在老的洋底上;裂缝中又涌出新的岩浆来,冷凝固结,再为涌升的热流所推动。这样反复不停地运动,新洋壳不断产生,把老洋壳向_______推移出去,这就是海底扩张。大西洋就在______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拓宽。海底扩张说地幔两侧洋中脊二、填空题13.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也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从而解释了板块漂移说的_______来源,并为________________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动力板块构造学说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也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从而解释了板块漂14.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图31-K-5),回答下列问题。图31-K-514.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图31-K-5),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所示板块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之上,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________。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C(或太平洋板块)软流层交界地带(1)填出图中所示板块名称: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15.2017·绥化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图31-K-615.2017·绥化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图31-K-6(1)A是________板块,B是________板块。(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3)当两板块发生张裂时,常常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当两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________。亚欧太平洋稳定活跃裂谷海洋山脉(1)A是________板块,B是________板块。亚[解析]读图可以知道,(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图中A是亚欧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的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当两板块发生张裂时,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当两板块发生碰撞时,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解析]读图可以知道,(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探究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50~80km,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m,纵深地带相隔3000m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5m)。裂谷底部湖泊点点,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有雄伟多姿的风采。探究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2)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近二百万年来,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4cm。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答案]

(1)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2)在地球的发展史上,非洲大陆从东非大裂谷这里开始分离,新的海洋在这里孕育胚胎。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一亿年以后,这里将出现一个新的大洋。[答案](1)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编后语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