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学习教案课件_第1页
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学习教案课件_第2页
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学习教案课件_第3页
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学习教案课件_第4页
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学习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会计学1岩体力学习题讲解正确本查表2-20C可知,该岩体为II级岩体,为好岩体,С=300~400Kpa,ф=35~45°第1页/共26页第1页/共26页2.如图2,岩块试件受双向应力状态,其应力量:σx=12Mpa,σy=20Mpa,τxy=-8Mpa,求:

(1)绘出代表应力状态的摩尔应力圆,并根据图形确定其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σ1与X轴的夹角)

(2)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图中斜面上的正应力σn

和剪应力τn,并进行对比。第2页/共26页2.如图2,岩块试件受双向应力状态,其应力量:σx=12M(1)第3页/共26页(1)第3页/共26页第4页/共26页第4页/共26页第5页/共26页第5页/共26页(2)解析法第6页/共26页(2)解析法第6页/共26页图解法第7页/共26页图解法第7页/共26页第8页/共26页第8页/共26页3.假定岩石中一点的应力为:σ1=61.2Mpa,σ3=-11.4Mpa室内实验测得的岩石单轴抗拉强度σt=-8.7Mpa,剪切强度参数C=30Mpa,tgΦ=1.54,试用格里菲斯判据和库仑—纳维尔判据分别判断该岩块是否破坏,并讨论结果。第9页/共26页3.假定岩石中一点的应力为:σ1=61.2Mpa,σ3=解:第10页/共26页解:第10页/共26页第11页/共26页第11页/共26页

原因:格里菲斯判据是在微裂纹控制破坏和渐进破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老裂纹在拉应力作用下,在尖端处产生新裂纹,联合产生破坏,它适用于脆性岩石产生拉破坏的情况库仑-纳维尔判据是在库仑最大剪应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适用于坚硬的脆性岩石产生剪切破坏的情况,不适用于张破坏.第12页/共26页原因:第12页/共26页4.试述岩块的单轴抗拉强度(σt)比抗压强度(σc)小得多的原因是什么?答:(1)岩块中包含有大量的微裂隙和孔隙,岩块抗拉强度受其影响很大,直接削弱了岩块的抗拉强度。

(2)抗拉强度对裂隙的敏感性要强于抗压强度;(3)拉应力具有弱化强度效应.第13页/共26页4.试述岩块的单轴抗拉强度(σt)比抗压强度(σc)小得多的5.某岩石通过三轴试验,求得其剪切强度为:C=10Mpa、φ=45°,试计算该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解:由

第14页/共26页5.某岩石通过三轴试验,求得其剪切强度为:C=10M6.有一节理面的起伏角i=20°,基本摩擦角φb=35°,两壁岩石的内摩擦角φ=40°,C=10Mpa,作出节理面的剪切强度曲线。

解:第15页/共26页6.有一节理面的起伏角i=20°,基本摩擦角φb=37.某裂隙化安山岩,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已知岩体属质量中等一类,RMR值为44,Q值为1,岩块单轴抗压强度σc=75Mpa,薄膜充填节理强度为:φj=15°、Cj=0,假定岩体强度服从Hoek--Brown经验准则,求:

(1)绘出岩块、岩体及节理三者的强度曲线(法向应力范围为0—10Mpa);

(2)绘出该岩体Cm和φm随法向应力变化的曲线(法向应力范围为0—2.5Mpa);第16页/共26页7.某裂隙化安山岩,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已知岩体属

解:(1)查表4-5得

1)对于岩块:m=17,s=1,A=1.086,B=0.696,T=-0.059

τ=1.086×75×(σ/75+0.059)0.696

2)对于岩体:m=0.34,s=0.0001,A=0.295,B=0.691,T=-0.0003

τ=0.295×75×(σ/75+0.0003)0.691

3)对于节理:φj=15°、Cj=0

第17页/共26页解:(1)查表4-5得第17页/共26页第18页/共26页第18页/共26页(2)应用如下经验公式第19页/共26页(2)应用如下经验公式第19页/共26页第20页/共26页第20页/共26页8.拟在地表以下1500米处开挖一水平圆形洞室,已知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σc=100Mpa,岩体天然密度ρ=2.75g/cm3,岩体中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试评价该地下洞室开挖后的稳定性。解:第21页/共26页8.拟在地表以下1500米处开挖一水平圆形洞室,已知岩体的9在地表以下200米深度处的岩体中开挖一洞径2R0=2米的水平圆形隧洞,假定岩体的天然应力为静水压力状态(即λ=1),岩体的天然密度ρ=2.7g/cm,试求:(1)洞壁、2倍洞半径、3倍洞半径处的重分布应力;(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说明围岩中重分布应力的分布特征;(3)若围岩的抗剪强度Cm=0.4,φm=30°,试评价该洞室的稳定性;(4)洞室若不稳定,试求其塑性变形区的最大半径(R1)

第22页/共26页9在地表以下200米深度处的岩体中开挖一洞径2R0=第23页/共26页第23页/共26页

解:(1)地表下200m处岩体的铅直应力:

=5.290MPa

岩体处于静水压力状态,λ=1,=5.290Mpa

根据重分布应力公式:洞壁处

=0Mpa=(3-)σV=

10.584Mpa=0Mpa2倍洞径处

=3.969Mpa=6.615Mpa=0Mpa3倍洞径处

=4.704Mpa=5.88Mpa=0Mpa

(2)从以上结果可知:随着洞壁距离r增大,径向应力逐渐增大,环向应力逐渐减小,剪应力始终为0。

第24页/共26页解:(1)地表下200m处岩体的铅直应力:第24页/共26(3)围岩的强度为

将带入公式得:

=1.386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