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2023·洛龙)用心读一读下面的名言,抄写时注意开头空两格,写字的速度及美观。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答案】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开头空两格。

故答案为: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遇到此题得心应手。

2.(2023·洛龙)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速度。

中国梦瞬间diǎnrán了中华儿女chénjì已久的对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chōngjǐng和信念。我们泱泱中华已重整雄风,一定能实现这一hóngwěi目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诗意地栖居在祖国大地上,自由地穿行,yōurán自得地生活。

【答案】点燃;沉寂;憧憬;宏伟;悠然

【知识点】汉字书写;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书写“燃、寂、宏、悠”。

故答案为:点燃、沉寂、憧憬、宏伟、悠然。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学生平时要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3.(2023·洛龙)下列词语读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僧人(sēng)汤匙(shí)缰绳万像更新

B.脉络(mài)野蛮(mán)敦厚焉知非福

C.依偎(wēi)褴褛(lǔ)吞噬鄙夷不屑

D.嘟嚏(nang)徘徊(huí)惊惶独出心栽

【答案】B

【知识点】字音;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A有误,“汤匙”的“匙”应读“chí”,指匙子。读“shí”时,指开锁的器物。“万像更新”应改为“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B正确。C有误,“褴褛”的“褛”应读“lǚ”,指(衣服)破烂。D有误,“嘟嚏”应改为“嘟囔”,指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徘徊”的“徊”应读“huái”,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独出心栽”应改为“独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2023·洛龙)下列成语使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草木皆兵何乐不为B.炮火连天伶牙例齿

C.呆若木鸡旁若无人D.怒发冲冠一发千钧

【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修辞不同,“草木皆兵”用了比喻的修辞,“何乐不为”用了反问的修辞。B修辞不同,“炮火连天”用了夸张的修辞,“伶牙俐齿”用了借代的修辞。C修辞不同,“呆若木鸡”用了比喻的修辞,“旁若无人”用了夸张的修辞。D修辞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5.(2023·洛龙)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伸出)B.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C.泣涕零如雨(零散)D.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泣涕零如雨”出自《迢迢牵牛星》,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6.(2023·洛龙)下列诗句中,与“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表达相同品格的一项是()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自陈毅的《青松》,此句表现松树的坚忍不拔,形容人应像松树一样意志坚强。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翁卷的《乡村四月》,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形象地描绘出雨丝之纤细、轻柔,塑造了一个悠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意。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刻画了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护田”和“排闼”赋予青山以人的情趣,营造了清幽的生活气氛,表现了诗人爱好山水的意趣。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句包含着诗人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与“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表达的品格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古诗情感主旨。要掌握古诗情感主旨首先要理解古诗意思,再结合背景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7.(2023·洛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星期天》中,通过具体事例、内心独白和融情于景等方法,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B.后人常用“颜筋柳骨”来形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的书法风格。

C.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所持的观点分别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D.即兴发言时,可以快速打个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清楚说话的内容和顺序,再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说清楚。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在《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文学常识、实践作业。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8.(2023·洛龙)按要求写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3)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修改病句)

(4)仿写句子。

小学生活就像一串五颜六色的项链,串起了我们童年的一段段往事;小学生活,;小学生活,。

【答案】(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

(2)他们一家住着巴掌大的房子。

(3)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4)就像一本五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就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汇聚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欢乐。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前加“难道”,把“是”改为“不是”,去掉结尾“的”,加“吗”,“句号”改为“问号”。

(2)仿句子。“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据此仿写。

(3)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把“表决”放在“讨论”之后。

(4)仿写句子。例句形式为小学生活像什么。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2)他们一家住着巴掌大的房子。(3)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4)就像一本五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就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汇聚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和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要掌握各种句型的改写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9.(2023·洛龙)古诗默写。

“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京城长安淅淅沥沥的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是望湖楼下的急风骤雨;“,润物细无声”是锦官城里降下的甘霖;“七八个星天外,”是江西上饶夜晚偶遇的雨点。

【答案】天街小雨润如酥;白雨跳珠乱入船;随风潜入夜;两三点雨山前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根据提示的诗句,即可进行默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故答案为:天街小雨润如酥、白雨跳珠乱入船、随风潜入夜、两三点雨山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和古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能力。平时多积累、多背诵,答题时不写错别字即可。

10.(2023·洛龙)综合实践。

(1)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成为城市特色名片。汉服文化的回归,对于汉民族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汉服是联系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重要纽带,更是华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学们,今年洛阳汉服火爆出圈,成为最热门的全国汉服打卡城市之一。“汉服热”席卷大街小巷,风靡全城,吸引了众多游客。洛阳紧抓流量密码,致力推进文旅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①针对洛阳汉服火爆现象,结合第一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②同学们,作为爱国、爱家乡小学生,结合上文,请你对洛阳汉服热现象再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1:

建议2: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系的诗句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应下面的几个传统节日,把相应诗句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春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答案】(1)①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②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

(2)B;D;A;C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重要节日;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①针对洛阳汉服火爆现象,结合第一段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如: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②对洛阳汉服热现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如: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

(2)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诗句描写的是七夕节。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这句诗写的是过春节的景象。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中桂花。诗句描写的是中秋节。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翊的《寒食》意思是赏赐王侯近臣,袅袅到天子宠臣的家中。诗句描写的是寒食节。所以依次选:B、D、A、C。

故答案为:(1)①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

②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2)B、D、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法建议、节日风俗和诗文词语理解。这些知识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熟能生巧。

11.(2023·洛龙)名著阅读。

同学们,阅读名著,可以发现广阔的世界。相信六年来你已经阅读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名著,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请从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同学,写清楚最喜欢的人物及阅读感受。

(1)推荐书目:

(2)我最喜欢的人物:

(3)我的阅读感受:

【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柯察金

(3)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知识点】故事分享;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1)把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注意一定要写名著。

(2)根据所写的名著写清楚最喜欢的人物。

(3)阅读感受要联系所推荐的名著来写,把自己从中懂得的道理有条理的写下来。

故答案为:(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保尔柯察金;(3)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二、阅读理解(31分)

(2023·洛龙)古诗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2.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A.乡村早景B.乡村中午C.乡村傍晚

13.诗的前两句写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优雅美丽的画面。一个“”字,写出了日落西山,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一个“”字,写出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生动形象。

14.诗的后两句写人,一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坐在牛背上,表现出了牧童的,使人耳目一新。

15.请再写出我们学过的关于描写牧童的诗句。

【答案】12.C

13.衔;拟人;浸

14.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知识点】诗;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默写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到的古诗要做到会背、会默写、理解古诗的大意及主题。

1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落日”这一意象可知,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的诗。

故答案为:C

13.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一个“衔”字,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浸”字,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衔、拟人、浸

14.考查对字词的理解。“牧童归去横牛背”意思为: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往家里走去;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诗句中“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故答案为: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15.考查了积累拓展。结合所学古诗内容作答即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故答案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023·洛龙)现代文阅读。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A)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B)倭国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别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6.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概括出三项。

17.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选出第⑤段的横线处应填的一项是()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

18.文章第⑤段“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中,为什么用“刻意”不用“特意”,说说你的理解?

19.文章第④段中(A)(B)运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答案】16.①科学技术含量高;②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③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17.C

18.“刻意”是表示用尽心思,“特意”只是专为某件事。“刻意”更能表现追求名画家的精神和心思,“特意”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19.(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烧瓷器时的温度有关具体的数字,使说明更加准确具体。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说明文的阅读。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①段“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可概括出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科学技术含量高。根据第⑤段“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可概括出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根据第⑥段“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可概括出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故答案为:①科学技术含量高;②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③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17.考查了选词填空。A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B流光溢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C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D栩栩如生: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再回到文章中找到对应句子进行分析,中国瓷器是绝妙之作,横线处应填“巧夺天工”。

故答案为:C

18.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故答案为:“刻意”是表示用尽心思,“特意”只是专为某件事。“刻意”更能表现追求名画家的精神和心思,“特意”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19.考查了说明方法及作用。任选一句分析其说明方法,再阐述其作用即可。(A)从“1000℃”“1200℃”这些数据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烧瓷器时的温度有关具体的数字,使说明更加准确具体。(B)引用了倭国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的话,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证明中国瓷器温度是重要的因素,增强文章的可信性。

故答案为:(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烧瓷器时的温度有关具体的数字,使说明更加准确具体。

(2023·洛龙)现代文阅读。

永远执著的美丽

①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②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③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④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

⑤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⑥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⑦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袁隆平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⑧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3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⑨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⑩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儿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20.文中画第⑥段中加点字“这个”是指()

A.水稻B.超级稻C.杂交水稻D.水稻育种

21.第②段划线句是人物的描写,其作用是。

22.从选文看,袁隆平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梦想,请简要概括。

①童年梦:

②青年梦:

③老年梦:

2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的“美丽”是指他把一生献给了培育杂交水稻这一崇高事业。

B.句子“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暗扣文题,揭示主题。

C.“即使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实验”体现了袁隆平的艰辛。

D.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袁隆平工作作风朴朴实实、兢兢业业,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题“永远执著的美丽”的含义。

【答案】20.C

21.神态;表现了袁隆平对儿时梦想的坚持和赞许

22.学农;“所有人不再挨饿”;杂交水稻

23.C

24.文章以“永远执著的美丽”为题,表现了袁隆平为追求理想而执著不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和作出的伟大贡献。它是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蕴含着文章的中心。

【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叙事类记叙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作答要认真审题,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20.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结合句子“袁隆平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可知,“这个”指杂交水稻。

故答案为:C

21.考查了描写手法及作用。句子“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是神态描写,表现了袁隆平对儿时梦想的坚持和赞许。

故答案为:神态、表现了袁隆平对儿时梦想的坚持和赞许

22.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可知,袁隆平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的梦想概括为:①童年梦:学农。②青年梦:“所有人不再挨饿”。③老年梦:杂交水稻。

故答案为:学农、“所有人不再挨饿”、杂交水稻

23.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阅读短文内容可知,A、B、D正确。C选项有误,“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体现了对工作的负责。

故答案为:C

24.考查了学生对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章以“永远执著的美丽”为题,表现了袁隆平为追求理想而执著不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和作出的伟大贡献。它是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蕴含着文章的中心。

故答案为:文章以“永远执著的美丽”为题,表现了袁隆平为追求理想而执著不懈,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和作出的伟大贡献。它是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蕴含着文章的中心。

三、写作(30分)

25.(2023·洛龙)按要求写作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经过珍藏的回忆最温馨,经过珍藏的真情最难忘。美好的物品,真挚的情谊,都能够珍藏。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丝感动……

请以“珍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围绕中心,有具体事例,表达出真情实感;⑶45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范文:

珍藏在心底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的往事有如沙滩上的脚印,当海浪卷来的时候,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儿时的一件我却永远珍藏在心中

那天晚上,我和小伙伴们在楼底下玩捉迷藏,玩着玩着我们一时兴起,玩起了水枪。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小区的保安给引来了。我们疯狂的跑上了楼顶。楼顶上没有灯,黑漆漆的一片。我隐约看见了另一个单元的门,立即就飞奔了过去。谁料想,这里竟然有一根晾衣服的绳子。我的脖子一下就挂在了绳子上,重心一斜,身体向后倒去。这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就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迷迷糊糊地。在同伴的搀扶下我慢慢地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朝家走去。

回到家,父亲立刻紧张起来了。问了问情况,然后立即抱起我一口气从六楼跑到路边,打车去了医院。在父亲的怀抱里,我甚至忘掉了那份痛苦,只有无比的温暖。我在这温暖的怀抱中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到他满脸疲惫,眼睛红红的,布满了血丝,他告诉我头上只是撞了个血肿,用冰敷几天就会好了。并告诉我以后玩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后来我听妈妈说,爸爸几乎是一整晚都没有睡,不停地换着冰毛巾给我敷。

那一幕幕瞬间,令我现在仍记忆犹新。它触及我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勾起我无限的回忆!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珍藏”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与同学、老师、父母等的故事进行写作。写你印象最深刻事例,选择最想表达的去写。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可以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写了珍藏在心底的记忆,回忆在“我”发生意外后,父亲所表现出来的爱,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恩。开篇用比喻句形象地点题,抒发情感;主体部分详写,把整个故事叙述清楚;结尾呼应开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2023·洛龙)用心读一读下面的名言,抄写时注意开头空两格,写字的速度及美观。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2.(2023·洛龙)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速度。

中国梦瞬间diǎnrán了中华儿女chénjì已久的对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chōngjǐng和信念。我们泱泱中华已重整雄风,一定能实现这一hóngwěi目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诗意地栖居在祖国大地上,自由地穿行,yōurán自得地生活。

3.(2023·洛龙)下列词语读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僧人(sēng)汤匙(shí)缰绳万像更新

B.脉络(mài)野蛮(mán)敦厚焉知非福

C.依偎(wēi)褴褛(lǔ)吞噬鄙夷不屑

D.嘟嚏(nang)徘徊(huí)惊惶独出心栽

4.(2023·洛龙)下列成语使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草木皆兵何乐不为B.炮火连天伶牙例齿

C.呆若木鸡旁若无人D.怒发冲冠一发千钧

5.(2023·洛龙)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伸出)B.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C.泣涕零如雨(零散)D.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6.(2023·洛龙)下列诗句中,与“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表达相同品格的一项是()

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2023·洛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星期天》中,通过具体事例、内心独白和融情于景等方法,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B.后人常用“颜筋柳骨”来形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的书法风格。

C.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所持的观点分别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D.即兴发言时,可以快速打个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清楚说话的内容和顺序,再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说清楚。

8.(2023·洛龙)按要求写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3)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修改病句)

(4)仿写句子。

小学生活就像一串五颜六色的项链,串起了我们童年的一段段往事;小学生活,;小学生活,。

9.(2023·洛龙)古诗默写。

“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京城长安淅淅沥沥的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是望湖楼下的急风骤雨;“,润物细无声”是锦官城里降下的甘霖;“七八个星天外,”是江西上饶夜晚偶遇的雨点。

10.(2023·洛龙)综合实践。

(1)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成为城市特色名片。汉服文化的回归,对于汉民族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汉服是联系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重要纽带,更是华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学们,今年洛阳汉服火爆出圈,成为最热门的全国汉服打卡城市之一。“汉服热”席卷大街小巷,风靡全城,吸引了众多游客。洛阳紧抓流量密码,致力推进文旅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①针对洛阳汉服火爆现象,结合第一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②同学们,作为爱国、爱家乡小学生,结合上文,请你对洛阳汉服热现象再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建议1:

建议2: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系的诗句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应下面的几个传统节日,把相应诗句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春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1.(2023·洛龙)名著阅读。

同学们,阅读名著,可以发现广阔的世界。相信六年来你已经阅读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名著,如《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请从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同学,写清楚最喜欢的人物及阅读感受。

(1)推荐书目:

(2)我最喜欢的人物:

(3)我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理解(31分)

(2023·洛龙)古诗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2.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A.乡村早景B.乡村中午C.乡村傍晚

13.诗的前两句写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优雅美丽的画面。一个“”字,写出了日落西山,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一个“”字,写出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生动形象。

14.诗的后两句写人,一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坐在牛背上,表现出了牧童的,使人耳目一新。

15.请再写出我们学过的关于描写牧童的诗句。

(2023·洛龙)现代文阅读。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A)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B)倭国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别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6.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概括出三项。

17.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选出第⑤段的横线处应填的一项是()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

18.文章第⑤段“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中,为什么用“刻意”不用“特意”,说说你的理解?

19.文章第④段中(A)(B)运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2023·洛龙)现代文阅读。

永远执著的美丽

①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②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事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③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

④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

⑤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⑥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⑦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遇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袁隆平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⑧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3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⑨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⑩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儿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20.文中画第⑥段中加点字“这个”是指()

A.水稻B.超级稻C.杂交水稻D.水稻育种

21.第②段划线句是人物的描写,其作用是。

22.从选文看,袁隆平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梦想,请简要概括。

①童年梦:

②青年梦:

③老年梦:

2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的“美丽”是指他把一生献给了培育杂交水稻这一崇高事业。

B.句子“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暗扣文题,揭示主题。

C.“即使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实验”体现了袁隆平的艰辛。

D.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袁隆平工作作风朴朴实实、兢兢业业,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题“永远执著的美丽”的含义。

三、写作(30分)

25.(2023·洛龙)按要求写作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经过珍藏的回忆最温馨,经过珍藏的真情最难忘。美好的物品,真挚的情谊,都能够珍藏。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丝感动……

请以“珍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围绕中心,有具体事例,表达出真情实感;⑶45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开头空两格。

故答案为: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遇到此题得心应手。

2.【答案】点燃;沉寂;憧憬;宏伟;悠然

【知识点】汉字书写;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书写“燃、寂、宏、悠”。

故答案为:点燃、沉寂、憧憬、宏伟、悠然。

【点评】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学生平时要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3.【答案】B

【知识点】字音;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A有误,“汤匙”的“匙”应读“chí”,指匙子。读“shí”时,指开锁的器物。“万像更新”应改为“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B正确。C有误,“褴褛”的“褛”应读“lǚ”,指(衣服)破烂。D有误,“嘟嚏”应改为“嘟囔”,指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徘徊”的“徊”应读“huái”,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独出心栽”应改为“独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修辞不同,“草木皆兵”用了比喻的修辞,“何乐不为”用了反问的修辞。B修辞不同,“炮火连天”用了夸张的修辞,“伶牙俐齿”用了借代的修辞。C修辞不同,“呆若木鸡”用了比喻的修辞,“旁若无人”用了夸张的修辞。D修辞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5.【答案】C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泣涕零如雨”出自《迢迢牵牛星》,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

6.【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自陈毅的《青松》,此句表现松树的坚忍不拔,形容人应像松树一样意志坚强。A“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翁卷的《乡村四月》,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形象地描绘出雨丝之纤细、轻柔,塑造了一个悠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意。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刻画了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护田”和“排闼”赋予青山以人的情趣,营造了清幽的生活气氛,表现了诗人爱好山水的意趣。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句包含着诗人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与“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表达的品格相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古诗情感主旨。要掌握古诗情感主旨首先要理解古诗意思,再结合背景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7.【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在《两小儿辩日》中,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文学常识、实践作业。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8.【答案】(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

(2)他们一家住着巴掌大的房子。

(3)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4)就像一本五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就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汇聚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欢乐。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前加“难道”,把“是”改为“不是”,去掉结尾“的”,加“吗”,“句号”改为“问号”。

(2)仿句子。“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据此仿写。

(3)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把“表决”放在“讨论”之后。

(4)仿写句子。例句形式为小学生活像什么。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要重吗?(2)他们一家住着巴掌大的房子。(3)经过推举、讨论、表决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4)就像一本五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就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汇聚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和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要掌握各种句型的改写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9.【答案】天街小雨润如酥;白雨跳珠乱入船;随风潜入夜;两三点雨山前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根据提示的诗句,即可进行默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故答案为:天街小雨润如酥、白雨跳珠乱入船、随风潜入夜、两三点雨山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和古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能力。平时多积累、多背诵,答题时不写错别字即可。

10.【答案】(1)①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②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

(2)B;D;A;C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重要节日;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①针对洛阳汉服火爆现象,结合第一段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如: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②对洛阳汉服热现象,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如: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

(2)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诗句描写的是七夕节。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这句诗写的是过春节的景象。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中桂花。诗句描写的是中秋节。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翊的《寒食》意思是赏赐王侯近臣,袅袅到天子宠臣的家中。诗句描写的是寒食节。所以依次选:B、D、A、C。

故答案为:(1)①提及汉服在洛阳的火爆,首先,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汉服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大家纯粹因热爱汉服与传统文化聚在一起,每年都会举办推广汉服的活动,尤其是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国色牡丹与华夏汉服文化相映生辉,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汉服在洛阳火爆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很好说明。

②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汉服;做好品牌保护,禁止过分炒作。(2)B、D、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看法建议、节日风俗和诗文词语理解。这些知识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熟能生巧。

11.【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柯察金

(3)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知识点】故事分享;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1)把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注意一定要写名著。

(2)根据所写的名著写清楚最喜欢的人物。

(3)阅读感受要联系所推荐的名著来写,把自己从中懂得的道理有条理的写下来。

故答案为:(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保尔柯察金;(3)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著推荐介绍。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答案】12.C

13.衔;拟人;浸

14.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知识点】诗;修辞手法辨析;古诗词默写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到的古诗要做到会背、会默写、理解古诗的大意及主题。

1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落日”这一意象可知,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的诗。

故答案为:C

13.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一个“衔”字,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浸”字,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衔、拟人、浸

14.考查对字词的理解。“牧童归去横牛背”意思为: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往家里走去;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诗句中“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故答案为: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15.考查了积累拓展。结合所学古诗内容作答即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故答案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答案】16.①科学技术含量高;②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③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17.C

18.“刻意”是表示用尽心思,“特意”只是专为某件事。“刻意”更能表现追求名画家的精神和心思,“特意”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19.(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烧瓷器时的温度有关具体的数字,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