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23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23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23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23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岳阳县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陈鸣

审题人:徐新农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酡、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已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形成了从庙堂到民间共同的审美观。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材料二: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裉袄”“比肩褂”“花绫裤”“绫棉裙”等50余种。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裕”。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裕’,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此外,还有多种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它色彩,也在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B..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D.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择材料。B.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C.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D.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到印证。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

)(3分)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4.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5.《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注:微黄带红的颜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战士孙犁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废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废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怎样?”我问他。“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抬了一筐肉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那个女人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文本二:不正面描写敌人,一味关注我方军民人情美人性美,必然无法正面和具体描写战争或战斗场面,这样会不会掩盖至少是让读者看不到战争本身的残酷,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战争?尤其当作家代表战争受害者一方时,这种未能充分表现战争的残酷而一味追求美好的写作方法,会不会本末倒置?孙犁的“抗日小说”确实不经常写到大规模战争场面。小规模的战斗,也避免描写血腥屠杀。无论敌人覆灭或我方牺牲,都以极俭省的笔墨轻轻带过,战斗场面始终放在远景。最有名的是《荷花淀》,写刚刚成立的游击队成功地伏击一船日军,整个战斗只用了短短两句话:“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的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这之前和之后,年轻媳妇们的欢歌笑语,她们在背后对解救她们的丈夫们的充满娇嗔和自豪的议论,远远超过枪弹的声音,才是小说叙述真正的主体内容。表现战争中的残酷,孙犁完全有材料,但他节制了笔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表现他想要表现的。有节制的表现更容易让读者发挥想象,具有更大的暗示性,所以他丝毫不担心这样节制的描写会冲淡战争的“残酷”。只有从未经历战争的磨难、不知道“残酷”为何物的某些当代作家,才会拼命渲染“残酷”,生怕读者看出他不会写“残酷”。在这方面,孙犁的“含蓄”和某些作家对战争的“残酷”的刻意渲染,是有区别的。(摘编自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描绘了北方冬天农村的景象,暗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展现了乡村军民劳动生活的画面。B.小说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与残废军人卖的猪肉进行对比,以后者的干净和美味表现军人敦厚的品质。C.小说描写“我”和肉铺的老板及伙计聊天的场景,闲谈中流露出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D.小说写伙计不爱说话,一说话总会提到打仗,表明伙计强烈的杀敌抗日的愿望,为后文写他打胜仗作了铺垫。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抗日小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家表现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抵抗直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小说。有战争期间发表的,也有战后发表的。B.孙犁,现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创作了《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小说。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C.反“扫荡”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为粉碎日伪军“扫荡”所进行的以军事打击为主的斗争。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发生在此期间。D.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文学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8.文本一的“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战士》是孙犁的一篇“抗日小说”。请从选材立意、虚实处理、创作目的三个角度分析这篇小说的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节选自《史记·李陵传》)材料二: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陵于是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3分)复A得B数C十D矢E足F以G脱H矣I今J无

K兵L复M战N天O明P坐Q受R缚S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期,日期,与《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字意思不相同。B.引,退却,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C.绝,断绝,与《屈原列传》中“秦伏兵绝其后”的“绝”字意思相同。D.陈,陈列,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说,李陵奉命出征,以避免让李广利受到集中攻击;材料二说,李陵接受了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的任务,还主动带五千勇士分散单于兵力。B.材料二写李陵与匈奴作战时,让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他挥师进攻,千弩齐发,敌人应弦而倒,然后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C.材料一写汉武帝在李陵投降之后,族杀了李陵的家人;材料二写后来汉武帝对没有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人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D.对于李陵兵败投降一事,材料一简述了李陵被单于兵围击、最终被招降的过程;材料二详写了李陵英勇作战的情节,表现了他失败投降的无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2)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14.李陵兵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初次巴陵杨凝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两首诗的起句,一写平湖连天,一写浪翻波涌,起笔均有奔腾澎湃的气势。B.杨诗第二句,想象奇特,以夸张手法,写洞庭湖水似与天河相连的壮阔景象。C.张诗写湖水,俯仰纵览,描出平远之景;写林景,横向铺展,绘就高峻之图。D.两首诗都写洞庭湖,都从写景入手,通篇充满寓意与寄托,但是又不露痕迹。16.两首诗的末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蜀道难》善用典故,“____________”一句运用五丁开山的典故,交代蜀道的来历;“____________”一句运用太阳神的典故,写蜀道的高危难行。(2)苏轼在《赤壁赋》中,饮酒之余,击节而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理想难以实现的人生苦闷。(3)“露”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凝结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令特征,也常常寄托人们内心的情感。古代关于“露”的诗文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电视纪录片《潍北的土地》中的主题音乐,采用了中国管乐器与电子音乐配合的形式,呈现了一种

的音乐效果,是民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表达。新民乐要吸引观众、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短视频直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首先,各类自媒体平台非常注重和提倡作品的原创性,这是民乐生命力的所在,也是汇聚观众的关键。其次,民乐主播通过视频号、抖音等直播平台,打破了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神秘感,让大家对民乐有了新的认识,并将一些家喻户晓的影视剧、卡通作品以民乐的形式重新编排和演绎,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视听效果上让人

,从而获得了更多粉丝的关注。由国潮民乐大师方锦龙领衔的“斗乐二次元”民乐演奏会在哔哩哔哩上进行网络直播,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民乐爱好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音乐与文化的盛宴。他在现场演奏了三十余种民族乐器,舞台表现③

,透彻展现了一位虔诚习乐人对琵琶不变的热忱与初心,一位国乐传承者对于中国传统乐器与文化承续的信心。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用“新民乐之所以能通过短视频直播吸引观众”开头,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续写的内容不超过55个字。(4分)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楚辞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它不是集体的歌唱,

;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浪漫主义的;不重自然的写实,而重主观的抒情;不是表现北国风光,而是表现南方景象。楚辞句式灵动,结构宏大,风格宏博丽雅。楚辞这种诗体的代表作是《离骚》,故后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相提并论。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所创作的骚体诗和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所创作的拟骚体诗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由于《楚辞》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楚辞的历史绵延悠久,研究楚辞的论著汗牛充栋,从而

,即楚辞学。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由屈原及其后学宋玉等人创作的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风格与《诗经》迥然不同。B.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诗歌体裁,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其最主要的创作者。楚辞与《诗经》迥然不同。C.屈原及其后学宋玉等楚辞的主要创作者经过对楚国民歌的加工、提炼,有着浓郁楚国地方特色的楚辞发展起来了。与《诗经》迥然不同。D.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楚辞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6

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日,《咬文嚼字》杂志遴选出两个“感”字热词。①沉浸感:原指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者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场景中去,仿佛置身于其中,现引申为全身心地做某事,不受外界打扰。该词既可以指某种“沉迷”状态,也可以指某种“忘我”状态。②获得感:原指获取某种利益后产生的满足感,现泛指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物质上的获得感与精神上的获得感有所不同。上述两个热词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解析】A项,扩大范围,原文“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B项,强加因果,原文“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与“被视作吉庆之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项,曲解文意,原文“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2.C【解析】读懂传统色,不是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的必要条件。3.B【解析】B项意为“这里是借伯牙绝琴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说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与服饰无关。4.(4分)①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特色。②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了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产物。③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体现它是旷世杰作。(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5.(4分)①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②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③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6.A(“暗示了宁静、祥和的时代气象”错,小说描写的环境虽然表面上宁静、祥和,但是在战争的环境中,危机四伏。)7.B(“他的小说以正面描写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见长”错,他的小说一般不写正面描写战争场景。)8.(6分)①“我”是小说的线索,通过“我”的见闻将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叙事自然流畅。(2分)②“我”是小说的叙事者,通过“我”的视角叙述了“我”与因伤残而从事卖肉工作的战士们的交往,以及“我”听说的他们的事迹,表现了战士的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斗争的精神。(2分)③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2分)9.(6分)赞同。①《战士》叙述了伤残战士卖肉以及带领民兵打伏击的故事,着意表现战士积极乐观,坚强不屈,英勇抗敌的精神品质。(2分)②《战士》通过战士们交谈来交代他们在战场上负伤的事迹,以及通过村干部之口交代了伙计带领民兵伏击敌军的情节,避免了对战斗场面的直接描写。(2分)③《战士》的时代背景是抗战期间,战争的“残酷”自不待言,但小说写掌柜虽然伤残,不丧失生活的希望,伙计虽然伤残,但敢于与敌人战斗,他们用乐观、坚韧、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2分)10.(3分)EIN。原文断句为: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每选对一处给1分;每多选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未按要求用黑色碳素笔打“✓”给0分。)11.D(D项文中的“陈”,不是陈列之意,而是通“阵”,指阵列,队列;“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是陈列、拿着之意,两者意思不同。A项“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为一周年,“期功”指服一周年的丧,与文中的“期”字意思不相同。B项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为牵扯、招出,与文中的“引”字意思不相同。C项中的两个“绝”字均为断绝,意思相同。12.A“接受了押运辎重的任务”曲解文意,李陵耻于做别人下属,拒绝了押运辎重的任务。13.(1)单于平素听闻李陵家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又发现他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共4分,“素”“妻”“贵”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2)李陵到浚稽山停下扎营,和单于相遇,匈奴骑兵大约三万人包围了李陵部队。(共4分,“止营”“值”和“可”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14.①敌众陵寡,伤亡惨重。②武器皆尽,粮食匮乏。③深入峡谷,被断归路。④没有救援,战期较长。(共3分,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四点分别从兵力、辎重、地势和外部救援四个角度概括,如拆开作答,属于同一角度,按一点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天汉二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天山进攻匈奴右贤王,而派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射手出兵到居延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分散匈奴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追赶贰师将军。李陵到了约定的期限就要回兵,然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围攻李陵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已经射尽,死的士兵超过大半,但他们杀伤的匈奴兵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不到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通道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粮食缺乏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劝诱使李陵投降。单于已经得到李陵,平素听闻李陵家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又发现他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族诛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儿女。材料二:等到贰师将军李广利进击匈奴,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贰师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戍边塞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力量能够手扼猛虎,箭术堪称百发百中,希望能够让我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兰干山以南来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汉武帝说:“将军是羞耻做别人下属吧!我派遣军队太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使用马匹,我希望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李陵于是率兵出了居延,到浚稽山停下扎营,和单于相遇,大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部队。李陵带领士兵冲出营垒摆开队列,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李陵挥师攻打他们,千张弓弩一齐发射,敌人随着弦声倒毙,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单于非常吃惊,召集左贤王和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围攻李陵。汉军向南行,没有到达鞮汗山,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没了,士兵尚且有三千多人,只能砍下车辐拿着它们,军吏手持短刀,抵达山脚深入到峡谷之中。单于断了汉军后路,顺着山角投下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生擒单于吧!”过了很久,李陵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于是全部砍断旌旗,感叹说:“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够逃脱了。现在没有武器再战,我们天明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大家各自像鸟兽一样奔散,犹且能有逃脱回去报告天子的人。”李陵与韩延年都上马,跟从的壮十余人,敌人的骑兵数千追赶他们,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无脸面报告皇上了!”于是投降了。很久以后,汉武帝后悔李陵没有被救援,于是派遣使臣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15.B(3分)A.“均有奔腾澎湃的气势”有误,张诗首句“平湖一望”,可知湖面平静,无奔腾澎湃之势。C.“俯仰纵览”与“横向铺展”应对调。写湖水,从近到远横向铺展,描出平远之景;写林景,从上到下俯仰纵览,绘就高峻之图。D.“但是又不露痕迹”有误,杨诗第三句明确表达了思乡之情。)16.(6分)①张诗末句用典,借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抒发了对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积极用世的强烈愿望。(3分)②杨诗末句以景结情,用燕雁的回归反衬自己在外不能归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分)(张诗末句“疑是乘舟到日边”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诗人正满怀豪情逸兴纵览湖山景色,忽然惊觉湖上波光闪闪,阳光灿烂,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仿佛感到自己已乘舟回到了旭日身边。诗人借用典故,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抒发了对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杨诗末句“汀洲燕雁渐来多”以景结情,远飞的燕雁渐渐都飞回汀洲,结合“乡信为凭谁寄去”可知,用燕雁的回归反衬自己在外不能归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7.(6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8.(3分)①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另:与众不同、别出心裁)②耳目一新。意思是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另:焕然一新)③游刃有余。形容技艺熟练,做事轻松利落。(另:炉火纯青、潇洒自如)(3分,每处1分,词语意义符合语境意义即可酌情给分)19.(4分)是因为平台注重作品的原创性,打破了民族乐器的神秘感,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演绎方式取得了全新的视听效果。(4分,“是因为”构成因果关系1分,内容概括一个方面1分)20.(4分)①用对偶(整句或对称的句式均可):②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方锦龙作为国潮民乐大师的实力与情怀,③又阐释了前文他能给直播平台的观众带来音乐与文化盛宴的原因。(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共4分)21.B.(A“楚辞是……楚国地方特色”主宾搭配不当。C项“……创作者经过……加工、提炼”没有谓语,下一分句主语变为“楚辞”,中途易辙;“与《诗经》迥然不同”前缺主语。D“与《诗经》迥然不同”前缺主语)22.(6分)①而是个人的创作/而是个人的独唱(内容上,能体现个人行为即可,1分;形式上,需体现“不是……而是”的句式,1分)②常以“骚体诗”代指楚辞/又称之为“骚”(“又将楚辞称为‘骚体诗’”亦可,其它意思相近的表述也给分)③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评分标准:共6分。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23、作文审题提示:材料中的“沉浸感”强调全身心、专注投入地做某事,既可以指玩游戏、刷手机等沉迷娱乐的行为,也可以指工作、学习、科研等忘我投入的境界。“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