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节经济课件_第1页
第8章第1节经济课件_第2页
第8章第1节经济课件_第3页
第8章第1节经济课件_第4页
第8章第1节经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八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经济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计划经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获得;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许多产品几十年不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商品短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

1958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出社会主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第一次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体制下放”改革,权力逐级下放到地方政府,调动各方积极性。●“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调整不但没有形成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反而强化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把企业推向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7年十五大:“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在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002年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混合所有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保护公私财产权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概念。第二阶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长期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

第四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绘制了一幅蓝图。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这一历史性难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向了全面的攻坚阶段。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六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宏观调控上,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二,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保证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全面发挥的重要条件,也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枢纽。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的有力手段,也是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一,这是由国有企业的地位所决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国有固定资产(净值)在国有总资产中所占比重8400035000​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8400030000​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二,由企业的现状决定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4,扩权让利,重点是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关系1985-1992,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1993年至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三个阶段图示最早试行扩权的四川化工总厂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中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实现了股东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产权清晰特征之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通过法律法规确立出资人和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分别拥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权责明确特征之二​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实行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特征之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管理科学特征之四​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控制力显著增强,国有资产总量在2001年底达109316亿元,比1995年增长91.4%,实现利润从1989年的74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388.56亿元。​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

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市场北京金融一条街银行一条街​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银行向同行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债市场债券市场(企业债券)股票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下岗女工再就业归国学子劳动力市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商品市场第81届广交会“菜篮子”工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发达”是指市场规模宏大,发育成熟、运行高效;“完备”是指市场种类齐全;​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统一”是指各分类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整体;​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开放”是指城乡各类市场相互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对接;​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竞争”是指公开公正公平的经济竞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特性“有序”是指市场秩序的法制化、规范化;​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首先,宏观调控是一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其次,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再次,宏观调控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第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7064年度5876845398616878900速度

(%)-30-20-101020​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手段第一,计划手段;第二,经济手段;第三,法律手段;第四,必要行政手段。​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杠杆作用,引导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建议》)​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行宽松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实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抑制经济增长0经济增长速度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调控经济增长速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必然性​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1997基本经济制度1992共同发展1987补充1978绝迹​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十五大报告: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然性(1)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性(3)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和切实保证。(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其他经济成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集体经济: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主要形式。在城镇:企业劳动者、社区、联社、社团以及股份合作制经济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主要形式: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企业、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等。​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供的GDP和国民收入相应占优势,并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资源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截流成功;它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信息产业发源地——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公有制理论的新认识●公有制的非惟一性。●对公有制先进性:公有制并不当然是最高级、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并非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同样存在结构调整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公有制结构的优化。​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随着国有、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

承包、租赁、委托经营、兼并、收购、出售等,是非公有和公有企业都可采用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

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自己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特点: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傻子瓜子”“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资金来源:劳动所得、家庭积蓄、亲友集资、社会贷款。私营经济具有双重的性质。​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私营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80年代初:个人、失业人员——淘汰80年代中:下岗人员、干部下海——主体90年代后:科研人员、留学人员——主流​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中国的私营企业的经营形式1个人承包租赁集体企业逐步演变为私营企业。2个人或家庭独资经营的企业。3合伙经营的企业。4集股经营的私营企业。5中外合资的私营企业。6靠技术成果起家的私营企业。​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电器生产车间​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

外资和港澳台经济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三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式经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契约式合营企业。独资企业。​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1)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丰富商品品种,活跃市场,满足人民需要。(2)增加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补充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3)有利于扩大就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人数,为社会稳定作贡献。​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4)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5)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1)重点产业引导。(2)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购买、租赁、承包、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3)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4)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监督管理。​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认识●“不禁止则自由”的新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制度性障碍。●

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第一次提到“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前提;公有制单位劳动才能作为分配尺度;获得个人消费品量,取决于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两个层次: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收入来源。​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客观必然性:(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3)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对资金、劳动力、土地、经营管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分配方式。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的收入分配原则。​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非物质要素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物质要素生产要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3)资产收益。(4)提供技术、信息等要素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6)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

“先富带共富”:

一是允许部分人先富,社会主义不等于平均主义;二是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三是部分人先富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使部分人先富。(2)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必然使部分人先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使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共富的依据​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4)部分人先富,符合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我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经济收益不平衡,必然造成劳动者富裕有先后之分,富裕程度有快慢之别。先富带共富的依据​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平是一定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是社会的公平。公平的内涵: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分配尺度统一;公平分配必须消除剥削;承认差别,差距适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效率,公平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强调效率优先并非无视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收入差距拉大,是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应做实事求是的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合理利用和配置各种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收入差距拉大也与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有关。而且收入差距过大,既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影响社会稳定。​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先富与共同富裕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社会保障特别低收入。​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描述贫富差距程度的宏观指标,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基尼系数等于A/A+B。A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B国际警戒线0.4。东亚各国基尼系数平均为0.381,高收入国家平均为0.338。中国1981年:0.2881988年:0.351995年:0.382003年:0.39基尼系数​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核心,普遍、互济、储蓄、强制、补偿性。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社会优抚。特殊保障。​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第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经济的运行。​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天津危房改造后的居民小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以及社会互助、社区服务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社会保障改革改革企业工养老保险,——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和再就业;——覆盖城镇全部职工的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业;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生活救济与扶持生产相结合。——建立城市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保集团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根据农民的自愿,可以实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行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的工业化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时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由于我国长期搞计划经济,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失调,我国在走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调整和优化好农业结构、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现代农业建设有新的进展;要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多途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有新的提高;要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新的变化;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使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新的突破;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消除制约体制机制障碍,使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有新的增强;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增强法治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社会风气,使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有新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目标。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对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统筹区域发展的丰富内涵,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