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考复习课件_第1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复习课件_第2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复习课件_第3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复习课件_第4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E:高原高山气候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1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10℃持续期内每天日均温之和)。寒温带:

<1600℃中温带1600—3400℃暖温带3400—4500℃亚热带4500—8000℃热带:>8000℃高原气候区<2000℃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10℃持续期内每天日均温之和)。2温度带范围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热带琼全部和台、粤、滇南部一年三熟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一年两熟到三熟双季稻、油菜、甘蔗、柑橘、茶叶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南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表、棉花、玉米、花生、苹果等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北疆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亚麻等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一年一熟青稞等温度带范围作物熟制3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差异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差异4区域的含义——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备的特征:一定面积、形状和边界(自然、经济、社会或综合等)(行政区边界明显自然区不明显)区域的含义——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单位),是人们在地理5例2: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海拔较

、地形以

为主,东部

广阔海拔较

、地形以

为主海拔高(平均4000米以上)、地形以

为主气候

气候明显、

同期

气候、

侵蚀为主

气候水文多属

流河、

是主要的水源补给、流量

、季节变化明显、河湖密布、

侵蚀为主多属

流河、

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流量少、流量随

变化明显众多河流的发育地、内、外流均有、

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土壤、植被植被:.肥-

(东北)、

土(四川盆地)、

土(长江中下游平原);

土(黄土高原、华北)、(江南丘陵)植被:.植被少、以

为主(由东到西:植被少,

不发育,多

土。区域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变化

变化

变化(垂直地带性为主)低平原、丘陵平原高高原、山地、盆地高原、盆地季风雨热干旱半干旱风力高寒外降水大流水内冰雪融气温冰雪融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距海远近海拔高度草原-草原荒漠-荒漠土壤冻荒漠黑土紫色水稻黄红壤图例2: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6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___________来管理的技术系统。2.“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获取空间分析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计算机网络获取空间分析7产生荒漠化的因素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产生荒漠化的因素8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对策: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游上、中、下游水资源;减少水井数目;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草还林,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⑤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对策:9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_____________→生物循环旺盛→_____________→群落生产力高。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一般很贫瘠。(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迅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最容易遭到破坏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迅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104.雨林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4.雨林保护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11能源的分类1、按形成和来源源于

辐射--源于

引力--源于

内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矿物能(石油、煤炭、天然气)潮汐能地热、核能2、按性质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用一点少一点。(矿物能源)能循环利用、不断更新。太阳日、月

地球能源的分类1、按形成和来源源于辐射--太阳能、12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例)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13一般资源型地区(城市)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1、资源逐渐枯竭。2、产业结构单一,易受冲击,缺乏增长动力。3、环境污染严重。措施:1、提高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3、做好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业‘三废“)一般资源型地区(城市)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措施14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决定河流流域区的自然背景的分析要点:地形、气候、水系、矿产等方面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大坝、修船闸、水库、水电站)--改善航道、发电水流慢,利于航运地形山区:平原:气候:影响流量、汛期(旱涝灾害)水系、水文: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流量、汛期、落差等影响航运价值矿产资源:工业发展的方向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决定河流流域区的自然15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开发利用的内容水资源的利用(供水、灌溉)水能资源航运旅游生物、土地、矿产资源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梯级开发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决定河流上游下游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开发利用的内16一、影响农业的地理条件(区位条件)1、气候条件(热量、光照、降水)(1)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是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2)气候条件制约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2、地形、土壤条件(土地条件)地形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种植业林牧业3、水源河流、地下水、湖泊等的情况(二)社会经济条件(一)自然地理条件工业基础、交通、市场需求、人口、国家政策、技术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一、影响农业的地理条件(区位条件)1、气候条件(热量、光照、17二、农业布局特点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的差异,形成三大农业区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区耕作农业区林业、特产区畜牧业区平原地区山地、丘陵高原地区二、农业布局特点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的差异,形成三大农18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治理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根源)高强度的农林牧开发(直接原因)生态环境退化(耕作区)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半干旱、干旱区)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治理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激192治理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2)调整农业结构,合理调配农、林、牧、渔等的关系(3)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湿地),恢复植被畜牧业区:退牧还草,控制(减少)草场载畜量,减少打井数量,划区轮牧,集约经营林区:伐育结合,发展特色农业(4)节约用水,合理灌溉(喷灌、滴灌)(5)提高农业生产技术2治理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20地区特色农业条件珠三角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临近港澳台,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技术好南疆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沙质土,市场广阔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市场需求大昆明花卉种植基地四季如春,市场需求大我国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四、农业主要发展方向(结合区位条件、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来思考)地区特色农业条件珠三角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临近港澳台,交通21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发展的分析思路1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现状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能源)、地形、水源(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农业基础、环境质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发展的分析思路22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232、区域间的

水平不平衡。1、

的区域分布不均。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费自然资源资源调出区(1)资源储量丰富。(2)资源生产量巨大。(3)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资源调入区(1)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2)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3)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区域间的水平不平衡。1、的区24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三我国跨资源调配的四大工程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意义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25一、产业转移1、概念---2、产业转移的类型国内--跨国--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3、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转移的顺序--转移的方向--先转移劳动密集型及轻工业后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及重工业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一、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的类型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26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丰富、高素质、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上升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