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作文:从研学旅行到奋起拼搏_第1页
研学作文:从研学旅行到奋起拼搏_第2页
研学作文:从研学旅行到奋起拼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学作文:从研学旅行到奋起拼搏研学作文|从研学旅行到奋起拼搏

文/赵嘉怡

人生中的第一次研学旅行令我翘首以盼,原本觉得逝如流水-般的周末,如今竟然感觉度日如年,旅行的前一天夜晚,我的心情如潮水般澎湃,星期日的研学旅行如期而至,我背着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兴奋不已的走向学校,原本预定的时间已过,怎么还不去呢?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焦急的等待着,我同样也耐不住时间的考验,心里有些焦躁不安了,突然有同学说跑上楼来说,下面来了大巴。老师带我们排好整齐的队伍下楼,同学们带着蓝色的大旗走上了大巴,我坐在了前面,看的东西很清楚,车已经缓缓发动,可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人生中的第一次研学旅行终于开始了!

我们到的第一个地方是韩城司马迁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对于司马迁的《史记》这一经典的称赞。在那我们大家都穿着了汉服,学习了古代的礼仪文化,大家从山脚走上了山顶,一路上看到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听着导游的讲解,心里也十分的敬佩,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佩服古人的历史文明。“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是郭沫若为司马迁的题词碑记。听导游讲解说:对司马迁的祭祀,晋以前已不可考,人们公认的说法,是始于西晋。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司马迁的)遗文,大其功德,遂在芝水之南的高岗上建石室,立碑树柏,这大概就是司马迁祠的最初状况。可想而知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还能保存的这么完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呀!他出生于史官之家,其父司马谈在汉武帝建元年间担任太史令。司马迁小时候,家庭以务农为业,他在家曾养羊牧牛,因此自说“耕牧河山之阳”。10岁时随父到长安,开始诵习古文,培养自己的古文修养。15岁左右在长安听董仲舒讲《春秋》。20岁时外出漫游,游踪遍及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到长安后,武帝对他这个广闻博识、学问丰富的年轻人十分重视。25岁左右入仕为郎中,曾随汉武帝出巡。公元前111年受命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的大西南地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太初元年(前104年),他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20余人,改革历法。作为太史令,司马谈主要掌理天文星历、占卜祭祀,兼管文书档案,记载实录大事。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因没有能随汉武帝去泰山封禅,忧愤而死,临终前将私修通史的遗愿留给了儿子司马迁。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韩城党家村。听导游讲张家村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党家村的四大建筑师,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文星阁的塔可谓是党家村的最高峰。党家村是一个有家训可传的村子。保存完好的共有26条,被称为党家村壁刻家训。那的每家每户门上都刻有专属于自己家的家训。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一个家训就是: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还有就是我们也在那儿享受了一回80后的style,那的皮沙发和黑白电视。

韩城古城的关帝庙也有很多,但保存完整的只有三座。说到这儿,这次研学旅行就要告一段落了。

第一次的研学旅行让我领悟到了,华夏文明,我国的历史变迁,国家对重点景区保存的保护,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时代在变化”这句话,曾经的落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