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热镇痛抗炎药

4123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痛风药内容4123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痛风药内容4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又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又称阿司匹林类药物。定义水杨苷水杨酸乙酰水杨酸1899年aspirin上市1898Dr.FelixHoffmann发展史公元前400年

通过抑制体内环氧酶(COX),减少体内前列腺素(PGs)的生物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作用机制1971年JohnVane在Nature发表膜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I2扩张血管、血小板解聚PGF2收缩血管、支气管、子宫PGE2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扩张血管和支气管、收缩子宫、保护胃黏膜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磷脂酶A2(PLA2)环氧酶(COX)

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

(血小板)5-氢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5-脂氧酶LTA4LTC4LTD4LTE4LTB4(WBC趋化)收缩支气管增加血管通透性糖皮质激素NSAIDs诱导产生存在于受损伤的组织中COX-1结构型(固有型)COX-2诱导型催化合成PGs,具有强烈的致炎、致痛作用生成功能固有的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催化合成PGs,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血小板聚集、外周血管阻力、肾血流量抑制效应不良反应治疗作用COX类型与作用化学分类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依托度酸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吡唑酮类保泰松烷酮类萘丁美酮烯醇酸类吡罗昔康美洛昔康二芳基吡唑类塞来昔布二芳基呋喃酮类罗非昔布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NSAIDs的分类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的体温则没有影响。药理作用解热作用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COX体温调节及NSAIDs解热作用机制体温中枢释放内热源PG合成粒细胞、巨噬细胞产热增加代谢增高肌肉收缩散热减少血管收缩汗液减少感染、组织损伤、炎症等体温调定点药物无影响不必需不抑制PG合成,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

可降必需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失灵对正常体温物理降温降至正常以下机制阿司匹林氯丙嗪用途解热低温麻醉人工冬眠解热与降温的区别

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热型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应用解热药应注意:

1.体温超过38.5℃或病情危重时,方可使用。

2.不可用量过大,尤其是老人和小儿。

3.解热药是对症治疗,不可代替病因治疗。注意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的体温则没有影响。药理作用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中等强度镇痛作用(慢性钝痛),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致痛物质生成和释放组织胺、缓激肽感觉神经末梢疼痛痛觉增敏PG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COX疼痛的发生及NSAIDs镇痛作用机制中枢镇痛药吗啡激动阿片受体干扰痛觉传入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抑制PG合成强效镇痛,除癌痛外,短期用于剧痛、绞痛等。有耐受性和依赖性,可致呼吸抑制。无“封顶现象”。中等镇痛,对慢性钝痛、炎性疼痛有良效,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中第一阶梯,对创伤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无成瘾性,不导致呼吸抑制。有“封顶现象”。镇痛药比较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的体温则没有影响。药理作用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中等强度镇痛作用(慢性钝痛),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抗炎、抗风湿作用,对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COX炎症的发生及NSAIDs抗炎作用机制协同作用组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红、肿、热、痛)痛觉增敏致痛能减轻炎性肿胀、疼痛等症状,但不能阻止炎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发展。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抗炎作用较强,苯胺类几无抗炎作用。抗炎作用需要1~2周才能完全达到。抗炎作用特点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环氧酶,减少TXA2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抑制PGs产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新生血管形成等。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抑制脑内炎症反应、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42-残基同源β-淀粉蛋白肽(A_β-42)浓度等。延缓角膜老化:抑制角膜组织糖原生成,使角膜组织保持弹性,延缓角膜老化,同时可治疗角膜炎、白内障、葡萄膜炎或巩膜炎等。

药理作用

其它CompanyLogoAspirin-dl-lysine为aspirin与赖氨酸制成的复盐(注射剂)起效快,作用强,避免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同等剂量比aspirin镇痛效果强45倍,可用于镇痛和解热。NO-Aspirin具良好抗炎、抗血栓作用,对胃肠道的损害明显减少。选择性COX-2/5-LOX双重抑制剂(替尼达普)抗炎作用明显增强。NSAIDs的发展方向41235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痛风药内容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全世界每年消耗45000吨“太阳神十号”急救药品之一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100mg)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吸收:口服后迅速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起效快。

分布:被酯酶水解为水杨酸,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关节腔、脑脊液、胎盘),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代谢:肝脏代谢。排泄:尿、胆汁、粪便排泄。排泄速度受尿液pH的影响(碱性尿时,可排出85%,酸性尿时,仅排出5%)。半衰期:小剂量(<1g),一级动力学消除,t1/22-3h

大剂量(>1g),零级动力学消除,t1/215-30h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解热、镇痛较强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等,特别是炎症性疼痛。复方阿司匹林(APC):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抗炎、抗风湿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大剂量(3-5g/d)能使急性风湿热患者在用药后24~48h内临床症状缓解,血沉下降。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影响血小板的功能PGI2扩张血管、血小板解聚TXA2收缩血管、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环氧酶(COX)

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

(血小板)生理对抗

大剂量促血栓形成

小剂量抗血栓形成动态平衡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小剂量(75-150mg/d)aspirin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人工心脏瓣膜等术后预防血栓形成。风险下降68%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HBP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合并之一年龄>50岁

具有靶器官损害糖尿病2-DM>40岁同时合并之一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吸烟高血压肥胖白蛋白尿血脂异常血脂紊乱

吸烟肥胖>50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阿司匹林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其它

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防治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抑制肿瘤生长,使结肠癌发病率降低。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100mg/d对AD有阻遏作用。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溃疡患者禁用胃肠道反应:最常见,NSAIDs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

机制:①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②兴奋延脑CTZ

③抑制胃壁组织COX-1,PGs(PGE2)

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溃疡、出血、穿孔等。预防:餐后服药、肠溶制剂、同服抑酸药或PG衍生物米索前列醇。处理:停用或换用对粘膜损伤小的NSAIDs,同时使用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加重出血倾向:

机制:①抑制血小板环氧酶TXA2TXA2/PGI2比率

②大剂量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引起凝血障碍(维生素K预防)

注意:①严重肝病者、有出血倾向者(血友病、孕产妇)禁用。②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表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阿司匹林哮喘”。

处理:肾上腺素对“阿司匹林哮喘”无效,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瑞夷(Reye)综合征:即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

危险因素: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表现: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少见但预后差。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时慎用!有些国家为了防患于未然,在阿司匹林的包装及其瓶子上贴上“16岁以下少年和儿童不得擅自使用本品”的标签。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时(≥5g)

表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过度呼吸、高热、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处理: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其排泄。对肾脏的影响:

老年人伴心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引起水肿,多尿等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阿司匹林

相互作用口服抗凝血药双香豆素:易引起出血(竞争蛋白结合)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低血糖(竞争蛋白结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诱发溃疡及出血(竞争蛋白结合+药效学协同)丙戊酸、呋塞米、青霉素、甲氨蝶呤等弱碱性药物:增加各自血药浓度(竞争肾小管主动分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5%经羟化转化为对肝脏有毒的代谢物,均从尿中排泄,t1/2为24h。药理作用:解热镇痛与阿司匹林相似,无明显抗炎作用。临床应用:非处方药,用于退热及慢性钝痛的治疗。小儿退热首选。癌痛治疗中第一阶梯首选药。制剂:泰诺林—缓释片;儿童百服宁—口服液;复方制剂—泰诺、日夜百服咛、克感敏、散利痛、鲁南贝特、白加黑、速效伤风胶囊。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对胃肠道刺激小,常见恶心呕吐,偶见皮疹、药热和黏膜损害等过敏反应。过量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肝坏死。毒性代谢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常规剂量时生成较少,而且可与谷胱甘肽(GSH)结合而解毒。短期内总量>10-15g或持续数日日剂量>4g,生成大量NAPQI,

GSH被耗竭,引起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坏死。乙醇可增加NAPQI的形成,并易导致GSH耗竭,因此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不宜饮酒。长期使用可致肾毒性,如肾乳头坏死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等。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消炎痛)体内过程:90%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23h。药理作用: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显著抗炎及解热作用,对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40倍。临床应用:仅用于其它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时。

不良反应:发生率30%-50%。

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再障等)、过敏反应等。常用制剂:吲哚美辛栓、氨糖美辛肠溶片-吲哚美辛25mg+盐酸氨基葡萄糖75mg、新癀片芳基乙酸类

双氯芬酸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有首过消除,血浆蛋白结合率99%,可在关节滑液中积聚,t1/2为12h。药理作用:中等强度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临床应用: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术后疼痛、痛经等。不良反应:与阿司匹林相似,另偶见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减少。常用制剂:扶他林(缓释片、乳胶剂)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几乎均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2h。

药理作用: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阿司匹林强,缓解肌肉疼痛效果最好。临床应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可引起胃出血,此外,头痛、耳鸣、眩晕也有报道。常用制剂: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41235解热镇痛抗炎药概述非选择性COX抑制药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痛风药内容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炎作用强,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其他炎症性疼痛。不抑制COX-1,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减少PGI2但不减少TXA2,导致促血栓和抗血栓作用的失衡,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血栓事件的发生。2004年9月30日,美国默沙东公司宣布将其王牌药物“万络”(罗非昔布)全球召回。2005年FDA要求所有NSAIDs说明书加警示语(消化性溃疡、心血管事件),并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镇痛禁用。半衰期选择性COX-2/COX-1用途ADR及禁忌药物制剂11h375倍抗炎、镇痛胃肠反应轻磺胺过敏者禁用塞来昔布西乐葆(胶囊)2-3h较强解热最常用,抗炎、镇痛偶有胃肠反应尼美舒利怡美力(片)瑞普乐(分散片)20h10倍抗炎、镇痛胃肠反应轻美洛昔康莫比可(片)莫刻林(片)选择性COX-2抑制药分类药物主要特点非选择性COX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解热、镇痛、抗炎,有胃肠反应及出血倾向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胃肠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