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师成长力》有感_第1页
阅读《教师成长力》有感_第2页
阅读《教师成长力》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教师成长力》有感陈宏伟

近期,《教师成长力》共读的内容里有,“兴趣在知识本身不在知识之外”这个观点激起我关注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感兴趣了,就会积极主动投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都不是问题,不会有懒惰懈怠的情绪,而且,还会把这种积极高涨的愉悦迁移到其他方面。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也用过很多赏识的办法,如语言表扬、手势动作、表情、物质等形式。你是否发现,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这些鼓励方式的效果呈递减趋势,越来越不好使不管用,随之产生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状态。新教育认为,脱离情境地赏识,往往流于肤浅,坚决反对赏识的简化,坚决杜绝视赏识孩子为一种策略,一种手段,甚至是一种等待收回投资的交易。

最初,我认为多数教师的赏识疲于单调或敷衍,不能有效刺激孩子或引起关注。直到与“兴趣在知本身不在知识之外”观点的“遭遇”后,似乎才有了一些新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表面现象属于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孩子们总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视疲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甚至冷淡漠视,长期以往会失去对世间的敏感性,就会失去探索的兴趣。

真正称为“知识”那是人类发现的最有魅力、最伟大事物,它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现象与事实的运行规律,各种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内部逻辑。知识本身就有着强大的魅力。获取知识需要经历感性到理性,再回到事实本身的过程,而且要在生活实践中显示出来时,才能被他们的心灵所感悟。

最近,我的小女儿(4岁),上了一节网课——物品分类(单一角度的分类),根据给出来的物品,按颜色、形状、大小拾捡到指定箱子里。课中多次“你真棒”的鼓励性语音重复着,孩子兴致勃勃,饶有兴趣。15分钟课后,孩子很乖若有所思,好像还沉浸在课程中。一个多小时后,发现孩子把沙发垫整理在一起,自己的各种鞋,几种皮球,几辆玩具小车,几辆自驾小车,几个布娃娃,几种玩具吊饰,几种凳子,分别整理到一个个角落,忙的不意乐乎!孩子,你在干吗?她快乐的爽亮回答:我在分类。学习了思维课二等分,随时都在主动运用,吃水果、饹饼等单个物体,也有多个物体二等分,而是会经常提醒我们要“分成一样的两部分”。有一次吃饭,孩子对着一碗熟腾腾的八宝粥忙问我,“爸爸,这个二等分”,疏于家里人多,“先吃饭,吃完爸爸给你教”,孩子乖乖的吃起饭来,很遗憾,孩子再没有主动提起这个问题。

相信孩子敏锐的眼光、独特的理解。成为一个发现者并愿意展现出来是人的本性,知识本身就是兴趣的源泉,而且是深入的内在的理性的长期的,会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大脑里,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方法、动力源。

所以,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深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科教师要积极主动用学科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努力扩大学科知识背景,不断提高学科的优势,提升学科的价值,从而提升你的价值。

最后,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共勉:“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