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1.gif)
![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2.gif)
![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3.gif)
![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4.gif)
![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ce841a475020779f1f2582796d78f89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现代汽车工业概述2013年10月16日1鲶鱼效应:2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现状:
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同样的,大部分失败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征兆显示已经出了问题,然而即使有少数管理者已略微察觉这些现象,也不太留意。如:企业的气氛沉闷,缺乏压力,管理层安闲舒适,员工充满惰性,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潜力的人员则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们或者离开公司,或者被无谓地浪费掉,企业慢慢地失去生机。3成功的例子:有一次,本田先生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才,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如果对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这显然是行不通。4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故事的启发,决定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他首先从销售部入手,因为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本田先生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本田先生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深为自己有效地利用了“鲶鱼效应”而得意。52.1现代汽车工业的主要特性P38不同品种的汽车产量不相同。尽管有批量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汽车生产的现代大工业特性却仍然是明显的。这种特性可分为两类:技术特性和社会特性。62.1.1、技术特性汽车技术特性包括:高度的分工、互换制、流水作业和机械自动化。(1)汽车生产中的分工大而全:汽车生产中按零部件分工的趋势并非一开始就存在。在汽车工业兴起的前30年,主要的趋势是扩大工厂规模,走向高度的综合化,即今日所谓的“大而全”。大而全的缺点是:过于复杂,难于管理,特别是不适应改进换型的要求。其次,整体虽然庞大,但每个布局却较专业,厂规模小,竞争能力也不强。第三,由于机构过于庞大,领导对次要环节无瑕顾及,妨碍进步。7(2)互换制互换制的基础是零件的公差。在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具体考虑装配与配合,为此规定各有关部位的名义尺寸及容许的偏差——即所谓公差。凡事在公差范围内的零件,都可以不经钳工加工而互相配合。这样,装配时间就可以大为缩短。公差制的推行还为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许多机械零件已经标准化,如各种紧固件和滚动轴承,任一厂家生产的都可以互相通用。这就促进了行业的专业化和分工。8(3)流水作业流水作业的概念:材料半成品在生产线上的移动基本是如流水一般连续的,除线的两头有少量储存外,各工序之间只有运动中的半成品而无静止待运的储量,因此这种方式称为流水作业。流水作业的特点:5项。(P39)9(4)机械自动化汽车产量的增加促使其生产过程自动化,自动化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品质的均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是从工艺过程开始的。首先是加工机床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另一种发展趋势是数字和程序控制。流水作业加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汽车生产的工作效率。102.1.2、社会特性P40社会特性包括:高度发展的社会化组织,竞争和经济的生产规模,不断的新陈代谢。(1)汽车生产的社会化(2)经济生产规模(3)新陈代谢112.2、汽车设计概述P412.2.1汽车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汽车设计技术史汽车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涉及许多基础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设计中引入电子计算机后又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等方法,使设计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12一种新车型的开发,往往要经过设计——试制——试验——改进设计——试制——试验等二次或多次循环,反复修改图纸,完善设计后才能定型,设计周期长、质量差、消耗大。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利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统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产品的先天质量决定于设计,产品在包括原材料、制造、使用、维修等各方面的花费,即广义成本的7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因此设计方案的修改尽可能地在产品开发的前期进行,使产品设计一次成功,避免在产品开发后期因改变设计而造成的巨大浪费。13召回:现在,各汽车厂商都有召回机构,专门针对有设计缺陷进行处理。比较知名的案例:2010年“丰田刹车门”事件,丰田同意支付3240万罚金以了结召回事件;2010年锦湖轮胎的召回事件等。有一个“中国汽车召回网”,近期召回的汽车新闻都有。其实,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看你从哪种角度看问题。召回有时候也不是件坏事,有问题及时解决,也是种负责任的态度。但是频繁的召回对企业的形象是有负面影响的。142.2.2汽车设计的内容与特点(P42)汽车的设计开发工作,是由根据市场调查及使用要求而制定的设计任务书开始的。(1)汽车设计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件设计。(2)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共7项)A、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和产品系列化
可以提高功效、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配件品种,方便维修。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众家的车有好几款车型的发动机是通用的,例如:大众POLO和斯柯达晶锐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是通用的。15B、考虑使用条件的复杂性为了使设计的汽车更具竞争力,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其对复杂多变的使用条件的适应性。例一:我国的汽油含杂质就比欧美的多,所以,纯进口的车辆对燃油要求就非常高,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另外,大家可能还听说过一些车辆是美规版和中东版的,在设计也是不一样的。例二:1957年在美国市场丰田皇冠车的上市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原因就是:皇冠车适合在日本的道路上中速行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便会失去动力、发动机过热且耗油量急剧上升,所以丰田公司决定生产一辆适合美国道路行驶的汽车,并取得了成功。16C、重视汽车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经济与环保不同的汽车的使用性能也是不同的,例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等。德国车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比较注重操控性的,日本车注重舒适性,所以,各有优点,就看你怎么选择。D、车身设计既重视工程要求,更注重外观造型汽车也是件艺术品,有些车型推出后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有些车则看的比较别扭,当然,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存在审美疲劳。所以才会出现车辆的更新换代。但是经典的车型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例如:MINI、甲壳虫等。17E、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汽车的自身重量重量高直接影响燃油经济性,但也不能一味的追求轻质量而偷工减料,例如:将防撞钢梁拆掉、叶子板换成塑料板等,牺牲安全性来降低成本和燃油经济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F、设计要在有关标准和法规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汽车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主要有:整车尺寸限制标准、汽车安全性标准、油耗限制标准、汽车排放物限制标准及噪声标准。G、汽车设计时考虑人机工程、交通工程、制造工程、运营工程、管理工程的系统工程。182.2.3汽车设计的设计过程1、汽车研究与初始决策2、总体方案设计3、绘制总布置草图4、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5、编写设计任务书6、汽车的总布置设计19举例说明:雷克萨斯1983年丰田汽车主席丰田英二提出要造出能与世界顶级轿车相媲美的豪华轿车。TMC(丰田公司)为了打造一个豪华品牌,并使此豪华品牌既可以打动年轻消费群,同时也可以吸引到成熟的富裕人群。目标是:在车辆行驶五万英里之后,不论从外观、感觉、声音还是性能上都同刚出厂的新轿车毫无区别。研究花费了82亿美元,1400多名工程师、2300多名技术人员,1984年第一辆原型车投入到路试中。1987年5月LS400的设计获得通过。经过6年的时间,动用超过450辆原车型,超过百万英里的路试,终于在1989年5月在美国下线了第一台LEXUSLS400,1989年9月1日雷克萨斯营业部正式成立。202.2.4概念车(P44)概念车(ConceptCar)可以理解为未来汽车,汽车设计师利用概念车向人们展示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反映着人类对先进汽车的梦想与追求。概念车(包括自行车)往往只是处在创意、试验阶段,也许永不投产。与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车不同,每一辆概念车都可以摆脱生产制造工艺的束缚,尽情地夸张地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概念车已经从高科技、强动力走向低耗能、求环保,例如标榜零消耗、零污染的叶子概念车。21概念车两大类别一种是能跑的真正汽车,另一种是设计概念模型。第一种比较接近于批量生产,其先进技术已步入试验并逐步走向实用化,一般在5年左右可成为公司投产的新产品。第二种汽车虽是更为超前的设计,但因环境、科研水平、成本等原因,只是未来发展的研究设想。22代表车型日产亮点:360°旋转驾驶舱,Pivo有着如同蜗牛般的滑稽造型,更为奇特的是它的
概念车驾驶舱能够进行360°旋转!另外,配上可环视四周的AroundViewMonitor和贯穿行车死角的SeeThroughPillar,可以说能在拥挤的大都市里畅行无阻。前、后各配备1台可通过2个轴输出的超级马达,可单独控制4个车轮的驱动力23三、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与现状汽车诞生于德国(1876-1890)
成长于法国(1891-1907)
成熟于美国(1908-1946)
兴旺于欧洲(1947-1975)
挑战于亚洲(1976-2008)
24251、汽车诞生于德国
(1)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发明来自德国1876年,德国发明家尼古拉斯·奥托制成了一台往复活塞式汽油机,人称Otto机,为现代汽油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892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发明了柴油机取得了专利,1894年造出了样机,人称Diesel机。26(2)现代汽车的发明来自德国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取得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的专利,这一台被后人成为现代汽车诞生日。1886年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后人把他与本茨同称为“汽车之父”。27(3)世界最早的汽车制造公司来自德国1883年,卡尔·本茨成立了奔驰合伙公司——莱茵燃气发动机厂。1887年将其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1890年,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创立。1901年,第一辆梅赛德斯轿车诞生,年产量96辆。28(4)世界最早的汽车批量生产来自德国1894年,奔驰汽车公司开始生产的威罗(Velo)牌汽车,至1899年累计生产了1200辆,是当时第一款大量生产的汽车,1899年年产量已经达572辆,雇员430人,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29威罗号奔驰车2、汽车成长与法国(1)法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汽车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德国刚刚独立,经济不如法国,人们购买力低,公路差;法国经济财力雄厚,修建公路网,举行汽车赛,进行宣传。奔驰和戴姆勒公司把大部分生产移植到法国;从1891年起,法国占据了汽车制造的领先地位。30(2)较早出现了著名的汽车及其配件公司1896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正式成立;1898年,法国雷诺汽车成立;1889年,米其林公司成立;31(3)法国人善于学习和创新1887年,法国的潘哈德·勒瓦索(PanhardetLevassor简称P&L)公司购买了戴姆勒的许可证,开始生产汽车。1891年P&L公司对戴姆勒的汽车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标准形式,设计了专用底盘,使汽车重量合理分布,改善了汽车行驶性能,被全世界广泛效仿。在19世纪90年代,生产了几万辆汽车。1889年,法国的标致公司成功研制了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1895年,法国人米其林兄弟发明充气式橡胶轮胎,为汽车的性能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1898年,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将万向节首先应用于汽车传动系中,还发明了锥齿轮式主减速器;1902年,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后桥独立悬架被法国人装于赛车,汽车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2(4)法国的汽车产量增长较快1900年,标致汽车公司第1000辆汽车下线。1900年生产的标致28型汽车,该车速度已达35Km/h。1904年,法国汽车厂达350家,年产量达17000辆。333、汽车成熟于美国(1)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由于法国汽车都是以手工方式单件小批量生产,价格昂贵,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美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独立战争结束了殖民统治,南北战争扫除了奴隶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队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34190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1925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成立;35(2)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创立(3)福特汽车公司成功开发“T”型轿车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成功开发了举世闻名的“T”型车,该车发动机四缸、15KW、2.884L、1600r/min,可燃烧劣质油,发动机可拆卸,可用于抽水、锯木。整车尺寸小,重量轻,易修理,经济实用,朴实无华。《福特传》称“这种车只有骨头和肌肉,没有一点脂肪”。每辆售价最终降到265美元。当时一个工人工作不到四个月就可以买一辆T型车,因此,深受人们欢迎,供不应求。3637“T”型车至1927年共生产1546万辆,创下当时汽车单产世界纪录。从1908——1920年,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50%是T型车,为“装在汽车轮上的美国”立下了不朽功勋,福特也被誉为美国“汽车大王”。(4)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生产线为了适应“T”型车大量生产需要,福特于191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使工人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使汽车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作坊式向大规模、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方向发展,开创了现代工业生产模式的先河。1923年,福特公司年产汽车达200万辆。汽车流水线点焊机器人应用实例.avi383940(5)通用汽车公司组建现代化集团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先后兼并凯迪拉克、别克、雪弗兰、庞迪克、欧宝、莲花等30多个汽车公司,跨国综合经营。自1928年以来,该公司一直都是美国和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41通用集团旗下汽车品牌——别克(Buick),大宇(Daewoo)、雪佛兰(Chevrolet)、凯迪拉克(Cadillac)、庞迪亚克(Pontiac)、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欧宝(Opel)、沃克斯豪尔(Vauxhall)、霍顿(Holden)、悍马(Hummer)、萨博(Saab)、GMC、土星(Saturn)等,拥有铃木(Suzuki)、五十铃(Isuzu)和斯巴鲁(Subaru)的股份(6)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汽车品牌克莱斯勒率先采用“液压式”制动系统;开发了气流型小汽车、前置式驾驶室设计、高压缩比发动机。作为世界上越野车的开山鼻祖,其Jeep系列的越野车和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已奔驰在100多个国家超过900万辆。首创的厢式旅行车型,已畅销全世界超过1100万辆。42(7)美国汽车产量与普及1918年,美国登记客车数量超过500万辆,居世界第一。1920年,美国每7个人有一辆汽车,普及率居世界第一。1939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750万辆,居世界第一。434、汽车兴旺于欧洲(1)二战结束后,欧洲著名汽车公司重振雄风欧洲著名汽车公司有:德国大众、戴姆勒——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公司,法国标致、雪铁龙和雷诺等公司,意大利菲亚特、法拉利、阿尔法—罗米欧以及兰博基尼等公司,英国劳斯莱斯、摩根、莲花及罗孚等公司,瑞典沃尔沃等公司。二战结束后,各公司都在战争的废墟上大力重建汽车工业,为欧洲汽车兴旺做出了重要贡献。44(2)欧洲微型汽车开发取得重大成功针对美国车型体积大、油耗高、价格贵等弱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微型汽车,符合战后欧洲的经济条件和人们需要。法国雷诺汽车公司1946年开发了著名的四缸0.760L排量的4CV微型汽车,十分畅销吗,1954年4CV的产量达到了50万辆。45法国雪铁龙公司于1948年开发了0.375L排量的2CV(DeuxChevauxVehicle,意思是指两匹马拉的车)微型汽车,俗称丑小鸭。,推出后风靡世界市场数十年。与大众“甲壳虫”、英国的“迷你”,并称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微型车。46意大利菲亚特公司1955年开发了0.479~0.597L排量、风冷、后置发动机驱动的菲亚特500微型汽车,普及到意大利中、低收入人群。与大众甲壳虫、英国迷你、雪铁龙2CV被推举为欧洲四大民用经典车之一。德国大众汽车1939年投产1.192L排量的甲壳虫牌汽车,流线型设计,减小风阻,外观时尚,风靡全球。47德国大众汽车公司1973年开发出高尔夫(Golf)牌汽车,采用水冷四缸发动机,1.1L排量,前轮驱动,轻量化底盘,两厢,溜背式造型,内部空间宽敞,最高车速达到140km/h,后来换装了1.5L发动机。由于性能良好,价格比较低廉,深受人们欢迎,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买过一辆高尔夫轿车。迄今为止,高尔夫已生产第六代。产量超过甲壳虫。481959年英国罗孚公司开发了“迷你”(Mini)型微型汽车,采用横置式发动机,0.8L排量,25kw,整车风格简洁大方、动感十足,乘坐舒适,这一设计理念还被人们誉为汽车技术发展史上的六大里程碑之一。当时售价790美元,深受欢迎。40年来售出超过500万辆以上,成为英国历史上单一品牌车型产量最大的车型。49(3)欧洲汽车产量猛增二战结束后,仅西欧汽车产量就由战前80万辆猛增到了750万辆,增长了近10倍。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超过北美汽车产量。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由美国转向欧洲。505、汽车挑战于亚洲(1)亚洲著名汽车公司亚洲著名汽车公司有日本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铃木、三菱及五十铃等汽车公司。韩国现代、起亚及大宇等汽车公司。中国一汽、二汽和上汽等汽车集团。印度塔塔等汽车公司。51(2)日本汽车工业崛起国家制定汽车保护和发展政策。在银行贷款和税收方面对汽车制造公司实现优惠,鼓励汽车大量出口。52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和继承人创造了风靡全球的“丰田生产方式”(TPS),也称精益生产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彻底杜绝浪费,把系统化、最优化的思想运用到了管理中。以人为本,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准时化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前者要求以“顾客至上”的理念,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精益生产,精心规划,彻底杜绝浪费,做到效应最大化。“丰田生产方式”为丰田、也为日本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并被世界各国企业界所仿效。53丰田喜一郎正确决策,不断创新。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经济条件差的环境,大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两次石油危机,开发低油耗小轿车,博得了消费者青睐,三年内日本汽车出口翻了一番。根据国内资源和汽车市场有限的国情,制定国际化目标,开发出皇冠、雷克萨斯、佳美以及本田雅阁等著名品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日本汽车产量从1963年的100多万辆迅速增加到1970的400余万辆,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1104万辆,首次超过美国,一直到1993年,年产量都居世界第一。1994~2005年,汽车产量排名第二。2006年后,重新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54汽车出口1970年100多万辆,1977年400万辆,1985年达675万辆。2007年日本汽车产量1159.6万辆,超过美国的1075.1万辆,居世界第一。2009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为793万辆,剧跌31.5%,从而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的称号让给了中国.达1379万辆左右。5556(3)韩国汽车工业崛起韩国政府对汽车工业实行指导和扶持政策。70年代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飞速发展。随着汽车国产化的实现,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80年代咖色,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韩国汽车工业沿着KD装配
零部件国产
自主开发的发展道路,成功地实行技术跨越,造出伊兰特、雅绅特等一批汽车品牌。2007年,汽车产量达408.6万辆,居全球排名第五位,产品覆盖了北美、西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5758(4)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国家重视汽车工业。1985年,我国在“七五”规划中,把汽车工业列为国家支柱产业。1994年和2004年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中,都提出汽车工业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59改革开放政策,引进了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重组合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汽车集团和广州本田等六大骨干轿车企业,出现了红旗、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汽车。我国汽车产量快速增长。1992年为106万辆,2003年味440万辆,2007年888万辆。606、世界汽车工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P46&教材P32)(1)汽车保有量2010年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达11.5亿辆。截止2011年8月,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大关,2012年达到1.2亿。(2)汽车年产量61国家产量(万辆)排名中国1927.181美国1032.892日本994.273德国564.934韩国455.775印度414.526巴西334.267墨西哥300.208泰国248.309加拿大246.37102012年世界汽车产量排名622012年世界汽车制造商汽车销量排名名次汽车制造商销量(万辆)1丰田974.82通用928.63大众9074雷诺-日产8105现代-起亚7126福特566.87菲亚特-克莱斯勒4218本田381.79标致雪铁龙296.510铃木289.4(3)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重点在亚洲。由于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所以跨国汽车集团均进入我国,同时,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寻找新的投资地点。如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宝马、雷诺、日产及铃木在印度投资,丰田、大众则在俄罗斯,本田在越南,马自达在泰国都新增或追加投资项目。63(4)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汽车技术发展方向:提高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和舒适性能。普及电子化、智能化控制技术:80年代初,电子设备只占汽车成本的2%,而目前已达到20%以上,许多中高档轿车上采用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电控单元。汽车材料:朝向轻量化发展。铝合金、工程塑料、碳纤维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新燃料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代用燃料汽车等新型汽车正在研制推广中。汽车新结构新技术:汽油缸内直喷技术、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等已进入实际运用阶段。642.3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P44)65WTO的基本规则WTO的基本规则主要来自于1994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历次多边贸易谈判,特别是乌拉圭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定,其构成了WTO的基本法律框架,主要是:(1)无歧视原则,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来实现。(2)市场准入原则,主要体现在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原则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前者包括关税减让、互惠原则和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后者是各国通过谈判,对本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各个产业作出市场开放承诺;(3)透明度原则,在涉及货物、服务以及技术等贸易的所有领域中,政府的管理行为要透明,法律、法规及政策要公开,要定期接受政策评审,并且贸易政策未经别国允许,不得随意改动,以形成稳定而又可预见贸易政策环境;(4)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主要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优惠待遇来体现。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不仅在贸易政策要与国际接轨,而且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将加速。661999年11月,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这意味着经过13年漫长的谈判和艰苦的努力,中国加入WTO的愿望即将变为现实。加入WTO,一方面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使中国的企业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能够与134个WTO成员国(地区)在一个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在相互适用国民待遇原则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为适应WTO对于成员国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要求和市场开放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也将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将为我国经济、我国企业的发展营造更为公平、更为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67但是,加入WTO绝对不是免费的午餐。我国在加入WTO前与各成员国谈判而签定的各种协议和作出的各种承诺,无疑将对我国的“幼稚”产业形成强大的冲击,其中,汽车工业正是首当其冲的产业。为此,必须未雨绸缪,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WTO的游戏规则及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提出应对竞争挑战的对策,才能趋利化弊,使我国的汽车工业能够以入贸为契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支柱。
68我国的汽车工业自5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处于高度的关税保护之下,尤其是轿车产品,进口关税曾经达到180—220%的水平。近年来,经多次调整,目前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38.3%,整车进口税率为80—100%,零部件平均税率为27.1%。但与相关国家相比,关税仍在较高水平。高关税使国内汽车厂商在价格上与国外汽车厂商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此外,我国还运用多种非关税保护措施,如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进出口经营权以及外汇管制等控制汽车进口和销售。692.3.1WTO与我国汽车工业政策(P44)综合各个方面的报道,1999年11月中美世贸谈判达成的协议中有关汽车方面的条文是:(1)关税保护期6年;(2)到2006年7月1日整车进口关税税率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3)最大幅度的关税削减要在加入世贸后的第一年实现;(4)到2005年为止,分阶段取消进口配额,在过渡期,配额的基本水平为60亿美元,并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直至取消;(5)外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可向国内居民提供汽车贷款服务。此外,由于中国将给予工业品方面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可以不通过中国的中间商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以及拥有分销、批发、售后服务、维修、保养、运输等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全程服务。70
1、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的条款:《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规定推行强制
性技术规格、非强制性技术规格和产品认证制度,但该协议在“在各方同意的国
际标准中,对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特有技术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规定、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根本差异的,不应予以使用”。71投资与技术转让方面的条款:WTO从2001年开始执行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
措施协议(TRIMS),该协议规定:不得规定国产化比例;进口与出口不得挂钩;
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以外汇平衡为理由限制进口;不得规定出口数
量;可拒绝执行强加上述要求的合同。
72服务贸易方面的条款:必须提供市场准入渠道,允许跨国资本自由流动;不
得采用数量配额和垄断专营方式限制国外供应商数量;不得进行服务贸易总额或
资产总额的限制;不得实施股比与投资总额的限制;不得对法人形态进行限制;
禁止向本国服务商提供补贴;必须实行国民待遇;必须给予最惠国待遇等。732、我国汽车产业现行主要政策或规定货物贸易方面:对进口汽车有数量限制,并征收10%的消费税,15%的车辆
购置费;整车进口平均关税为55%,其中,轿车、轻型车整车进口征收80~100%
的进口关税,零部件进口平均关税为35%。进口车价主要由整车到岸价、消费税(5%至8%)、增值税(17%)、关税(80%
至100%)构成。
74服务贸易方面:外资不得进入中国汽车服务领域,如进出口、融资、保险、
租赁等;生产汽车、摩托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的外方股权比例不得
高于50%;规定法人形态,在整车与发动机领域不得以独资形态出现;外商不得
独资在我国建立客运和货运运输公司。投资与技术引进方面:规定国产化率,并根据国产化率制定进口关税的优惠
政策;鼓励出口政策;引进技术的审批必须考虑国产化要求,否则不予批准。
可以看出,WTO中的主要条款与我国现行汽车政策之间矛盾的焦点在于市场
准入方面,我国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或规定在投资、技术、服务、贸易等领域限
制国外企业的进入,恰恰与WTO的基本原则相对立。
752.3.2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1、关税调整的影响
关税调整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两个方面。7677整车方面:目前我国进口轿车价格是由到岸价、消费税(5%~8%)、增值
税(17%%)、关税(80%~100%)所构成。以上综合税率按车辆档次(排气量)
的不同,从121.68%至154.35%不等。另外,还包括商检费用、运输费用、金融
费用以及选装件价格、经销商费用和诸如许可证转购等其他的费用。以进口一辆
排气量为2.2升、到岸价约为15万元人民币的丰田佳美轿车为例,其消费税为8%、
增值税为17%、关税为80%,那么综合税率应为129%。以15万元乘以129%等于
19.5万元。再加上金融、商检、经销等其他环节的费用约8至10万元,这辆车的
实际价格至少在42万元以上,至少比到岸价高出27万元人民币。过渡期后汽车整体关税可能下降至25%,但不会所有车型税率都为25%。轿
车关税有可能会比其他车型高一些。加上增值税、消费税、正常的销售利润等,
轿车整车价格不会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大幅度下跌。
在一辆国内实际价为42万元的轿车中,关税只有12万元,约占30%。即使2006年中国进口车关税降至25%,
这辆车的国内实际价最多不过降低9万元。况且,我国的关税减让是分阶段实施的。
从价格角度看,目前我国轿车的价格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车型,加入WTO后价格对国
产轿车的冲击是有限的。78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天津夏利、长安奥拓等微型轿车,国外市场同档次轿车
的平均价格约为5000美元左右。而夏利、奥拓的部分车型1999年以来已降至5万元
人民币以内。从价格上相比,即使入世六年后,国产微型轿车也并不惧怕进口的
同类车。而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一汽大众捷达、神龙富康等中档轿车,国际上同
档次车的价格约8000美元,按照目前关税及汇率计算,报关后价格约合人民币15.1
万元,稍高于上述国产车型价格;按加入WTO六年后的关税及现有汇率计算,国际
上同档次车报关后的价格约合人民币10.5万元,低于上述两种中档国产轿车目前
的价格。可以这样说,加入WTO后轿车排量越大,级别越高,价格优势就越不明显。79国产与进口轿车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方面差距很大,国外轿车品种、规格
之多,对消费需求不同层次的覆盖面之广,是目前国产轿车所不能比拟的。据有
关调查显示:国际同类产品价格即使高于国产车,20%左右的消费者仍将购买进
口车;进口车价格与国产车基本持平时,将有80%的消费者购买进口车。因此,
一旦“入世”,中国汽车市场将会受到价格与品质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不单单是
由价格来左右。这是进口汽车冲击国产汽车的最主要因素。
80零部件方面:加入WTO以后,零部件进口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35%降至10%。随
着轿车整车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也会要求其配套件同步降价。在选择配套件时,
将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竞争定点。比较采购原则,
配套价格一般仅比国际价格高
3~5%,原来配套零部件企业获得的较高额利润将不复存在,
许多企业已经出现
或即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81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体滞后主机的发展,基础薄弱。其原因:(1)投资严重不足,投资比例不合理,我国汽车工业对主机的投资远大于零
部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对零部件的投资仅占汽车工业总投资的
30%左右。国际零部件企业一般都有几百万套(件)产量,为多家整车企业配套,
而国内零部件企业,即使是国产化搞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上汽集团,也不过是几十
万(件)产量。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普遍成本高,效益差,基本
不具备国际竞争力。82(2)结构极不合理,几十家企业生产同一类零部件产品,产品水平不高,生
产规模,许多企业铸、锻、冲、机加工、热处理、总装等样样具备,“小而全”难
以形成经济规模。(3)产品和工艺水平不高,引进车型国产化缓慢。许多工艺难点仍未突破。
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尚属空白,关键件难以国产化。(4)产品开发能力弱,难以适应整车更新换代要求。832、投资与投资政策加入WTO在投资与投资政策领域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有
投资的冲击,投资政策变动引起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控股权的争夺,以及外国独资
企业与中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竞争。在投资政策方面,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对投资有严格的限制,
加入WTO以后,这些限制迟早要取消。84从宏观的角度看股权比例和法人形态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意味着中方将让
出汽车企业的主导权。因为即使在目前规定法人形态与股权比例的条件下,外方
仍始终控制着技术产品的主导权,对合资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授权和转让极其少。
股权比例限制的取消,使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发言权更小,而法人形态限制的取
消将使外方掌握除在市场、金融方面之外的全部权利。这样,我国汽车工业将可能成为国际跨国汽车公司的生产、消费地。85从微观的角度看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并非完全对我国汽车企业不利。原有
的投资政策实际上抑制了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护了外方投资者,用行政手段
规定股权比例或让出一定市场的方式直接强制要求外方输入技术,这在短期内是
有效的,但在极其有限的竞争空间内,技术的输入不仅是有限的,且输入技术的
“品质”大都是次优、甚至是已经淘汰的,技术转让费和技术引进费也是极其昂
贵的,产品更新周期大大长于跨国公司。投资政策的调整将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
加充分,产品更新换代更快,真正形成技术创新机制。
86零部件与整车不同国家只是对关键零部件有股权比例与法人形态有限制,
目前我国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充分主要不是来自外方,而是来自地方与汽车
集团对零部件市场的分割。因此,加入WTO以后,对我国现有零部件行业的“散
”、“乱”、“差”进行“整合”在所难免。在现有市场份额下,不仅外资不愿
进入,而且己有的一批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外方考虑的首先不
是发展,而是退出的问题。对于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将可能在市场整合的过程中
随着市场的集中逐步拓展。零部件的整合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特别是具有较高技
术水平、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是有利的。
873.产品与市场和技术1)产品方面:我国现有轿车产品都是引进国外的车型,其中上海别克、广州本
田、一汽大众奥迪A6、神龙富康、上海大众帕萨特B陷等具有90年代水平,其余如
普通桑塔纳、捷达、夏利、奥拓等属80年代水平。具有90年代水平的轿车目前在
我国保有量很少,而保有量大的几种车型在发动机工况、节能、安全、环保、电
子技术应用等方面,与现代轿车相比存在许多不足。
882)技术方面:加入
WTO
以后,我国的汽车技术开发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
面,基础研究、基础储备特别是缺乏技术开发带头人,边际成本大大高于国际汽
车企业;即使产品开发出来了,又将面临市场问题,开发高成本形成的产品高价
格难以同国际产品相抗衡。目前一汽、东风公司等,虽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属技
术力量较强的,但自主轿车开发能力与国际水平差距大。一汽多年来,只开发了
红旗轿车,而其他厂家尚无成熟的轿车产品上市。上汽总公司虽然建立起合资性
质的技术开发机构(
泛亚技术中心和大众技术中心),但其技术产权仍掌握在外
方,仍培育不了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开发只有少数局部的
开发实践,没有完整的现代化的轿车整车开发技术,许多开发实质上还是仿制893)市场方面:加入
WTO
以后,
我国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大缩短,像普通
桑塔纳那样近18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将一去不复返。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我国新
产品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缺乏规模经济的零部件项目。随着整车产
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每种产品数量将减少,如果仅为一种整车配套,那么零
部件厂家将效益不高甚至亏损。90以上分析说明:今后几年国产轿车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
为了阻止市场占有率快速下降对我国轿车引起的负面影响,全面大幅度降低整车
价格从而向国际价格回归是今后几年的必然趋势,而大幅度的降价必然给轿车生
产企业带来利润较大幅度的减少。从产品的角度看,目前单车的利润水平是在竞
争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加入
WTO
以后,
市场竞争不充分逐渐为竞争充分的
市场所代替,从而降低整车单件的利润水平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市场竞争充分条
件下的利润率水平将难以维系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高成本运行。914、零部件的国产化零部件国产化政策的调整,
将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对汽车零部件调整政策
的一个核心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国产化政策调整对零部件企业的影响大大超
过关税调整对企业的影响。但政策的调整与经济变量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方式完
全不同。
1994年颁布的《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产化政策,
该政策规定凡是达到一定国产化标准的,可享受不同的优惠税率:零部件100%
进口,国产化率为0时,关税为50%;国产化率达到40%,关税为30%;国产化
率60%,关税为24%;国产化率80%,关税为20%。
92从这一政策的初衷看,国产化政策是为了培育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增加就
业。在国产化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轿车生产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国产化方面,许
多企业以国产化代替了企业的自主开发。加入WTO以后,取消或者减弱国产化趋
势将加强。一是来源于WTO本身对国产化的否定;二是国际汽车产业是以市场为
评价标准,加入WTO后我国轿车生产企业对零件要遵循全球采购、全球供货的规
则;三是国产化政策不仅没有真正培育起我国零部件的技术开发能力,相反各集
团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建立起了通用性差、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小而全的零部件
体系,许多企业为国产化而国产化。取消或者减弱国产化的要求直接有利于我国
的轿车整车厂,使其在零部件采购方面具有重大的选择权,可以更多地从技术和
成本方面考虑零部件体系,在更大的空间优化配置资源。
93从产品本身的特点看:轿车零部件按其产品特征可以分为铸锻毛坯件、大型
结构件、高技术功能件和一般小件。铸锻毛坯件和一般小件属于低附加值产品,
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品转移的对象,此类产品具有明显的生产地和消费地
指向,跨国零部件企业一般也要求当地化生产,因而对我国汽车工业影响不大。
大型结构件如车架、车身、车桥、内外饰件等因体积大,不易运输,进口成本高,
此类产品也具有生产地指向,因而也不是跨国公司出口的重点,但跨国公司可以
采用合资、独资等方式实行当地化生产。因此,只要零部件企业的量、价
格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内就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高技术功能件,如电
子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和尾气净化系统等高技术件,这些零部件的技术完全掌握
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零部件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94从零部件的国产化率看:由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因而依赖进
口材料越多的零部件企业,更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相反,生产零部件的国产化
率越高,对零件采购成本下降的空间就越小。95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看:我国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企业所有制性质多种多样,
有国有、集体、民营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又有同汽车跨国零部
件公司的合资,同非汽车公司的合资,相比较而言,入关对它们的冲击较小,而
对于其它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则有较大程度的冲击。96
5、汽车服务贸易我国汽车服务贸易是比汽车生产更加幼稚的行业,其体制仍基本上沿袭计划
经济下的旧体制。目前除合资企业可以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外,在经营范围方面限
制相当严。加入WTO以后,我国在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将逐步开放,开始可能在汽车销售、
售后服务等方面,然后涉及到汽车保险、融资和消费信贷等领域。97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最直接的表现是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一方
面汽车服务贸易的逐步开放,意味着我国将允许国外汽车公司或汽车贸易公司在
中国设立分公司。另一方面关税下降和配额不断增加,降低了国外汽车贸易的进
入成本和进入条件。这样,原来我国汽车市场以国内整车生产企业为主、国内汽
车进出口公司为辅的主体格局,将转变为国内整车企业(
包括合资企业)、国内
汽车贸易企业和以纯贸易方式进入我国的独资汽车贸易公司并存的格局,外商贸
易企业建立销售网络,以新的销售方式直接威胁我国汽车行业己有的销售网络。
98我国现有轿车整车厂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公司、天津夏利等经过多
年的努力,在全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维修体系,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这是竞争对手在短时期内无法做到的。但当初建立起来的营销体系,其盲目扩
张、装修豪华的车库和落后的管理与营销观念,在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受到严峻
的挑战。
992.3.3国内外汽车公司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应对措施由于资料有限,在这里只能对加入WTO以后国内外汽车公司的调整作一些判
断性的分析。1001、国内企业目前国内的主要汽车集团有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天
汽集团、重汽集团、中汽集团等七大集团,这七家汽车集团的主要经济指标差距
较大,面临的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如没有形成技术开发能力、人员富余的等,
有的是个性问题。因为轿车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冲击最大的汽车产品,从汽车产品构成看,由
于上汽集团的轿车几乎占该集团汽车产量的100%,因此它面临的冲击最大。其
次是天汽集团,轿车产品占汽车产品的64.5%,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
的冲击相对小一些。这些企业集团轿车产品占汽车产品的比例分别为28%、18.8%
和9.6%;中汽集团和重汽集团则没有轿车产品,相对冲击更小一些。101但从主要财务指标看,上汽集团承受力最强,而其余六家企业集团相对小一
些。由于上汽集团有大幅下调价格的空间,而中国汽车工业仍有一定的保护期,
这样,上汽集团逐步调整价格的空间就更大,因此即使考虑汽车产品结构因素,
上汽集团对加入WTO的承受力在我国七大汽车集团中仍是最强的。若其他企业因
降价使总资产贡献率下降5%,则我国其他六大汽车集团将出现不同程度亏损,而
目前即使没有加入WTO,有些企业集团已经出现亏损。102在上述状态下,这些企业集团对加入WTO后拟采取的措施可能是:(1)谋求与国际跨国公司全方位合作,重汽集团拟与世界著名的重型卡车
生产商——瑞典的VOLVO公司合作,在中国生产VOLVO公司98年推出的FM系列车型,
并利用VOLVO公司技术改进斯太尔车。项目立项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一汽集团
债转股后,德国大众公司拟回购一汽集团股份,与一汽集团全面合作,目前正在
谈判中。天汽集团正在与日本丰田公司谈判合作事宜。103(2)向政府要政策。这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汽、东风和天汽集团。经企业积极
要求,国家今年批准一汽集团78亿元债转股方案,12月2日已签订了框架协议。东
风公司债转股也在紧锣密鼓中,其中神龙公司债转股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框
架协议。国家批准天汽公司将其优良资产重组上市,上市后己筹措12.8亿元。104(3)转变经营机制,优化管理模式。一汽、东风汽车集团相继提拔了年富力
强的领导,对集团内部的机构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得部室机构和人员大大
减少。同时,对企业内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组。一汽集团在1998年成立了富奥
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其最终目的是仿效美国通用公司将一部分零部件企业从一
汽集团独立出去,让其独立面对市场。
1052、跨国汽车公司在跨国汽车公司中,已经与我国合资的公司与没有同我国合资的公司对我国
加入WTO的态度及其要求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106已进入中国整车生产、销售的跨国公司将采取的措施是:(1)进一步要求降低配套零部件价格,使整车的降价转移到零部件,以抵御
其他没有进入到中国整车市场的其他国外跨国公司企业产品的直接加入。(2)要求全球采购。与我国合资的国外企业如美国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公司、
日本本田公司等都要求对国产化率的限制适当放低,对零部件实行全球采购。107(3)要求有一个合理的保护期。为了抵御进口产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在入
关初期,它们要求进口配额不应放的太大,并且在配额限制上不应仅仅是轿车整车,
还可包括零部件。(4)随着整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下属合资公司将进一步要求扩
大股权,以扩大其在合资企业中的经营权(因为50%的股权不能保证国际跨国企
业的知识产权,在其它权限方面也受到限制。)(5)争取在汽车销售、维修和保险等汽车服务业方面从事经营活动。
108没有进入中国整车生产的跨国公司将采取的措施是(1)利用区域优势,整车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以质量、价格等优势同国
内整车企业竞争,韩国、日本的汽车企业最有可能采取这一策略。(2)独资办企业,福特等公司可能采取这一策略,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合资
的成本太高,一旦允许,就采取独资形式,其实质同现有的合资企业竞争。(3)要求中国政府扩大其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范围。(4)以汽车销售、维修、保险等汽车服务领域为突破口,相继进入中国汽车
市场。1093、国际零部件企业同整车企业对WTO的态度一样,没有进入中国零部件行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
与已经进入我国零部件行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不同的。110已经进入中国零部件行业的跨国企业要求:(1)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在保护时,应区别对待。对于技术含量低的零部
件企业应全方位的开放,而对于高科技术、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这类
企业的投资很大,应作为特别的对象加以适当保护。(2)必须保持一定的国产化比率或称当地化生产的比例。(3)逐步降低关税,使这些合资企业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111对于没有进入中国零部件行业的跨国企业,是通过合资方式还是贸易方式,
取决于近期的成本比较和远期对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战略评价。在目前只有几十
万辆的规模下,难以对零部件跨国公司构成足够的吸引力,跨国零部件集团在华
投资更多的是一种长远的考虑,战略布局的考虑,而距离中国比较近的国家如韩
国、日本以贸易方式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较大。
1122.3.4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下调是一个过程,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段保护期,将加
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不利影响在保护期内降至最低,减少可能的冲击,是政府
和汽车生产企业所必须考虑的。113我国政府可能会对汽车工业采取以下一些比较大的措施:
1、尽快取消以限制为主的消费政策,改善私人购车外部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为了防止乱花钱购买公车,实行了以限制为主的轿
车消费政策。据统计,各级政府部门规定的各种收费政策达200余种,占轿车实
际零售价的20~50%,由此导致车价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一倍以上。当私人购车迅
速增加,轿车进入家庭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以后,现有的消费政策就成为
障碍,其调整势在必行。在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高车价严重限制了消费和
市场容量。市场容量上不去,生产厂家达不到规模生产的水平,成本也难以下降。
目前几大轿车生产厂家除上海大众接近规模生产水平外,其他厂家差距尚大。打
破这种僵局的首要措施是调整政策,将限制为主改成鼓励为主,通过下调费用使
目前市场上的主力车型价格降至10万元左右,销售量可能有一个大的增长,几大
轿车生产厂家逐步接近规模生产水平,促进成本显著下降,并展开价格和服务竞
争,从而进入价格下调,产销量增加,成本降低,价格进一步下调,产销量进一
步扩大的良性循环。
1142、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推动汽车工业改组,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
以此为基础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加强国内主要汽车集团的合作、联系,通过资产重组尝试集团之间的零部件
产业交换,以扩大规模来降低零部件成本。国际汽车业之间的兼并成为国际汽车
工业的发展潮流。但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仍存在着地区割据的局面,加入WTO以
后,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同国际汽车企业相抗衡。因此,国内主要汽车
企业之间的联合将显得更为重要。在零部件方面,集团之间零部件的产业交换是
利用集团各自优势、扩大零部件批量的有效办法,只有这样,在局部范围内将竞
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一致对付进入WTO以后面临的共同困难。
1153、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积极参与全球汽车工业分工,寻求自身发展汽车工业是要求规模经济、以全球为市场的工业。近年来汽车工业巨头之间
的合并接二连三。可以预见,在今后三年内,若干个最具实力的大跨国公司将占
有全球大部分汽车市场份额。不论中国加入WTO与否,汽车工业生产、贸易的全
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必须顺势而为。中国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具市场潜力、本国汽车工业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较为落后、经济开放度已经较高的国家,
应当以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与跨国公司的关系。116国家目前正在筹划重点支持三至四家汽车集团调整政策,支持它们进一步与
国外大型汽车集团全面合资生产产品。这样可以使世界著名汽车集团与国内大型
制造商形成风险共担、股权投资的机制,入世后世界汽车集团不是想方设法排挤
合资企业,而是想方设法支持和发展合资企业。要力争在关税税率下调到位之前
,使国内外汽车产品的价格差价大幅度缩小,这样才可能使加入WTO的冲击降至
最低,最终使得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二汽神龙、上海通用、天津夏利、广州本
田等合资公司以及中方控股的一汽、二汽、上汽等集团更加壮大,使得轿车工业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实质地位越来越高,并使中国的某些汽车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
定的竞争力。从中国家电等产业发展过程看,只要政策到位,这种前景是完全可
以期待的。
1174、要求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入世后,要求企业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减员增效等方面多下功夫,优化
资源配置,进行内部整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
提高技术水平;扩大自身的销售网络,强化服务手段。要从策略上充分利用自己
对国情的了解,避免同国外厂商的产品直接对抗,在车型选择方面,要针对广大
市场,发展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性车型,如发展车型小、附加功能少,价廉
的“准轿车”等,充分利用外国厂商对中国市场还相对陌生的时期,迅速占领市
场,使国外轿车短时间难以延伸和派生。
1182.4、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教材P48)2.4.1新中国成立前的情况中国最早出现的汽车是在1901年,一名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由海路运入上海两辆车,专供上海租界内的外国人使用。当时上海租界工商部捐务处不知汽车属于何种物品,将其列入马车之列。1902年,袁世凯为了取悦慈禧太后,从香港进口了一辆由美国人设计制造的汽车送给她。这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该车现陈列于颐和园内的德和园。119慈禧太后的汽车最早提出中国要建立汽车工业的是孙中山先生,此后有过三次建立汽车厂的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第一次:1929年开始,地点选择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强占工厂,生产汽车之事随之结束。第二次1936年冬以官僚资本为首,集资600万元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1937年春,株洲开始建厂,然而,“八·一三”淞沪会战发生后被迫停产。第三次试图建立汽车厂是在1936年,但在筹建中爆发了抗日战争,使计划遭到失败。1202.4.2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
中国在解放前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解放后从无到有,发展到2010年汽车产量为1826万辆,居世界第一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211、创建阶段(1949-1965)第一汽车厂于1953年7月在长春破土动工。1956年7月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1958年5月生产处第一辆“东风”牌轿车,8月生产出第一辆“红旗”牌轿车。1221232、成长阶段(1966-1980)第二汽车厂于1967年4月在湖北十堰动工兴建。1975年6月东风两吨半越野车投产,1978年7月东风五吨载货汽车投产。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先后形成了二次“汽车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办起了汽车厂,全国汽车企业达2000余家。大多数汽车厂产品重复、小而全、质量差。产品类型主要是中型货车,呈现“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局面。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基本形成了我国汽车工业体系。124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借款合同续期协议下载
- 2025公司集体合同范本
- 2025年新科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开放平台技术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模板销售人员劳动合同书试用版范本
- 202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港口码头施工
- 2025年散热器用复合铝箔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网络监控系统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秸种腐熟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陶瓷制零件相关陶瓷制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物业客服沟通技巧培训课件
- 设备本质安全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课件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沟通技巧
- 幼儿阿拉伯数字描红(0-100)打印版
- 标杆地产集团 研发设计 工程管理 品质地库标准研发成果V1.0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及答案(含MP3+录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产品开发流程V10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