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课件学究天人体贯古今体例4份打包2六国年表_第1页
史记选读课件学究天人体贯古今体例4份打包2六国年表_第2页
史记选读课件学究天人体贯古今体例4份打包2六国年表_第3页
史记选读课件学究天人体贯古今体例4份打包2六国年表_第4页
史记选读课件学究天人体贯古今体例4份打包2六国年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年表1.字音辨识迁徙.(xǐ)西畤.(zhì)僭.端(jiàn)胪.于郊祀(lú)暴戾.(lì)藩.臣(fān)西羌.(qiānɡ)夷狄.(dí)岐.雍(qí)相侔.(móu)踵.(zhǒnɡ)亳.州(bó)丰镐.(hào)矫.称蜂出(jiǎo)晏.然(yàn)2.通假举要今秦杂戎翟之俗(“翟”同“狄”,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东竟至河(“竟”同“境”,边境,疆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衡”同“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宾”同“摈”,排斥)西方物之成孰(“孰”同“熟”,成熟)3.一词多义(1)卒然卒.并天下(最终)群臣皆愕,卒.起不意(通“猝”)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终)公子季友卒.(死)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任用)(2)用礼之用.,和为贵(用处)

.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采用)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资用.不尽(资财)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简略)(3)略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夺取)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大概)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各)著诸.所闻兴坏之端(众,各).(4)诸投诸渤海之尾(兼词,相当于“之于”)不识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表里如一(外表)

.聊表.寸心(表达)表.六国时事(列表).(5)表荆人欲袭宋,使人表雍水(测量,标记)亮自表.后主(上表)行为万世之表.(表率)4.词类活用(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名词作一般动词)

做国相

(2)传曰“法.后王”,何也(名词作一般动词)(3)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名词作一般动词)

称雄

(4)大夫世禄.(名词作一般动词)(5)踵.《春秋》之后(名词作一般动词)

跟随,接续

(6)周东.徙洛邑(名词作状语)(7)矫称蜂.出(名词作状语)(8)此与以耳.食无异(名词作状语)(9)秦始小国僻.远.(形容词作动词)取法享受禄位向东像蜂群一样用耳朵地处偏远务在强.兵并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强大

先.暴戾,后仁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先

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为……感到担忧

5.古今异义(1)学.者.牵于所闻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有学问的人。(2)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古义:今义: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诸侯史.记.尤甚古义: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今义: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古义:今义:①住户,②家庭,③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达到目的。民间。(5)表六国时.事.古义:

当时的事。

今义:最近的国内外大事。6.文言句式(1)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判断句)译文:

东方是事情开始发生的地方,西方是事情最终成熟的地方。(2)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判断句)译文: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3)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译文:誓盟不信。(被动句)译文: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间相信。威重于诸侯。(状语后置句)译文:(6)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省略句)译文:到秦献公以后(秦国)常常胜过其他诸侯国。

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权势比其他诸侯还高。(7)营岐雍之间。(省略句)译文:(8)《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固定句式)译文:

《诗》《书》再现人世的原因,是它

们大多被民间收藏。(在)岐、雍一带苦心经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秦统一天下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残酷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大量的史书被无情地销毁,六国的历史在这里几乎成为空白,六国可以为后人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时,一些学者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挽救历史、还历史以完整面目为己任,不辞辛苦,广泛地搜集资料,去芜存精,将六国史料整理成《六国年表》,上承《春秋》,纠正当时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启后人。表“表”的创制,是《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史记》中共有表10

篇,可分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另一类是人物的年表,一些传不胜传的人物,就以表载之。1.仔细阅读全文,思考: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国的?【答案】

司马迁在序文中谈到了战国阶段形势的主要特点:诸侯中的大夫执掌国政,晋国的六卿独揽国家大权,田常杀死齐简公,诸侯也无动于衷,纷纷忙于战事,各国的要务在于加强军事兼并,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在这种情况下,秦以武力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认为,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暂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时世而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司马迁的认识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2.《六国年表》在编著上有什么特点?【答案】特点具体分析结构上由序文和表文两部分组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表格上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成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简明的表格网络。名曰六国,实记七雄。年表是依据《秦记》编写,在标题序文中只强调秦国,而在拟定篇题时不再把秦计算在上内。以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使各国纪年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3.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表格式作品?【答案】

(1)纵向截取看。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横向选择看。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单线看,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又可以从微观上把握事态。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从而客观评价历史。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题目。1.翻译句子,注意落实句中加点的词语。①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译文:

②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译文:

③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译文:

【答案】

①各诸侯十分平静,不出兵讨伐,从此四海之内争相用战争来建立功业。②(各国)都致力于使兵力强大,吞并敌国,纷纷使用欺诈的计谋,合纵连横的外交主张开始兴起。③盗用名义的事件层出不穷,立下的誓言盟约也不被彼此间相信,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信,也起不到约束作用。2.上题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翻译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词义角度审视,这属于何种语言现象?【答案】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定义: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一般规律: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①词义扩大。如,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②词义缩小。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③词义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⑤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的“目”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⑥词义弱化。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相对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⑦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第4

题太史公读《秦记》,至

败幽王,周

东太史公读《秦记》,读到犬戎打败周幽王,周王室向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作西畤 用

事移到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作诸侯,建造西畤来祭祀上帝,

见 矣。上天,(就感到)超越本分的迹象出现了。东:名词作状语,向东。作:建造。用:相当于“以”,目的连词,来。僭(jiàn):超越本分。端:征兆,迹象。《礼》曰:《礼记》上说:“天子祭天地,诸

内 名

大川。”

今“天子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地内的名山大川。”当时秦秦

杂戎

翟之俗,

先暴戾,后

义,

位国混杂戎狄的风俗,重暴虐,轻仁义,处在捍卫王室藩

郊 祀,君

子臣子的位置却陈列天子祭天的器物举行郊祭,有识之士为此惧

焉。十分担忧。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可意译为“看重”、“轻视”。藩(fān)臣:捍卫王室的臣子。而:转折连词,却。胪:陈列。郊:天子祭天地。惧:为动用法,为……担忧。焉:指示代词,代臣子祭天这件事。及

逾陇,

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到秦文公越过大陇山,攻打夷狄,尊奉陈宝神,在岐、雍一带苦修

政,

至 河,则与齐心经营,秦穆公整顿内政,东边的疆界扩展到黄河,就跟齐桓、晋

侯伯 侔

矣。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地位等同了。逾:越过。攘(rǎnɡ):侵夺,攻打。营:经营。修:整顿。竟:同“境”,边境,疆界。河:黄河。侔(móu):相等,等同。是

执这以后大夫执掌各诸政, 大夫世禄,

六卿擅晋权,

征侯国的国政,大夫禄位世代相承,晋国的六卿独揽大权,操伐

盟,威

侯。纵晋国的军事和外交,权势比其他诸侯还高。是:这。陪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称陪臣。禄:名词作动词,享受俸禄。擅:专断。征伐:在此指军事。会盟:在此指外交。于:介词,比及田到田常

公 而

齐国, 诸

晏 然

弗常杀掉简公后做了齐国的宰相,各诸侯十分平静,不出兵讨讨,海

矣。

国伐,从此四海之内争相用战争来建立功业。韩、赵、魏三国后来终

晋, 田

灭 齐

之, 六国之终于瓜分了晋国,田和也灭掉了姜齐并建立了田氏齐国的政权,六国的盛自此始。强盛从此开始。相(xiànɡ):名词作动词,做宰相。晏(yàn):平静。讨:讨伐。卒:最终,终于。诈用务

并 敌,

谋(各国)都致力于使兵力强大,吞并敌国,纷纷使用欺诈的而

短长之说起。谋,合纵连横的外交主张开始兴起。务:致力,努力从事。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用:使用。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衡:同“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盟。说:学说,主张。起:兴起。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矫

出,盗用名义的事件层出不穷,誓

信,虽置

质 剖

符立下的誓词盟约也不被彼此间相信,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信,犹不能

约束也。也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矫称:盗用名义。蜂:名词作状语,像蜂一样。信:被……相信。虽:即使。置:交换。秦

远,

之,秦国开始只是一个小国,地处偏远,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比

翟,

后把它跟戎狄同等看待,到秦献公以后秦国常常胜过其

诸:各。宾:同“摈”,排斥。于:介词,跟,同。雄:称雄,胜过。雄

诸侯。他诸侯国。论

之谈到秦国最讲德义德

如鲁

卫 之暴戾者,量 秦

之兵不如的行为也不如鲁国卫国最暴戾的行为合乎德义,估量秦国的兵力不如三晋之强也,然

卒 并天下,非必险

便

势三晋强大,可是它最终却吞并了天下,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要的利

也,盖

所助焉。有利条件,好像是上天在帮助它。

量:估计。卒:终于,最终。形势:地势。或

曰“东

生,

西方物

之成有人说:“东方是事情开始发生的地方,西方是事情最终成孰”。 夫

南,收 功

实者常于西熟的地方。”大凡发起大事的人一定在东南,而获得成效的人常在北。故 禹兴

于西

羌,汤 起

亳,周 之

以西北。所以禹在西羌兴起,汤在亳州兴起,周朝完成王业是凭借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丰镐攻打殷,秦国的皇帝在雍州兴起,汉朝在蜀汉兴起。物:事,事情。于:均为介词,在、从。自:介词,在。秦

既 得意, 烧天下《诗》《书》,秦国达到目的(吞并六国)之后,烧毁了天下的《诗》《书》典籍或

曰“东

生,

西方物

之成有人说:“东方是事情开始发生的地方,西方是事情最终成孰”。 夫

南,收 功

实者常于西熟的地方。”大凡发起大事的人一定在东南,而获得成效的人常在北。故 禹兴

于西

羌,汤 起

亳,周 之

以西北。所以禹在西羌兴起,汤在亳州兴起,周朝完成王业是凭借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丰镐攻打殷,秦国的皇帝在雍州兴起,汉朝在蜀汉兴起。物:事,事情。于:均为介词,在、从。自:介词,在。秦

既 得意, 烧天下《诗》《书》,秦国达到目的(吞并六国)之后,烧毁了天下的《诗》《书》典籍以:……的原因。复:再。以:因为。故:原因,缘故。书的通称。甚:厉害。为:因为。其:代各国史书。所独

《秦

记》,又

不 载

月,其 文略

不 具。当时只有《秦记》保存下来,但书中又没有记载年月,它的文辞简略内容不全。

文:文章内容。不具:不详细。然战国

变亦

有可颇采者,但战国时代的随机应变和谋略也很有值得采纳的地方,何

上 古。秦 取天

多 暴,为什么一定要遵循上古呢,虽说秦国夺取天下多采用暴力手段,然

异 变, 成

大。但能随着时世的不同而随时改革政治,取得的成效也大。可:值得。颇:很。采:采纳,借鉴。何必:为什么一定要。成功:成,完成;功,功业、功效。传

“法古书上说“要后 王”,何也?以

其 近己而

变取法后王”,为什么呢?因为后王更接近我们的时代,而且习俗的演变相

类,议卑

而 易

行也。和我们相似,他们的议论浅易而容易施行。传(zhuàn):古籍的统称。以:因为。其:代后王。类:类似。卑:浅易。学

牵 于

所闻,见

浅,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只看到秦朝统治的时间不

终 始, 因举而笑之,不

敢道,不长,就不去考察它的历史,于是拿来作为讥嘲的对象,不敢称道它,此

异。悲

夫!这跟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区别。可悲啊!学者:有学问的人。于:介词,于是,就。道:谈论,研究。以:介词,用。被。牵:牵制,限制。日浅:时间短。因:余

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

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我于是根据《秦记》,紧接在《春秋》之后,从周元王开始,列时 事,

世,凡二百七十年,表叙述六国时代的事情,到秦二世终止,共二百七十年,著诸

之 端。后

子,以

览自己知道的各国兴衰的始末记述下来。以供后代的有识之观焉。观览。

因:根据,凭借。踵:跟随,接续。表:名词作动词,列表叙述。迄:终止。凡:共。端:开端和末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的《诗》《书》等书籍要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手法残暴,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应用角度】

本素材适用于“进步与倒退”、“暴政者的愚蠢”、“历史的车轮”、“禁锢与开放”、“政治文明”、“文化建设”等为话题的作文。对此次禁令,山东省教育厅给予如下解释:考虑到一些学校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孩子的心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学生。湖北省武昌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打印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萧兴国说,“若人为地把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媒评文摘】《三字经》等进校园,是这些年“国学热”的一部分。“国学热”的出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有必要,但不少人推动“国学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眼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希望用国学来教化人心。如果不能改良社会生活本身,而把提升社会道德水准的希望寄托在几本旧学读物上,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齐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