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23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则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别实验处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实验1?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实验2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实验3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B.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所示C.b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一致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须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稀释度再进行统计3.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4.有关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的简并性可提高转录的速率B.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但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在相同位点上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5.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先将各组淀粉溶液的pH值调到设定数值再加入淀粉酶B.pH值为3和9的两组试验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1h后若将pH为13的试管的pH调至7,则其淀粉量基本不变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实现催化作用6.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基因的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Ⅰ、Ⅱ、Ⅲ分别代表AA、Aa、aa的频率B.A基因的频率为0.25时,Aa的基因型频率为0.75C.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1是某农场几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曲线(甲是生产者),图2是其中能量流动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图1中对应图2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2)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人工补充饲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3)分解者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遗体、残骸等有机物,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生产者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丙间通过相互的气味识别对方,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性,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五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直刚毛(D)对焦刚毛(d)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bbvvrrXedY)的五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用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非亲本性状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若雄果蝇M与基因型BBVVRRXEDXED的雌果蝇交配,F1产生雌果蝇配子时,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2)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与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与红眼的比例是__________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让白眼黑身雄果蝇与红眼灰身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能产生的雌配子有___________种,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若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9.(10分)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制造丙烷的新技术。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进行形态学鉴定。在5个平板上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5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19、61、64,65和66,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个。(3)图2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b.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c.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d.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10.(10分)小家鼠毛色的黄色与灰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尾与短尾由等位基因R、r控制。从鼠群中选取多对黄色正常尾的雌鼠与黄色正常尾的雄鼠交配,子代雌雄鼠黄色与灰色比例均为2∶1;且子代雌雄鼠均为正常尾,雌性与雄性比例为2∶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尾长的基因在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根据杂交的结果分析,子代雄鼠不出现短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取子代中的一只黄色正常尾的雄鼠和一只灰色正常尾雌鼠杂交,后代中出现灰色正常尾雄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4)现有一只黄色正常尾雌鼠,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这只雌鼠的基因型。实验方案:用该只黄色正常尾雌鼠与____________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只黄色正常尾雌鼠的基因型为AaXRXR;若____________,则该只黄色正常尾雌鼠的基因型为AaXRXr。11.(15分)2019年年底,武汉人群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这种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单链RNA复制病毒)引起。回答相关问题:(1)病毒进入人体内前首先要突破第一和第二道防线,两道防线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会引起由效应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其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冠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症状,原因是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4)提取患新冠肺炎痊愈者的血清,再加入新冠病毒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琼脂块d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a′的对侧弯曲生长,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比b′侧的少,生长较慢,A错误;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同,B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错误;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因此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分析,特别是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是对选项分析的首要条件。2、B【解析】
本课题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和有无营养物质X,所以实验1加入无菌水,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详解】A、实验1处理应为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若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曲线前期应上升较快,A错误;B、实验2养分充足、温度适宜,起到了对照作用其结果对应曲线a,B正确;C、b组对应实验3,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若增加培养液其曲线也无法与a组一致,因其还受温度制约,C错误;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可增大稀释度,不一定必须通过预实验来确定稀释度,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并不能确定最适的稀释度,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关键是要根据曲线图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出酵母菌生长的条件,找准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3、C【解析】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施莱登、摩尔根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是解答类似问题的关键。【详解】A、虎克只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木栓组织,发现“细胞”,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错误;
B、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但不是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提出的,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果,B错误;
C、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韦尔穆特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只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说明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C。4、D【解析】
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高翻译的速率,而不能提高转录的速率,A错误;
B、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无论真原核生物,肽链的合成一定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中,C错误;
D、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在相同位点(起始密码)上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的速度,D正确。
故选D。5、B【解析】
分析柱形图:图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pH为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pH在3~7时,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pH在7~9时,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pH达到11时,酶基本已经变性失活。【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实验时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A正确;B、在pH为3和9时两只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为3时,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酸也会促进淀粉水解,而pH为9时只有酶的催化作用,所以两种pH下酶的催化效率应该是不同的,即pH为3和9时酶的活性不同,B错误;C、pH为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调为7时,反应速率不变,即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正确;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实现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B。6、C【解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a基因频率的增加,A基因频率减少,则aa个体数量不断增加,AA个体数量不断减少,Aa个体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因此I代表AA的频率,Ⅱ代表aa的频率,Ⅲ代表Aa的频率。【详解】A、I、Ⅱ、Ⅲ分别代表AA、aa、Aa的频率,A错误;B、A基因的频率为0.25时,a基因的频率为0.75,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25×0.75=0.375,B错误;C、aa个体数量不断增加,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乙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2/(a2+r1)×100%不能热能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或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双向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
本题结合种群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图1为种间关系的捕食关系,根据坐标图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走势,可以判断出食物关系甲→乙→丙。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化学能,即a1+a2+a3+r1+r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a2+r1),第三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b2+r2,其中b2为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详解】(1)由图1可知,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是甲→乙→丙,故乙是第二营养级。(2)由于该农场人工补充饲料,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b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a2+r1,所以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2/(a2+r1)×100%。(3)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利用。(4)生物之间通过相互的气味识别对方,说明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且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点睛】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8、3/8V、v、b直刚毛红眼1:14RXE:RXe:rXE:rXe=1:1:1:1红眼与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果蝇体内控制眼形粗眼(b)的基因和翅形残翅(v)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3、4上,bv连锁遗传;(2)控制眼色白眼(e)的基因和控制焦刚毛(d)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ed连锁遗传;(3)控制体色灰身(R)对黑身(r)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5、6上,独立遗传。【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黑身残翅果蝇vvrr与灰身长翅纯合子VVRR果蝇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VvRr,F2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其中非亲本性状个体(灰身残翅、黑身长翅)出现的概率=6/16=3/8。若雄果蝇M(bbvvrrXedY)与基因型BBVVRRXEDXED的雌果蝇交配,F1产生雌果蝇基因型为(BbVvRrXEDXed),因为B和V连锁、b和v基因连锁,且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形成配子时,V、v、b基因都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XedY)与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XEDXED)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XEDY,表现型为直刚毛红眼;若进行反交,即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edXed)与直刚毛红眼雄果蝇(XEDY)进行杂交,子代中白眼与红眼的比例是1:1。(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让白眼黑身雄果蝇(rrXeY)与红眼灰身纯合子雌果蝇(RRXEXE)进行杂交得到F1(RrXEY、RrXEXe),F1相互交配得到F2,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RrXEXe)能产生的雌配子有4种,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RXE:RXe:rXE:rXe=1:1:1:1;若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与白眼,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XEXE:XEXe:XEY:XeY=1:1:1:1,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连锁遗传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9、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形状、颜色、大小、隆起、边缘、透明度、光泽等特征bcd【解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菌落数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的名称是: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2)由图1的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图1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颜色、大小、隆起、边缘、透明度、光泽等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细菌数时,筛选平板上的菌落数为31~311,所以1g土壤中的活菌数为个。(3)图2是通过平板划线接种操作。a、操作前用71%的酒精溶液对接种人员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b、在划线操作时不能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因此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正确;c、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c正确;d、由于正放培养平板盖子上的冷凝水会顺着流到培养基上和外面,引起杂菌污染,因此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并且倒置有利于菌体呼吸,d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鉴定微生物分解菌的原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常子代雌雄鼠黄色与灰色的比例均为2∶1,与性别无关X短尾雄鼠致死1/4或1/6灰色正常尾雄鼠子代黄色正常尾雌鼠∶黄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1∶1∶1∶1子代黄色正常尾雌鼠∶黄色正常尾雄鼠∶灰色正常尾雌鼠∶灰色正常尾雄鼠=2∶1∶2∶1【解析】
由“子代雌雄鼠黄色与灰色比例均为2∶1”可知,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黄毛为显性且显性纯合基因型RR致死。由“子代雌雄鼠均为正常尾,雌性与雄性比例为2:1”可知,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控制尾长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尾为显性,短尾雄鼠致死。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XRXr、AaXRY。【详解】(1)因子代雌雄鼠黄色与灰色的比例均为2:1,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因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动工业车辆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汽修销售知识培训
- 五月春意盎然青年风华正茂课件-高一下学期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班会
- 2025标准版安置房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合同签署】合同签署还是签署
- 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的整体方案计划
- 年度班级工作任务安排计划
- 2025专利使用许可合同备案表(示范文本)
- 班级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计划
- 2025-2030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统)昆明市2025届“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徽县辅警考试题库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卷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
- 脑心健康管理师的学习汇报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王阳明心学课件
- 广东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手册
- 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