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资料课件_第1页
新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资料课件_第2页
新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资料课件_第3页
新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资料课件_第4页
新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资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城乡规划是什么

温家宝总理:“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城乡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城乡规划?

从全球看:城乡规划是所有经济体制国家所共有的一种规划规划。从国内看:法律法规授权各级政府要做的规划有80多种,唯独城乡规划是一个有专门法律规定的规划。

“三规”的关系?发改部门:通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是从粮食生产安全的大局出发,控制土地利用规模和速度的指标。城乡规划部门:侧重的是将建设发展具体落实到空间布局中的座标。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2-1844年圣约翰和圣玛丽教区,5366个家庭、共26330人,住5294所住宅,3/4只有一个房间。每间有4—6个床位,每张床位睡4—6个人。1843年,在格拉斯哥患热病的占居民总人数的20%,其中有32%死掉。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死亡率每年稍低于2.25%,即每45个人,每年死去一个。根据1840年的调查,利物浦的工人平均寿命只有45岁,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57%以上活不到5岁。

现代城乡规划制度是工业革命后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逐步脱离土地的束缚,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长期形成的管理农业社会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难以管理规模不断扩张的城市,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乡规划法的出现,就是在城市问题日益暴露的情况,树立了土地权利中的公共权高于所有权意识。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健康法》,授权地方政府管理街道的公共卫生。1909年,英国制定了《住宅、城镇规划法》,这标志着城乡规划作为政府职能开端。

1925年,英国正式颁布了《城市规划法》;1932年又对该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扩大的规划控制范围,颁布了《城乡规划法》。

1944年的修订中,《城乡规划法》授权地方政府对于战争破坏地区和环境衰败地区进行大规模重建,并为此引入了强制性征用土地的条款。但是,1909—1944年期间,英国的城乡规划工作仍只局限于被动地开展管制。

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为英国现代规划体系奠定了基础。表现在:一是城市规划职能从提倡性发展到强制性,即所有的开发活动都必须申请规划许可;二是实行土地开发权(而不是所有权)的国有化;三是成立了中央政府的规划主管部门(当时是城乡规划部)来统筹地方发展规划之间的区域协调。

1968年的《城乡规划法》确立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其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英国发展规划的二级体系,分别是战略性的结构规划(structureplans)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localplans),并一直沿用至今。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关于土地的“公共利益高于所有权”古代欧洲:“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当前规划工作的困惑?二、城乡规划的基本制度

1、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回顾

——1939年(民国28年)7月15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公布《都市计划法》;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前苏联的经验,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984年国务院颁布《城市规划条例》;

——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市规划法》并正式颁发;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城乡规划法》(152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112、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总体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详细规划城镇体系规划3、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另外,还有各种非法定规划。内容及程序城市群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城市群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程序城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城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公示程序公众意见规划草案规划方案人大意见专家和部门审查专家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人大意见采纳情况专家意见采纳情况批复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此相似公布规划县域总体规划案例

县市域总体规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整个县市行政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实现城乡规划在县市域范围内的全覆盖。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高度,绿地率及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等强制性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城市设计案例以规划区来划分不同的规划管理制度适用范围◆城市、镇规划区:“一书两证

§批准、核准和使用划拨国有土地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使用出让国有土地项目:提出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庄规划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可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由城市、县规划部门发证§用农用地的,先办理农转用再发证§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4、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审批或核准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审批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施工许可申请竣工规划核实组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房屋登记等发改部门国土部门建设部门开发商房管部门批准、核准类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过程三、《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章节比较

《城乡规划法》

共七章七十条第一章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城市规划法》

共六章四十六条第一章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第一章总则共十一条。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城乡规划和规划区的概念,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来源,公众对于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的知情权、查询权和对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举报和控告权,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等。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共十六条。包括:全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城市、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强制性内容和规划期限,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备案程序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乡、村庄规划编制的原则和主要内容,首都规划的特殊需要,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条件,编制城乡规划的标准和基础资料,城乡规划草案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及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等。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共十八条。包括:城乡规划实施的原则,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城改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镇近期建设规划的制定、期限和备案,一经规划确定的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建设单位变更规划条件的批准程序,临时建设的批准程序,竣工验收的规划条件核实,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报送有关资料等。

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共五条。包括:城乡规划的实施评估,城乡规划修改的权限和程序,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修改的权限、程序,近期建设规划的修改备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程序,修改规划给规划许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补偿,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的修改以及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补偿等。

第五章监督检查共七条。包括: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地方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大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的监督,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的措施,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的处理,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的监督等。

第六章法律责任共十二条。包括:有关政府及城乡规划部门编制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规划主管部门违法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违法审批建设项目、出让或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责任,规划编制单位超越资质等级承揽规划编制或违反国家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法律责任,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法律责任,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法律责任,违法进行临时建设的法律责任,没有未按规定报送竣工验收资料等情况的法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违法建设的行政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等。第七章附则共一条。规定了本法施行的具体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城乡规划法》的重要内容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五)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七)明确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八)强化法律责任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1、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

2、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

3、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4、保证公平,明确有关赔偿或补偿责任(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区域统筹

2、“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分类指导(三)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

1、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

2、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

4、强调规划编制责任(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

1、对城乡规划评估

2、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定

3、修改详细规划的规定(五)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1、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

2、规定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1、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全社会的公众监督(七)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

1、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

2、对规划师职业的管理(八)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

(九)强化法律责任

1、追究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

2、追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

3、追究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

4、明确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的范围和数额

5、授予市政府强制拆除权

(十)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为了合理地、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把我国的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社会主义城市,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城市规划条例为了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城市规划法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城乡规划法1、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2、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3、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3、强调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4、保证公平,明确有关赔偿或补偿责任

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因撤销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区域统筹2、确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3、“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4、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分类指导1、法律适用范围扩大,强调城乡统筹

遵循城乡统筹…

…的原则。

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制定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并自成系统。规划区划定,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

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2、确立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

3、“三规合一”是规划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基本农田”

近期建设规划要“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三)新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1、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2、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3、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4、强调规划编制责任(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1、对城乡规划评估2、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定3、修改详细规划的规定4、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规定(五)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1、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2、规定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1、针对土地有偿使用的建设用地

规划管理制度

需要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规定各项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临时建设规划管理建设工程完工后的规划条件核实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划师执业资格管理(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1、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

上级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权力上级行政部门向有关单位对责任人员提出处分建议的权力上级行政部门责令或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下级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权力上级行政部门纠正下级部门做出的错误许可的权力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3、全社会的公众监督(七)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1、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2、对注册规划师执业的管理

(八)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

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关镇总体规划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镇总体规划由人大审议。

2、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本级人大常务会备案,县城关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3、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须向人大报告。

(九)强化法律责任1、追究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2、追究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3、追究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4、明确对违法行为给予罚款的范围和数额5、授予政府强制拆除权(十)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四、《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要点◆《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于2008年初开始起草,列入二类立法计划,2008年底上报省政府。◆

2009年列入一类立法计划,2009年7月提交省人大审议,2009年11月通过一审。◆

2010年5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以51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立法过程《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框架共六章六十九条

第一章总则(9条)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14条)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26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建设用地管理第三节建设工程管理第四章监督检查(5条)第五章法律责任(13条)第六章附则(2条)《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特点◆强调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完善城乡规划空间管治制度,落实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

◆突出城乡规划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公共政策属性;◆强化层级监督,增强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深化细化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使条例更符合浙江省情和更具可操作性。要点一:规划区问题◆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有关城乡规划中划定。◆

第十八条

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和村庄,不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位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不编制村庄规划。前两款规定以外的乡和村庄应当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要点一:规划区问题原省实施办法:市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另划城市规划区。省条例中间稿:纳入城市规划区的镇、乡、村庄不另划规划区;纳入镇规划区的村庄不另划规划区。现在的规定部分区域重叠怎么办?要点二:规划管理体制◆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并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市辖区、开发区(园区)、乡(镇)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有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要点三:标准规范制定第八条

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相关技术规范。

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制定适用于本区域的相关实施性技术规定,向社会公布后实施。要点四:城乡规划制定与审批的主体规划类别组织编制机关上报审批机关(中间审查机关)审批机关备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如浙中城市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县(市)域总体规划县(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镇总体规划镇人民政府城市、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外的其他镇规划类别组织编制机关审批机关备注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县城所在镇;批准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镇人民政府城市、县人民政府城市、镇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重要地块建设单位乡规划、村庄规划乡、镇人民政府城市、县人民政府可委托规划局审批要点五:县(市)域总体规划

第十二条

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县(市)域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或者中心城区,下同)的总体规划或者不设区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后,可以不单独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或者不设区的市城市总体规划。要点五:县(市)域总体规划

第三条

——将县(市)域总体规划纳入城乡规划的体系。第十五条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不设区的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备案。要点五:县(市)域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并不是简单的1+1实际提高了县城所在地镇总体规划的审批层级解决了县城镇改街道以及县城覆盖若干个镇的问题要点六:修建性详细规划第十六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政府的修规)第三十六条——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的修规)要点六: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第五十条在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政府的修规——建设单位的修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要慎重对待政府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问题!

要慎重对待建设单位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定和公布问题!要点七:乡和村庄规划第十七条

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村庄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先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乡人民政府研究处理。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村庄规划。要点七:乡和村庄规划

第十八条

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和村庄,不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位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不编制村庄规划。

前两款规定以外的乡和村庄应当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要点八:近期建设规划

第二十五条

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并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城乡建设年度计划。近期建设规划应当经城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要点九:专项规划◆第二十六条

工程建设用地应当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第二十七条

城乡规划中交通、水利、电力、燃气、通信、给排水、环境卫生、绿化、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民防空、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专项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各类专项规划之间应当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落实各类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对交通、水利、电力、燃气、通信、给排水、环境卫生、绿化、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民防空、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城乡规划中的有关专项规划实施。要点十:“阳光规划”◆

第二十八条

规划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规划许可机关在作出规划许可决定前,应当将许可内容、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享有的权利等事项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十日。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许可事项提出异议的,规划许可机关应当研究处理,并及时回复处理结果。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的,规划许可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规划许可机关应当自作出规划许可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许可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向社会公布。要点十一:分层规划许可第二十九条

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应当符合有关城乡规划,依法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与地表建设工程一并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应当与地表建设工程一并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独立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单独办理规划许可手续。要点十二:强化规划选址管理◆第三十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批准、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其他建设项目不需要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包含建设单位、项目性质、建设规模、选址意向等内容的选址申请书;(二)建设项目需要批准、核准的证明文件;(三)标明拟选址位置的地形图;(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对城乡空间布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选址论证报告。要点十二:强化规划选址管理◆第三十一条

选址意见书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项目所在地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及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和可能严重影响环境、安全的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前,应当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重大建设项目的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国家和省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区域内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核发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要点十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是城镇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的核心控制指标◆规划条件一般包括:建设用地的位置和面积、使用性质、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允许建设的范围、建筑高度、建筑风貌,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等。要点十三:规划条件◆

规划条件不得变更的情形(第三十四条):

§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

§不符合乡规划、村庄规划或者专项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

§使用出让土地的住宅、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改变规划条件。

◆后续规划许可如果要变更也不能违反规划条件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确需变更许可内容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变更许可内容违反规划条件的,不得批准。要点十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的范围(第三十六条)

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包括城市雕塑、大中型户外广告固定设施、重要街道两侧建筑物外立面装修)

◆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

——房屋建筑工程提交建筑施工图

——图文一致;载明分类建筑用途等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规划管理的合理边界要点十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三十七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依据乡、村庄规划核定建设用地位置、允许建设的范围、基础标高、建筑高度等规划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据规划要求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符合乡、村庄规划和规划要求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要点十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农村村民应当持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住宅设计图件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村民也可以持前款规定的材料直接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乡、村庄规划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建设用地位置、允许建设的范围、基础标高、建筑高度等规划要求。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核发本条规定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要点十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居类建设项目

§直接向城市、县规划部门申请,并由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核定规划要求,要求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农村集体土地农居类建设项目

§由乡镇政府转报,或直接向城市、县规划部门申请;

§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中明确规划要求;

§可以委托乡镇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要点十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三十八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农村村民应当持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住宅设计图件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村民也可以持前款规定的材料直接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乡、村庄规划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建设用地位置、允许建设的范围、基础标高、建筑高度等规划要求。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核发本条规定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要点十六:补充规定了两个“盲区”城镇内集体土地上的建设项目◆第三十二条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村民委员会签署的书面同意意见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规定需要批准、核准、备案的,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还应当提交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规划选址和工程规划许可没有区分土地所有权性质◆涉及这些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怎么编?要点十六:补充规定了两个“盲区”乡村内国有土地上的建设项目第三十九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国有土地进行工程建设的,应当按照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工程建设规划许可的程序,依据乡、村庄规划或者专项规划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法律效力:未经竣工规划核实,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部门不予竣工备案,不得投入使用,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产初始登记。◆项目范围: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都需要核实。◆核实单元: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为单元组织,不得在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内分次进行规划核实。最后一期时,应当核算各分期合计的总建筑面积误差。要点十七:竣工规划核实◆申报材料: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时,应当提交建设工程竣工测绘报告等材料。

◆核实程序: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规划部门申请竣工规划核实。规划部门应当通过图件核验、现场勘查等方式进行核实。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不符合规划许可内容不予出具,十五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理由。

◆违法处理:核实中发现违法建设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处理决定执行完毕后,方可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处理时间不计入核实期限。

要点十七:竣工规划核实95要点十八: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可共存!

96

要点十八: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35条)

§临时用地许可只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或地质勘探需要。

§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恢复原状交还原产权人或使用人。

§临时用地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工程仍未竣工的可以在期限界满前30天申请延期。

§取得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需要再申请临时建设规划许可◆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48条)

§临时建设适用于土地使用权人在所属的土地上进行临时建设

§临时用地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期的可以在期限界满前30天申请延期,每次不得超过1年。要点十九:房屋用途管理◆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载明分类建筑用途;其中,用于销售的住宅、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积。◆第四十五条

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应当载明分类建筑用途及相应建筑面积;其中,用于销售的住宅、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积。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载明的相关内容予以登记。要点十九:房屋用途管理◆第四十七条

房屋使用人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用途使用房屋。确需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城市、县人民政府的规定交纳土地收益金。申请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的,应当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其中,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应当征得相关利害关系人同意。(住改非至少要本栋全部同意)临时改变房屋用途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按照临时改变后的用途使用房屋的,应当依法办理房屋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审批、备案手续。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期限届满确需延续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前六十日内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延续手续,每次延续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永久改变房屋用途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执行。要点十九:房屋用途管理◆第六十一条

房屋使用人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房屋用途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罚后不改的可以再罚!◆第四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选址意见书后一年内未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内向原核发机关申请办理延续手续;申请延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续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逾期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获批准的,相应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被依法撤销、撤回、吊销,或者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收回的,规划许可机关核发的相应规划许可证失效。规划许可证失效的,规划许可机关应当注销相应的规划许可证。要点二十:规划许可的期限◆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第五十二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第五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处本辖区内违法建设的行为应当予以配合。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本区域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应当予以劝阻,并及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报告。要点二十一: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第四十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规划条件、规划要求、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文字标明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当与图纸所示相一致。◆第五十八条

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一)违反规划条件、规划要求、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的;(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文字标明的技术经济指标与图纸所示不一致的。要点二十二:设计单位法律责任要点二十三:违法建设处置◆第五十九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要点二十三:违法建设处置◆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

§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部分)且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高度且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侵占城市道路、消防通道、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用地的;§在已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或者利用建设工程擅自新建、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其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要点二十三:违法建设处置◆建筑面积的合理误差按以下规定累进计算:(一)1000平方米以内(含1000平方米)部分为3%;(二)1000—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之间部分为2%;(三)5000—10000平方米(含10000平方米)之间部分为1.5%;(四)10000平方米以上部分为0.5%;

累进计算的建筑面积合理误差不得超过500平方米。要点二十三:违法建设处置◆建筑高度的合理误差按以下规定累进计算:(一)20米以内(含20米)部分为0.5%;(二)20—100米(含100米)之间部分为0.25%;(三)100米以上部分为0.1%;累进计算的建筑高度合理误差不得超过0.5米。

建筑高度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高度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日照分析报告。建筑高度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高度,造成该建筑不能满足消防设计规范或使周边建筑不能达到日照标准的,无论是否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均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要点二十三:违法建设处置◆违法收入计算:

按照该建设工程的销售平均单价或者市场评估单价与违法建设面积的乘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计算:按照有违法建设情形的单项工程造价确定,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按照单体建筑物工程造价确定。要点二十四:乡村违法建设处置

第六十条

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占用乡村公共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等情节严重的,应当予以拆除。要点二十五:无主违法建设处置第六十四条

对无法确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建设项目,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报纸等公共媒体和违法建设项目现场予以公告,告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法接受处理,公告期限不少于三十日。公告期限届满仍无法确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拆除或者没收。无法确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建设项目,不及时拆除影响安全、交通等的,可以在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手续后直接予以拆除。要点二十六:违法建设处置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本级城市、县人民政府报告。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十日内书面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逾期不拆除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逾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级城市、县人民政府报告。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书面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除。要点二十七:城乡规划的行政处罚

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程序:是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行为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程序有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简易程序是一种当场处罚程序,适应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城乡规划违法事实的决定了,基本不会采用简易程序。一般程序的步骤:1、立案2、调查取证3、需要听证的,进行听证3、提出处理报机关负责人审查4、作出处罚决定并送达

申诉不停止执行。《行政处罚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复议法例外规定:(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3)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要求合理。行政诉讼法例外规定:(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会损失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处理《行政处罚法》第51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要点二十八:城乡规划的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如拘留、强制戒毒等);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主要针对不动产);3、扣押财物(主要针对动产);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类。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制止违法行为等,依法对相关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相关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当事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其履行行政决定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2、划拨存款、汇款;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5、代履行;6、其他强制执行方式。(一)城乡规划行政强制措施1、《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的查封施工现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2、《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二)城乡规划行政强制执行1、加处罚款:《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2、代履行:《行政强制法》第50条规定,当事人的行为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逾期拒不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3、其他强制执行方式:《城乡规划法》第68条规定的强制拆除违法建设属于此类方式。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规划查封施工现场的专门规定:除遵守上述一般程序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决定书;

2、查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0日;

3、在查封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

4、对查封的场所、设施、财物应当妥善保管;

5、不得查封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城乡规划行政强制程序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一般程序:书面催告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行政决定的,作出书面强制执行决定。规划部门强制拆除违法建设的专门规定:除遵守一般程序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发布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

2、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3、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行政决定被维持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束后可以依法强制拆除。针对以往行政强制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强制法特别规定: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对居民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要点二十九:与综合执法部门关系

哪些可以相对集中处罚(如违法建设、擅自改变用途)哪些不宜相对集中处罚(行业管理)要点三十: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第六十八条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规划核实手续时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按照国家和省房产测量规范执行。四、“三改一拆”的新规定——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已于2013年7月26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