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胡适
2.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
3.
第
17
题
《报刘一丈书》的作者宗臣是()。
4.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A.苏轼B.王安石C.柳永D.晏殊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6.《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7.“易安居士”是指()
A.李清照B.王安石C.苏轼D.辛弃疾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A.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比喻
9.《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
10.《灯下漫笔》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B.创建新时代C.改造国民性D.如何绘画
11.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郭沫若B.冰心C.鲁迅D.巴金
12.下列作品被称为“千字律诗”的是()
A.《春江花月夜B.《蜀道难》C.《琵琶行》D.《长恨歌》13.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A.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14.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15.郭沫若《炉中煤》写于()
A.五四时期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D.新中国建立之时
16.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
1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渎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19.被列宁称作“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曹操B.韩愈C.司马光D.王安石
20.《礼记》是一部()
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二、填空题(10题)21.《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22.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2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
24.“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25.《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_________。
26.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7.《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8.
29.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30.“__________出于柙,__________毁于椟中。”
三、判断题(5题)31.《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4.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5.《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下列各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请回答:
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
38.将下面诗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君一何愚: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写出并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40.《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1.阅读下面作品片断,回答下列各小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这段话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2分)
六、作文(1题)42.以学会"照镜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苏轼也是北宋著名词人,但他只是开创了豪放词派,而非专事写词的作家。
5.A《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6.A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7.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8.D
9.D解析: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结论:就应尽职劝阻。或小前提:你们不能陈力尽职;结论:应辞去职务。
10.B
11.B
12.D
13.C
14.D
15.A
16.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17.A
18.A
19.D
20.D
21.田园诗田园诗
22.艾青艾青
23.月有阴晴圆缺
24.春花秋月何时了
25.自居易
26.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27.鲁
28.
29.苏轼
30.虎兕龟玉
31.N
32.Y
33.N
34.Y
35.N36.引出下文。
37.标准答案:D
38.使君多么愚蠢。
39.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40.一再重复,主要表现诗人对故地康桥的那种眷恋和珍视。
41.这段话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从“因此我们在目前”到“每斤八文的孩子”为第一层;从“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到“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为第二层。
42.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安徽省宿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B.冰心C.郁达夫D.胡适
2.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
3.
第
17
题
《报刘一丈书》的作者宗臣是()。
4.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A.苏轼B.王安石C.柳永D.晏殊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6.《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7.“易安居士”是指()
A.李清照B.王安石C.苏轼D.辛弃疾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A.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比喻
9.《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
10.《灯下漫笔》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B.创建新时代C.改造国民性D.如何绘画
11.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郭沫若B.冰心C.鲁迅D.巴金
12.下列作品被称为“千字律诗”的是()
A.《春江花月夜B.《蜀道难》C.《琵琶行》D.《长恨歌》13.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A.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14.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15.郭沫若《炉中煤》写于()
A.五四时期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D.新中国建立之时
16.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
17.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渎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19.被列宁称作“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曹操B.韩愈C.司马光D.王安石
20.《礼记》是一部()
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二、填空题(10题)21.《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22.诗集《北方》的作者是________。
2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
24.“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25.《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_________。
26.李商隐《无题》词:"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7.《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8.
29.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30.“__________出于柙,__________毁于椟中。”
三、判断题(5题)31.《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4.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5.《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3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下列各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请回答:
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
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
38.将下面诗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君一何愚: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写出并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
40.《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1.阅读下面作品片断,回答下列各小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这段话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2分)
六、作文(1题)42.以学会"照镜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苏轼也是北宋著名词人,但他只是开创了豪放词派,而非专事写词的作家。
5.A《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6.A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7.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8.D
9.D解析: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结论:就应尽职劝阻。或小前提:你们不能陈力尽职;结论:应辞去职务。
10.B
11.B
12.D
13.C
14.D
15.A
16.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17.A
18.A
19.D
20.D
21.田园诗田园诗
22.艾青艾青
23.月有阴晴圆缺
24.春花秋月何时了
25.自居易
26.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27.鲁
28.
29.苏轼
30.虎兕龟玉
31.N
32.Y
33.N
34.Y
35.N36.引出下文。
37.标准答案:D
38.使君多么愚蠢。
39.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例:按部就班:按照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有条不紊:有条理,不混乱。乌合之众:像乌鸦聚合在一起的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40.一再重复,主要表现诗人对故地康桥的那种眷恋和珍视。
41.这段话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从“因此我们在目前”到“每斤八文的孩子”为第一层;从“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到“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为第二层。
42.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电动车合同范例
- 借名买房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通知函
- 农村收购单车合同范例
- 农村果园承包合同范本
- 云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云南租房合同范本
- 供应电水气合同范本
- 水电站隧道排水孔施工方案
- 乙方装修合同范本
- 尺寸链的计算表格
- 夏玉米套种辣椒技术
- 学术规范与写作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绝缘电阻测试仪安全操作规程
- DB6101T 197-2022 藤蔓类尾菜堆肥技术规程
- 《生僻字》歌词(带拼音解释)
- 西藏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材料全套表格
- 品管圈基本知识
- 物业项目保洁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措施(标书专用)参考借鉴范本
- 量子力学英文课件格里菲斯Chapter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