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S-01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SⅦ-01-01JS-01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S--给水工程设计说明概述设计依据 设计合同;《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初步设计批复(东环线指挥部)《保税港区水、空港片区总图T分区规划》(2019.05.13);《保税港区水、空港片区控规路网规划》(2020.12);区域《1:500地形图》区域的管网物探资料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项目区位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是重庆铁路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串联了主城外围各工业组团、物流基地,将成为主城区快速客货运输通道,重庆东环线及沿线设施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古路站为重庆东环线中间站,在东环线规划中为客货运站,位于水土站与统景站之间。古路站位于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两路组团I标准分区,复兴—麻柳沱横向主干道以北,空港东路与观月东路之间,距渝北两路城区约11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约8.8公里。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工程概况渝北古路站前广场工程包含站前广场、社会停车场、公交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周边四条市政道路道路A、B、C、D线。站前广场及停车场占地26113.5m2,场平标高临近铁路建筑物一侧为360.59m,以0.5%排水纵坡由北向南放坡,市政道路均为设计时速20km/h的城市支路,路幅宽度16m,其中:A线为AK0+000~AK0+090.653起点位于公交停车场交叉口处,终点与B线平交,全长90.653m;B线BK0+000~BK0+271.978,起点与A、D线平交,终点与C线平交,全长271.978m;C线为CK0+000~CK0+130.901,起点位于社会停车场交叉口处,终点与C线平交,全长130.901m;D线为DK0+000~DK0+107.43,起点与A、B线平交,终点与南侧既有道路平交,全长107.43m;A、B、C线环绕站前广场及停车场,由D线连接既有道路,市政道路总长600.962m。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无给水相关意见。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给水工程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设计内容设计原则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给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用水。给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给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新建给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给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给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给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给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给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设计标准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表2.2.6及组团实际情况,选取日变化系为1.5。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1-1.31.2-1.41.3-1.51.4-1.8工艺设计给水管线:本次设计道路无相关规划资料,根据现场附近道路实测资料及站场使用需求,本次道路设计给水管线采用DN200球墨铸铁管,在路口及相应地块设置过街管,过街支管采用D219×6内外涂塑钢管。给水干管布置于人行道上,A、C、D线给水管道布置距离路沿石3.0m处,B线给水管道布置距离路沿石4.5m处,其预留支管设置在道路线外2.0m处位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供水干管起终点与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给水管线相接。给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在道路人行道及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7m。阀门设计:本次项目阀门的设置,应保障本区域内给水管网的供水安全,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供水及维修方便。管线上阀门的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所有阀门均须试压合格。给水主管道上一般间距500m左右或3-4个给水支管间设置检修阀门,且检修阀门间消火栓尽量不超过5个,给水主管道上检修阀门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给水过街支管上设置检修阀门,检修阀门采用DN200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管线高处设有排气阀,低处设有排泥阀,排泥管的排水应接入河流或市政雨水井,所有阀门均设在阀门井内,阀门布置位置详见本册给水平面布置图。室外市政消火栓设计:本工程市政消火栓采用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规定: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且不应大于2m。设置间距应不大于120m,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室外消火栓支管深装,其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以方便消防队使用。在重要建筑和道路交叉口处为便于消防队员的使用,增设了消火栓。当市政给水管网设有市政消火栓时,其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管材及管道安装管材要求本次设置给水干管采用DN200球墨铸铁管,预留支管采用D216×6内外涂塑钢管,公称压力为1.0MPa。其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给水管道采用卫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管道连接方式所使用的球墨铸铁管必须符合GB/T13295的相关标准,DN600以下球墨铸铁管可借转角度以3°计。球墨铸铁管采用T型胶圈接口,橡胶圈应由管道供货厂家配套供应,其物理性能应满足有关国家规定。球墨铸铁管道出厂前采用内衬水泥砂浆防腐,外表面喷锌并涂沥青。涂塑钢管采用沟槽连接,管道与阀门附件的连接,可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各管道与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有关规定。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要求生产厂家在管材出厂前,按国家相关规定做好管道内、外防腐。钢制管道要求给水管过街处一律采用钢管,一律用Q235A管子的椭圆度不应超过0.01D(D为管外径),在管节的安装端不得超过0.005D。壁厚在5mm以上的钢管,其端部应开30°-40°的坡口。对接管节的管端间隙,应按下表的规定尺寸:管节间隙尺寸管壁厚度(mm)3-55--9>9间隙尺寸(mm)1.0--1.51.5--2.52.5--3.0管子对口前,应将焊接的坡口面及内外管壁10--15mm范围内的铁锈、泥土、油脂等赃物清除干净,除锈等级为St3级。在焊接上,填缝金属的组织应成颗粒状,外表呈整齐鱼鳞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管壁超过6mm时,电焊不得少于两层,在焊接一层以前,必须清除上一层的焊渣和碎屑。与阀门等设备连接的法兰应与其工作压力,开孔尺寸完全一致,法兰盘上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0.5mm。管道防腐总体要求所有钢制构件、管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球墨铸铁管道出厂前采用内衬水泥砂浆防腐,外表面喷锌并涂沥青。涂塑钢管应在厂家内按规范要求做好内外防腐。直接埋入混凝土的铁件外表面仅需作表面除锈处理,不需涂刷任何涂料。管道外壁加强防腐:凡过塘、翻堤、穿渠、顶管,均需采用加强防腐层,具体作法有如下三种(可选其中一种),面漆颜色由建设单位自定:①涂刷二道IPN8710-1G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外刷二道面漆。②涂刷两道GZ-2高分子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外刷二道配套面漆。③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刷底漆两道,干膜厚度不小于70μm/道,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刷面漆2-3道,平均用量1.4--1.6Kg/m。玻璃丝布为中碱布,宽600mm,经纬密度为12×12根/cm。普通防腐层:可使用上述涂料中任何一种,但取消玻璃丝布改为二道底漆,二道面漆。管道内壁:可采用IPN类高分子涂料,一般为二道底漆,1--2道面漆,平均用量应大于0.5Kg/m。无需加强防腐。环氧煤沥青等可能影响水质的涂料不得采用。防腐注意事项如下:1)采用高分子系列防腐涂料防腐,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砂轮除锈处理,质量达St3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2)防腐施工中,必须等前一道涂漆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涂漆。3)为了保证焊缝处的漆膜厚度,涂刷时应先将焊缝部位涂刷两道,然后再全面涂刷防腐漆。4)涂刷后的表面应光洁,无流挂,无皱皮,无刷痕,无露底和开裂现象,涂层应均匀。5)每节管道两端各留100mm不衬涂,待安装完毕后,再按要求进行涂漆。6)管道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异物硬性摩擦,以避免损伤涂层,否则应修补至合格为止。7)在雨雪天和大气湿度在85%以上时,不得在露天涂刷防腐漆。8)在施工前,应要求供货方进行技术示范性的操作。主要管道的防腐应作漆膜厚度电火花及绝缘检查涂塑钢管相关要求管材本工程采用加强级防腐的涂塑钢管,基材选用Q235B无缝钢管,管道内、外涂层均选用环氧树脂,涂塑钢管内、外涂层厚度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的要求。钢管内、外涂塑防腐层必须在厂内加工制作完成后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卸货工程应严格保护涂塑防腐层,防止涂塑防腐层损坏。钢管基体材质为Q235B级无缝钢管,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2008)管道,钢管采用双金属焊接工艺,焊接时焊口处内外管壁应作补充防腐,满足防腐要求。涂塑复合钢管焊接修补涂层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参照《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焊接质量等级大于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对接钢管的管接口应内壁平整,对接中心偏差应小于1.0mm。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管道连接方式给水涂塑复合钢管与阀门、伸缩接头等设备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公称压力必须与设备公称压力一致;管节与管节之间采用焊接式连接(双金属焊接工艺)。涂塑钢管双金属焊接要求双金属焊接工艺是以涂装之前的钢管端口内壁衬一层不锈钢,内衬不锈钢宽度为5-8cm,一般焊接高温破坏的涂层不超过5-8cm,焊好不锈钢衬后,经过前期处理,喷沙抛丸,涂装固化工序,最终制得双金属焊接涂塑钢管。涂塑复合钢管焊接施工时,预留焊缝部位必须作打磨处理至Sa2.5级,表观锚纹深度在50μm和112μm之间,保证管道施工后保持附着力以及内壁光洁,无焊渣、气孔,从而保证管道的内修补质量。管道基础给水管道沟槽开挖与基础、管道敷设及回填按照钢管施工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在曲管(平面竖向转角较大处下端)、三通、四通和阀门处均设置支墩,详参照《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执行。阀门井设计阀门井设置干管检修阀门的设置距离为500m,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管道上的蝶阀、排气阀等均做检查井及井盖,各种阀门检查井、排气阀检查井、泄水阀检查井及检查井的做法均详见07MS10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消火栓详见《13S201》。阀门井等位于绿化带内井盖高出地面50mm,位于铺砌地面时与地面相平。设计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和《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取值。主要建筑材料要求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级水泥。·混凝土:混凝土骨料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如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骨料时,则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应超过2.1kg/m3。·普通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HRB335(D)钢筋采用热轧螺纹钢筋,HPB235钢筋采用Q235热轧圆钢筋。·焊条:对于HRB335钢筋采用T500型焊条,对于HPB235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管道试压管道施工完毕后,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严禁用阀门作试压件。管道试压前日应充分浸泡,水压试验充水浸泡时间为≥24小时。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00米,管道试压方法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2执行,水压试验压力值应符合表9.2.10-1之规定。管材种类工作压力P(MPa)试验压力(MPa)钢管PP+0.5,且不小于0.9球墨铸铁管≤0.52P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行冲洗消毒。管道第一次冲洗应用清洁水冲洗至出水口水样浊度应小于3NTU,冲洗流速应大于1m/s。管道第二次冲洗应在第一次冲洗后,用有效氯浓度不低于20mg/l的清洁水浸泡24小时后,再用清洁水进行第二次冲洗至水质化验合格为止管道施工。管道施工管道放线本工程给水管线放线均按检查井表或平面图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现场复核本工程上下游管线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管顶填方高度不大于2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顶填方大于2m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FRPP双壁波纹管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路基标高,回填宽度不小于40cm,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采用人工对称分层回填)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综合管网施工注意事项1)管线必须按管线施工图与管线综合图进行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管线的断面尺寸及管线交叉处的高程,并严格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各个专业管线施工单位应该密切配合,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碰撞按如下原则进行调整: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2)管道交叉处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下部管道两侧及顶部用C15号混凝土填充至上部管道基底面后再安装上部管道。上部管顶覆土较浅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具体的处理意见及加固方法应共同协商。3)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他管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