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考点11文言文阅读讲练-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_第1页
期末专项复习-考点11文言文阅读讲练-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_第2页
期末专项复习-考点11文言文阅读讲练-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_第3页
期末专项复习-考点11文言文阅读讲练-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_第4页
期末专项复习-考点11文言文阅读讲练-年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考点11123提示:点击进入讲评。45D一123B4二123B4B三一、【2019·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某到京师已数月”可以看出他远离家乡;从“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可见,他谋官不顺;从“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可以看出,他财物受损。故理解有误的是D。D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55页第一题。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断句。解答时,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翻译为“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词语的赏析。“亟往造之”意思是“极速赶往造访少述”,“亟”意思是“极速”,写出了王安石急于想见到少述,可见两人感情深厚。据此作答即可。“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写出了王安石想见到孙少述的急切心情,体现出两人友情的深厚。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句中“遂”意思是“于是”,“置”意思是“备办”,“剧”意思是“痛快”,“抵”意思是“到了”。该句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要相互关心: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两文中都表现了两人的交情深厚,当王安石在逆境中还不忘给少述写信,希望他不要过分担心自己,告诉我们好朋友要互相关心。当王安石为官时,虽然来往不多,但两人的交情并没有断,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二、【2019·福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诚能如是(

)(4)令心意不驰走(

)味美••••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55页第二题。反思、反省这,这样跑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点拨】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简单翻译所给句子,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断句;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断句,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该句意为:外甥(你)天性聪颖,一定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我详细周全地说了这么多。故停顿为:“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的好处。(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告诫外甥“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居顷之”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怅恨久之C.亲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56页第三题。••••【点拨】“居顷之”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A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中的“之”是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C项中的“之”是代词,他;D项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2.下列句子与“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战于长勺。【点拨】“善,陈孺子之为宰!”和“甚矣,汝之不惠!”都是主谓倒装句。B3.翻译下面的句子。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用直译法,要求逐字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苟”“主”“何”的意思。如果每样事都有负责人,那么你负责什么事呢?4.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