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全国通用版2022届中考生物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中考卷】全国通用版2022届中考生物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中考卷】全国通用版2022届中考生物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中考卷】全国通用版2022届中考生物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中考卷】全国通用版2022届中考生物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通用版2022年中考第一次冲刺模拟考试(一)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总分5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阳光;②松树;③化石;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④⑥⑧ C②④⑤⑦⑨D.①③⑥⑧⑨2.下列现象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C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D.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水稻的叶肉细胞与人的神经细胞 B.肺与根尖分生区C.苹果树与心脏 D.玉米粒与神经系统.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酵母菌 C.变形虫 D.病毒.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镜安放 ②放置玻片标本 ③对光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④⑤.下面是对图所示的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C.靠种子进行繁殖 D.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9.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另IJ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①30不加水,25。C0②30适量的水,25℃27③30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C0④30适量的水,4℃0A.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B∙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D.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②,对照组是③1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是由①②④⑤组成B.②由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C③是叶肉为机械组织,能支撑叶片D.⑤为分生组织,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11.一个菜豆的豆角中能剥出很多粒种子,是因为它的子房中有许多()A.珠被B.受精卵C子房壁D.胚珠臂气A.图中A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图中B是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释放氧气C图中C是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植物叶片的这三种生理活动只能在白天进行13.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甲Z丙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14.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A.①BS C③D.④①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齐全②营养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③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应是3:3:4④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少的是油脂类,最多的是鱼、肉、蛋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6.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A.氨基酸 B.甘油 C葡萄糖 D.纤维素17.近期某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下列器官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A.肾脏 B.皮肤 C.肺 D.肛门.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原始单细胞生物。下列几种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20.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新冠病毒的存在,证明了病毒都是有害的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D.能繁殖是病毒作为生物的重要标志21.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22.2021年4月,云南有15头野生象哟路向北迁徙,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用无人机跟踪拍摄来记录野生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23.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图中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C.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D.与C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E.我国至今已有27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而建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而建立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博物馆”措施.下列事例中全部属于自然选择的是(①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②克隆羊多莉的诞生③长颈鹿长颈的形成④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⑤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A.①②③ B.①③④)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实验室”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C.①③⑤ D.①②⑤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以外,每空2分,共50分)26.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1)此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2)请写出2结构的名称 。(3)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发生缩手反射,缩手反射从类型上属于 反射,请写出该结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4)被针刺后会感觉得到疼,痛觉是在 形成的。27.某市有许多农民因种植大棚蔬菜而脱贫致富。如图甲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图甲二氧化碳的含量⑷ ►技。6121824时间图丙⑴图甲中水蒸气是通过图乙叶片的[③]运输来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上的[6] 排出植物体。⑵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A]获得的,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3)图丙曲线所示的时间段与图甲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更清新,我们应该: 。.下图一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4个腔,⑤、⑥、⑦、⑧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所示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腔是[],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具有能够开闭的瓣膜,其作用是⑵图一中与肺相连的血管中,标号⑤所示血管名称及其内所流的血液分别是(3)血液循环也可以简化为图二所示的模式图,在图二中虚线表示 循环,经过该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是 。图二实线表示 循环,用图一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出该过程 。.已知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佳佳是一个做过双眼皮手术的女生,她对自己家庭眼睑的遗传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出其家族成员眼睑遗传的关系图谱如图:CM□ O双眼皮女性≡1≡⅞- □双眼皮男性⅛I ⅛ ■单眼皮女性⅛ ■单眼度男性⑴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佳佳是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2)该题中的相对性状有: (写出一组)。(3)据图可知佳佳的基因组成是 ,佳佳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4)佳佳成年后若与一对双眼皮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吗? (选填“可能”或“一定能”)(5)自2015年10月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佳佳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男孩的概率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总分5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阳光;②松树;③化石;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④⑥⑧ C②④⑤⑦⑨D.①③⑥⑧⑨【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详解】①阳光、③化石、⑥水、⑧土壤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②松树、④细菌、⑤金鱼、⑦病毒、⑨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现象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C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D.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答案】C【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详解】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D.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答案】A【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的划分,主要体现了一年中温度、湿度等环境的改变。【详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所以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选A。.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水稻的叶肉细胞与人的神经细胞C.苹果树与心脏【答案】A【解析】)B.肺与根尖分生区D.玉米粒与神经系统【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详解】A.水稻的叶肉细胞与人的神经细胞都属于细胞,A符合题意。B.肺属于器官,根尖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B不符合题意。C.苹果树属于植物体,心脏属于器官,C不符合题意。D.玉米粒是果实,属于器官,神经系统属于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草履虫 B,酵母菌 C.变形虫 D.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草履虫、酵母菌、变形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镜安放 ②放置玻片标本 ③对光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详解】由分析可知:①③②④⑤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①取镜和安放;③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完成对光;②将玻片标本放上载物台;④从侧面注视物镜,降镜筒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⑤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找物像,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面是对图所示的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C靠种子进行繁殖 D∙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答案】C【解析】【分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详解】A∙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植株比较高大,AB不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符合题意。D∙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长得高大,靠孢子繁殖,但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D不符合题意。故选C。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答案】C【解析】【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种子外只有种皮,但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受精作用离开了水。【详解】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正确。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C银杏等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它的种子,C错误。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D正确。故选C。9.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另IJ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①30不加水,25℃0②30适量的水,25℃27③30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0④30适量的水,4℃0A∙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B∙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D.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②,对照组是③【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①与②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②与③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②与④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详解】A.①组是不加水,②组是加适量水,两组只有水分不同,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A不符合题意。B.②组是25℃,④组是4℃,两组相比只有温度不同,因此,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C③组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导致缺乏空气,因此,种子都没有萌发,C不符合题意。D.实验组一般会对变量做出改变,对照组一般不对变量做出改变,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③,对照组是②,D符合题意。故选D。1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是由①②④⑤组成.②

①B∙②由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⑤C③是叶肉为机械组织,能支撑叶片 D.⑤为分生组织,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答案】B【解析】【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中,①上表皮、②叶脉、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详解】A.叶片由表皮①④、叶肉③和②叶脉组成,A不符合题意。B∙②叶脉内含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同时还有机械组织起支撑作用,B符合题意。C③是叶肉主要是营养组织,C不符合题意。D.⑤是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一个菜豆的豆角中能剥出很多粒种子,是因为它的子房中有许多( )A.珠被 B.受精卵 C子房壁 D.胚珠【答案】D【解析】【分析】一朵花受精后,萼片、雄蕊、柱头等结构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详解】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因此,一个豆角有许多粒种子,这取决于豆角的一个子房中有许多胚珠,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2.如图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水荽气A.图中A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图中B是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释放氧气C.图中C是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植物叶片的这三种生理活动只能在白天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A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B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表示光合作用;C产生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详解】A.图中A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B.图中B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B正确。C.图中C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增加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C正确。D.在白天有光的条件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晚上无光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D。13.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B.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一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解答。【详解】A.甲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的绿色部分与瓶外的绿色部分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瓶外的见光与遮光部分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试验;可见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A正确。B.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进行,B错误。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D.丙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因缺氧熄灭,D正确。故选B。.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②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也是精卵结合完成受精作用的场所;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所以图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①卵巢,A符合题意。故选A。.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齐全②营养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③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应是3:3:4④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少的是油脂类,最多的是鱼、肉、蛋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人体每天含量最多的食物,在食物金字塔中①层是谷类,含糖类最多,主要给人体提供能量;②层是蔬菜和水果,含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③④层中是动物性食品、豆类制品和奶制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⑤层是油脂类,含大量的脂肪。【详解】①“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①正确。②“营养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②正确。③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因此,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应是3:4:3,③错误。④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少的是油脂类,最多的是米面等糖类,鱼、肉、蛋类要适量,④错误。故选B。16.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A.氨基酸 B.甘油 C葡萄糖 D.纤维素【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纤维素是大分子糖类。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氨基酸。【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选A。17.近期某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B.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B正确。。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正确。D.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D错误。故选D。18.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下列器官中,不参与排泄的是( )C肺A.肾脏B∙皮肤D.月工门【答案】D【解析】【分析】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注意与排遗的区别。肛门参与排遗。【详解】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有肺参与);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有肾脏参与)。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从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D。19.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原始单细胞生物。下列几种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B.C.D.【答案】A【解析】【分析】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详解】A∙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B.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一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错误。C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A。20.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新冠病毒的存在,证明了病毒都是有害的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D.能繁殖是病毒作为生物的重要标志【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B.病毒与人类的关系:①有害: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极大危害。②有益:研制疫苗、防治有害生物、转基因或基因治疗,B错误。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C正确。D∙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D正确。故选B。21.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C.D.b∙【答案】B【解析】【分析】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详解】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A错误。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C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错误。D.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错误。故选B。22.2021年4月,云南有15头野生象哟路向北迁徙,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用无人机跟踪拍摄来记录野生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详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用无人机跟踪拍摄来记录野生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3.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C.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D∙与C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E【答案】D【解析】【分析】(1)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E→A→B,F→E→D→C;故F既是它们的祖先又是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详解】A.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E→A→B;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A正确。B∙从图中得出F→E→A→B,因此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B正确。C.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应在地层中出现最早,C正确。D.从图中得出F→E→D→C,因此与生物C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D,D错误。故选D。24.我国至今已有27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而建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而建立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 B.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博物馆”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答案】D【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详解】ABC.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AB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D错误。故选Do25.下列事例中全部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①变色龙会随时变幻体色 ②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③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④兰草的组织培养过程 ⑤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很相似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①变色龙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当有敌害追击时变色龙能较快的隐藏起来,属于有利于逃避敌害,也利于捕到食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正确。②克隆羊“多莉”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官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与自然选择无关,②错误。③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长颈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短颈是不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导致短颈长颈鹿灭绝,长颈鹿长颈的形成,③正确。④兰草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与自然选择无关,④错误。⑤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属于有利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因此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的原因是自然选择,⑤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以外,每空2分,共50分)26.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1)此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2)请写出2结构的名称 。(3)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发生缩手反射,缩手反射从类型上属于 反射,请写出该结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4)被针刺后会感觉得到疼,痛觉是在 形成的。【答案】(1)反射弧(2)传入神经(3) 非条件 1→2→3→4→5(4)大脑皮层【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图中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⑶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1→2→3→4→5o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所以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27.某市有许多农民因种植大棚蔬菜而脱贫致富。如图甲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图甲 图乙 图丙⑴图甲中水蒸气是通过图乙叶片的[③]运输来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

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上的[6] 排出植物体。⑵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A]获得的,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3)图丙曲线所示的时间段与图甲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使我们

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更清新,我们应该: 。【答案】(1) 叶脉 蒸腾作用 气孔(2)呼吸作用(3)6--18时(4)多植树造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空气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等【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

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呼吸作用的

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3)图甲中的A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B过程是散发水蒸气,是

蒸腾作用;C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光合作用;图乙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

图中①上表皮,②叶肉细胞,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

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1)叶脉中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

低温度,提高湿度,所以图甲中水蒸气是通过图乙叶片的③叶脉中的导管运输来的,运输水

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B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上的⑤气孔散失到大

气中,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⑵图甲中A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

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⑶图甲中C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丙中6-18时,二氧化碳减少,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的氧超过自身的需要时,其余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更清新,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空气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等。28.下图一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4个腔,⑤、⑥、⑦、⑧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1)图一所示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腔是[ ],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具有能够开闭的瓣膜,其作用是 。⑵图一中与肺相连的血管中,标号⑤所示血管名称及其内所流的血液分别是(3)血液循环也可以简化为图二所示的模式图,在图二中虚线表示 循环,经过该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是 。图二实线表示 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