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共29张)“衡水赛”一等奖_第1页
宋明理学(共29张)“衡水赛”一等奖_第2页
宋明理学(共29张)“衡水赛”一等奖_第3页
宋明理学(共29张)“衡水赛”一等奖_第4页
宋明理学(共29张)“衡水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内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三教合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三教并行——儒学独尊西汉魏晋南北朝——受到冲击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佛道儒相互吸收发展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捍卫?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三教图(清)丁云鹏探究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2、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三教合一的社会潮流。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2.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现实原因3.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4.宋代印刷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为思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创造了物质条件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其核心是理。道儒(根本)目的1、理学的创立:二.程朱理学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核心佛程朱理学1、创立:北宋二程人物:程颢、程颐程颐程颢理学的内容(程朱理学)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河南程氏遗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通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天理为本原,万物即一理,先理而后物,三纲与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忘;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或问:“进修之术何先?”曰:“莫先于正心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生便会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可知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格物致知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程颢程颐2、二程理学(北宋)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核心)2)“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道德观)3)格物致知(认识论)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3)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3、朱熹理学(南宋)2、二程理学(北宋)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2)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道德观)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4)认识论:发展“格物致知”朱熹理学集大成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现代汉语词典》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创立:2、二程理学(北宋)4、程朱理学的影响3、朱熹理学(南宋)(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客观唯心主义)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集》理学的内容(陆王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王阳明吾心即宇宙,吾心即天理。吾心存良知,良知即天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王阳明格心致良知,知行必合一。

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王阳明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良知——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

王阳明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都做不到,这是为什么?王阳明回答说:“我们讲某人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和敬了,才能称他知道孝和敬,而不是他只说些孝顺、尊敬之类的话,就可以说他知道孝顺、尊敬了。”知行合一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1)心是宇宙万物本原(核心)(2)认识论-----内心反省(2)认识论:提出“致良知”(核心)和“知行合一”(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2、王阳明(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理学的发展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王阳明个人的原因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总结),二陆(陆九渊和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格物”“格心”之争鹅湖之辩类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思想主张哲学范畴道德观实质异世界本原哲学范畴认识论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外在的“理”内在的“心”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格物致知内心反省朱子学派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法则、众生业力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各种宗教所崇拜的神佛。)主观唯心主义把本体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意识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王阳明的: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宋明理学的评价材料一: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材料二:鲁迅:“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宋明理学的评价积极性消极性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