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散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但文中的两个人物、三次“看菊花”的线索还是很明晰的;另一方面,阅读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螺旋式推进的过程,所以指导学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故而想到设计一个表格来引领学生理出人物和线索,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整体的阅读能力。品读人物由“瘫痪”、“憔悴”两个词语切入,按课文记叙的顺序依次品读“我”与“母亲”。让教学始终行走在语境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教学过程中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一句,引领学生进行入木三分的体验,并利用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的“颁奖词”这一极好的教学资源,来升华学生的情感。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世上有一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叫母爱。这种爱无处不在,而我们却无以回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母爱有关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2、导出课题“秋天的怀念”和作者史铁生,引入新课。3、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主题和体裁。2、齐读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2)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理解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二)梳理文脉——读1、出示一份空白表格,提示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和大家不断去充实它、丰富它,要填好这份表格,必须把课文读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提问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板书文中两个人物:“我”、母亲。4、提示引导学生: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看花,几次提到看花?(出示课件表格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前两次看成没有?第三次有什么不同?1、大声朗读课文。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思考并回答文章线索:看花。浏览课文,总结得出答案:三次提到看花,前两次是母亲提出来的,没有看成,第三次是妹妹推着我去的。(三)斟酌语言——品1、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语。(师板书:瘫痪、憔悴)请同学们一起来读。2、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课文中有一个词,一起说出来。3、回到文中找一找,“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儿,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4、谁把你画好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5、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句子中提炼出细腻传神的动词并板书:砸摔锤6、阅读指导: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怨恨和怒火可是要通过这样的动作发泄出去的啊!怎么读?7、同学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课文第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8、(课件出示对话)这一次儿子断然拒绝了,课文又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菊花,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9、这一次我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10、这一次母亲没有被拒绝,那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呢?11、你们看,哪怕是儿子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到母亲内心的阴晴冷暖啊!你们从这里读出了母爱。现在,老师请你们再回到课文当中找一找,母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当中。浏览课文,圈一圈,画一画。1、齐读老师板书的两个词语:瘫痪、憔悴。2、从文中查找词语并回答:暴怒无常。3、学生浏览课文,圈画体现“我”暴怒无常的句子。4、学生举手回答相关句子:“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5、提炼动词:砸摔锤6、根据老师的指导,带着悲观绝望情绪反复读这几个动词,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7、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儿子回答:“不,我不去!”8、母亲说的是:“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的回答是:“什么时候?”9、说明这次作者面对母亲的央求并没有拒绝,说明作者不想让母亲失望。10、母亲此刻是喜出望外的心情。11、回读课文,标画体现母爱的细节并在课文中圈点批注。(四)寻找母爱——悟1、四人一组,把你圈画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2、学生举手进行答案展评,教师适时给出评价,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板书:躲。引领学生品味。②言外之意:母亲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儿子身上。③板书:扑、抓。动作描写,心疼儿子。④懊悔、自责,懂得了母爱。⑤一个“挡”字,细腻传神,不想让儿子触景伤情。⑥母亲处处小心、谨慎,处处为儿子着想。⑦临终遗愿,无私伟大。3、回读母子对话。①提名学生分角色朗读。②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4、研读“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①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母亲出去了,对比一下,这一次写她出去,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②为什么作者不用上“病逝”,“去世”这样的字眼儿啊?③他多么希望母亲还像以前一样,出去,回来,出去,再回来。可是,(音乐起)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同学们,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你们想一想,史铁生握着手中的笔,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短短的十个字啊?④同学们,母亲就是带着这一个个遗憾、一个个牵挂离开的。同学们,这十个字,字字含泪,字字含情啊。母亲走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就是——5、品读“好好儿活”。①母亲希望她的儿女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同学们,值得欣慰的是这对儿女读懂了母亲的话,你们看,(课件出示)在史铁生的面前,这是一个何等绚丽的秋天!谁来读读这段话?②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③同学们,你们看,在史铁生的眼中,菊花就是这样的——④此时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呢?他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呀?⑤菊花与生活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1、小组交流讨论。2、展示组议成果,见仁见智。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②母亲喜欢花儿,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③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④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听妹妹说,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⑤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⑥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⑦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3、分角色朗读母子对话。4、①前两次母亲出去了,还回来,但最后一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②史铁生不愿接受、不忍接受这样的现实。③悲伤、自责、惭愧④(齐读)“我那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5、①学生读这段话“又是秋天……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②“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儿,你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③读: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④因为母亲想让儿子去看了菊花之后能变得自信,不再那么自暴自弃。⑤淡雅就表示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白色的高洁,高洁就预示着作者要抛弃他原来的自暴自弃,要重新开始快乐的生活……(五)升华主题——感1、这个秋天里,母亲已经不在了。看着这烂漫的菊花,史铁生怎能不怀念起自己的母亲?谁带上这份怀念之情,来读读这段话?2、同学们,在这个秋天里,母亲那令人辛酸的一“抓”一“扑”,那无限深情的一“躲”,都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抓、扑、躲”)课文学到这儿,母亲给你的印象还仅仅是憔悴吗?老师擦去这个词,你还能换上什么词?3、就是这位伟大、无私、坚强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教师边说边擦掉板书“憔悴、母亲”)然而,那像菊花一样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母爱,却会是史铁生内心深处永远的——4、在这个秋天里,史铁生还会捶打自己的双腿诅咒命运吗?还会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吗?还会砸碎面前的玻璃吗?(擦掉板书“捶”“摔”“砸”)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史铁生?5、史铁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淡雅、高洁、热烈、深沉。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也是永远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6、这就是史铁生的烂漫人生。(课件出示颁奖词)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这是组委会为他撰写的一段颁奖词,也是史铁生的人生写照,让我们一起来读。7、郑重向学生推荐阅读史铁生的著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1、生读:“又是秋天……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2、伟大。坚强。无私。3、(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4、不会,不会,不会。我看到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充满快乐的、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史铁生。5、(生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6、学生齐读颁奖词: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六)练笔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母亲说,请以母爱为主题写一个片段,用上细节描写,力争写得细腻、传神。学生习作。《秋天的怀念》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深切地感受母爱的深沉、伟大、无私。母亲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人,母爱渗透在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孩子们在学完之后,对母爱的感受会更加真切而又深刻。《秋天的怀念》效果分析一、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总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一个表格、沿着一条主线“三次看花”,品读描写主要人物的情节。品读人物由“瘫痪”、“憔悴”两个词语切入,“想到了课文中的谁和谁”。按课文记叙的顺序依次品读“我”与“母亲”。二、融朗读、理解内容、感悟体验于一炉。多项学习内容水乳交融,相互促进,事半功倍,这是袭力可贵的。其奥妙在于教学始终行走在语境中,在语境中学词学今,学词学匀又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三、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常得到茅塞顿开、心灵敞亮的点拨。教师拓展的“一段颁奖词”恰到好处。《秋天的怀念》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通过回忆的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越是细细品味,我们越是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因自己的残疾而忽视母亲病痛的追悔,对母亲深深地怀念,和由此而重燃的生命勇气与信心。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旨在把学生引向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对母爱内涵的深层追寻。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细致入微的照顾,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讴歌了伟大母爱,并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同时也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和人生的启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秋天的怀念》评测练习一、浏览课文,找一找母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当中。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②母亲喜欢花儿,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③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④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听妹妹说,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⑤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⑥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⑦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二、母亲为什么想要带儿子去看菊花?淡雅就表示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白色的高洁,高洁就预示着作者要抛弃他原来的自暴自弃,要重新开始快乐的生活……三、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母亲说,请以母爱为主题写一个片段,用上细节描写,力争写得细腻、传神。《秋天的怀念》课后反思这是一篇散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但文中的两个人物、三次“看菊花”的线索还是很明晰的;另一方面,阅读是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螺旋式推进的过程,所以指导学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一个表格来引领学生理出人物和线索,是很准确、也是很巧妙的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把握整体的阅读能力。但是从教学流程来看,第三次看花的内容在表格当中体现得不是很明确。品读人物由“瘫痪”、“憔悴”两个词语切入,按课文记叙的顺序依次品读“我”与“母亲”。让教学始终行走在语境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教学过程中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一句,引领学生进行入木三分的体验。教师拓展的“一段颁奖词”,内涵丰富、语言精炼,是极好的教学资源,如果可以利用得更充分一些,效果会更好。《秋天的怀念》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氮肥产业的市场需求预测考核试卷
- 木竹采伐与加工机械的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玻璃光学元件的组装与封装技术考核试卷
- 游戏内容法律边界与伦理规范考核试卷
- 2025年采光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速冻甜玉米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连体漏电断路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转速表从动齿轮轴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超声焊接机换能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调酒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JJ 122-2017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教学课件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