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爱民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第十五届亚运会于2006年11月28日——12月15日在卡塔尔的多哈圆满举行,而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1日——26日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读图回答下面2题。6.两地举办亚运会,选择的时间都在11月份,原因是A.气温适宜
B.秋高气爽
C.昼长夜短
D.降水较多,比较湿润7.多哈所在周边地区,有丰富的资源,该资源在下列国家中较短缺的是A.日本
B.英国
C.俄罗斯
D.美国参考答案:6-7AA2.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参考答案:A略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有明显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发达国家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B.发达国家重点发展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附加值低D.就业机会和环境污染也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参考答案:C4.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46题。45.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46.为此,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
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参考答案:B
D5.下列叙述不属于海南岛所在省特点的是(
)A.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宝库
B.是我国唯一的岛省C.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D.是我国唯一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参考答案:B6.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每日日照时数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最少一一全年受西风带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B.乙地较多一一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山脉背风坡的影响C.丙地最多一一深居大陆的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丁地较多一一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8.关于图中局部地区盛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一冬半年一偏北风 B.西南沿海一冬半年一西南风C.东北沿海一夏半年一东北风 D.北部沿海一夏半年一西北风参考答案:7.D
8.D【7题详解】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地日照实数小于6,乙地大于10,丙地大于9但小于10,丁地大于8但小于9。因此甲地日照时数最少,乙地日照时数最多。故排除B、C项。图中甲地日照时数最少,但甲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错误;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因此日照时数较多,D正确。【8题详解】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盛行东南信风,故A、C错误;澳大利亚西南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吹西北风,故B错误;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因此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夏半年盛行西北风,故D正确。7.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本国需求参考答案:C8.如图P区域所在的是
(
)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中亚参考答案:A考查区域定位。据图可知,该地经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大,说明该经度位于130°E---145°E;纬度自南向北越来越大,说明位于30°N---45°N,结合该经纬度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东亚,A项正确。9.读图,回答18—20题。18.当北京地区座北朝南的房屋内,
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9.图中各岛位于大西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图中各岛华人、华侨最多且曾召开过著名的“万隆会议”的是
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A
D
C略10.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参考答案:B11.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参考答案:12.
B
13.
D
【分析】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西气东输的意义。12.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石油次之,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最少。而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旗鼓相当,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据此分析本小题选B。13.西气东输工程能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D正确。西气东输主要提供的是天然气,而不是直接提供电能,故A错;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是不利因素可排除;中西部地区农村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C错。【点睛】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形区。西气东输工程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12.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13.我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和内河水运最发达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C14.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水源丰歉
D.地形条件14.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参考答案:13.D
14.C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及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13.甲、乙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居住,不是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水源十分丰富,也不是影响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耕地多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由此可判断,甲地区与乙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条件,即甲地区为平原地区,乙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C正确。14.据图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总数小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总数,乙地人口总数呈负增长,说明乙地区人口外迁量较大,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C正确。15.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16.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下面小题。6.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B.气候的大陆性强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7.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6.D
7.B6.A项根据图示的河流呈放射状,判断地势中高周低;错误;B项结合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该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错误;C项该地区人多地少,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故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错误;D项北海道附近沿海受寒暖流交汇,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正确。7.根据试题所述可知农业区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非农业结构不合理,所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效对策应为B。17.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B.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C.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D.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6.R国经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短缺 B.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使经济遭受严重影响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D.深居内陆,交通不便7.P国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B.海陆交通便利,利于进口石油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位于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参考答案:5.C
6.B
7.D5.读图判断:甲为里海、乙为波斯湾、P为伊朗、R为阿富汗。图示区域伊朗高原面积大,多高原、山地,A错;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多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和里海沿岸,B错;图示区域气候有高山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再加上受地形影响,河流多为内流河,C对;咸海位于里海的东部而不是南部,乙为波斯湾,D错。6.阿富汗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深居内陆,降水少,交通不便,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因素都是造成阿富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阿富汗政局一直动荡不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不安定的政治环境是导致阿富汗经济落后的关键因素,故选B。7.两河流域在伊拉克境内,A错;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水量少,C错;位于波斯湾北岸,石油资源丰富,可大量出口,B错,D对。18.下图为“世界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冬季径流量大B.水系复杂,流域面积大C.冬季河流封冻D.沟通两大洋,跨越两大洲17.图示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A.葡萄、油橄榄 B.苹果、无花果C.柑橘、甜菜 D.甜菜、亚麻参考答案:16.A
17.A试题分析:【16题详解】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几个字可判断出该河流位于地中海北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径流量大,A正确。从图中看流域面积较小,B错。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0℃以上,河流不会封冻,C错。注入亚得里亚海,中分布在欧洲,没有跨两大洲,D错。【17题详解】地中海气候特色农产品有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等,A正确。苹果为暖温带作物,B错。甜菜喜温凉为中温带作物,C.D错。19.图6为欧洲部分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图6
15.图6中城市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参考答案:B20.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图,回答问题。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B.
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C.
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
D.
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参考答案:D【详解】图中甲所在地河流向东、西两侧流,说明甲地为分水岭,是山地,不适合种植水稻;苹果是暖温带水果,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适合发展苹果生产;牛羊奶酪是牧区饮食习惯,该地区气候润湿,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从图中看该地有山地、平原、河流多,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D正确。21.读下图,回答开垦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参考答案:D22.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参考答案:D23.2018年7月28日凌晨出现月全食时,众多天文爱好者观看到火星与“红月亮”在西南方天空汇合。完成下面小题。1.
此时,太阳、火星、地球和月球(注:天体大小、空间距离不按比例)四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
B.
C.
D.2.
月全食时,地面观察者看到月亮呈现“血红”的主要原因是A.
月球表面是红色的
B.
月球自身发出红光C.
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
D.
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参考答案:1.A
2.D【1题详解】当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月亮在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故A正确B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在火星附近,C错。图示太阳地球火星的相对位置中,远离太阳应为地球、火星这种位置关系,故D错误。【2题详解】月亮表面是很暗的,月表反射率很低,故A错。月亮是卫星,自身不会发光发热,故B错误。发生月全食现象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只有少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到达月亮上,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只能解析有太阳光达到月亮,但不能解析月亮呈红色,C错。太阳光线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散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越小,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被散射得少,故月全食时看到月亮呈现“血红”,故选D。24.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A.南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参考答案:A25.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9~10题9.有关该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丙山脉的走向为东北一西南走向B.夏季时C处的降水比B处多C.乙海域为比斯开湾D.甲海域为地中海10.从甲海域到乙海域运输某种货物,走最短线路必须经过的海域是()A.麦哲伦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C.苏伊士运河
D.非洲好望角参考答案:B
B9.解析:由经纬网可知,B处临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因此夏季时的降水比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C处要少;甲区域为比斯开湾,乙区域为地中海;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山脉为东西走向。26.图7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1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B.亚洲高压最强盛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加参考答案:16.B
17.C二、填空题(共10分)27.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2)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的这一天,北极圈和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差_______度。太阳直射点从②点移至③点期间,南半球极昼的范围变化为______________。(3)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的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_____(“多”或“少”)________小时。太阳直射点从③点移至④点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2)O
由南极点逐渐扩大到南极圈(3)少
12
先增快再减慢解析:(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当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2)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的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北极圈和南极圈距离太阳直射点相同,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差O。太阳直射点从②点移至③点期间,南半球极昼的范围变化为由南极点逐渐扩大到南极圈。(3)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长从南向北递减。北极圈出现极夜昼长为零,赤道永远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少12小时。太阳直射点从③点移至④点期间,要经过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增快再减慢。
28.东北平原即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
、
__和辽河平原等参考答案: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29.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D处海拔为
米。
⑵C处地形为
,其相对高度最多不超过
米,不低于
米。
⑶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建水库,你认为在何处筑坝更合理
理由是
。
⑷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处最适合建设城镇
,其有利条件是
。参考答案:(1)1100(2)陡崖
800
400(3)A处
在A处建坝,库区可以避开喀斯特地貌区,减少水库渗流损耗(4)①地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_季。(2)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_______(选择填空)。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昼长仍然短于夜长(3)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____点的极地投影图,此时是北半球的
日,呼和浩特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4)图乙中F点对应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时。参考答案:.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1)_D_,_快_,_冬_。(2)(A)(选择填空)(3)(B)(选择填空),夏至日,大于(4)12_时略三、综合题(共38分)3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32.依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2)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3)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4)分析C地气候特点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参考答案:(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上升流减弱,表层营养物质减少,饵料缺乏。(2)对西风的阻挡增强;位于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降水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易出现荒漠化(荒漠景观)。(3)B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小;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小,气候凉爽。(4)降水丰富,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丰富饮用水源;冬季温暖,牧草生长期较长;有利于牲畜越冬。整体分析:本题以区域等高线地图、地形变化和气候资料为载体,考查厄尔尼诺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气的热力过程以及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东侧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其对A附近海域鱼类减少的影响,主要分析水温升高对该地区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和饵料多少的影响。(2)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先要判断该地区主要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该地区地势抬升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接着分析大气环流变化引起P地降水的变化,最后分析降水变化对该地植被覆盖率以及自然景观的影响。(3)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B地有城市分布的原因,首先根据该地的海拔特征判断其大气组成,再分析大气组成对吸收地面辐射多少的影响,进而分析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最后判断其天气状况。(4)C地气候特点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作答。降水,主要分析其对牧草生长以及牲畜饮水的影响。气温,主要分析其温和的气候对牧草生长以及牲畜过冬的影响。3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天然气合作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合同期30年。材料二
中俄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东线始于东西伯利亚的“冰城”伊尔库茨克,管道修至中国东北;西线由西西伯利亚,至中国新疆,最终和我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材料三
中俄天然气运输管道线路示意图(1)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西线工程沿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方式,此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对俄罗斯和我国的意义。对俄罗斯的意义?对我国的意义?参考答案:(1)气候寒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土地无偿赠与合同范本
- 个人家政保洁合同范本
- 制定合同范本 作用
- fidic条件合同范本
- 买卖延期合同范本
- 医用机甲租赁合同范本
- 净水设备售卖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药店
- 出租和谐公寓合同范本
- 修建垃圾台合同范本
- 侯马北车辆段2023年运用机考复习题-曲沃作业场
- 手术室停电和突然停电应急预案PPT演示课件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油漆)
- 抗震支吊架安装检验批
- 桥梁各部位加固及桥梁维修技术总结
- 丝绸之路简介
- GB/T 40336-2021无损检测泄漏检测气体参考漏孔的校准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 第九章台湾近现代史略
- FZ/T 01085-2009热熔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