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_第1页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_第2页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_第3页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_第4页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马旭是一位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她是我国空降兵部队的第一代女空降兵。在服役期间,她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年届50岁时,她潜心科研,研制出“充气护踝”等发明专利,被誉为“军中居里夫人”。60岁离休后,马旭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她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018年9月13日,马旭和老伴在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转账第一笔300万元捐赠款。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大家才得知马旭为家乡捐赠巨款的感人故事。马旭和老伴离休后,长期住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并开辟菜地种植蔬菜。他们从不买衣服,几乎不去商场,平时从节省一滴水、一粒米做起,有钱舍不得用,有条件不知道享受,甚至被笑话成“最抠门的人”。然而,他们坚持用几十年时间,从牙缝里节约下一分一角,加上两人的科研成果奖励,最终凑成1000万元巨款,全部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2019年4月,马旭夫妇将第二笔700万元捐款汇往家乡,完成了捐款心愿。徐前凯是一位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他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车务段荣昌站车站值班员。徐前凯在2017年7月6日遇到一位老人横穿铁路,他毅然跳下火车并用自己的身体换回了老人的生命。这个短短的5秒钟的选择,彰显了舍己救人的道德光芒,展现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因此,他被誉为“最美铁路人”。当时,徐前凯正在指挥列车推进时,突然发现一位老人要横穿铁路。他立刻发出停车指令,大声呼喊并用力吹响口笛。但老人没有任何反应,继续往线路中心走去,没有任何躲闪的迹象。情况非常危急,徐前凯冲上去,用力抱住老人并向后倒。就在此时,列车因惯性继续滑行,车轮从他来不及抽回的右腿碾过。同事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他已经身受重伤,筋骨断裂,伤口流血。然而,他坚强地翻上担架,并告诉工友:“你把对讲机和钥匙拿回去,活还没干完。”老人并没有受伤,但徐前凯的右腿高位截肢,被鉴定为三级残疾。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来不及多想,救人!就那么简单。”郭建华是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她是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的书记和经理。自上世纪70年代成为农村放映员以来,她坚持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她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她的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但让她刻骨铭心的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蓝连青是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民。她一直把孝老爱亲作为自己的家庭价值观,也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她的母亲患有脑梗塞,需要长期照顾。她辞去了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甚至减少了自己的饮食,把更多的营养留给母亲。她每天都要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包括喂饭、擦洗、按摩等。她还会给母亲唱歌、讲故事,让母亲感到温暖和快乐。她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会一直坚守这个信念,并将其传承下去。”蓝连青是一位家庭主妇,她的家庭五代同堂,聚集了瑶、壮、汉三个民族。她是一位孝顺的女儿,经常照顾她丈夫的奶奶,每天早上起床后,她会去照顾奶奶,晚上睡觉前,也会去看望奶奶。当奶奶受伤时,她按照老中医指点,到悬崖峭壁上采草药,回家帮奶奶连续敷药,让奶奶的病痛明显缓解。她还经常组织一些家庭活动,让一家人经常回来看望奶奶。蓝连青也是一位好妻子和好姐姐,她接丈夫的姐姐的两个孩子到家里,供他们上学。她经常过问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们买学习资料,鼓励他们努力上进。她还是丈夫的助手搭档,为艺术团制作和修补演出服装,帮忙做一些幕后工作。她和丈夫还把散落民间、内容和唱腔单一的瑶山歌进行提升,使山歌的曲调唱腔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在蓝连青夫妇的带领下,瑶山歌艺术团多次参加各级各类表演,频频获奖。蓝连青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她是乡亲们眼中孝老爱亲的榜样。她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1948年3月,张富清加入了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在接下来的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中,他多次担任突击队员,成功炸毁了四座敌人碉堡,成为了战斗英雄。在永丰战役中,他带领突击组与敌人近身搏斗,受伤仍坚持作战,最终夺取了两个敌人碉堡,缴获了两挺机枪。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等。1955年初,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选择了来凤这个贫困山区,为当地人民奉献一生。他在来凤城关粮油所工作时,经常加班,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60年代,他担任三胡区副区长时,积极响应国家的精简退职工作,动员妻子孙玉兰辞去公职,减轻国家负担。他还动员儿子放弃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下乡到万亩林场当知青。1975年,他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他到建行工作,从零开始,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一直没有呆账。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最便宜的晶体。88岁时,他因病高位截肢,但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60多年来,张富清一直深藏功名,不对任何人提起自己的战功。直到2018年底,他才拿出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荣获“时代楷模”、湖北省“荆楚楷模”称号,被列入“中国好人榜”。杜富国是南部战区陆军某大队士官,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以“让我来”的使命担当,多次进出雷场,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为掩护战友被手榴弹炸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他用鲜血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被誉为“扫雷英雄”。杜富国在2015年6月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申请并主动请缨。他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必须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在扫雷大队中,他训练刻苦扎实,熟练掌握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为了训练探雷针手感,他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被全队公认为“排雷尖兵”。他对群众的安全负责,即使在搜排不足3平方米的区域时,他也执意不放过,结果搜排出了10余枚爆炸物。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雷区变成了致富果树林、黄金口岸地、红色旅游带。杜富国经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成为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在马嘿雷场,他成功排除了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在天保口岸雷场,他让战友撤离,独自排雷,发现了一枚引信朝下的120火箭全备弹。然而,在2018年10月的一次排雷作业中,他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在雷场背运炸药时总是争着扛两箱,他也不惧危险,曾在驻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时,将12名被困学生逐个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敬老院抢险时,他和战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