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资料_第1页
动物遗传学资料_第2页
动物遗传学资料_第3页
动物遗传学资料_第4页
动物遗传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BY一鸣动物遗传学BY一鸣名词解释:遗传力:又称为遗传传递力,指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比率,用以度量遗传因素对性状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对后代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指标。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形成了终止密码,不对应于任何氨基酸,导致肽链合成停止。联会现象:偶线期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开始紧密并列,逐渐沿纵向配对在一起。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且分别来自双亲。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易位改变了生物的连锁群,基因间连锁关系和位置效应变化。简并性:指同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遗传密码子的现象。颠换:指碱基替代过程中,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转换:指碱基替代过程中,嘌呤和嘌呤之间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缺失:指的是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基因的丢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中间,称为中间缺失,如果缺失的区段位于染色体臂的一端,叫顶端缺失。假显性:在染色体缺失变异中由于携带显性基因的片段消失,是原来的隐性等位基因表现出来的现象。缺体: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丢失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同义突变:产生了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新的密码子,肽链的性质不改变。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内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基因频率: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位点上某种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该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也称为等位基因频率。连锁遗传图:又称连锁图,以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为图距单位,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基因间的相互距离和排列次序,又叫遗传学图。错义突变:碱基替代发生了新的三联体密码,在转译时出现一个与原来不同的氨基酸的突变。重复:指的是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一区段。倒位:指的是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倒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易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从性遗传:也称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中心法则:阐述生物世代,个体以及从遗传物质到性状的遗传信息流向,即遗传信息在遗传物质复制,性状表现过程中的流向。细胞克隆:从单个细胞产生一组具有同样遗传组成的细胞。分子克隆:获得单个基因/DNA片段的多份拷贝。1、估计遗传相关有那些作用?答:遗传相关:指同一个体俩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即由加性遗传效应引起的相关。(1)预测间接选择的效果(当我们不便对某一性状Y进行直接选择时,可以借助于对另一个性状x的选择间接地达到对Y选择的效果,Y称为目标性状,X称为辅助性状)。(2)比较不同环境下的选择效果。(3)应用于估计复合育种值,制订综合选择指数。2、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遗传密码:DNA中三个连续的碱基共同决定一种氨基酸,这种对应关系称之。基本特性:三联性、连续性、通用性、非重叠性、简并性。3、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有哪些?(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各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2)群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为D=p2,H=2pq,R=q2。(3)非平衡大群体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可达到平衡。4、遗传力的应用有哪些?答(1)估计遗传进展预测选择后代的生产性能(遗传进展:子代群体均值超过亲代群体均值的部分称之。(2)确定选择方法:通常认为遗传率>50%高,20%--50%中,20%以下低。(3)利用遗传力估计家畜育种值4根据遗传力确定畜群繁育方法,遗传力高用纯种繁育,遗传力低用杂交改良。5、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答:(1)重演性(2)可逆性(3)多方向性(4)一般有害性(5)平行性(6)低频率性6、交换值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答:每种生物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特定的、稳定的排列顺序,因而,各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也是稳定的,基因之间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大,因此,可以用交换值作为相对的距离单位,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各基因间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此过程称为基因单位利用交换值可以获得生物的基因连锁图7、三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答:分离定律:讲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本质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相互分离。自由组合定律:讲多对等位基因,除了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定律之外,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连锁互换定律:讲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之间依然是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随着染色体片段互换而出现重组。8、化学诱变的意义。答:(1)理论上讲,对了解突变发生生化过程,认识基因结构和本质,了解诱变作用机理等方面比物理诱变更方便。(2)化学诱变具有特异性,即特定的诱变剂可以诱发特定类型的突变,有利于定向的诱变的进行。(3)化学诱变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可以产生可育的有利突变。9、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关系?答:(1)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基因突变实质上是染色体微细结构的畸变。(2)所不同的是染色体畸变比基因大得多,可以在光镜下观察到形态变化。(3)染色体畸变只涉及到基因的位置,剂量和相互关系的改变,但某一个特定基因的内部却没有改变。10、连锁遗传规律理论研究中的意义?答:理论研究的意义:(1)阐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即基因直接排列在染色体上。(2)生物变异产生的最重要的理论解释之一。(3)连锁遗传作图的理论基础。育种改良的理论基础:(1)有利基因的连锁遗传,以及通过交换产生的重组型个体为选择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和物种的繁荣。(2)根据进化值估计后代可能出现的新类型及其比例,确定分离选择群体的大小。(3)间接选择。11、非整倍体变异有哪些?答:概念:指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不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倍数,比正常合子(2n)多或少一个染色体(1)单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2)三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多了一条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3)双三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增加了二条不同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1(4)双单体: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二条不同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1-1(5)缺体: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丢失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6)多体:指有新增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的变异,染色体数为2n+2概念:指体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不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倍数,比正常合子(2n)多或少一个染色体12、RNA与DNA分子的差异有哪些?答:(1)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在RNA中含有核酸而不是脱氧核糖,另一个差异是RNA中含有U而不是T,此外,在RNA分子中还有少量的稀有碱基,如假尿嘧啶等。(2)分子结构的差异性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而RNA分子大多为单链结构,可以卷曲,以少量碱基相互配对形成一个或多个“环”,还可以进一步折叠成发夹状或其它形状的空间结构。连锁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形成的。完全连锁: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构成了一个连锁群,如果减数分裂时不发生染色体的片段互换,这些基因就会传递给同一个后代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称之为完全连锁。基因论的核心内容:重组合配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前期1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节段互换。6、群体:某一空间内某种特定类群的生物个体的总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生活在同一区域内,能够相互交配的同种生物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群体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在生物世代之间将保持不变。遗传平衡定律的意义:(1)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遗传平衡定律是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基础。(2)遗传平衡定律基本适用于分析,描述自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3)研究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及规律为保持畜禽品种的遗传稳定性,通过选择有目的的改变基因频率提供了理论基础。(4)揭示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基因频率的计算基本方法:根据表型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然后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不完全显性时基因频率计算特点:杂合子出现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即可以直接由表现型识别基因型,基因频率容易计算。(2)完全显性时基因频率计算特点:杂合子的表现型与AA型一致,即不能直接由表现型识别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可以根据R=q2,求出q,然后p=1-q。突变压:因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突变对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1)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资料;(2)突变能够直接导致群体在同频率改变。选择:在人类或自然界的干预下,某一群体的世代传递中发生的某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选择压:由于选择作用产生的基因频率改变趋势。选择效果:当等位基因频率接近0、5时,选择压最大。选择对显性不利基因的淘汰速度明显大于隐性不利基因,尤其是当隐性基因频率很低时。对隐性个体完全淘汰的选择效果(1)连续淘汰n代以后隐性基因频率公式:qn=q0/(1+nq0)其中,q为原始群体a的基因频率,qn为选择后的基因频率,n为世代数。(2)求使q下降到一定水平所需的选择代数由qn=q/(1+nq0)可推知:n=1/qn-1/q0。遗传漂变: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群体时,由于样本机误造成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之。遗传漂变在所有群体中都会出现,在小群体中更加明显。迁移:指一个居群的个体进入另一个居群。如果迁入个体中基因频率与原群体不同,将改变群体基因频率。选型交配:指有性生殖过程中倾向于在特定基因型之间交配。近亲交配导致群体内纯和个体增加、杂合体减少。数量性状的特征:(1)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2)受多基因控制,无明显的主效基因;(3)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互作关系较复杂;(4)不能完全采用质量性状的研究方法,而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各世代统计量及世代间关系进行研究。质量性状的特征:(1)不连续变异;(2)受一对或少数几对主效基因控制;(3)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多基因假说:(1)数量性状受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但各对基因遗传方法式仍然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3)各个等位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表现为增效或减效作用;(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超亲遗传现象:动植物杂交时,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能超出双亲表现型的范围。重复力:又称重复率,指不同次生产周期之间同一生产性状重复程度的度量值。用途:(1)用于判断遗传力的估计结果是否正确;(2)确定性状应该度量的次数;(3)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