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煤矿简介最终_第1页
河东煤矿简介最终_第2页
河东煤矿简介最终_第3页
河东煤矿简介最终_第4页
河东煤矿简介最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东煤业公司河东煤矿简介(240万t/a)一、井田概况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河东煤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境内,矿井工业场地东北距介休市车站约12.4km,东南距灵石县车站约10.4km,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5300‘〜36°57'00‘,东经:111°45'00〃〜111°52'04〃。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和大运沿矿区中部,即工业广场西侧通过,区内均有三级公路与其连通。均有铁路专用线与南同蒲铁路两渡车站连通,采用汽车外运煤炭可通过大运高速和大运二级公路直接运往全国各地。在南同蒲铁路的一侧建有河溪沟矿井铁路装车站,本矿井煤炭可直接通过输送带运输进入该装车站装火车运往全国各地。矿井交通条件十分便利。2、 自然条件井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沟谷纵横切割海拔标高在725.5〜1126m之间,区内最高点位于崔家沟井田东部北界山梁,标高1126m;最低点位于河西沟井田北东部北西界内侧两渡火车站,标高725.5m,相对高差400.5m。区内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区内沟谷发育,沟坡陡峭,除西部沟底有基岩出露外,大部为黄土覆盖,由于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属侵蚀剥蚀区。本区属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最大冻土深度0.74m,夏季温暖多雨,一年气温最高为39.9C,最低为-27.41,年平均气温10.3C,无霜期197天,年降雨量315.3〜718mm,平均为496.3mm,年蒸发量为1543.4〜2294.8mm,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3倍。风向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力6〜7级,一般为3〜4级。按地震烈度分区,本区为8度区。二、矿井资源条件主要地质依据为由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2009年5月编制的《山西省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东煤矿河溪沟井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1、地质特征井田的基本构造特征:东南倾斜单斜,地层倾角一般为5°—10°以下;单斜上发育次一级的褶曲,断层较发育,崔家沟井田发现断层233条,大型断层(H>30m)7条,中型断层(30m>H>3m)31条,小型断层(Hv3)195条。河溪沟井田发现落差10—25m的断层仅3条,未发现陷落柱和无岩浆岩活动,崔家沟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河溪沟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井田内9、10、11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属稳定型可采煤层(一型)。2下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煤层厚度0.22-5.54m,平均为1.84m,含0-6层夹矸。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上距6号煤层39.81—57.27m平均49.86m。煤层厚度为0.07—3.30m,平均1.11m,含夹矸0—1层,结构简单,东南部剥蚀,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9号煤层0.77—5.11m,平均1.49m,煤层厚度1.2—6.7m,平均3.6m。含夹矸0—5层,结构简单一复杂,东南部剥蚀,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10号煤层在中部和南部分叉出10下号煤层。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专题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122m3/h,最大涌水量125.7m3/h.2011年实际正常涌水量141.3万t。按以上涌水量最大值,确定矿井生产能力达到240万t/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97m3/h,最大涌水量为270m3/h.根据山西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1)497号文“关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河东矿月均日产量为9091t时,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t/a。矿井绝对CH4涌出量为2.02m3/min,相对涌出量0.5m3/t,绝对CO2涌出量为4.07m3/min,相对涌出量1.01m3/min,鉴定及批复均为低瓦斯矿井。根据晋煤检[2012]0603-MB-K0541-0542,河溪沟矿井9、10号煤层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根据晋煤检[2012]0603-MR-K0541-0542,河溪沟矿井9、10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自燃倾向性性质为自燃。9号煤层浮煤挥发分为14.40-18.77%,平均15.95%;粘结指数为3.0-56.0,平均22;胶质层厚度(Y)为0-7.0mm,平均2.5mm;灰分为7.52-34.75%,平均14.0%;硫分为1.35-5.29%,平均2.88%;发热量为21.897-32.320MJ/kg,平均29.563MJ/kg。9号煤层为特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热值〜特高热值瘦煤、贫瘦煤和贫煤。10号煤层浮煤挥发分为13.06-18.20%,平均15.12%;粘结指数为0-36.0平均12.0胶质层厚度(Y)为0-5.5mm平均1.0mm;灰分为7.57-29.79%,平均16.31%;硫分为2.08-4.36%,平均2.98%;发热量为23.214-30.667MJ/kg,平均28.596MJ/kg。10号煤层为低灰〜中灰、中低硫〜高硫、中热值〜特高热值瘦煤、贫瘦煤、贫煤。11号煤层浮煤挥发分为14.32%-19.16%,平均16.35%;粘结指数为1.0-15.0,平均9.0;胶质层厚度(Y)为0.0-9.0mm,平均3.8mm;灰分为18.82-39.29%,平均28.39%;硫分为0.40-3.46%,平均1.4%;发热量为20.339-26.227MJ/kg,平均24.457MJ/kg。11号煤层为特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热值〜高热值贫瘦煤和贫煤。2、资源储量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属于霍西煤田灵石矿区北部,矿井井田范围由57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84.3803km2,矿井规划生产能力为2.4Mt/a。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187号令、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2007]4号)《关于转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一证多坑”矿井审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东矿,属生产矿井,批准开采2、3、4、5、6、7、9、10、11号煤层,井田面积84.3803km2,最小核定能力为248万t/a,采矿证载能力为75万t/a,生产许可能力为30万t/a,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能力40万t/a,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t/a。三、矿井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净宽4.16m,净断面10.95m2,倾角16°,斜长633.00m,井筒中装有一条带宽12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副立井直径为5.0m,净断面为19.60,垂深为81m。是矿井的进风井筒,在井筒内装备行人梯子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材料斜井净宽3.60m,净断面10.10m2,倾角25°,斜长326.50m,井筒内铺设单轨,轨距600mm,担负矿井材料下放、矸石提升、大型设备下放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净宽4.5m,净断面12.90m2,斜长391.60m,为矿井专用的回风井筒,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行人斜井净宽3.6m,净断面10.8m2,斜长537m,装有架空乘人装置,为矿井专用的升降人员井筒,兼作矿井的进风井。矿井采用一个水平开拓,其中标高+560m;主井筒落底后,在落底点设立井底煤仓,煤仓高度为54m,直径为6m。根据目前主、副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560m水平井底车场出井底车场后,+560m水平运输大巷以千分之三坡度至崔家沟井田,大巷延伸1600m左右后,通过集中煤仓、行人斜巷与布置在11号煤层中的胶带大巷相连通,在+560m水平运输大巷通过材料巷与布置在10号煤层中的集中轨道巷连通回风斜井落底9号煤层并与布置在9号煤层中的集中回风大巷相连通。矿井为单一的生产系统,采掘工作面原煤经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顺槽带式输送机、采区运输大巷输送机,将煤运至主斜井井底煤仓,然后通过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运至地面。运料通过材料斜井提升绞车运至井底车场在通过绞车运至各个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为:采煤机斜切进刀割煤、装煤一一刮板输送机运煤——推移支架支护顶板一一推移刮板输送机——移架——清扫浮煤。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主斜井、副斜井、材料斜井和行人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主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10号煤层回采工作面为“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全矿井目前布置有2采区,分别是一采区和二采区。一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11001),6个开拓掘进工作面。分别是11002胶带顺槽、11002轨道顺槽、10901胶带顺槽、一采区皮带上山、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回风上山;二采区布置有一个综采工作面(391008),7个开拓掘进工作面,分别是31011材料巷、31010运输巷绕道、31010材料巷、560大巷倒掘段、集中皮带巷、集中回风巷、集中轨道巷。四、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投资情况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2013年3月,矿井“六大员”配备到位,机构设置为“两区七科”,两区为通风区、机运区,八科为调度室、安监处、综合办、政工科、经营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施工队伍由矿建一部、矿建二部、矿建三部、矿建四部、矿方综掘队、综采队、掘准队、回采准备队、开拓队组成。矿监理单位均为山西煤炭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矿建一部在册人员74人,其中二采皮带巷工作面在册人数为34人,560行人大巷工作面在册人数为40人。现施工二采区皮带巷和560行人大巷倒掘段,二采皮带巷设计长度为4247m,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巷道毛断面=毛宽x毛高=5.3mx4.15m,巷道净断面=毛宽x毛高=5.0mx3.8m。560行人大巷倒掘段设计长度为475m,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型,巷道毛断面=毛宽x毛高=5.3mX4.45m,巷道净断面二净宽X净高=5.0mX4.3m。矿建二部在册人员65人,于2009年7月进驻开工。现正在二采区集中回风巷施工,巷道设计长度为4250m,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巷道规格为:掘宽x掘高=5.3x4.0m,掘断面21.20m2,净宽x净高=5x3.8m,净断面19m2,施工工艺为综掘。矿建四部在册人员60人,于2009年7月进驻开工。现正在二采区集中轨道巷施工,巷道设计长度为4217m,采用“锚、网、锁、喷”联合支护,巷道规格为:掘宽x掘高=5.3x4.15m,掘断面21.99m2,净宽x净高=5x3.8m,净断面19m2o综掘队在册人员138人,现施工地点在31010运输巷绕道和31011材料巷。31010运输巷绕道,设计长度51.68m,采用“锚、索、网”支护,巷道规格为:毛宽X毛S=4.4mx3.1m=13.64m\净宽x净高=4.2mx2.8m=11.76m2,施工工艺为炮掘。31011材料巷设计长度为698m,采用“锚、索、网”支护,巷道规格为:宽x高=4.4mx3.3m=14.52mJ宽x高=4.2mx3.0m=12.6m2,施工工艺为综掘。综采队在册人员184人,现在39(10)08工作面施工,开采日期2012年11月11日。39(10)08工作面,走向长1968m,倾向长280m,工作面一次采全高,采高6.3m。材料巷断面净宽5m、净高3.8米,运输巷断面净宽5.5m、净高3.8m。掘准队在册人员81人,施工地点集中皮带巷与新风井联络巷,施工时间2013年4月,设计长度为50m,支护形式为“锚、索、网、喷”,巷道规格为:毛断面:毛宽x毛高=4.0mx3.3m,净断面:净宽x净高=3.8mx2.8m,每走一米下0.1m。施工工艺为炮掘。回采准备队在册人员在册101人,现在施工在二采区集中轨道巷挖水渠,水渠设计长度为180m,水渠规格0.3mx0.3m,开拓队在册人员115人,设计长度为2165m,巷道规格为:毛宽x毛高=5.2mx4.1m,净断面宽x高=5mx3.8m,支护形式为“锚、索、网”,施工工艺为综掘。五、工业场地平面布置1、河溪沟工业广场布置和简介地面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主井口房,选矸楼、筛分车间、捡矸胶带走廊、三个筒仓、一个储煤场等。井下原煤经仓下给煤机和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提升至地面后,由DTL1400/200型四楼上煤皮带运至选矸楼进入YAH2460圆形振动筛,原煤通过筛分分为30mm以上块煤和30mm以下混煤,筛上物+30mm块煤经2部DTII1200/4型二楼回选皮带与筛下物0—30mm煤炭合并,一同经溜煤嘴斗口由DTII1000/132型五楼排煤皮带运至跨线圆筒仓,三个圆筒仓直径为18m,总容量为3x5000t,或由工DTII1000/55型地面煤场反煤皮带运至地面储煤场。地面储煤场容量为150000t。圆筒仓仓下设防寒型铁路电动装车闸门装入火车,销售时,电子轨道衡量计,铁路外运销售。2、崔家沟工业广场布置和简介根据矿方实际情况,在1.20Mt/a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过程中矿方将崔井关闭。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矿方现准备利用原崔家沟副井,将副井刷大延伸后施工材料大巷,作为材料井。崔家沟工业场地(材料斜井场地)6kV变电所分别以两回6kV电源向材料斜井提升机房供电。以两回380V电源向材料斜井提升机房、材料斜井热风炉房等负荷供电;以单回380V电源向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等负荷供电。因场区现有一座6kV变电所,可以满足场地内各建筑的供电需求,故此次规划设计不再增设变电所等供电设施。崔家沟井工业场地建设有主厂房、筒仓、皮带栈桥、机修车间、铁工房、综采设备库、电机车充电室、绞车房、热风炉房、6kv变电所、材料斜井井口房、机修厂内线车间、办公楼等建筑物。其中皮带栈桥、办公楼等一些建筑物为陈旧建筑考虑将其全部拆除。崔家沟井有主斜井、人彳丁副斜井、材料斜井、风井四个井筒。主斜井、人彳丁副斜井、风井现在已经关闭。材料斜井在原有的基础上延伸,与升级改造的新区井底车场贯通,做矿井升级改造后材料斜井用。崔家沟工业场供暖设施,有一座经改造的热风炉房给材料斜井井下供暖,材料斜井耗热量为2015.13kw,选用KZRKG5.6-100/96-C型矿井专用卧式热空气锅炉三台,4-72-11NQ10C型离心式风机三台,单机功率N=18.5KW。现矿方采用山西焦煤森源节能有限公司与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温热源回收利用技术,利用矿井回风、深水井水源等低位热源来实现整个崔家沟工业场地建筑物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全年洗浴热水的供应以及冬季辅助井筒防冻。满足规划要求。3、新风井工业系统布置和简介新建回风斜井工业场地位于距两渡煤矿洗煤焦化厂东南约300m的沟谷台阶地上。主要建筑有:风机房、集中供液站、矿井水处理站、变电所、办公及休息室、原绞车房保留。回风斜井作为河溪沟井升级改造工程的初期回风井,回风斜井、材料斜井位于崔家沟工业场地内。回风斜井表土段及风化破碎岩石带均采用C20钢筋砼砌碹支护方式,支护厚度均为300mm;坚硬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的方式,喷射砼厚度100mm,锚杆采用16mm,L=1600mm树脂锚杆。回风斜井:净宽4.50m,净断面12.90m2,斜长391.60m,为矿井专用的回风井筒。在井筒中设置彳丁人台阶和扶手。是矿井的专用回风井筒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风井场地总占地面积为1.09ha(合16.35亩*场地整平土方工程量初步估算,挖方量为2800m3,填方量为1800m3,场地平整措施,以挖作填,挖方余土就近充填沟谷,覆土造地。场内按台阶式布置,上台阶布置有回风斜井一座,通风机房、6kv变电所及值班室联建,安全出口等建、构筑物;下台阶布置有压风机房、矿井污水处理站、综合楼、门卫室、自行车棚等建、构筑物。上下台阶高度差为约2.5m左右,之间以挡土墙进行挡护。另外,场地西南侧高山台地上设有2座直径14m的高山水池,标高为+840.00m、+853.50m;此外,井下黄泥灌浆站也布置于此,具体布置有清水池2座直径11m、泥浆搅拌站、水泵房、集泥池等建、构筑物,标高为844.00m。六、主要生产系统简介1、动筛系统毛煤经筛孔为S50mm的分级筛预先筛分,进入慢速皮带手选,将块煤和矸石分离,矸石通过漏斗落到地面,经汽车运往矸石山。块煤破碎至50mm后与筛下物混合进入毛煤缓冲仓,毛煤缓冲仓数量为1个,仓容量为2000t,仓下设四个漏斗,安装给煤机,将毛煤按—定数量要求均匀喂入仓下进主厂房皮带。进入主厂房后,再经过筛孔为^40mm分级筛,筛分出来的混合物进入跳汰机,矸石分级筛进行分离,矸石经过皮带进入矸石山。筛下的原煤通过皮带进入原煤仓和煤场,原煤仓数量为3个,每个仓容量为5000吨,仓下均设有两个液压门,通过液压门进行装车。跳汰机脱下的煤泥水进入煤泥池,再经过泵进入煤泥浓缩旋流器,浓缩旋流器底流经过高频筛脱水后,进入原煤系统,筛下物和旋流器溢流一起进入煤泥水系统。2、主运输系统矿井斜井开拓,10号煤层单水平开采,共布置2个回采,4个采取准备掘进工作面和9个开拓工作面。井下煤炭运输使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运输。井下辅助运输使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设备和材料等,人员入井经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装置下井,接3部架空乘人装置后步行到工作面。采区运输:采区150/2x315型带式输送机—GLD800/5.5/5型采区煤仓)给煤机—560运输巷DTL100/120/3x355型带式输送机一GLD800/5.5/5型(上仓煤库)给煤机—DTL100/120/2x280型上仓带式输送机—GLD800/5.5/5型(主斜井煤仓)给煤机一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一地面生产系统。材料设备运输:地面供应科材料厂装矿车一矿井材料斜井提升绞车一井底材料车场—+610材料大巷(CTY8/6GB型蓄电池电瓶车)集中轨道巷(JWB90D型无极绳绞车X采区轨道巷(JD-25、JD-11.4型调度绞车X采掘工作面(JWB90D、JWB8/1.27型无极绳绞车、JD-11.4型调度绞车)b运人系统: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装置(RJY55-16/1450型)—560集中运输巷架空乘人装置(RJHY90-12/3000型)—610暗斜井架空成人装置(RJ-55-30-1400型)—610集中轨道巷(步行)一步行至各采区工作面。3、辅助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矿井材料斜井、井底车场、+610材料大巷、采区集中轨道巷、采区轨道巷、采掘工作面。4、供电系统(1)井上供电系统崔家沟35KV区域变电所馈出线路:河东煤矿崔井地面、河东煤矿新风井6KV变电所两回电源引自6KV侧不同母线段。河东煤矿新风井6KV变电所馈出线路: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6KV配电所引自6KV不同母线段;下井两回引自6冏侧不同母线段,采用电缆钻孔敷设至新区中央变电所,线路选用MYJV42-63x240mm22500mo河东煤矿崔井地面6KV变电所馈出线路:下井线路:4回MYJV22-63x300mm2700m,供二采区变电所;河溪沟35KV变电站馈出线路:河溪沟井工业场地6KV变电所两回电源引自6KV侧不同母线段;预留在建洗煤厂2回;主井带式输送机2回、选矸楼等。河溪沟井工业场地6KV变电所馈出线路:下井两回引自6KV侧不同母线段,线路选用MYJV42-63x185mm2800m,供井下+560水平变电所。⑵井下供电系统入井6KV电源线路共8回,河东煤矿新风井6KV变电所,采用电缆钻孔敷设,两回线路选用MYJV42-63x240mm2700m,供新区中央变电所;河东煤矿崔井地面6KV变电所,4回MYJV22-63x300mm22500m,供二采区变电所;河溪沟井工业场地6KV变电所,两回线路选用MYJV42-63x185mm2800m供井下+560水平变电所。井下主要水泵供电引自不同母线段。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供电,“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供电方式。1140V电控采用QJZ矿用隔爆型组合开关,660V电控采用BKD或KBZ系列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QBZ系列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启动器、局部通风机采用QBZ-2x120型风机用隔爆双电源启动器控制。井下大容量动力设备供电电压等级为1140V,—般动力设备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煤电钻和照明设备供电电压等级为127V。变电所向配电馈出的电缆以及各支线至起动器到电动机的电缆采用MY(P)-0.66/1.14、MY(P)-0.38/0.66型矿用橡套电缆,照明选用MZ-0.3/0.5型和MYQ-0.3/0.5型橡套电缆。照明信号采用照明综合保护装置配电;井下电缆选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电动机控制设备,使用真空磁力起动器。井下供电网络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5、排水系统矿井有两套直排地面的排水系统。矿井回风斜井井底设主水仓、新区主排水泵房,主水仓分主仓和副仓,主水仓有效容积1000m3,副仓容积600m3;井下主排水泵房安装3台MD280-43x7型离心式水泵(一用一备一检修),配备隔爆电动机驱动,功率355KW,额定扬程301m,额定流量280m3/h。正常涌水时为1台工作,1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为2台工作,1台检修。沿回风斜井铺设①273x8排水管两趟,排水垂深260m,排水管路①2x420。正常涌水时为1趟使用,1趟备用。最大涌水时2趟同时工作。一采区水泵房安装2台D85-45x3型离心泵,排水管路沿四采区轨道巷、集中轨道巷排至回风斜井井底水仓,铺设1趟①108x4排水管,管路长约320m。二采区水泵房安装2台D85-45x3型离心泵,排水管路沿集中回风巷排至回风斜井井底水仓,铺设两趟219x8排水管,管路长约1244m。各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情况设有部分小水仓,采用2~3台小水泵和4寸无缝钢管将工作面和巷道积水排至采区水仓,集中外排。+560水泵房安设独立水仓,专排旧区的渗水,该充水水源水量稳定,约20m3/h。水仓分主仓和副仓,主水仓有效容积700m3,副仓容积300m3,总容积1000m3。水泵房共安设D155-67x5型水泵3台,功率220KW,额定扬程335m,额定流量155m3/h。正常涌水时为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为2台工作,1台检修。沿主斜井井筒敷设①159x6排水管两趟。正常涌水时为1趟使用,1趟备用。最大涌水时2趟同时工作。新区主排水泵房排水泵于2011年5月11日经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出具了检测报告,检验结果为“判定合格。报告实测数据显示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流量分别为262.4m3/h、257.3m3/h、268.8m3/h。+560水泵房排水泵于2011年5月11日经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出具了检测报告,检验结果为“判定合格”报告实测数据显示,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流量分别为52.5m3/h、57.4m3/h、98.6m3/h。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依据《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专题报告》,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20万t/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90m3/h,最大涌水量135m3/h。根据矿井月涌水量报表,结合矿井实际生产和排水情况,矿井2011年实际正常涌水量122.0m3/h,实际最大涌水量125.7m3/h。2011年产量141.3万t。按以上涌水量取大值,确定矿井生产能力达到240万t/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97m3/h,最大涌水量为270m3/h。6、 压气设备压风机房设置有MM25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配套电动机IY3554-4,250KW,6000V,排气量为42.5m3/min,排气压力0.85MPa,冷却方式为风冷。储气罐为6m3o压风管路沿回风斜井敷设,主管采用①273x8无缝钢管。压风支管为①108x4,将压缩空气送至井下各用气地点。7、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水源由地面静压水池供给。井下排水经净化处理后,水质符合井下消防、洒水用水水质标准,作为井下消防、洒水及井下各用水设施的供水水源。河东煤矿现分为新、旧区供水系统,新区建有2个高山静压水池,每个容量500m3,1个作为沉淀池,1个作为能饮用的供水池,从高山静压供水池连接5寸静压水管到新风井坡底,安设4寸总水门,再用4寸钢塑复合管送到各个工作面顺槽,其中采区巷道内每隔200m安设1个4寸水门,100米安设1个三通阀门;各采掘顺槽每隔300米安设一个4寸水门,50米安设1个三通阀门,并挂设醒目的标志牌。旧区建有2个高山静压水池,每个容量200m3,从高山静压水池引出4寸静压水管到新区,与新区静压水管沟通(中部有3处4寸总水门控制B供水管路均为钢塑复合管,管壁较厚,抗压强度40kg/cm2,具有一定的抗灾变能力,且吊挂规范、专人维护,以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及阀门开关灵活。矿井建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管网系统。将处理后的井下水送至地面防尘消防水池,分别经主斜井、回风斜井敷设消防洒水管路,静压供给井下各巷道防尘用水;胶带运输机大巷每隔50m设置消火栓1个,岩石大巷每隔300m设置消火栓1个,煤层大巷每隔100m设置消火栓1个,工作面附近设置风流净化水幕,胶带运输机机头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井下所有的主要运输巷、主要回风巷、上下山和掘进巷道的消防洒水管路上每隔100m安1个三通,装有DN25截止阀1个。在煤仓和转载点均设有圆锥型洒水器,在掘进头设置鸭嘴喷雾器。8、 安全检测监控矿井装备了一套KJ65N型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主机、传输接口、井下分站、传感器和信号传输电缆等组成。监控系统内目前设有KJ65N-F型分站共29台,其中地面2台,井下27台,安装甲烷、负压、温度、一氧化碳、风速、设备开停、风门开关、烟雾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安全监控系统设置的各类传感器及其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矿井安全系统能够24h连续运行,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及状态可及时传输到地面主机,并实现了与集团监控系统的联网。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设置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规定。同时,矿井还安装有KJ291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和KJ219型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系统设备运行正常。9、 地面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主井口房,选矸楼、筛分车间、捡矸胶带走廊、三个筒仓、一个储煤场等。井下原煤经仓下给煤机和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提升至地面后,由BTL1400/200型四楼上煤皮带运至选矸楼进入YAH2460圆环滚动筛,原煤通过筛分分为30mm以上块煤和30mm以下混煤,筛上物+30mm块煤经2部DTII200/4型三楼手选皮带人工捡矸后,进入FP5012A齿套式侧挂型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经DTII200/4型二楼回选皮带与筛下物0〜30mm煤炭合并。一同经溜煤斗口由DTII1000/132型五楼排煤皮带运至跨线圆筒仓,三个圆筒仓直径均为18m,总容量为3x5000t,或由DTII1000/55型地面煤场返煤皮带运至地面储煤场。地面储煤场容量为150000t.圆筒仓仓下设防寒型铁路电动装车闸门装入火车,销售时,电子轨道衡计量,铁路外运销售。地面储煤场煤也可经装载机装汽车公路外运。选矸楼内人工手拣矸石经矸石溜槽装入1.0t固定箱式矿车,经地面窄轨线路进入矿井排矸系流。10、通信系统河东煤业通信系统分为地面通信系统和井下通信系统两部分。1)地面通信河东煤矿行政通信;于2007年安装由深圳华为生产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3000门,分布于一个主局,主局安装用户1600余户,其中420门行政办公电话分布于机关及地面重要场所,其余为住宅电话。河东煤矿调度通信;浙江大华生产的“DH-2000数字程控调度机”,调度台型号为DH-TKB08智能调度触摸屏,两台并席工作。调度交换机配有录扩放设备,采用电脑数字录音,所有井下调度电话实时录音。入井的本安电话信号是通过大华调度交换机本身耦合器获得。260门位于调度指挥中心直通调度电话主要覆盖矿井井上下重要场所和主要作业地点,如:矿井主井井口房、副井绞车房、地面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地面各变电所、井下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及采掘工作面,共计110门,其中井下电话50部。两套调度交换机都各自独立配置一套维护终端,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2)井下通信系统井下通讯电缆全部采用矿用阻燃型,由机房送出一条50对通信电缆:HUYVA50x2x0.8型,由主斜井通往井下。井下所有话机采用KTH104型本安自动电话。调度电话的每部电话都在机房配有保安单元,有效保护每部电话对应的电话端口。11、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主斜井、副立井、材料斜井和行人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主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10号煤层工作面为“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采用机械压入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