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二章光复习与测试(含解析)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为CO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空气
2、如图所示,颐和园玉带桥半圆形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桥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大圆”。已知该桥长约11m,正中“大圆”直径为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虚像
C.桥洞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10mD.桥长在水面的像长22m
3、十字路口矗立着一幢大楼,它临街的一面是用玻璃装饰的,如图所示。小刚在十字路口中心面向北而立,从大楼玻璃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驶到十字路口转弯向南行驶。这辆汽车实际是()
A.向西行驶转弯向南行驶B.向南行驶转弯向西行驶
C.向北行驶转弯向东行驶D.向北行驶转弯向西行驶
4、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将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5、有一面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7、宠物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8、小金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成放大的像,小的一头成缩小的像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
D.拍摄设备角度:把手机摄像头擦拭干净,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的。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放大B.、放大C.、缩小D.、缩小
10、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甲乙丙丁
物距(厘米)10152030
像距(厘米)40302015
A.甲B.乙C.丙D.丁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室应保持较的环境(填“亮”或“暗”),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烛焰。
13、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14、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做的“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装置。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选填“物”或“目”)镜,如图(a)所示,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mm~15mm;
(2)如图(b)所示,透过这个小水滴,会形成一个与原来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放大的箭头。
15、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后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反射角为。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会形成一个光点C(图中未标出),则B、C两光点到界面距离的大小关系是(填“>”“2f,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成实像时,物体到镜的距离越小,像越大,所以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故C正确;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在作业本的上方,由于作业本上亮度不同,拍出来的照片亮度也会不一样亮,故D错误。
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的。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放大B.、放大C.、缩小D.、缩小
【答案】A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上能呈接到的像是实像,从纸板后面看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但因为是从透镜一侧看,所以只有上下颠倒。解: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3cm,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的实像与“F”左右相反,上下颠倒,但因为是从透镜一侧看,所以只有上下颠倒形状为“”,故A正确,BCD错误。
10、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组别甲乙丙丁
物距(厘米)10152030
像距(厘米)40302015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此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题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实像,这说明u>f,又因为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以要在光屏上得实像,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是大于10厘米,故甲错误。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答案】0.05;变小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象可知,u=v=2f=10cm时,所以f=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室应保持较的环境(填“亮”或“暗”),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烛焰。
【答案】暗左右小范围大
【解析】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最好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便于观察成像。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将光屏左右小范围内移动,以改变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图示位置,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像的大小比烛焰大。
13、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答案】照相机远凸
【解析】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太薄,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应该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14、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做的“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装置。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选填“物”或“目”)镜,如图(a)所示,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mm~15mm;
(2)如图(b)所示,透过这个小水滴,会形成一个与原来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放大的箭头。
【答案】凸透物相反
【解析】(1)如图(a)所示,小水滴接近圆形,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显微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头。
15、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后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反射角为。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会形成一个光点C(图中未标出),则B、C两光点到界面距离的大小关系是(填“>”“<”或“=”)。
【答案】(1)53°(2)向下(3)<
【解析】(1)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7度,则入射角(入射光线和发现的夹角)为:90°-37°=5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故反射角为53度;(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保持入射点O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向下移动;(3)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所以SBD<SCD。
三、作图题
16、小辉同学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它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它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弱.如图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水透镜”的光路图,OF之间的距离为15cm,OA之间的距离为40cm.
(1)若在A点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在“水透镜”右侧放置一个光屏,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一个的实像.(选填“倒立放大”、“正立放大”或“倒立缩小”)
(2)从“水透镜”里适当抽取少许水后夹紧夹子,请画出此时图中这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水透镜”后的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倒立缩小
【解析】[1]由图像可知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在A点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从“水透镜”里适当抽取少许水后透镜变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因此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水透镜”后折射光线偏转角度变小,如下图:
17、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
(1)A点在水中的像A';
(2)小玉看到A'的光路;
(3)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1)作出建筑物的顶点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即为建筑物的顶点A在水中的像A'。
(2)连接A'和小玉的眼睛C的连线,交水面于O,OC为反射光线,连接AO为入射光线,即为小玉看到A'的光路。
(3)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实际位置的上方;连接BC交水面于O',过点O'作法线,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B'O',即为看到B'的光路图,鱼的大致位置B'在B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答案】ON40D不能同一平面B
【详解】(1)[1]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沿AO射入,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法线与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在同一平面内,且法线垂直于反射面,故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ON。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为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多次改变入射角,记录每次反射角的变化,对比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实验结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3)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反射光线的位置并不会随之发生改变,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不能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9、小华偶然间整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做(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
①分析图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c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选填“浅”或“深”)。
【答案】提出问题像不会2.13远离大深
【解析】(1)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这是在提出问题,所以该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提出问题。
(2)①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用小卡片的位置代替了像的位置,所以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像的位置。②移动玻璃砖,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不会影响成像位置。
(3)①由图中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2.13cm。②由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光在垂直入射时,像距越来越大,与观察者的距离变大,说明像的位置会远离观察者。
(4)从图示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随着玻璃砖厚度的增加,像距增加的更多,说明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由于光不会发生折射,所以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深。
20、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科技企业如何应对伦理问题挑战
- 2025年湖北省荆门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4四川省凉山州林业局招聘60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L∕T 5106-2017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3月修订)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九年级物理第一课
- 代孕合同范本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读专家讲座
-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幻灯片
- 全年无休供货承诺书
- 博物馆跨界合作的趋势与挑战
- 宁夏银川三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